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342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然水域水草培养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污水、工农业废水等排放,使得许多河流、河道、河涌、湖泊中黑臭水体范围越来越广,水体中有机质等污染程度加剧,水体透明度超标问题严重,连带产生水体缺氧,水生生物死亡,甚至部分水域出现荒漠化。目前国内外对劣质水体的治理办法大多是采用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的办法针对性地降低营养物质、有机质的含量,同时必需杜绝污水的进一步排放才能保持水体良好状况;再一次产生污染后,需要重新治理,难以维持良好的生态修复效果。

对于上述水体环境中,以现有科技手段,通过自然生态法恢复水体中溶解氧,改善水体中自养生物群落结构,进而逐渐恢复其他水生动物群落结构才是修复自然水生态系统的有效办法。

为兼顾城市发展需要及维持水道的水生态功能的需求,许多河流、河道、河涌都被不同程度地筑造堤坝,大大缩减了原河道、河床蔓延范围,导致河道内原提供沉水植物生长繁育的生境消失,从而导致其相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一些本可以在河道内、河涌的水草床中栖息生活、以水草为食、并可在水草中产黏着性卵繁育的水生动物种类亦大大下降,甚至消失,水体生态系统逐渐被简单种类代替,这些种类只能依赖浮游生物和有机质存活,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环节简单且脆弱。而水是一切生命、生产活动之根本,要保持良好的水质状况,发挥可持续利用的水功能,从自然的角度而言,长远的方法是维持水体内自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结构。鉴于以上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水草培育系统来定向构建自然水草生态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系统,包括漂浮于水面的浮力框架、顶端挂扣在浮力框架上的伸缩杆件及与伸缩杆件底端可拆卸式连接并沉入水里的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顶部敞口并在支撑箱体内铺填有原位底泥基质层,所述原位底泥基质层种植沉水水草。

进一步地,所述浮力框架由塑料筒体呈“口”字形拼接组合构成,在所述塑料筒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排水通孔并设有堵塞胶塞。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件顶端具有挂扣在塑料筒体上的弯钩,四根所述伸缩杆件分别挂扣在浮力框架四周端部,所述伸缩杆件底端延伸折弯形成向上凸起的凸块,所述支撑箱体底部四周分别设有供凸块嵌入连接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件包括套筒和套进套筒内的套杆,在所述套筒和套杆上沿轴向均间隔设有相对应的多个连接通孔。

进一步地,还包括围绕四根伸缩杆件包覆的隔离网,所述隔离网处于水面与支撑箱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网包括围绕四根伸缩杆件上层包覆的四张上层隔离网和围绕四根伸缩杆件下层包覆的四张下层隔离网,相邻所述上层隔离网之间通过拉链连接,相邻所述下层隔离网之间通过拉链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原位底泥基质层的厚度为8-12cm。

有益效果:此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系统中,通过从待修复河涌、河流、湖泊等淡水水域的原位底泥中抽取原位底泥基质,将其均匀铺填在支撑箱体内并移栽种植沉水水草,人工协助定向构建自然水草床生态系统,可为水域生态系统中附着生物、底栖动物、鱼、虾和贝类提供栖息地和饵料,同时可为繁殖期产黏性卵水生动物提供繁殖场所,一方面可构建平衡的生态系统,提高优良水体的利用率,为人类输出更多可利用水产品;另一方面,可改善劣质水体的水生态环境,发挥水域系统的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浮力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隔离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一种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系统,包括漂浮于水面的浮力框架10、顶端挂扣在浮力框架10上的伸缩杆件20及与伸缩杆件10底端可拆卸式连接并沉入水里的支撑箱体30,支撑箱体30顶部敞口并在支撑箱体30内铺填有原位底泥基质层,原位底泥基质层从待修复河涌、河流、湖泊等淡水水域的原位底泥中抽取,抽取后均匀铺填在支撑箱体30内,厚度依据移栽水草种类根须生长需求和浮力框架10的浮力而定,一般铺设10cm左右为宜。

其中,浮力框架10由塑料筒体呈“口”字形拼接组合构成,塑料筒体为pe塑料管,四个pe塑料管通过弯管连接构成框体,四个pe塑料管中部均设有排水通孔11并设有堵塞胶塞,从而可以调节浮力框架10的浮力大小。

伸缩杆件20包括套筒21和套进套筒21内的套杆22,套杆22可以相对套筒21前后伸缩移动,在套筒21和套杆22上沿轴向均间隔设有相对应的多个连接通孔23,调节套筒21和套杆22伸缩位置后,通过插销插入连接通孔23,可以固定套筒21和套杆22,如此实现伸缩杆件20的伸缩调节,其中,套筒21顶端具有挂扣在塑料筒体上的弯钩24,四根伸缩杆件20分别挂扣在浮力框架10四周端部,套杆22底端延伸折弯形成向上凸起的凸块25,支撑箱体30底部四周分别设有供凸块25嵌入连接的凹槽31,从而通过四根伸缩杆件20将支撑箱体30沉放固定在水中,伸缩杆件20的伸缩调节可以调整支撑箱体30的水下位置。

作为优选,围绕四根伸缩杆件20还包覆有隔离网40,隔离网40处于水面与支撑箱体30之间,隔离网40可在移栽初期及水草生长初期用以防止个体大的草食性鱼类摄食水草,后期可拆卸或降下至支撑箱体30。隔离网40包括围绕四根伸缩杆件20上层包覆的四张上层隔离网41和围绕四根伸缩杆件20下层包覆的四张下层隔离网42,相邻上层隔离网41之间通过拉链连接,相邻下层隔离网42之间通过拉链连接,通过上下两层隔离网的设计,可以根据伸缩杆件高度进行相应调节,以确保从支撑箱体30上部至水面范围内将整个水草培养装载系统与外界围隔开,待水草生长繁茂后才进行撤离。

其中,原位底泥基质层上的水草可在邻近水域采集的优良种类的沉水水草,如苦草,菹草、金鱼藻等水草苗或成体,移栽入支撑箱体30中,移栽时苦草以2~3株合栽,黑藻单株移栽,菹草2~3株合栽,保持植株间距5~8cm为宜,水草移栽完毕,测定水体透明度,以调整合适的伸缩杆件20高度,装上隔离网40并调整相应高度,装上浮力框架10,最后缓慢将整个系统放入水体中理想位置,待稳定后若仍略高于理想位置,则可通过浮力框架10减小浮力,使系统下降到所需高度,确保水草生长繁育所需的良好的光照条件。

本发明水下原位生态修复沉水水草培植装载系统可以使得水草固定在水面下透光范围较好的适宜区间生长繁育,待水草稳定生长形成水草群落后,使其在水体中自然生长繁育,发挥水草床生态系统的自修复功能。

修复功能包括:(1)为水域生态系统中附着生物、底栖动物、鱼、虾和贝类提供栖息地和饵料;(2)为繁殖期产黏性卵水生动物提供繁殖场所;(3)在水草床生长过程中不断消耗沉积物基体中的富营养及过量的微量元素物质,同时也消耗水体中富营养物质,达到水体和底质共同修复的效果;(4)水草床群落是天然的过滤筛,可以过滤水体过多的悬浮颗粒物,达到澄清水体的效果。此外,可根据季节特征补充移栽不同水草,并可定期原位抽取待修复底质,更换铺填底泥基质,也可根据水体透明度情况调节支撑架高度,以达到长期持续性的生态功能修复效应,同时本方法还具有良好的研究应用价值。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