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心猕猴桃喷雾授粉法的授粉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5259阅读:1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与栽培,尤其涉及红心猕猴桃的喷雾授粉。



背景技术:

红心猕猴桃,是一种可食用与药用为一体的水果,每百克鲜果肉含维生素c100~420毫克,比柑橘高5~10倍,比柠檬高11~13倍,比苹果高20~80倍。红心猕猴桃果肉细嫩、香气浓郁、口感香甜清爽、酸度极低,营养丰富,看之饱眼福、食之饱口福。富含超高的维生素c及p、k、ca、mg、fe、cu等多种矿物质和18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的含钙量为果中之首,被誉为“人间仙果”、被称为“果中之王”、“维c之王”,特别是微量元素中的含钙量较高,果实中的钙可直接被人体吸收,是中老年人良好的补钙剂,营养价值丰富。红心猕猴桃是新品种,属中华猕猴桃中的红肉猕猴桃变种,是特早熟红心品种,其子代遗传性状稳定,抗逆性强,果实较大,风味浓甜可口,较耐贮藏。

猕猴桃在自然条件下,主要是靠昆虫传粉,在劳力资源较充足和管理精细的果园里,人工辅助授粉也是重要的农业措施之一。大量的人工授粉实践表明,授粉愈好,果实的种子愈多,果个愈大,品质亦佳。随着猕猴桃产业的扩张,常规的授粉技术越来越捉襟见肘,我国各地大多数种植者现在多是采用常规授粉方法(人工点授法)和蜜蜂辅助授粉,根本达不到产量高的效果。而且,常规的人工授粉方法由于受到诸多原因的限制,使该方法耗时长、耗费物力大、耗费花粉多等缺点,这样导致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大大受到了限制,并且使许多投资者望而生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红心猕猴桃喷雾授粉法的授粉液,以克服常规授粉方法存在的缺陷,提高红心猕猴桃的产量。

本发明提供的红心猕猴桃喷雾授粉法的授粉液,该授粉液组分中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0.01%~0.04%的生长素、0.5%~1%的葡萄糖、0.02%~0.06%的芸苔素内酯、0.05%~0.5%的硼酸、0.03%~0.06%的左旋龙脑、0.05%~0.3%的亚甲基二脲。

进一步的,该授粉液的组分中还包括质量配比为0.003%~0.005%的激动素。

进一步的,该授粉液的组分中还包括质量配比为0.003%~0.005%的半胱氨酸、0.003~0.005%的叶酸。

进一步的,该授粉液的组分中还包括质量配比为0.03%的生长素、0.8%的葡萄糖、0.04%的芸苔素内酯、0.3%的硼酸、0.04%的左旋龙脑、0.004%的激动素、0.004%的半胱氨酸、0.004%的叶酸、0.1%的亚甲基二脲。

进一步的,生长素为4-氯-iaa、5-羟-ia中的一种。通过实际使用证明使用生长素为4-氯-iaa、5-羟-ia比使用萘乙酸、吲哚乙酸的效果好。

该授粉液使用方法是:平时贮藏在-1℃~5℃的冰箱中;喷雾前,授粉液与红心猕猴桃雄花花粉充分混合,将混合液温度升高到15℃~18℃;混合均匀后稀释,通过喷雾器进行喷雾授粉。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的红心猕猴桃授粉液稳定性良好,对猕猴桃花粉萌发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田间施用后,其红心猕猴桃授粉率的高、畸形果率低、保产保质效果较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实施例1

一种红心猕猴桃喷雾授粉法的授粉液,该授粉液的组分中包括质量配比为:0.01%的生长素、0.5%的葡萄糖、0.02%的芸苔素内酯、0.05%的硼酸、0.03%的左旋龙脑、0.05%的亚甲基二脲。

其中生长素为5-羟-ia。

制作该授粉液时,首先称取各原料,然后将生长素溶解在30℃~40℃的温水中,再加入其他各组分,搅拌均匀;用玻璃瓶或塑料瓶等密封保存在-1℃~5℃的冰箱中;使用时,先将授粉液与红心猕猴桃雄花花粉混合均匀,将混合液的温度升高到15℃~18℃,并且稀释20~50倍,然后再进行喷雾授粉。

授粉液在使用时需要加入雄花的花粉,而雄花的采集在授粉前1~10天,选择比主栽品种花期略早、花粉量多、的雄株。花粉的收集方法:在早上6~10点将不含雨水、露水的刚开的雄花摘下来放在牛皮纸或开药器上平摊成薄层且自然阴干(大概5h),然后在120~200目的筛或1~3mm铁丝网上摩擦,剔除花瓣和花丝;或用小型电动粉碎机对雄花进行粉碎,再过筛剔除花瓣和花丝。花粉贮藏:将收集花粉装于离心管或瓶中置于-5℃~5℃冰箱中保存。

实施例2

一种红心猕猴桃喷雾授粉法的授粉液,该授粉液的组分中包括质量配比为:0.04%的生长素、1%的葡萄糖、0.06%的芸苔素内酯、0.5%的硼酸、0.06%的左旋龙脑、0.3%的亚甲基二脲。

