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观赏植物花期调控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金花茶提早开花的的方法。
背景技术:
:金花茶(camelliachrysantha)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金花茶不但以其金黄色半透明腊质状的花瓣著称于世,而且是培育杂交茶花优良品种的种质资源,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享有“茶族皇后”、“植物界的大熊猫”等美誉,在国外被称为“梦幻中的黄色山茶”、“神奇的东方魔茶”。研究证明金花茶具有400多种营养物质,富含总黄酮、茶多酚、总皂苷、总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还有多种对人体具有重要保健作用的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具有很好的抗肿瘤、降血糖、降血脂、抗衰老、提供机体免疫力等功效。由于金花茶具备的极高观赏性和科研价值,近年来市场对金花茶的开发利用十分活跃。目前金花茶原产地广西对金花茶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对金花茶饮品的研发取得了丰硕成果,金花茶芽茶、饼茶、袋泡茶、浓缩液、口服液、饮料冲剂等系列产品投放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较大,经济价值高,开发前景广阔。金花茶除了被重点开发为茶饮品外,同时也是主要作为一种高档珍稀观赏植物开发利用到园林绿化或庭院栽植中,并随着对金花茶园艺观赏性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特别是由于金花茶花期为当年的12月至翌年的4月,恰逢元旦和春节,也可开发为一种高档盆景植物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但是,金花茶特别是实生苗在幼苗期生长缓慢,在经历了幼年期营养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以后,当营养生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开始花芽分化,这时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一般当树龄达到6~8a,甚至10a以上,地径2.5~3.0cm,才可开花结实。在光照和水肥等条件合适条件下,常规培育的扦插苗和嫁接苗3~4a开始有开花,比常规培育的苗龄一致的实生金花茶开花提前了3~4a。因此,由于金花茶到达开花期培育周期长,栽培成本高,大大限制了对金花茶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和开发应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繁殖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缩短培育期、降低培育成本的促进金花茶提早开花的方法。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促进金花茶提早开花的方法,包括苗木培育、整形修剪、水肥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及相关管理工序,其待征在于:对培育了3~4a的长势旺盛的盆栽实生金花茶和2a的扦插或嫁接的盆栽金花茶进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同时保持育苗大棚内适宜光照和进行正常水肥管理,可使金花茶当年产生花蕾并正常开花,其操作步骤如下:(1)苗木培育:①圃地准备: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良好、便于管理的地块作为苗木培育基