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草甘膦和丙炔氟草胺的悬浮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4792发布日期:2018-11-14 01:01阅读:16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剂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含草甘膦和丙炔氟草胺的悬浮剂,用于棉花田防除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

技术背景:

丙炔氟草胺,是日本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创制并开发的n-苯基邻氨甲酞亚胺类除草剂。可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导致光敏作用和细胞膜脂质的过氧化,对细胞膜共嫩和机构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大田中,茎叶处理后敏感杂草的茎叶坏死,日光照射后死亡,土壤处理后敏感的杂草芽坏死,在短暂的日光照射后死亡。

草甘膦是农业上常规使用的内吸灭生性除草剂,应用范围包括果园、非耕地等。可以防治单子叶、双子叶、一年生或多年生的杂草。

悬浮剂,是以水为介质,借助某些助剂,通过砂磨粉碎,将不溶或微溶于水的固体原药均匀地分散于水中,形成一种颗粒细小的高悬浮、能流动的稳定的液固态体系。具有粒径小,分散性好、悬浮率高、生物活性高,耐雨水冲刷等特点,是农药剂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制剂的组成上,悬浮剂主要由农药原药、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ph调节剂、消泡剂、和水等组成。由于其分散介质是水,所以悬浮剂具有成本低、生产贮运和使用安全等特点,而且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不受水质水温影响,使用方便。与以有机溶剂为介质的农药剂型相比,具有对环境影响小和药害轻等优点。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草铵膦铵盐和丙炔氟草胺的组合物用于防治大豆田杂草的相关报道(cn1317932a),并笼统的公开了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制剂的制备需要有效成分和助剂共同作用,才能得到一种好的制剂。我们的团队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尝试,发现利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助剂,在不同的配比下,优化得到效果最好的含草甘膦和丙炔氟草胺的悬浮剂,进而完成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剂优化合理,防治效果好的含草甘膦和丙炔氟草胺的悬浮剂。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含草甘膦和丙炔氟草胺的悬浮剂,剂型组成为:

有效成分:草甘膦1-50%,丙炔氟草胺0.1-30%;

表面活性剂:1-20%;

消泡剂:0.5-2%;

增稠剂:1-5%;

填料:加至100%;

其中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糖苷、牛脂胺聚氧乙烯醚、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消泡剂为有机硅;增稠剂选自:黄原胶、羟甲基纤维素、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几种;填料为水;优选的配比为表面活性剂:增稠剂=15:1。

本发明中的草甘膦为草甘膦乙撑二胺盐。

本发明的悬浮剂的制备方法为:将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增稠剂、填料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原药,在球磨机中球磨2-3小时,使粒径全部处于5μm以下,制得本发明的悬浮剂。

本发明的剂型具有如下优点:

1、稳定性好,各助剂之间通过合理的混配,使本发明的剂型在稳定性等方面表现较好;

2、持效性好,本发明剂型能延长药剂防治杂草的持效期,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总用量;

3、润湿性好,在田间试验时,药液在与叶片接触时,接触角瞬间能小于90°,达到平铺的状态,提高润湿展铺效果,提高防效;

4、本申请的剂型组分合理,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室内活性和大田试验测定结果均表明本发明的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以下实施例所有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48%草甘膦乙撑二胺盐·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草甘膦乙撑二胺盐40%、丙炔氟草胺8%、烷基酚聚氧乙烯醚6.5%、烷基糖苷8.5%、黄原胶1%、有机硅1%、水加至100%。制备方法为将表面活性剂、消泡剂、增稠剂、水混合,经高速剪切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草甘膦乙撑二胺和丙炔氟草胺,在球磨机中球磨3小时,测得粒径均小于5μm既得48%草甘膦乙撑二胺盐·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实施例260%草甘膦乙撑二胺盐·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草甘膦乙撑二胺盐30%、丙炔氟草胺30%、木质素磺酸钠7%、烷基糖苷8%、黄原胶1%、有机硅0.5%、水加至10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20%草甘膦乙撑二胺盐·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草甘膦乙撑二胺盐5%、丙炔氟草胺15%、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5%、烷基糖苷10%、黄原胶1%、有机硅0.5%、水加至10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20%草甘膦乙撑二胺盐·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草甘膦乙撑二胺盐5%、丙炔氟草胺15%、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磺酸盐5%、烷基糖苷13%、黄原胶1%、有机硅0.5%、水加至10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表1本发明的悬浮剂主要技术指标

注:实施例4的悬浮率在80到90之间,也为合格产品。

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实施例1-4中的复配除草剂。

对照药剂:46%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照药剂1),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对照药剂2)。

防治作物:棉花。

防除对象:狗尾草、看麦娘、稗草、千金子。

试验方法:试验于棉花田内进行,每个组别处理3次重复,处理面积约为20m2,按照试验小区的面积,准确称量好各种药剂,苗前喷雾处理。统计给药后30d杂草死亡情况,比较各种药剂的除草活性,此外,还要在药后40d内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以考察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结果见表2。

表2草甘膦乙撑二胺盐·丙炔氟草胺的悬浮剂药后30d除草效果

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观察本发明的制剂对棉花幼苗的影响,发现无药害,表明本发明的组分合理,润湿性及耐雨水冲刷效果好。通过对实施例液滴与植物叶片动态接触角的观察,发现实施例4的药液在接触叶片后约6秒左右,接触角才能小于90°,而其余实施例药液接触叶片的第一瞬间接触角就明显小于90°,甚至接近0°,达到完全铺展。而在田间条件下,由于风力及叶片倾斜角度影响,药液往往在前期就已经滚落,影响了药液在植物表面的持留和沉积。持液量的差异直接导致靶标部位药剂有效成分量的差异,从而影响防治效果。这个从表2的防效上也能体现出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修改或改进,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应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