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粉虫的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1928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粉虫的饲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昆虫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黄粉虫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粉虫的人工饲养已有100余年历史,国内外均有民间饲养的记载,是一种传统活体饵料。黄粉虫原为贮藏害虫,为全变态昆虫,其一生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期最长。随着社会的发展,黄粉虫不仅可以开发各种昆虫食品、保健品、药品,而且黄粉虫虫粪中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黄粉虫的资源价值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被作为一种重要新型动物蛋白来源,如何通过人工生产高品质优质黄粉虫需要探究一套合理的人工饲料配方。

黄粉虫个体发育不整齐,有研究表明统一虫态其延续时间可达一个多月。黄粉虫幼虫食性与成虫一样,饲料能够直接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在一定温度、关照、湿度、适度条件下,饲料营养成分的丰富与否、供给量的富足程度、水分补充程度是影响幼虫生长的关键因素。在饲料供给量不足或水分缺乏的情况下,黄粉虫幼虫会表现出一些非正常性的死亡,甚至会出现互相残杀的习性。

不同的饲料直接影响到幼虫的生长发育。许多养殖户普遍养殖效益不高,由于未清楚了解黄粉虫的生长习性,饲料配比不合理,没有正确进行病虫害防治,导致生长周期较长,饲料浪费,效益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粉虫的饲养方法,包括:a)选择黄粉虫的虫种;b)选择合适的饲养盒;c)饲养:将刚刚孵化的1龄幼虫用毛笔扫到所述饲养盒中,并在所述饲养盒内添加饲料1,每天定点添加虫体重量1/4的饲料,每7天筛一次虫沙,直到黄粉虫幼虫4龄;黄粉虫幼虫满4龄后,在所述饲养盒内添加饲料2,每天定点添加虫体重量1/3的饲料,每隔2天筛一次虫沙,直到黄粉虫幼虫8龄;黄粉虫幼虫满8龄后,在饲养盒中添加饲料3,每天定点添加虫体重量1/2的饲料,每天筛一次虫沙,并观察幼虫的化蛹情况;在所述饲养盒中出现蛹之后,将所述蛹拣出放入羽化盒内;d)黄粉虫的扩增及繁殖:选择个体大且同一天羽化的成虫按照性别1:1放入产卵箱中产卵,每天定期将产在滤纸片上的卵粒放在孵化盒内,同一天收集的卵放到同一个孵化盒内,成虫产卵一个半月后,可以将其淘汰,只把中前一个半月的卵留种。

在上述饲养方法中,在步骤a)中,选择黄粉虫的卵、幼虫、成虫或蛹作为虫种进行培殖。

在上述饲养方法中,在步骤a)中,选择个体大小一致、爬行活跃、体壁光滑的老熟幼虫作为虫种进行培殖。

在上述饲养方法中,在步骤b)中,所述饲养盒要保证清洁且要消毒处理,使用的滤纸在使用之前放在烘干箱内烘干,并紫外灯灭菌,挑取黄粉虫的镊子不能交互使用,每次使用都要进行灭菌。

在上述饲养方法中,将养虫室内温度控制为介于18-28℃之间,湿度介于60%rh-70%rh之间。

在上述饲养方法中,在步骤b)中,所述饲养盒是内壁光滑无盖、透明的塑料盒,其中,所述饲养盒的长度为43cm、宽度为30cm、高度为15cm。优选地,选择白色透明塑料材质、内壁光滑无盖的饲养盒,防治黄粉虫爬出盒外,饲养盒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虫口数太多,容易感染病毒,容器过小,虫口密度过大,食物不足的情况下容易自相残杀。

在上述饲养方法中,在步骤c)中,所述饲料1由麦麸:青菜按照1:4的质量之比混合而成,饲料2由麦麸:青菜按照2:3的质量之比混合而成,饲料3由麦麸:青菜按照1:9的质量之比混合而成,其中,青菜选自甘蓝、茄子、辣椒、西兰花或番茄的秸秆。其中,用粉碎机将青菜的秸秆粉碎成1-3cm的颗粒状,所用麦麸为冬小麦所产的麦麸。