地,搭建荫棚以备遮荫,荫棚高2.0~2.5m,遮荫度50~70%;②苗床准备:整出长6~8m、宽l00~12cm、高10cm的苗床,步道宽40cm;③苗木移植:在1月中旬~2月初将已培育6个月~12个月、地径0.3cm以上、苗高30~40cm的健壮实生金花茶小苗和扦插或嫁接金花茶小苗,移栽到通透性好装好苗木培育营养土的无纺布育苗袋,栽植后压实营养土,淋足定根水后整齐摆放到准备好的畦面上,苗木株行距10cm×15cm;④截顶促萌:苗木移植定植当日或第二日,用利剪对苗木进行截顶促萌,留主干高25~30cm;(2)整形修剪:①拉枝定型:移栽第一年,保留萌发的健壮一级侧枝2~4个;当一级侧枝长出25~40cm时且木质化后开始拉枝定型,使所留侧枝尽量分布在主干的不同方向;②摘心促萌:移栽第二年继续保持对一级侧枝拉枝定型,并对顶芽摘心促萌;③解除拉枝定形:第二年下半年开始,解除金花茶拉枝定形措施,同时对从一级侧枝萌发出的二级侧枝进行修剪,每个一级侧枝最多保留2个二级侧枝;(3)水肥管理:正常水肥管理,春夏季多施氮肥,秋冬季以含磷、钾高的复混肥为主,兑水淋施;(4)促花:①水量控制: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前2~3天,对苗木控水,使栽培基质表面干燥,但保持苗木枝叶不萎蔫,生长正常;②处理时间:实生苗木培育到第三年、扦插或嫁接苗培育第二年,在金花茶春梢生长完成且枝条已木质化的3月下旬开始,选择天气晴朗的上午10点以前或下午4点以后均可进行促花处理;扦插或嫁接金花茶在2a后就进行促花处理;③促花处理方法:配制一定浓度的多效唑水溶液缓慢淋施苗木根部,直至看到有少量药液从育苗袋底部渗出。以上所述的苗木培育营养土是采用干净新鲜黄心土、充分腐熟的椰糠、泥碳土按1:1:1.5的体积比配制,并同时加入5~8%钙镁磷肥混合均匀而成。以上所述的苗木移植首先采用稀释为1500~2000倍的根太阳水溶液浸泡小苗根部土团3~5min后种植上袋。以上所述的苗木培育无纺布育苗袋,袋口直径20~25cm,袋高25~30cm。以上所述的截顶促萌和摘心促萌是截顶或摘心当日或第二日,对已截顶或摘心植株喷洒一次0.2~0.3%百分比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叶面宝或大肥王)以及0.5~1.0mg/kg浓度的三十烷醇水溶液促萌,以后每隔15天喷洒一次。以上所述的实生金花茶促花处理是苗木培育3~4a地径可达1.5cm或1.8cm以上时进行。以上所述促花所用的多效唑水溶液是用多效唑粉末加入少量95%工业酒精溶解后,再用蒸馏水配制成100~350mg/l水溶液。以上所述的多效唑处理是在3月下旬开始,根部淋施2~3次,每次间隔20天。以上所述多效唑代号为pp333;化学名称为(2rs,3rs)-1-(4-氯苯基)-4,4-二甲基-2-(1h-1,2,4-三唑-1-基)戊-3-醇。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一种促进金花茶提早开花的方法,苗木培育的圃地是选用露天地块起畦,成本低、耗材少、操作简单。2、本发明的一种促进金花茶提早开花的方法,所选用的栽培基质原材料易得,且以椰糠、泥炭土等轻基质为主要原料,苗木搬运轻便,容易操作。3、本发明的一种促进金花茶提早开花的方法,基质配方采用有机质含量高的椰糠、泥炭土,并混入钙镁磷肥5~8%,并且移栽前小苗根系土团采用1500~2000倍的根太阳水溶液浸泡,因此苗木营养供应充足,苗木生长快,根系发达,地径增粗明显,实生苗木培育到第三年,苗高可达1.5m以上,地径可达1.5cm或1.8cm以上。4、本发明的一种促进金花茶提早开花的方法,苗木培育进行2次截顶促萌,采用0.2~0.3%百分比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以及0.5~1.0mg/kg浓度的三十烷醇水溶液促萌,苗木侧枝萌发快;同时对盆栽金花茶进行修剪、拉枝定型,树体结构能够充分利用空间,通风透光。5、本发明的一种促进金花茶提早开花的方法,其所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价格低廉,便于生产者大规模的使用,从而促花成本明显降低,且操作简便。