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茭白集中采收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47295阅读:18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促进茭白集中采收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6-ba促进茭白集中采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茭白(zizanialatifolia)属于禾本科菰属多年生浅水宿根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栽培时间长达2000多年,是我国江南地区的特产水生蔬菜,其种植面积仅次于莲藕,主要种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浙江、江苏、上海、安徽等地。茭白不仅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仅浙江几个市(县)的年产值就达到10亿元以上。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减肥美容、补虚健体、利尿止渴等保健药用价值。茭白植株与菰黑粉菌(ustilagoesculenta)长期互作的结果导致茭白的产生。当茭白植株被菰黑粉菌成功侵入后,刺激茭白茎部畸形膨大形成能够食用的肉质茎—茭白。在茭白的整个生活史中,茭白植株与菰黑粉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环境温度、光照、营养条件、杀菌剂处理等条件的差异能够影响茭白植株与菰黑粉菌的共生关系,使茭白存在3种不同的孕茭表型,即正常茭、灰茭和雄茭。正常茭洁白如玉、肉质细腻,是市面上常售的可食用茭[14];灰茭肉质茎的内部堆满了灰黑色的孢子,不可食用。雄茭植株生长旺盛,茎部无法膨大,叶片宽于正常茭,叶片颜色比正常茭叶片更绿。当茭白植株进入分蘖期,温度、光照、营养等综合条件适宜时,位于茭白植株体内多年生的菌丝就会发育繁殖侵入茎部,刺激茎部膨大形成变态茎器官—肉质茎,这一过程形成的茭白称之为正常茭;当分蘖期时,茭白植株体内菰黑粉菌潜伏期缩短,厚垣孢子在茭白植株体内大量增殖,刺激茎部膨大形成内部含有大量孢子团的肉质茎,这一过程形成的茭白称之为灰茭;分蘖期时,菰黑粉菌未能成功侵入茭白植株嫩茎,茎部无法膨大,植株只进行抽穗开花的称之为雄茭。灰茭和雄茭在生产上不具有经济价值,一旦形成,应立即除去。

茭白孕茭周期较长,田间茭白采收通常需要1-2个月的时间,而比较有采收价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1个月左右,期间需要耗费大量人工,成本较高,因此集中茭白采收时间,能够有效减少茭白生产的人工投入。中国专利文献zl201410147462.6公开了一种生长激素类茭白促孕茭剂及喷施方法,该方法是利用生长素、脱落酸和赤霉素进行混合处理组成的一种茭白促孕茭剂,能够促进茭白产量增加,但对茭白采收期没有调节作用。本发明基于在茭白发育的特定时期使用6-ba,调节茭白采收周期,实现茭白孕茭的集中采收,增加茭白产量,同时节省人工成本,茭白经济效益增加较为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茭白集中采收的方法。

所述的促进茭白集中采收的方法,在茭白采收前18天喷施6-ba,6-ba的浓度分别10-160mg/l。

所述的促进茭白集中采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6-ba的优选浓度为500mg/l。

所述的促进茭白集中采收的喷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茭墩选择:选择茭田中正常结茭且性状相似的茭墩在三月下旬定植,常规田间管理;

2)6-ba溶液的配制:称取配方量的6-ba,用乙醇溶解,超纯水定容至所需浓度,加入2%的吐温20增加溶液黏附性。

3)喷施:在茭白采收前18天,用6-ba溶液喷施在茭白植株的叶片和叶鞘上。

所述的促进茭白集中采收的喷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乙醇浓度为95%。

所述的促进茭白集中采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墩茭白6-ba的喷施量为50ml。

本发明的促进茭白集中采收的方法,可以实现茭白孕茭的集中采收,增加茭白产量,同时节省人工成本,茭白经济效益增加较为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田间试验

1.1试验材料:试验于2016年在浙江省桐乡市董家茭白基地实验田进行,试验材料为浙茭7号双季茭白,选择2015年茭田中正常结茭且性状相似的茭墩,常规田间管理。

1.2试验设计:田间试验共设6个处理组合,分别为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处理四,处理五,处理六,每个处理10个重复。

处理一配方:6-ba浓度为10mg/l;具体配制为:称取5mg的6-ba溶于1ml95℅乙醇中,加超纯水定容到0.5l,4℃避光保存备用。

处理二配方:6-ba浓度为20mg/l;具体配制为:称取10mg的6-ba溶于1ml95℅乙醇中,加超纯水定容到0.5l,4℃避光保存备用。

处理三配方:6-ba浓度为40mg/l;具体配制为:称取20mg的6-ba溶于1ml95℅乙醇中,加超纯水定容到0.5l,4℃避光保存备用。

处理四配方:6-ba浓度为80mg/l;具体配制为:称取40mg的6-ba溶于1ml95℅乙醇中,加超纯水定容到0.5l,4℃避光保存备用。

处理五配方:6-ba浓度为160mg/l;具体配制为:称取80mg的6-ba溶于1ml95℅乙醇中,加超纯水定容到0.5l,4℃避光保存备用。

处理六为对照ck,清水喷施。

每个处理各喷施对应处理配方,喷施量为每墩每次喷施50ml,在茭白采收前18天进行喷施,喷施具体时间为2016年4月27日,在茭白生长的不同时期对其进行田间统计观察。

1.3田间结茭统计:基于茭白田间生长及采收标准,于2016年5月15日至6月7日分别对7个处理组合的茭白进行采收。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处理四,处理五,处理六,首次采收时间为5月15日。采收时分别对结茭个数、产量、株高、叶长、叶宽、壳茭重、茭肉长度、茭肉宽度进行测量和统计。如下表1和表2所示。

表1每墩茭白的株高、叶长、叶宽。

表2分蘖书、产量、壳茭重、净茭重、茭肉长、茭肉粗。

表3采收周期统计采收量。

从分析结果看,采收前18天(初始孕茭时间,叶片蜷曲开裂)喷施,浓度80mg/l即处理四组合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在采收中期集中采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