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橙果西番莲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88935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培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橙果西番莲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紫果、黄果西番莲的资源收集、栽培技术、品质评价等方面,而对于橙果西番莲的培育方法、发育特征和生长规律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橙果西番莲的培育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橙果西番莲的培育方法,包括:

步骤1、前期管理:引入橙果西番莲种子,进行催芽和育苗;

步骤2、移栽:当幼苗第6片真叶完全展开时进行移栽,移入无纺布袋中栽培;所述无纺布袋底部的三分之一装腐熟的羊肥,顶部三分之二装土壤;

步骤3、生长:将无纺布袋中的幼苗置于遮阴度为50%的环境中生长;

步骤4、一次施肥:当植株生长至60~80cm时,开始出现侧蔓,施第一次平衡肥;

步骤5、一次修剪:当植株株高到达2.0m时,对主蔓进行首次摘心,并选留长势最好的1~2枝一级侧蔓;

步骤6、二次施肥:当一级侧蔓长至80cm时,摘心培育2~3枝二级侧蔓,并施第二次平衡肥;

步骤7、后期管理:当二级侧蔓长至80cm时,施微量元素叶面肥;当二级侧蔓长至150cm时,喷施保花保果肥;根据座果率进行修剪,并追施一次磷钾水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1中,所述催芽的方法为:

先将种子清洗干净,自然晾干,再进行干湿交替的预处理,然后用砂纸将种子顶部磨平,放入湿润的内盛有基质的培养皿中进行催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1中,经催芽萌发的种子置于营养杯中育苗,所述营养杯中的基质配方为椰糠:蛭石:表土的质量比为1:1:2;当幼苗第二片真叶展开时,进行换盆培育,所述盆中的基质配方为椰糠:蛭石:谷壳:表土的质量比为1:1:1: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2中,所述土壤是水稻田表土与椰糠按1:1的重量比混匀,所述土壤的ph为6.6~6.8。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3中,移栽后一周,布置高度为2.0m的攀援架;当幼苗第7~8片真叶完全展开时,其卷须开始附着攀援架,植株进入快速生长期;一周完全展开叶的平均增长量为2~4片,一周株高的平均增长量为10~15c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4和步骤6中,平衡肥中n:p:k的氧化物的质量比均为1:1:1。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7中,所述微量元素叶面肥为果树通用型微量元素叶面肥,所述保花保果肥为果树通用型保花保果肥;

所述磷钾水肥的制备方法为:按磷肥:钾肥体积比为1:2称取磷肥和钾肥,混合后稀释800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整个培育过程进行通风管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橙果西番莲的培育方法,通过该培育方法可以从种子萌发至快速生长期进行长期定位定点的动态监测,了解其发育特征和生长动态,为资源收集和评价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为该植物的合理栽培和生产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公开的橙果西番莲的培育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橙果西番莲的培育方法,主要应用于植物资源收集评价与运用的研究;包括:

s1、前期管理:

引入橙果西番莲种子,对橙果西番莲种子进行催芽,催芽方法:先将种子清洗干净,自然晾干,再进行干湿交替的预处理,即将种子放置于湿润的纱布上一周后,保持纱布干燥一周(≥25℃),然后用砂纸将种子顶部磨平,放入湿润的内盛有基质的培养皿中,该催芽方法确保出苗齐且快;经催芽萌发的种子置于营养杯(大小为8cm×10cm,营养杯中的基质配方为椰糠:蛭石:表土质量比为1:1:2)中育苗,当幼苗第二片真叶展开时,进行换盆(大小为13.5cm×14.5cm,盆中的基质配方为椰糠:蛭石:谷壳:表土为1:1:1:2)培育。

s2、移栽:

当幼苗第6片真叶完全展开时进行移栽,移入无纺布袋(34.5cm×47.5cm)中栽培;无纺布袋底部的三分之一装腐熟的羊肥,顶部三分之二装土壤;土壤是水稻田表土与椰糠按1:1的重量比混匀,土壤的ph为6.6~6.8。

s3、生长:

将无纺布袋中的幼苗置于遮阴度为50%的环境中生长,移栽后一周,布置高度为2.0m的攀援架;当幼苗第7~8片真叶完全展开时,其卷须开始附着攀援架,植株进入快速生长期;一周完全展开叶的平均增长量为2~4片,一周株高的平均增长量为10~15cm。

s4、一次施肥:

当植株生长至60~80cm时,开始出现侧蔓,施第一次平衡肥,平衡肥中n:p:k的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1:1。

s5、一次修剪:

当植株株高到达2.0m时,对主蔓进行首次摘心,并选留长势最好的1~2枝一级侧蔓。

s6、二次施肥:

当一级侧蔓长至80cm时,对一级侧蔓摘心,在一级侧蔓上培育2~3枝二级侧蔓,并施第二次平衡肥,平衡肥中n:p:k的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1:1。

s7、后期管理:

当二级侧蔓长至80cm时,施果树通用型微量元素叶面肥;当二级侧蔓长至150cm时,喷施果树通用型保花保果肥;根据座果率进行适当修剪,并追施一次磷钾水肥(按磷肥:钾肥体积比为1:2称取磷肥和钾肥,混合后稀释800倍)。

本发明整个培育过程注意通风管理。

本发明的实验过程为:

在上述培育方法的基础上,每天定时对植株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描述,记录生长指标;根据100个样本的动态记录结果,分析其发育特征。

本发明提供一种橙果西番莲的培育方法,首次将橙果西番莲引入海南,通过该培育方法可以从种子萌发至快速生长期进行长期定位定点的动态监测,了解其发育特征和生长动态,为资源收集和评价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为该植物的合理栽培和生产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橙果西番莲的培育方法,包括:引入种子,进行催芽和育苗;当幼苗第6片真叶完全展开时进行移栽,移入无纺布袋中栽培,并置于遮阴度为50%的环境中生长;当植株生长至60~80cm时,开始出现侧蔓,施第一次平衡肥;当植株株高到达2.0m时,对主蔓进行首次摘心,并选留长势最好的1~2枝一级侧蔓;当一级侧蔓长至80cm时,摘心培育2~3枝二级侧蔓,并施第二次平衡肥;当二级侧蔓长至80cm时,施微量元素叶面肥;当二级侧蔓长至150cm时,喷施保花保果肥;根据座果率进行修剪,并追施一次磷钾水肥。通过该培育方法可以对该植物进行长期定位定点的动态监测,了解其发育特征和生长动态,为资源收集和评价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高玲;徐丽;刘迪发;张如莲;李祥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06.21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