6、本发明的一种促进金花茶提早开花的方法,实生苗木培育到第三年、扦插或嫁接苗培育第二年使用的多效唑100~350mg/l浓度水溶液在3月下旬开始对盆栽金花茶根部淋施2~3次,能使金花茶花芽当年形成花蕾并正常开放,金花茶植株没有因为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而出现药害现象。7、本发明的一种促进金花茶提早开花的方法,开展促花措施的实生金花茶比常规培育不采取任何促花措施的苗龄一致的实生金花茶花期提前了3~5a,扦插或嫁接金花茶比常规培育不采取任何促花措施的苗龄一致的扦插或嫁接金花茶花期提前了0.5~1a,缩短了培育期、降低了培育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实施例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良好、便于管理的地块作为苗木培育基地,搭建荫棚以备遮荫,荫棚高2.0~2.5m,遮荫度50~70%;整出长6~8m、宽l00~12cm、高10cm的苗床,步道宽40cm。在2012年1月15日将已培育7个月、地径0.3cm以上、苗高30~40cm的健壮实生小苗根系土团采用1500倍的根太阳水溶液浸泡后移栽到通透性好的无纺布育苗袋,袋口直径20~25cm,袋高25~30cm,并装填按干净新鲜黄心土、充分腐熟的椰糠、泥碳土按1:1:1.5的体积比配制并同时加入5~8%钙镁磷肥混合均匀而成的营养土,栽植后压实营养土,淋足定根水后整齐摆放到准备好的畦面上,苗木株行距10cm×15cm;苗木移植定植当日或第二日,用利剪对苗木进行截顶促萌,留主干高25cm,采用0.2%百分比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以及0.5mg/kg浓度的三十烷醇水溶液促萌。移栽第一年,保留萌发的健壮一级侧枝2~4个。当一级侧枝长出25~40cm时且木质化后开始拉枝定型,使所留侧枝尽量分布在主干的不同方向。2013年,移栽的第二年继续保持对一级侧枝拉枝定型,并对顶芽摘心促萌。2013年下半年开始,解除拉枝定形措施,同时对从一级侧枝萌发出的二级侧枝进行修剪,每个一级侧枝最多保留2个二级侧枝。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前2~3天,对苗木控水,使栽培基质表面干燥,但保持苗木枝叶不萎蔫,生长正常。促花措施在金花茶春梢生长完成且枝条已木质化的2015年3月23日上午9:30左右进行,天气晴朗,配制100mg/l浓度多效唑水溶液缓慢淋施盆栽金花茶根部,直至看到有少量药液从育苗袋底部渗出。4月11日重复一次,多效唑浓度同样采用100mg/l。同时以同批培育的100株苗木作为对照组(ck1),水肥管理一致,但不作任何多效唑处理。2015年5月底~6月初观察到有花蕾出现,以后每10天调查一次花蕾生长情况,7月后全面调查,观察到苗木和花蕾均生长正常,没有出现药害现象,此时加强根部兑水追施含磷、钾高的复混肥以及叶面喷施0.2%百分比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5天一次,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保证苗木和花蕾的正常生长。花蕾生长到2015年12底至2016年1月,花蕾正常开放,开花物候期与其他常规栽培的已到开花树龄的金花茶(6~8a)基本一致,但是开花树龄提早了3~5a。100株对照组苗木(ck1)未见有花蕾出现。实施例2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良好、便于管理的地块作为苗木培育基地,搭建荫棚以备遮荫,荫棚高2.0~2.5m,遮荫度50~70%;整出长6~8m、宽l00~12cm、高10cm的苗床,步道宽40cm。在2013年2月5日将已培育9个月、地径0.3cm以上、苗高30~40cm的健壮实生小苗根系土团采用2000倍的根太阳水溶液浸泡后移栽到通透性好的无纺布育苗袋,袋口直径20~25cm,袋高25~30cm,并装填按干净新鲜黄心土、充分腐熟的椰糠、泥碳土按1:1:1.5的体积比配制并同时加入5~8%钙镁磷肥混合均匀而成的营养土,栽植后压实营养土,淋足定根水后整齐摆放到准备好的畦面上,苗木株行距10cm×15cm;苗木移植定植当日或第二日,用利剪对苗木进行截顶促萌,留主干高30cm,采用0.3%百分比浓度的叶面宝水溶液以及1.0mg/kg浓度的三十烷醇水溶液促萌。