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8589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播种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播种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玉米种植有手动播种和机械播种两种方式,在对于小面积播种玉米时,采用大型播种机械,成本高,若直接采用手动播种,则效率低,且劳动强度非常大。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播种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播种机,包括壳体、第一隔板、压杆、弹簧、锥嘴、第一连杆、驱动齿、排种机构和集料箱,所述第一隔板设于壳体内,并将壳体的内腔分隔成安装腔和排种腔,在壳体的底端设有与所述排种腔相贯通的出料口,两锥嘴均铰接于出料口侧壁上,且两锥嘴通过两根第一连杆与压杆相连;压杆活动插接于安装腔内,且压杆的上下两端均穿过壳体的侧壁并伸于壳体外,弹簧套设于压杆上,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抵接于安装腔的内壁上和压杆上,排种机构设于排种腔内,驱动齿连接于压杆上,且驱动齿的一端穿过第一隔板并与排种机构相啮合,集料箱固定于排种腔内,且集料箱置于排种机构的上方;

所述排种机包括排种轴和棘齿轮,两排种轴固定于棘齿轮的两侧,在排种轴的外圆周壁上均布有若干集种孔,所述棘齿轮与驱动齿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集料箱上设有两排种口,两排种口对应置于两排种轴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排种口与排种轴之间的距离为1~3mm。

进一步地,所述集种孔的深度为5~10mm。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的侧壁上设有凸起部,弹簧下端抵接于该凸起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手把。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省事实力,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排种机构与集料箱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排种机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播种机,包括壳体11、第一隔板12、压杆13、弹簧14、锥嘴15、第一连杆16、驱动齿17、排种机构2和集料箱3,第一隔板12设于壳体11内,并将壳体11的内腔分隔成安装腔110和排种腔111,在壳体11的底端设有与排种腔111相贯通的出料口,两锥嘴15均铰接于出料口侧壁上,且两锥嘴15通过两根第一连杆16与压杆13相连。压杆13活动插接于安装腔110内,且压杆13的上下两端均穿过壳体11的侧壁并伸于壳体11外,弹簧14套设于压杆13上,且弹簧14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抵接于安装腔110的内壁上和压杆13上,排种机构2设于排种腔111内,驱动齿17连接于压杆13上,且驱动齿17的一端穿过第一隔板12并与排种机构2相啮合,集料箱3固定于排种腔111内,且集料箱3置于排种机构2的上方。

本发明中的排种机构2包括排种轴21和棘齿轮22,两排种轴21固定于棘齿轮22的两侧,在排种轴21的外圆周壁上均布有若干集种孔210,棘齿轮22与驱动齿17相啮合。

在集料箱3上设有两排种口31,该两排种口31对应置于两排种轴21的上方。

为防止玉米种子从排种口31与排种轴21之间的间隙露出,排种口31与排种轴21之间的距离为1~3mm。

集种孔210的深度为5~10mm,该深度便于玉米种子更好的下落至集种孔210内。

为便于将弹簧14抵接于压杆13上,在压杆13的侧壁上设有凸起部131,弹簧14下端抵接于该凸起部131上,凸起部131的下端面抵接于安装腔110的内壁上。

在壳体11的顶端设有手把5。

在使用时,将玉米种子放在集料箱3内,集料箱3内的玉米种子通过排种口31漏至排种轴21上的集种孔210内。下压壳体11,将锥嘴15压入泥土中,继续下压壳体11,随着锥嘴15的继续埋入,泥土会作用于压杆13,并给压杆13一个向上的作用力,压杆13向上运动并使得两锥嘴15分开并拨开泥土。压杆13向上运动并棘齿轮22旋转,棘齿轮22带动排种轴21一起旋转,排种轴21旋转后可以使得集种孔210内的玉米种子下落至锥嘴15之间的泥土中,另外排种轴21在旋转过程中,集料箱3内的玉米种子会继续进入到集种孔210内。拔出锥嘴15后,在弹簧14的作用下,压杆13回弹至初始位置,在压杆13回弹过程中,棘齿轮22不会发生方向旋转,因此在将锥嘴15从泥土中拔出过程中,不会有玉米种子落下。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播种机,包括壳体、第一隔板、压杆、弹簧、锥嘴、第一连杆、驱动齿、排种机构和集料箱,所述第一隔板设于壳体内,并将壳体的内腔分隔成安装腔和排种腔,两锥嘴均铰接于出料口侧壁上,且两锥嘴通过两根第一连杆与压杆相连;压杆活动插接于安装腔内,且压杆的上下两端均穿过壳体的侧壁并伸于壳体外,弹簧套设于压杆上,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应抵接于安装腔的内壁上和压杆上,排种机构设于排种腔内,驱动齿连接于压杆上,且驱动齿的一端穿过第一隔板并与排种机构相啮合,集料箱固定于排种腔内,且集料箱置于排种机构的上方。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使用灵活,省事实力,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步明玉;步小燕;步明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句容市明玉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7.05.04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