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叶紫金牛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63913阅读:9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心叶紫金牛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心叶紫金牛,又名走马风、红云草、红铺地毯,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是瑶药“七十二风”中的走马风。心叶紫金牛为广西壮、瑶族常用药材,以全株入药,性凉,味苦,具有清热解毒、镇咳祛痰、活血止血、调经通络、消肿定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吐血、便血、咯血、血崩、疮疖、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气喘、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尽、产后体弱、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症。近年研究表明,心叶紫金牛还具有抗艾滋病毒、抑制胰岛素降解和抗心率失常等作用。

心叶紫金牛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处于纯野生状态,多生于海拔230-860m的密林下、水旁和石缝间荫湿处,地域分布零散且蕴藏量稀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心叶紫金牛的市场需求量逐年攀升,野生资源遭到过度采挖,濒临枯竭。自然状态下,心叶紫金牛主要依靠种子进行繁殖,但种子量极为稀少,且萌发慢、萌发率低,给科学研究和引种栽培带来极大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心叶紫金牛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利用心叶紫金牛茎段进行组织培养,可有效缩短种苗生产周期,降低种苗生产成本,且种苗质量好、成活率高。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心叶紫金牛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以心叶紫金牛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将所述外植体接种到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内,接种完毕后转入培养室中,先在培养温度22-26℃,光照强度1400lux,光照时间8h/d的条件下培养15d,然后再在培养温度25-28℃,光照强度3500-4500lux的自然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15d,获得健壮的丛生芽,其中,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为:ms+1.0-2.0mg/lba+0.3-0.5mg/llfs+0.1-0.3mg/liba+0.1-1.0mg/lnaa;

b、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将步骤a获得的丛生芽接种到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内,接种完毕后转入培养室中,在培养温度22-26℃,光照强度1500lux,光照时间10h/d的条件下培养7d,待新根开始萌发后再转入育苗大棚内,在培养温度23-30℃,相对湿度为60-80%,遮光度为20-40%的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25d,获得适宜移栽的完整植株,其中,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为:1/2ms+0.1-0.3mg/liba+0.5-1.5mg/lnaa+1.0-2.0mg/liaa+0.3-0.5mg/lmet;

c、移栽:将步骤b获得的完整植株取出,洗净根部残留培养基,移栽至育苗床或育苗大棚继续培养。

其中,ms为ms基本培养基,ba为6-苄基腺嘌呤,lfs为灵发素,iba为吲哚丁酸,naa为萘乙酸,iaa为吲哚乙酸,met为多效唑。

优选的是,所述的心叶紫金牛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步骤a中外植体的获取方法为:将带腋芽的心叶紫金牛茎段消毒后接种到繁殖培养基中,获得不定芽,将所述不定芽切割成1.0-2.0cm的带芽茎段,即得所述外植体,其中,繁殖培养基为:ms+1.5mg/lba+0.3mg/llfs+0.5mg/liba。

优选的是,所述的心叶紫金牛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步骤a中,所述外植体的接种方法为:将所述外植体平铺在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的表面,并将1/2所述外植体压入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心叶紫金牛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步骤a中,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为:ms+1.5mg/lba+0.4mg/llfs+0.2mg/liba+0.5mg/lnaa。

优选的是,所述的心叶紫金牛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步骤b中,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为:1/2ms+0.2mg/liba+1.0mg/lnaa+1.5mg/liaa+0.4mg/lmet。

优选的是,所述的心叶紫金牛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步骤b中,还包括,向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中添加2.0-3.0mg/l纳米氧化锌。

优选的是,所述的心叶紫金牛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步骤c中,育苗床或育苗大棚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5-30℃,相对湿度为85-95%,遮光度60-75%。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生物技术对心叶紫金牛进行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能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可供大田栽培的心叶紫金牛幼苗,显著提高了心叶紫金牛种苗的繁殖系数和种苗质量,实现规模化生产,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第二、通过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两步培养法进行心叶紫金牛的工厂化生产,缩短了培养时间,减少培养步骤,降低了培养成本,提高了心叶紫金牛组培种苗的生产效率;