移栽第一年,保留萌发的健壮一级侧枝2~4个。当一级侧枝长出25~40cm时且木质化后开始拉枝定型,使所留侧枝尽量分布在主干的不同方向。2014年,移栽的第二年继续保持对一级侧枝拉枝定型,并对顶芽摘心促萌。2014年下半年开始,解除拉枝定形措施,同时对从一级侧枝萌发出的二级侧枝进行修剪,每个一级侧枝最多保留2个二级侧枝。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前2~3天,对苗木控水,使栽培基质表面干燥,但保持苗木枝叶不萎蔫,生长正常。促花措施在金花茶春梢生长完成且枝条已木质化的2016年3月20日下午4:00左右进行,天气晴朗,配制250mg/l浓度多效唑水溶液缓慢淋施盆栽金花茶根部,直至看到有少量药液从育苗袋底部渗出。4月8日和4月27日各重复一次,多效唑浓度同样采用250mg/l。同时以同批培育的90株苗木作为对照组(ck2),水肥管理一致,但不作任何多效唑处理。2016年5月底~6月初观察到有花蕾出现,以后每10天调查一次花蕾生长情况,7月后全面调查,观察到苗木和花蕾均生长正常,没有出现药害现象,此时加强根部兑水追施含磷、钾高的复混肥以及叶面喷施0.3%百分比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5天一次,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保证苗木和花蕾的正常生长。花蕾生长到2016年12底至2017年1月,花蕾正常开放,开花物候期与其他常规栽培的已到开花树龄的金花茶(6~8a)基本一致,但是开花树龄提早了3~5a。90株对照组苗木(ck2)未见有花蕾出现。实施例3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良好、便于管理的地块作为苗木培育基地,搭建荫棚以备遮荫,荫棚高2.0~2.5m,遮荫度50~70%;整出长6~8m、宽l00~12cm、高10cm的苗床,步道宽40cm。在2014年1月20日将已培育12个月、地径0.6cm以上、苗高40cm以上的健壮实生小苗根系土团采用1500倍的根太阳水溶液浸泡后移栽到通透性好的无纺布育苗袋,袋口直径20~25cm,袋高25~30cm,并装填按干净新鲜黄心土、充分腐熟的椰糠、泥碳土按1:1:1.5的体积比配制并同时加入5~8%钙镁磷肥混合均匀而成的营养土,栽植后压实营养土,淋足定根水后整齐摆放到准备好的畦面上,苗木株行距10cm×15cm;苗木移植定植当日或第二日,用利剪对苗木进行截顶促萌,留主干高30cm,采用0.3%百分比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以及1.0mg/kg浓度的三十烷醇水溶液促萌。移栽第一年,保留萌发的健壮一级侧枝2~4个。当一级侧枝长出30cm时且木质化后开始拉枝定型,使所留侧枝尽量分布在主干的不同方向。2015年,移栽的第二年继续保持对一级侧枝拉枝定型,并对顶芽摘心促萌。2015年下半年开始,解除拉枝定形措施,同时对从一级侧枝萌发出的二级侧枝进行修剪,每个一级侧枝最多保留2个二级侧枝。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前2~3天,对苗木控水,使栽培基质表面干燥,但保持苗木枝叶不萎蔫,生长正常。促花措施在金花茶春梢生长完成且枝条已木质化的2016年3月26日上午10:00进行,天气晴朗。配制350mg/l浓度多效唑水溶液缓慢淋施盆栽金花茶根部,直至看到有少量药液从育苗袋底部渗出。4月15日重复一次,多效唑浓度同样采用350mg/l。同时以同批培育的100株苗木作为对照组(ck3),水肥管理一致,但不作任何多效唑处理。2016年5月底~6月初有观察到有花蕾出现,以后每10天调查一次花蕾生长情况,7月后全面调查,观察到苗木和花蕾均生长正常,没有出现药害现象,此时加强根部兑水追施含磷、钾高的复混肥以及叶面喷施0.3%百分比浓度的大肥王水溶液,15天一次,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保证苗木和花蕾的正常生长。