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胆组培体系的建立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130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类,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雪胆组培体系的建立技术。



背景技术:

雪胆为葫芦科植物,干燥块根。产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雪胆秋末叶黄时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洗净,切片或不切片,晒干。块根呈不规则的圆块形或椭圆形,略纵乌龟状,大者直径可达20cm。外皮棕黄色或灰棕色,微粗糙,有的有凹陷的茎基痕,断面淡白色或灰褐色。质坚实,多粉质。气微,味微苦。商品药材多切片,为类圆形的厚片,稍卷曲,厚4~8mm,直径3~10cm。含雪胆素甲、乙,齐墩果酸苷、竹节人参苷、雪胆苷ma1、ma3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用。用于咽喉肿痛,牙痛,目赤肿痛,痢疾,腹泻,胃痛等。我国对于雪胆的进一步研究己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优良品种引进与驯化的相关问题,对于适宜我国大部分地区环境生长的品种开发以及雪胆的大量快速繁殖的报道仍然较少。雪胆繁殖较为困难,其主要繁殖方式包括种子繁殖、扦插繁殖以及压条繁殖等。利用种子繁殖时,其种子存在发芽难和发芽率低的问题,大大减少了成活率及成苗率,成本较高,收益少;利用扦插和压条的方式进行繁殖时,其扦插的枝条不易生根或者较为缓慢,不容易成活,也造成了雪胆成苗率的问题。因此,急需建立了系统的雪胆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以提高其繁殖速度和规模,从而实现雪胆种苗的工厂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出一种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经过诱导、增殖、生根以及炼苗移栽等步骤成功地获得雪胆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建立了系统的雪胆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技术易撑握,种子种苗清钝,粗壮,生长快速的一种雪胆组培体系的建立技术。

本发明的一种雪胆组培体系的建立技术,包括以下的步骤:

(1)外植体消毒:采集回来的雪胆茎段以淸水冲洗9min后并用毛刷轻轻刷去上面的杂质,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0%乙醇溶液中消毒9s,后用无菌水洗3次,再用4%安替富民溶液漂洗5min,用无菌水冲洗4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去水分后备用;

(2)诱导培养:将步骤(1)消毒好的茎段按成对芽为一个单位切成约1.1cm长的茎段,剪去茎段底部处理过程中褐化部分,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芽诱导培养,接种后先在25℃条件下全暗培养3天,然后置于每天光照9小时,光照强度为1900lx,置于培养温度为25℃的条件下培养直至形成不定芽;

(3)增殖培养:将步骤(2)培养得到的芽苗,从基部切取芽并转入增殖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接种后先在25℃条件下全暗培养4天,然后每天光照10小时,光照强度为3100lx,培养温度为25℃的条件下培养,29天继代一次;

(4)生根培养:将步骤(2)或(3)的芽苗长至1.3cm高时,切割成单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接种后先在25℃条件下全暗培养5天,然后每天光照13小时,光照强度为2900lx,培养温度为25℃的条件下培养至生根;

(5)炼苗移栽:将长至3cm的生根试管苗的培养瓶瓶盖打开并置于自然光照下炼苗5天后,将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养基,尽量不伤害根部,栽入由泥炭土:蛭石=2:2混合成的基质中于每天光照9小时,光照强度为2900lx,培养温度为25℃,空气湿度为78%的培养箱中培养5天,然后移栽定植。

步骤(2)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ms+0.19mg/l6-ba+15/l蔗糖+3.5g/l琼脂,ph为5.8。

步骤(3)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ms+0.3mg/lnaa+0.19mg/l6-ba+15g/l蔗糖+3.5g/l琼脂,ph为5.8。

步骤(4)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ms+0.5mg/liba+15g/l蔗糖+3.5g/l琼脂,ph为5.8。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以雪胆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经过诱导、增殖、生根以及炼苗移栽等步骤成功地获得了雪胆组织培养再生植株,建立了系统的雪胆组织培养植株再生体系。从而获得的种子繁殖系数高、成苗率高、成本低、收益大,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提高其繁殖速度和规模,实现雪胆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技术方法简单,设备少,成苗快,生产率高,增效丰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1)外植体消毒:采集回来的雪胆茎段以淸水冲洗10min后并用毛刷轻轻刷去上面的杂质,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乙醇溶液中消毒10s,后用无菌水洗5次,再用5%安替富民溶液漂洗6min,用无菌水冲洗5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去水分后备用。

