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碳纤维发热线缆的水产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762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碳纤维发热线缆的水产养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养殖箱。



背景技术:

北方沿海地区4-5月份的平均气温不足20度,而虾苗的孵化、淡化适宜温度为26-28度,若是冬季用大棚搞水产养殖,水温更难达到要求。传统做法是用小锅炉加热,不但一次性投资大,而且人工、燃煤、维修成本较高;改用其他清洁环保热源取代燃煤小锅炉就势在必行了。

碳纤维发热线缆是利用电力通过碳纤维分子活动振荡做布朗运动取得热量。这种取暖方式充分利用了热量的三种传播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纤维加热的养殖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碳纤维发热线缆的水产养殖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地垄状底部,所述地垄状底部的垄台上设置增氧管,垄腰上设置碳纤维发热线缆,垄沟为排污渠道;所述增氧管的排气口朝向水平的两侧。

所述增氧管的排气口沿增氧管截面圆周均匀排布。

所述垄沟设置活动盖板,所述垄沟的两侧设置垂直方向的吸排水管。

导电连接点由绝缘材料包裹后再由热缩管密封。

所述垄腰设置凹槽,碳纤维发热线缆嵌入所述凹槽中。

本发明的优点是:

1.热性能更高、更稳定,红外线散射,波长集中在8-15μm波段,可以活化水分子,提高养殖水体的含氧量,这对水产养殖是至关重要的,是其他任何加热方式都难以做到的。

2.增氧管设置在垄台上,利用增氧时气体的流动,将生物的粪便吹入垄沟,便于清理。

3.活动盖板的设置,可保证在清理粪便等污物时与上部隔离,利用垂直设置的进排水管将污物吸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增氧管的排气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设置地垄状底部2,所述地垄状底部2的垄台上设置增氧管3,垄腰上设置碳纤维发热线缆4,垄沟为排污渠道5;所述增氧管的排气口31朝向水平的两侧以便于将粪便等污物吹向排污渠道5。

为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防止粪便在增氧管3上堆积,所述增氧管的排气口31沿增氧管截面圆周均匀排布,这样,在底部区域会形成气体吹动的液体流动,将污物带入排污渠道。

为清理时的方便,所述垄沟设置活动盖板6,所述垄沟的两侧设置垂直方向的吸排水管(图中未画出),利用抽水泵将排污渠道的水抽出,进而将污物一起排出;所述活动盖板6平常放在箱体外,当清理时放入排污渠道的上方。

为保证绝缘,导电连接点由绝缘材料包裹后再由热缩管密封。

为便于固定碳纤维发热线缆4,同时也防止粪便等污物堆积在碳纤维发热线缆4与垄腰表面间,所述垄腰设置凹槽,碳纤维发热线缆4嵌入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的深度小于碳纤维发热线缆的直径,以便于散热。

从碳纤维发热线缆的热量和远红外线的充分利用来说,将线缆均匀地铺设在池子的底部最为理想。在实际施工中却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增氧管和排污系统也必须在池子底部,一是考虑发热线缆不能影响增氧管的透气效果;二是不能让虾的粪便和残余饵料覆盖在发热线缆上,这样会影响发热效果;三是发热线缆的铺设不能影响排污,虾的粪便和残余饵料不定期清除会污染养殖水体。鉴于以上原因,设计出这种立体铺设方式,增氧气流会将污物带到排污沟内,清污也方便。

经试验,确定每个虾池(水量30立方米左右)发热线缆的功率在1.5千瓦左右,4月末安装调试后,池内注水开始通电试验,起始水温在16度左右,通电24小时后,水温上升两度多。连续阴雨低温天气,在大棚保温较好的条件下,每天通电10小时左右,就能保持水温。同时还活化了水质,增加了水的含氧量。

经初步估算,该试验工程一次性投资成本比燃煤锅炉降低了70%,运营成本(电费)比锅炉(燃煤加人工)也低得多,随着节能环保产业用电优惠政策的进一步落实,运营成本还将大大降低。

到目前为止,同一批虾苗,在安装碳纤维发热线缆池中的生长情况明显好于普通池中的虾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碳纤维发热线缆的水产养殖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设置地垄状底部,所述地垄状底部的垄台上设置增氧管,垄腰上设置碳纤维发热线缆,垄沟为排污渠道;所述增氧管的排气口朝向水平的两侧。本发明的优点:1.热性能更高、更稳定,红外线散射可以活化水分子,提高养殖水体的含氧量,这对水产养殖是至关重要的,是其他任何加热方式都难以做到的;2.增氧管设置在垄台上,利用增氧时气体的流动,将生物的粪便吹入垄沟,便于清理;活动盖板的设置,可保证在清理粪便等污物时与上部隔离,利用垂直设置的进排水管将污物吸出。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川;张伟;郭洪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东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18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