花蕾生长到2016年12底至2017年1月,花蕾正常开放,开花物候期与其他常规栽培的已到开花树龄的金花茶(6~8a)基本一致,但是开花树龄提早了3~5a。100株对照组苗木(ck3)未见有花蕾出现。实施例4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良好、便于管理的地块作为苗木培育基地,搭建荫棚以备遮荫,荫棚高2.0~2.5m,遮荫度50~70%;整出长6~8m、宽l00~12cm、高10cm的苗床,步道宽40cm。在2011年2月15日将已培育8个月、地径0.4cm以上、苗高30cm以上的健壮实生小苗根系土团采用2000倍的根太阳水溶液浸泡后移栽到通透性好的无纺布育苗袋,袋口直径20~25cm,袋高25~30cm,并装填按干净新鲜黄心土、充分腐熟的椰糠、泥碳土按1:1:1.5的体积比配制并同时加入5~8%钙镁磷肥混合均匀而成的营养土,栽植后压实营养土,淋足定根水后整齐摆放到准备好的畦面上,苗木株行距10cm×15cm;苗木移植定植当日或第二日,用利剪对苗木进行截顶促萌,留主干高25cm,采用0.3%百分比浓度的叶面宝水溶液以及1.0mg/kg浓度的三十烷醇水溶液促萌。移栽第一年,保留萌发的健壮一级侧枝2~4个。当一级侧枝长出30cm时且木质化后开始拉枝定型,使所留侧枝尽量分布在主干的不同方向。2012年,移栽的第二年继续保持对一级侧枝拉枝定型,并对顶芽摘心促萌。2012年下半年开始,解除拉枝定形措施,同时对从一级侧枝萌发出的二级侧枝进行修剪,每个一级侧枝最多保留2个二级侧枝。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前2~3天,对苗木控水,使栽培基质表面干燥,但保持苗木枝叶不萎蔫,生长正常。促花措施在金花茶春梢生长完成且枝条已木质化的2014年3月21日上午9:25进行,天气晴朗。配制200mg/l浓度多效唑水溶液缓慢淋施盆栽金花茶根部,直至看到有少量药液从育苗袋底部渗出。4月9日重复一次,多效唑浓度同样采用200mg/l。同时以同批培育的90株苗木作为对照组(ck4),水肥管理一致,但不作任何多效唑处理。2014年5月底~6月初有观察到有花蕾出现,以后每10天调查一次花蕾生长情况,7月后全面调查,观察到苗木和花蕾均生长正常,没有出现药害现象,此时加强根部兑水追施含磷、钾高的复混肥以及叶面喷施0.3%百分比浓度的大肥王水溶液,15天一次,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保证苗木和花蕾的正常生长。花蕾生长到2014年12底至2015年1月,花蕾正常开放,开花物候期与其他常规栽培的已到开花树龄的金花茶(6~8a)基本一致,但是开花树龄提早了3~5a。90株对照组苗木(ck4)未见有花蕾出现。实施例5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良好、便于管理的地块作为苗木培育基地,搭建荫棚以备遮荫,荫棚高2.0~2.5m,遮荫度50~70%;整出长6~8m、宽l00~12cm、高10cm的苗床,步道宽40cm。在2014年2月6日将已培育11个月、地径0.4cm以上、苗高30~40cm的健壮扦插小苗根系土团采用1500倍的根太阳水溶液浸泡后移栽到通透性好的无纺布育苗袋,袋口直径20~25cm,袋高25~30cm,并装填按干净新鲜黄心土、充分腐熟的椰糠、泥碳土按1:1:1.5的体积比配制并同时加入5~8%钙镁磷肥混合均匀而成的营养土,栽植后压实营养土,淋足定根水后整齐摆放到准备好的畦面上,苗木株行距10cm×15cm;苗木移植定植当日或第二日,用利剪对苗木进行截顶促萌,留主干高25cm,采用0.3%百分比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以及0.5mg/kg浓度的三十烷醇水溶液促萌。移栽第一年,保留萌发的健壮一级侧枝2~4个。当一级侧枝长出25~40cm时且木质化后开始拉枝定型,使所留侧枝尽量分布在主干的不同方向。2015年1~2月,解除拉枝定形措施。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前2~3天,对苗木控水,使栽培基质表面干燥,但保持苗木枝叶不萎蔫,生长正常。