在上述饲养方法中,在步骤d)中,所述产卵箱由长度为40cm,宽度为25cm且高度为36cm的收纳箱改装,收纳箱盖子只留取边缘部分,其他部分用200目纱网替代。纱网透气但比较密实,防止成虫逃逸或将卵产到纱网的空洞内。

在上述饲养方法中,在步骤d)中,所述产卵箱内的滤纸是长度为20cm、宽度为15cm的长方形,并且将所述滤纸卷成筒之后以横向形成蜂窝状放入产卵箱内,以节省空间和便于成虫在期间穿梭交配产卵。

在上述饲养方法中,在步骤d)中,所述孵化盒是长度为20cm,宽度为10cm,高度为6cm的长方型小盒,保持黄粉虫卵孵化所需的湿度,提高孵化率。

在上述饲养方法中,在步骤c)中,通过成虫足的抓力将蛹和羽化的成虫分离。成虫足三对,位于胸部,每个足尖二个钩爪,足趾上有毛剌,能够抓住纱网,以便于分离,减少对蛹和刚羽化成虫的伤害。

在上述饲养方法中,根据黄粉虫脱皮次数进行划分其龄期,低龄幼虫生长缓慢,高龄幼虫生长速度快,各龄期的体长和头壳宽差异明显,但每个龄期的体长及头壳宽的长度保持相对稳定,4龄黄粉虫幼虫体长5.22-5.83mm,头壳宽0.48mm;8龄黄粉虫幼虫的体长在10.3-11.74mm,头壳宽为0.96mm。

本发明提供的饲料配方主要为蔬菜秸秆和麦麸不同配比制成,环保简单;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饲养方法能够建立大批量的、发育基本一致的黄粉虫,且收集到干燥的虫沙。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克服了黄粉虫人工饲养过程中生长慢不化蛹,繁殖力低,抗逆性差等现象,提高了黄粉虫的日增重及化蛹率,改善了黄粉虫自身品质,而且能够将蔬菜秸秆无害化处理,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的青菜、麦麸不同配比对黄粉虫幼虫个体质量的影响。

图2示意了1-10龄黄粉虫幼虫分解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选择市面宠物食料所用的老熟幼虫,室内人工继代饲养,饲料以麦麸和甘蓝为主要原料。幼虫饲养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rh,光照l:d=14∶10的条件下在饲养盒(43cm*30cm*15cm)中饲养。成虫用新鲜的菜叶放在特制的工具中饲养,以便于其产卵。取同一天所产、发育正常的卵块放在小方盒中(保湿),每天8点和20点观察卵的孵化情况;从初孵化幼虫群体中挑选生长状况良好、色泽圆润且长、短、大、小相近龄期一致的幼虫,将选好的幼虫放入编号分别为1,2,3,4的相同大小的培养盒中饲养,每个编号设置3个培养盒,每盒放50条,放入前称重,并记录数据。在对应的培养皿中放入适量饲料,分别称量5g、4g、3g、0g青菜放到分别标有1、2、3、4培养盒中,分别称量0g、1g、2g、5g的麦麸放到分别标有1、2、3、4培养盒中。再移入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隔7d后取出培养盒,测定黄粉虫幼虫的发育历期(发育历期这里是指80%个体化蛹所经历的时间)、死亡率、个体差异(体重、体色、大小)以及对饲料的分解能力;直至幼虫不能进食化蛹,记录化蛹率。试验期间,每7d测量黄粉虫幼虫平均个体质量、平均个体取食量;记录黄粉虫幼虫死亡虫数,并将死亡虫体拣出,进入蛹期后,每天调查黄粉虫幼虫的化蛹数目。

各时期平均个体质量=该时期50头活体幼虫总体质量/50

平均个体取食量=(该时期饲料投喂总量-剩余饲料量)/该时期虫数

平均产粪量=总粪量/该时期虫数

日平均死亡率=该时期日死亡虫数/该时期虫数

化蛹率=已化蛹总数/(50*3)