其中生长素为5-羟-ia。

制作该授粉液时,首先称取各原料,然后将生长素溶解在30℃~40℃的温水中,再加入其他各组分,搅拌均匀;用玻璃瓶或塑料瓶等密封保存在-1℃~5℃的冰箱中;使用时,先将授粉液与红心猕猴桃雄花花粉混合均匀,将混合液的温度升高到15℃~18℃,并且稀释20~50倍,然后再进行喷雾授粉。

授粉液在使用时需要加入雄花的花粉,而雄花的采集在授粉前1~10天,选择比主栽品种花期略早、花粉量多、的雄株。花粉的收集方法:在早上6~10点将不含雨水、露水的刚开的雄花摘下来放在牛皮纸或开药器上平摊成薄层且自然阴干(大概5h),然后在120~200目的筛或1~3mm铁丝网上摩擦,剔除花瓣和花丝;或用小型电动粉碎机对雄花进行粉碎,再过筛剔除花瓣和花丝。花粉贮藏:将收集花粉装于离心管或瓶中置于-5℃~5℃冰箱中保存。

实施例3

一种红心猕猴桃喷雾授粉法的授粉液,该授粉液的组分中包括质量配比为0.03%的生长素、0.8%的葡萄糖、0.04%的芸苔素内酯、0.3%的硼酸、0.04%的左旋龙脑、0.1%的亚甲基二脲;

其中生长素为4-氯-iaa。

制作该授粉液时,首先称取各原料,然后将生长素溶解在30℃~40℃的温水中,再加入其他各组分,搅拌均匀;用玻璃瓶或塑料瓶等密封保存-1℃~5℃的冰箱中;使用时,先将授粉液与红心猕猴桃雄花花粉混合均匀,将混合液的温度升高到15℃~18℃,并且稀释20~50倍,然后再进行喷雾授粉。

本发明的授粉液在使用时需要加入雄花的花粉,而雄花的采集在授粉前1~10天,选择比主栽品种花期略早、花粉量多、的雄株。花粉的收集方法:在早上6~10点将不含雨水、露水的刚开的雄花摘下来放在牛皮纸或开药器上平摊成薄层且自然阴干(大概5h),然后在120~200目的筛或1~3mm铁丝网上摩擦,剔除花瓣和花丝;或用小型电动粉碎机对雄花进行粉碎,再过筛剔除花瓣和花丝。花粉贮藏:将收集花粉装于离心管或瓶中置于-5℃~5℃冰箱中保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授粉液组分不同的地方在于:该授粉液的组分中还包括质量配比为0.003%~0.005%的激动素,优选0.004%的激动素。

制作该授粉液时,首先称取各原料,然后将生长素溶解在30~40的温水中,再加入其他各组分,搅拌均匀;用玻璃瓶或塑料瓶等密封保存在-1℃~5℃的冰箱中;使用时,先将授粉液与红心猕猴桃雄花花粉混合均匀,将混合液的温度升高到15℃~18℃,稀释后再进行喷雾授粉。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授粉液组分不同的地方在于:该授粉液的组分中还包括质量配比为0.003%~0.005%的半胱氨酸、0.003%~0.005%的叶酸,优选0.004%的半胱氨酸、0.004%的叶酸。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发明还提供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的试验例。

1、授粉液对花粉萌发的影响测定

将授粉液滴于盖玻片上并铺开,将花粉均匀散在授粉液上,每种授粉液上的花粉量应保持大致相同,将盖玻片翻转放于凹载玻片上,周围放几个浸透清水的湿棉球,并放于温度和湿度相同的恒温箱中培养,4h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粉萌发率。

并提供清水处理的对照试验。

2、授粉液对猕猴桃坐果的影响测定

在红心猕猴桃授粉液对红心猕猴桃雌花进行授粉后,对红心猕猴桃雌花的朵数进行了记录,在猕猴桃谢花后30天调查猕猴桃坐果数。

并提供清水处理的对照试验测定。

3、授粉液对猕猴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测定

果实成熟后,按小区收获,测量每个小区单株产量,每个小区随机采集200个果实,带回实验室测定果实品质、单果重。果品品质测定方法:可溶性总糖含量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干物质的含量用gb8858~1988水果、蔬菜产品中干物质和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维生素c含量用2,6-二氯靛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并提供清水处理的对照试验测定。

统计结果:

如表1、2所示,表1展示了红心猕猴桃授粉液对猕猴桃花粉萌发率、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2展示了红心猕猴桃授粉液对猕猴桃保产保质(采后7天测定品质)的影响结果。从表1和表2可以得出,与清水花粉液对照比较,猕猴桃授粉液使花粉萌发率达76%以上、红心猕猴桃坐果率达92%以上,提高猕猴桃的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含量、干物质的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并能提高平均单果重28.72%以上。

表1:红心猕猴桃授粉液对猕猴桃花粉萌发率、坐果率的影响结果

表2红心猕猴桃授粉液对猕猴桃保产保质(采后7天测定品质)的影响结果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