第三、在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的丛生芽,其枝条健康粗壮、展叶良好、木质化程度较高,接种到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上生根情况良好,生根率在90%以上,移栽后成活率在91.3%以上;

第四、通过向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中添加2.0-3.0mg/l纳米氧化锌可有效促进生根,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提高移栽成活率;

第五、本发明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种苗质量好、成活率高等优点,可为心叶紫金牛的品种保护和人工繁殖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一种心叶紫金牛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将带腋芽的心叶紫金牛茎段消毒后接种到ms+1.5mg/lba+0.3mg/llfs+0.5mg/liba的繁殖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不定芽,将所述不定芽切割成1.0cm的带芽茎段,将所述带芽茎段平铺在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的表面,并将带芽茎段的1/2压入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内,接种完毕后转入培养室中,先在培养温度22℃,光照强度1400lux,光照时间8h/d的条件下培养15d,然后再在培养温度25℃,光照强度3500lux的自然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15d,获得健壮的丛生芽,其中,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为:ms+1.0mg/lba+0.3mg/llfs+0.1mg/liba+0.1mg/lnaa;

b、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将步骤a获得的丛生芽接种到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内,接种完毕后转入培养室中,在培养温度22℃,光照强度1500lux,光照时间10h/d的条件下培养7d,待新根开始萌发后再转入育苗大棚内,在培养温度23℃,相对湿度为60%,遮光度为20%的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25d,获得适宜移栽的完整植株,其中,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为:1/2ms+0.1mg/liba+0.5mg/lnaa+1.0mg/liaa+0.3mg/lmet;

c、移栽:将步骤b获得的完整植株取出,洗净根部残留培养基,统计植株生根率,100株植株中,生根植株为92株,生根率为92%,将生根植株移栽至育苗床,在培养温度25℃,相对湿度为85%,遮光度60%下继续培养,30d后统计成活植株为84株,成活率为91.3%。

其中,ms为ms基本培养基,ba为6-苄基腺嘌呤,lfs为灵发素,iba为吲哚丁酸,naa为萘乙酸,iaa为吲哚乙酸,met为多效唑。

实施例2:

一种心叶紫金牛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将带腋芽的心叶紫金牛茎段消毒后接种到ms+1.5mg/lba+0.3mg/llfs+0.5mg/liba的繁殖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不定芽,将所述不定芽切割成1.5cm的带芽茎段,将所述带芽茎段平铺在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的表面,并将带芽茎段的1/2压入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内,接种完毕后转入培养室中,先在培养温度24℃,光照强度1400lux,光照时间8h/d的条件下培养15d,然后再在培养温度26℃,光照强度4000lux的自然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15d,获得健壮的丛生芽,其中,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为:ms+1.5mg/lba+0.4mg/llfs+0.2mg/liba+0.5mg/lnaa;

b、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将步骤a获得的丛生芽接种到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内,接种完毕后转入培养室中,在培养温度24℃,光照强度1500lux,光照时间10h/d的条件下培养7d,待新根开始萌发后再转入育苗大棚内,在培养温度26℃,相对湿度为70%,遮光度为30%的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25d,获得适宜移栽的完整植株,其中,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为:1/2ms+0.2mg/liba+1.0mg/lnaa+1.5mg/liaa+0.4mg/lmet;

c、移栽:将步骤b获得的完整植株取出,洗净根部残留培养基,统计植株生根率,100株植株中,生根植株为90株,生根率为90%,将生根植株移栽至育苗大棚,在培养温度28℃,相对湿度为90%,遮光度67%下继续培养,30d后统计成活植株为85株,成活率为94.4%。

其中,ms为ms基本培养基,ba为6-苄基腺嘌呤,lfs为灵发素,iba为吲哚丁酸,naa为萘乙酸,iaa为吲哚乙酸,met为多效唑。

实施例3:

一种心叶紫金牛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将带腋芽的心叶紫金牛茎段消毒后接种到ms+1.5mg/lba+0.3mg/llfs+0.5mg/liba的繁殖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不定芽,将所述不定芽切割成2.0cm的带芽茎段,将所述带芽茎段平铺在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的表面,并将带芽茎段的1/2压入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内,接种完毕后转入培养室中,先在培养温度26℃,光照强度1400lux,光照时间8h/d的条件下培养15d,然后再在培养温度28℃,光照强度4500lux的自然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15d,获得健壮的丛生芽,其中,繁殖复壮一体化培养基为:ms+2.0mg/lba+0.5mg/llfs+0.3mg/liba+1.0mg/lnaa;

b、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将步骤a获得的丛生芽接种到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内,接种完毕后转入培养室中,在培养温度26℃,光照强度1500lux,光照时间10h/d的条件下培养7d,待新根开始萌发后再转入育苗大棚内,在培养温度30℃,相对湿度为80%,遮光度为40%的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25d,获得适宜移栽的完整植株,其中,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为:1/2ms+0.3mg/liba+1.5mg/lnaa+2.0mg/liaa+0.5mg/lmet;

c、移栽:将步骤b获得的完整植株取出,洗净根部残留培养基,统计植株生根率,100株植株中,生根植株为94株,生根率为94%,将生根植株移栽至育苗大棚,在培养温度30℃,相对湿度为95%,遮光度75%下继续培养,30d后统计成活植株为87株,成活率为92.6%。

其中,ms为ms基本培养基,ba为6-苄基腺嘌呤,lfs为灵发素,iba为吲哚丁酸,naa为萘乙酸,iaa为吲哚乙酸,met为多效唑。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步骤b中,还包括,向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中添加2.0mg/l纳米氧化锌。将步骤b获得的完整植株取出,洗净根部残留培养基,统计植株生根率,100株植株中,生根植株为95株,生根率为95%,将生根植株移栽至育苗大棚,在培养温度25-30℃,相对湿度为85-95%,遮光度60-75%下继续培养,30d后统计成活植株为90株,成活率为94.7%。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步骤b中,还包括,向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中添加2.5mg/l纳米氧化锌。将步骤b获得的完整植株取出,洗净根部残留培养基,统计植株生根率,100株植株中,生根植株为99株,生根率为99%,将生根植株移栽至育苗大棚,在培养温度25-30℃,相对湿度为85-95%,遮光度60-75%下继续培养,30d后统计成活植株为97株,成活率为98.0%。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步骤b中,还包括,向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中添加3.0mg/l纳米氧化锌。将步骤b获得的完整植株取出,洗净根部残留培养基,统计植株生根率,100株植株中,生根植株为94株,生根率为94%,将生根植株移栽至育苗大棚,在培养温度25-30℃,相对湿度为85-95%,遮光度60-75%下继续培养,30d后统计成活植株为88株,成活率为93.6%。

实施例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步骤b中,还包括,向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中添加1.5mg/l纳米氧化锌。将步骤b获得的完整植株取出,洗净根部残留培养基,统计植株生根率,100株植株中,生根植株为92株,生根率为92%,将生根植株移栽至育苗大棚,在培养温度25-30℃,相对湿度为85-95%,遮光度60-75%下继续培养,30d后统计成活植株为83株,成活率为90.2%。

实施例8: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步骤b中,还包括,向生根炼苗同步化培养基中添加3.5mg/l纳米氧化锌。将步骤b获得的完整植株取出,洗净根部残留培养基,统计植株生根率,100株植株中,生根植株为88株,生根率为88%,将生根植株移栽至育苗大棚,在培养温度25-30℃,相对湿度为85-95%,遮光度60-75%下继续培养,30d后统计成活植株为77株,成活率为87.5%。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