促花措施在金花茶春梢生长完成且枝条已木质化的2015年3月20日下午4:00左右进行,天气晴朗,配制300mg/l浓度多效唑水溶液缓慢淋施盆栽金花茶根部,直至看到有少量药液从育苗袋底部渗出。4月8日重复一次,多效唑浓度同样采用300mg/l。同时以同批培育的90株苗木作为对照组(ck5),水肥管理一致,但不作任何多效唑处理。2015年5月底~6月初观察到有花蕾出现,以后每10天调查一次花蕾生长情况,7月后全面调查,观察到苗木和花蕾均生长正常,没有出现药害现象,此时加强根部兑水追施含磷、钾高的复混肥以及叶面喷施0.3%百分比浓度的叶面宝水溶液,15天一次,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保证苗木和花蕾的正常生长。花蕾生长到2015年12底至2016年1月,花蕾正常开放,开花物候期比其他常规栽培的已到开花树龄的扦插苗培育的金花茶(3~4a)提早了0.5~1a。90株对照组苗木(ck5)未见有花蕾出现。实施例6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良好、便于管理的地块作为苗木培育基地,搭建荫棚以备遮荫,荫棚高2.0~2.5m,遮荫度50~70%;整出长6~8m、宽l00~12cm、高10cm的苗床,步道宽40cm。在2013年1月5日将已培育10个月、地径0.4cm以上、苗高30~40cm的健壮嫁接小苗根系土团采用2000倍的根太阳水溶液浸泡后移栽到通透性好的无纺布育苗袋,袋口直径20~25cm,袋高25~30cm,并装填按干净新鲜黄心土、充分腐熟的椰糠、泥碳土按1:1:1.5的体积比配制并同时加入5~8%钙镁磷肥混合均匀而成的营养土,栽植后压实营养土,淋足定根水后整齐摆放到准备好的畦面上,苗木株行距10cm×15cm;苗木移植定植当日或第二日,用利剪对苗木进行截顶促萌,留主干高30cm,采用0.3%百分比浓度的叶面宝水溶液以及1.0mg/kg浓度的三十烷醇水溶液促萌。移栽第一年,保留萌发的健壮一级侧枝2~4个。当一级侧枝长出25~40cm时且木质化后开始拉枝定型,使所留侧枝尽量分布在主干的不同方向。2013年底~2014年初,解除拉枝定形措施。开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前2~3天,对苗木控水,使栽培基质表面干燥,但保持苗木枝叶不萎蔫,生长正常。促花措施在金花茶春梢生长完成且枝条已基本木质化的2014年3月22日下午4:00左右进行,天气晴朗,配制150mg/l浓度多效唑水溶液缓慢淋施盆栽金花茶根部,直至看到有少量药液从育苗袋底部渗出。4月10日和4月29日各重复一次,多效唑浓度同样采用150mg/l。同时以同批培育的100株苗木作为对照组(ck6),水肥管理一致,但不作任何多效唑处理。2014年5月底~6月初观察到有花蕾出现,以后每10天调查一次花蕾生长情况,7月后全面调查,观察到苗木和花蕾均生长正常,没有出现药害现象,此时加强根部兑水追施含磷、钾高的复混肥以及叶面喷施0.3%百分比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5天一次,同时注意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保证苗木和花蕾的正常生长。花蕾生长到2014年12底至2015年1月,花蕾正常开放,开花物候期比其他常规栽培的已到开花树龄的嫁接苗培育的金花茶(3~4a)提早了0.5~1a。100株对照组苗木(ck6)未见有花蕾出现。以上实施例和对照结果见汇总表。表1:实施例和对照结果汇总表编号树龄多效唑处理次数处理始期花蕾情况初花期实施例13年9个月100mg/l23/23有1/15实施例23年10个月250mg/l33/20有1/11实施例33年2个月350mg/l23/26有1/12实施例43年9个月200mg/l23/21有1/8实施例52年300mg/l23/20有1/17实施例62年150mg/l33/22有1/9对照ck13年9个月///无/对照ck23年10个月///无/对照ck33年2个月///无/对照ck43年9个月///无/对照ck52年///无/对照ck62年///无/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