黄粉虫在青菜和麦麸配比的饲料中均能完成生长发育。

表1

在以上表1中,示出了青菜、麦麸不同配比对黄粉虫幼虫历期、蛹重、化蛹率、羽化率、死亡率的影响。从表1可以看出,黄粉虫幼虫的发育历期随着青菜比例的增加明显缩短。

图1示出了青菜、麦麸不同配比对黄粉虫幼虫个体质量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用青菜:麦麸=4:1的饲料饲养的黄粉虫幼虫体重比其他的要高,在第21周,平均个体质量为0.181g,用全青菜饲养的黄粉虫体重变化幅度小,前10周体重变化极小,在第21周平均个体质量为0.037g,用全麦麸饲养的黄粉虫在15个周体重增长比用青菜:麦麸=3:2饲料快,但是在15周后,用青菜:麦麸=3:2饲料的体重超过用麦麸饲养的黄粉虫。

由图2可以看出,黄粉虫幼虫随着龄数的增大,其分解能力逐渐提高。

实施例2

1、选择黄粉虫的虫种:选择个体大小一致、爬行活跃、体壁光滑的老熟幼虫200只作为虫种进行培殖。

2、选择合适的饲养盒:饲养盒要保证清洁且要消毒处理,使用的滤纸在使用之前放在烘干箱内烘干,并紫外灯灭菌,挑取黄粉虫的镊子不能交互使用,每次使用都要进行灭菌。选择内壁光滑无盖、透明的塑料盒作为饲养盒,饲养盒的长度为43cm,宽度为30cm,高度为15cm。

3、饲养:将刚刚孵化的1龄幼虫用毛笔扫到饲养盒中,并在饲养盒内添加饲料1,每天10点添加虫体重量1/4的饲料,每7天筛一次虫沙,直到黄粉虫幼虫4龄;黄粉虫幼虫满4龄后,在饲养盒内添加饲料2,每天10点添加虫体重量1/3的饲料,每隔2天筛一次虫沙,直到黄粉虫幼虫8龄;黄粉虫幼虫满8龄后,在饲养盒中添加饲料3,每天10点添加虫体重量1/2的饲料,每天筛一次虫沙,并观察幼虫的化蛹情况;

其中,饲料1由麦麸:甘蓝秸秆按照1:4的质量之比混合而成,饲料2由麦麸:甘蓝秸秆按照2:3的质量之比混合而成,饲料3由麦麸:甘蓝秸秆按照1:9的质量之比混合而成。

4、在饲养盒中出现蛹之后,将蛹拣出放入羽化盒内,其中,通过成虫足的抓力将蛹和羽化的成虫分离。

5、黄粉虫的扩增及繁殖:选择个体大且同一天羽化的成虫按照性别1:1放入产卵箱中产卵,每天定期将产在滤纸片上的卵粒放在孵化盒内,同一天收集的卵放到同一个孵化盒内。其中,产卵箱由长度为40cm,宽度为25cm且高度为36cm的收纳箱改装,收纳箱盖子只留取边缘部分,其他部分用200目纱网替代;产卵箱内的滤纸是长度为20cm、宽度为15cm的长方形,并且将滤纸卷成筒之后以横向形成蜂窝状放入产卵箱内;孵化盒的长度为20cm,宽度为10cm,高度为6cm。

在上述饲养过程中,将养虫室内温度控制在(25±1)℃,相对湿度控制在(60%±5%)rh。

与实施例1一样,每隔7d后取出培养盒,测定黄粉虫幼虫的发育历期、死亡率、个体差异以及对饲料的分解能力;直至幼虫不能进食化蛹,记录化蛹率。试验期间,每7d测量黄粉虫幼虫平均个体质量、平均个体取食量;记录黄粉虫幼虫死亡虫数,并将死亡虫体拣出,进入蛹期后,每天调查黄粉虫幼虫的化蛹数目。

表2

因此,通过在黄粉虫的不同生长阶段饲喂不同的饲料,可以大幅缩小黄粉虫幼虫的发育历期,且蛹重,化蛹率,羽化率都有明显提高。

本发明提供的饲料配方主要为蔬菜秸秆和麦麸不同配比制成,环保简单;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饲养方法能够建立大批量的、发育基本一致的黄粉虫,且收集到干燥的虫沙。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克服了黄粉虫人工饲养过程中生长慢不化蛹,繁殖力低,抗逆性差等现象,提高了黄粉虫的日增重及化蛹率,改善了黄粉虫自身品质,而且能够将蔬菜秸秆无害化处理,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