(2)诱导培养:将步骤(1)消毒好的雪胆茎段按成对芽为一个单位切成约1.5cm长的茎段,剪去茎段底部处理过程中褐化部分,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芽诱导培养。接种后先在27℃条件下全暗培养4天,然后每天光照10小时,光照强度为1900lx,培养温度为27℃的条件下培养直至形成不定芽,诱导率为92%。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ms+0.6mg/l6-ba+18g/l蔗糖+3.8g/l琼脂,ph为5.5。

(3)增殖培养:将步骤(2)培养得到的芽苗,从基部切取芽并转入增殖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接种后先在29℃条件下全暗培养3天,然后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为2600lx,培养温度为21℃的条件下培养,31天继代一次,增殖系数为5.8。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ms+0.18mg/lnaa+1.8mg/l6-ba+25g/l蔗糖+3.8g/l琼脂,ph为5.5。

(4)生根培养:将步骤(2)或(3)的芽苗长至1.65cm高时,切割成单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接种后先在27℃条件下全暗培养3天,然后每天光照14小时,光照强度为3200lx,培养温度为27℃的条件下培养至生根。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ms+1.8mg/liba+25g/l蔗糖+4.5g/l琼脂,ph为5.5。

(5)炼苗移栽:将长至4cm的生根试管苗的培养瓶瓶盖打开并自然光照下炼苗6天后,将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养基,尽量不伤害根部,栽入由泥炭土:蛭石=2:2混合成的基质中于每天光照13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lx,培养温度为27℃,空气湿度为78%的培养箱中培养6天,然后移栽定植,移栽成活率为94%。

实施例2

(1)外植体消毒:采集回来的雪胆茎段以淸水冲洗9min后并用毛刷轻轻刷去上面的杂质,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乙醇溶液中消毒17s,后用无菌水洗3次,再用5%安替富民溶液漂洗5min,用无菌水冲洗3次后用无菌滤纸吸去水分后备用。

(2)诱导培养:将步骤(1)消毒好的雪胆茎段按成对芽为一个单位切成约1.1cm长的茎段,剪去茎段底部处理过程中褐化部分,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中进行芽诱导培养。接种后先在26℃条件下全暗培养2天,然后每天光照9小时,光照强度为2200lx,培养温度为26℃的条件下培养直至形成不定芽,诱导率为91%。所述的诱导培养基为:ms+1.1mg/l6-ba+17g/l蔗糖+3.9g/l琼脂,ph为5.6。

(3)增殖培养:将步骤(2)培养得到的芽苗,从基部切取芽并转入增殖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接种后先在26℃条件下全暗培养1天,然后每天光照11小时,光照强度为3700lx,培养温度为26℃的条件下培养,27天继代一次,增殖系数为5.4。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ms+0.3mg/lnaa+1.1mg/l6-ba+23g/l蔗糖+4.4g/l琼脂,ph为5.8。

(4)生根培养:将步骤(2)或(3)的芽苗长至1.1cm高时,切割成单芽并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上进行生根培养,接种后先在26℃条件下全暗培养1天,然后每天光照12小时,光照强度为3700lx,培养温度为23℃的条件下培养至生根。所述的生根培养基为:ms+2.6mg/liba+20g/l蔗糖+3.8g/l琼脂,ph为5.5。

(5)炼苗移栽:将长至1cm的生根试管苗的培养瓶瓶盖打开并置于自然光照下炼苗3天后,将试管苗从培养瓶中取出,洗掉根部培养基,尽量不伤害根部,栽入由泥炭土:蛭石=2:2混合成的基质中于每天光照8小时,光照强度为2700lx,培养温度为23℃,空气湿度为78%的培养箱中培养3天,然后移栽定植,移栽成活率为95%。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