一种大豆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9676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也通称黄豆,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大豆含有丰富植物蛋白质的作物,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蛋白质的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把大豆和肉类食品、蛋类食品搭配着来吃,其营养可以和蛋、奶的营养相比,甚至还超过蛋和奶的营养。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种脂肪里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所以大豆对于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是一种理想的营养品。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大豆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加。而且随着国家提出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进程。提高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成了当前大豆的栽培主要问题。提高大豆的产量与品质,能够直接带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间接支持新农村的建设。也正是大豆有着如此多的优点,大豆的种植在我国一直都非常广泛,种植的量也非常之大,这也使得大豆的种植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大豆的种植方法基本上包括细致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除草、追肥、采收等步骤,基本上实现了大豆的种植产出。但是在播种阶段由于没有认真从豆芽生长所需养分考虑,经常出现豆芽烂种烂芽而致使的发芽率不高等问题,增加大豆的种植成本,也影响了后期的大豆成长以及产量。并且,田间追肥除虫除害没有把握住大豆生长的特性,大豆成长吸取养分不足,加之受到病虫害虫影响等使得大豆成长畸形,产出的大豆营养价值不高产量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准确把握大豆育苗发芽生长特性,合理统筹大豆种植环境,提高大豆产量品质的大豆种植方法。

一种大豆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子处理:选择品质优良的大豆种放入清水中,加入25~28%的多菌灵进行拌种,加温至25~28摄氏度,拌种时间为20~30分钟,然后将至常温,侵泡18~20小时;(2)土地耕作:土地耕翻深度为22~25厘米,地表处理平整,土壤翻细碎,起垄长为30~35米,垄宽为0.8~1米,垄距为0.3~0.4米,按每亩施腐熟过的农家肥800~1200千克、磷肥12~15千克、钾肥8~10千克和复合肥6~8千克,经充分混合后均匀耙入垄中;

(3)播种:将处理好的大豆种子采用机械精量点播,播种覆土和镇压连续作业一次完成,播种覆土深度0.06~0.06米;(4)肥水管理:大豆初花期结合中耕和灌水每亩追施尿素2~3千克和复合肥3~5千克,在盛花期和结荚期每亩喷洒80~100千克含增产灵35~38毫克的水溶液,在鼓粒期每亩叶面喷施40~50千克含尿素0.4~0.5千克和磷酸二氢钾0.1~0.12千克的水溶液;(5)田间管理:观察田间大豆成长,如发现有种传病苗,须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掩埋,并用42~45%的乐果乳油55~60克均匀拌入15~20千克湿润细沙土中,扬撒于大豆田间,根据野草生长情况及时喷施除草剂封闭除草;(6)适时采收:在大豆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茎荚变黄或褐色,籽粒与荚壳脱离,摇动植株有响声时适宜的采收。

进一步,该大豆的种植方法的步骤(4)肥水管理:大豆初花期结合中耕和灌水每亩追施尿素3千克和复合肥5千克,在盛花期和结荚期每亩喷洒88千克含增产灵38毫克的水溶液,在鼓粒期每亩叶面喷施50千克含尿素0.5千克和磷酸二氢钾0.12千克的水溶液。

通过该技术手段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该大豆的种植方法从大豆育苗阶段合理管理大豆育苗所需养分,极大程度的提高育苗发芽率,较好的提高了大豆种植效率。并且较好的把握了大豆的生长特性,合理统筹大豆的生长环节所需养料养分,保障了大豆的健康生长,从而确保了大豆的优质高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大豆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选择品质优良的大豆种放入清水中,加入25~28%的多菌灵进行拌种,加温至25~28摄氏度,拌种时间为20~30分钟,然后将至常温,侵泡18~20小时;

(2)土地耕作:土地耕翻深度为22~25厘米,地表处理平整,土壤翻细碎,起垄长为30~35米,垄宽为0.8~1米,垄距为0.3~0.4米,按每亩施腐熟过的农家肥800~1200千克、磷肥12~15千克、钾肥8~10千克和复合肥6~8千克,经充分混合后均匀耙入垄中;

(3)播种:将处理好的大豆种子采用机械精量点播,播种覆土和镇压连续作业一次完成,播种覆土深度0.06~0.06米;

(4)肥水管理:大豆初花期结合中耕和灌水每亩追施尿素2~3千克和复合肥3~5千克,在盛花期和结荚期每亩喷洒80~100千克含增产灵35~38毫克的水溶液,在鼓粒期每亩叶面喷施40~50千克含尿素0.4~0.5千克和磷酸二氢钾0.1~0.12千克的水溶液;

(5)田间管理:观察田间大豆成长,如发现有种传病苗,须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掩埋,并用42~45%的乐果乳油55~60克均匀拌入15~20千克湿润细沙土中,扬撒于大豆田间,根据野草生长情况及时喷施除草剂封闭除草;

(6)适时采收:在大豆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茎荚变黄或褐色,籽粒与荚壳脱离,摇动植株有响声时适宜的采收。

为使大豆成长更为优异,提高其产量。该大豆的种植方法的步骤(4)肥水管理:大豆初花期结合中耕和灌水每亩追施尿素3千克和复合肥5千克,在盛花期和结荚期每亩喷洒88千克含增产灵38毫克的水溶液,在鼓粒期每亩叶面喷施50千克含尿素0.5千克和磷酸二氢钾0.12千克的水溶液。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大豆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处理:选择品质优良的大豆种放入清水中;土地耕作:土地耕翻深度为22~25厘米,地表处理平整;播种:将处理好的大豆种子采用机械精量点播;肥水管理:大豆初花期结合中耕和灌水每亩追施尿素2~3千克和复合肥3~5千克;田间管理:观察田间大豆成长,如发现有种传病苗,须及时拔除,带出田外掩埋,并用42~45%的乐果乳油55~60克均匀拌入15~20千克湿润细沙土中;适时采收:在大豆黄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茎荚变黄或褐色,籽粒与荚壳脱离,摇动植株有响声时适宜的采收。该大豆的种植方法从大豆育苗阶段合理管理大豆育苗所需养分,极大程度的提高育苗发芽率,较好的提高了大豆种植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仁怀市欢悦红粱种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4.24
技术公布日:2017.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