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苯噻菌酯的协同增效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401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含有苯噻菌酯和丙硫菌唑的协同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其用于防治农作物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稻曲病别名青粉病、伪黑穗病,属真菌病害。随着一些矮杆紧凑型水稻品种的推广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此病发生愈来愈突出。病穗空瘪粒显著增加,发病后一般可减产5%〜10%。稻曲病主要在水稻抽穗扬花期发生,危害穗上部分谷粒,少则每穗i〜2粒,严重的可达20〜30粒。发生规律:此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越冬,翌年7〜8月间萌发形成孢子座,孢子座上产生多个子囊壳,其内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也可以厚垣孢子附在种子上越冬,条件时宜时萌发形成分生孢子。孢子借助气流传播散落,在水稻破口期侵害花器和幼器,造成谷粒发病。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病菌侵染始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之后和花粉母细胞充实期,而花粉母细胞充实期前后这段时间是侵染的重要时期。

苯噻菌酯(英文通用名:benzothiostrobin),为甲氧基丙稀酸酯类杀菌剂,线粒体呼吸链细胞色素bcl复合物抑制剂,对有益生物及作物有良好的安全性,低毒且对环境友好。可广泛用于防治油菜菌核病、水稻稻曲病、玉米小斑病、柑橘地腐病及蔬菜和瓜果类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褐斑病、黑星病等多种作物真菌性病害。对有益生物及作物有良好的安全性,低毒且对环境友好。多次田间药效试验表明:苯噻菌酯可以用于防治多种病害的防治,特别是对黄瓜白粉病和黄瓜霜霉病表现出了优异的防效,其防效优于或与进口杀菌剂嘧菌酯相当,但原药成本,亩用药成本均低于嘧菌酯。

丙硫菌唑为低毒杀菌剂,是拜耳公司研制开发的三唑硫酮类广谱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的脱甲基化作用,从而起到杀菌作用,该品种不仅具有很好的内吸活性、优异的保护和铲除活性,且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丙硫菌唑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花生、水稻和豆科作物上的多种病害,几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小麦白粉病、纹枯病、叶斑病、稻曲病等,还能防治油菜和花生的土传病害,如菌核病等,使用剂量一般为每公顷200g左右,在此剂量下,其活性优于或等于目前常规的杀菌剂品种。

在农业生产中,真菌性病害是危害作物生长主要因素,种类多、寄主范围广、危害严重。目前控制作物真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化学防治,长期化学防治必然结果是诱导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抗药性的产生导致药剂对病害防治效果下降,造成农业减产。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单剂按一定的比例组合使用成为农药应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好的复配配方不仅可以扩大农药防治对象和应用范围,提高药效,降低毒性、药害和残留,还可以克服和减缓抗药性产生。目前,尚未发现有关于苯噻菌酯和丙硫菌唑复配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有害真菌具有改进活性的协同增效农药组合物。所述协同增效农药组合物防治效果好、成分低、对作物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协同增效农药组合物的应用,所述协同增效农药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多种农作物病害的稻曲病、稻瘟病、白粉病、霜霉病、菌核病等。

本发明的协同增效农药组合物是通过以下试验方案实现的:一种协同增效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的活性成分至少包括苯噻菌酯和丙硫菌唑。

进一步的,所述苯噻菌酯和丙硫菌唑的重量比为1:30-30:1,优选为1:10-5:1。

进一步的,所述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80%,优选为10-60%,其余为农药制剂加工中常用的农药辅助成分,选自表面活性剂和/或助剂、填料等。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通过农药制剂加工中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意一种农药剂型,包括但不限于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种子处理剂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可以通过一起施用或分别施用苯噻菌酯和丙硫菌唑,或依次施用苯噻菌酯和丙硫菌唑。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为,将所述农药组合物作用于病原真菌和/或其生存环境,或者植物、植物部位、种子、土壤中。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按比例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还可以加入其它农用活性成分,例如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肥料等农用活性成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苯噻菌酯和丙硫菌唑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多种作物病害的防治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2、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苯噻菌酯和丙硫菌唑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两者复配使用可以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

3、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使用成分低、防治效果好,对作物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一、室内毒力测定

1、防治对象:水稻稻曲病

2、试验方法:经预试确定苯噻菌酯和丙硫菌唑的有效抑制浓度后,设置两种药剂不同浓度梯度,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作物病菌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生长抑制率。防治效果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mg/l)转换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计算毒力方程和抑制中浓度ec50,依孙云沛法计算药剂的毒力指数及共毒系数(ctc)。试验结果见表1。

室内活性筛选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苯噻菌酯和丙硫菌唑在1:30-30:1的范围内对水稻稻曲病的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表明两者复配在上述比例范围内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其中,当两者复配比例为为1:10-5:1时,协同增效作用更明显。

二、制剂实施例

1、实施例1:60%苯噻菌酯·丙硫菌唑可湿性粉剂(1:1)

苯噻菌酯30%

丙硫菌唑30%

木质素磺酸钠6%

烷基苯磺酸盐4%

白炭黑10%

高岭土余量

2、实施例2:24%苯噻菌酯·丙硫菌唑水分散粒剂(5:1)

苯噻菌酯20%

丙硫菌唑4%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4%

烷基磺基琥珀酸盐5%

碳酸氢钠4%

羧甲基纤维素2%

硅藻土余量

3、实施例3:24%苯噻菌酯·丙硫菌唑乳油(1:5)

苯噻菌酯4%

丙硫菌唑20%

n-甲基吡咯烷酮1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

丁醇5%

溶剂油余量

4、实施例4:32%苯噻菌酯·丙硫菌唑悬浮剂(5:3)

苯噻菌酯20%

丙硫菌唑12%

二丁基萘磺酸盐4%

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

烷基萘磺酸盐3%

明胶2%

有机硅酮1%

甲醛0.5%

乙二醇3%

去离子水余量

三、田间药效试验

1、试验对象:水稻稻曲病

2、试验方法:应用本发明制剂实施例1-4的农药组合物进行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以25%丙硫菌唑悬浮剂和20%苯噻菌酯悬浮剂为对照药剂。试验地设置在湖南某地水稻田,试验设每小区面积为66.7m2,重复3次;施药前调查及防治后调查药效的方法为:在试验区内随机取样5点,调查水稻稻曲病的发病情况。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制剂实施例1-4的农药组合物可以较好的防治水稻稻曲病,所述农药组合物持效性和速效性优异,防治效果明显好于对照单剂。在用药范围内,未发现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对作物有药害产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