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繁殖中华淡翅盲蝽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1926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工繁殖中华淡翅盲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稻飞虱是中国水稻生产上最重要的害虫,目前主流的防治手段依然是化学防治。由于化学防治导致“3r”问题的严重化和气候的变暖直接导致了天敌数量的大幅减少,自然调控力下降,农药产生的生殖效应使飞虱有爆发加重趋势。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化学防治已经渐渐不符合绿色农业的要求。对环境无害的生物防治已经显露出其优越性和重要性。中华淡翅盲蝽tytthuschinensis属半翅目盲蝽科miridae,淡翅盲蝽属tytthus,主要捕食稻田生态系统中半翅目的飞虱、叶蝉等,是稻飞虱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中华淡翅盲蝽是一种伴迁性天敌,随稻飞虱一起迁入稻田,其田间起始种群低,需要到后期才能起到控制作用。

由于自然界中天敌的数量存在滞后性不足以控制害虫,需要进行室内大量繁殖,随后进行人工释放进行防治。目前虽然已经对中华淡翅盲蝽的人工繁育开展了不少的研究,如人工饲料进行研发、替代食物的筛选等,但并没有与之配套的大量繁殖的方法,特别是在产卵基质上没有突破,室内的未能进行大量繁殖一直是中华淡翅盲蝽应用的一个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人工繁殖中华淡翅盲蝽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四季豆为提供水分和产卵基质的进行人工大量繁殖中华淡翅盲蝽,不用种植水稻,操作简单、成本低、无季节限制,适合于产业推广中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繁殖中华淡翅盲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直径为13cm的玻璃培养皿用于中华淡翅盲蝽的饲养;

(2)培养皿内铺上直径13cm的滤纸;

(3)准备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以供取食水分和产卵;

(4)准备米蛾卵卡做为中华淡翅盲蝽的食物;

(5)中华淡翅盲蝽成虫的饲养:在温度26-28℃,湿度65%-75%的条件下,将45-55头中华淡翅盲蝽成虫引入到步骤(1)准备好的培养皿中,于培养皿中放入步骤(3)准备好的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和步骤(4)准备好的米蛾卵卡,每隔3天更换一次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同时更换米蛾卵卡,并将更换下来的米蛾卵卡抛弃;更换下来的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上会有大量的中华淡翅盲蝽的卵,将带中华淡翅盲蝽卵的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移入步骤(1)准备好的新培养皿中,按步骤(6)进行饲养;

(6)中华淡翅盲蝽若虫的饲养:在温度26-28℃,湿度65%-75%的条件下,将1-2条带有中华淡翅盲蝽卵的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移入步骤(1)准备好的培养皿中,同时于培养皿中放入步骤(3)准备好的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和步骤(4)准备好的米蛾卵卡,每隔3天更换一次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同时更换米蛾卵卡,直至中华淡翅盲蝽羽化;更换下来的米蛾卵卡和四季豆、水稻或脱脂棉花均做抛弃处理;饲养8-14天后,将羽化的中华淡翅盲蝽挑出,按步骤(5)饲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所有四季豆均剪去2端,使其至10cm左右,同时2端用蜡封口。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水稻按照以下方式处理:将移栽后30-45天的单分蘖洗净;根部用湿润的脱脂棉花包裹;用剪刀将稻株剪成10cm后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准备米蛾卵卡具体为:将冷冻的米蛾卵通过胶水固定在a4复印纸上,待干燥后根据需求剪成相应大小使用;待用的卵卡存放至-20℃冰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以50-100颗米蛾卵:1头中华淡翅盲蝽的比例投放卵卡供中华淡翅盲蝽成虫取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以100颗米蛾卵:1头中华淡翅盲蝽的比例投放卵卡供中华淡翅盲蝽成虫取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中华淡翅盲蝽的成虫虫口密度>50,若虫虫口密度>50时,分皿饲养。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当中华淡翅盲蝽孵化5天后,若虫的虫口密度>50头/培养皿时分皿饲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利用四季豆为提供水分和产卵基质的进行人工大量繁殖中华淡翅盲蝽,不用种植水稻,操作简单、成本低、无季节限制,适合于产业推广中应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利用四季豆为提供水分和产卵基质的进行人工大量繁殖中华淡翅盲蝽。所述的中华淡翅盲蝽是指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idae)的中华淡翅盲蝽(tytthuschinensis),所述的米蛾是指鳞翅目(lepidoptera)蜡螟科(galleriidae)中的米蛾(corcyracephalonica),所述的四季豆是指豆目(fabales)豆科(leguminosae)中的四季豆(phaseolusvulgaris)。具体步骤如下:

(1)准备直径为13cm的玻璃培养皿用于中华淡翅盲蝽的饲养;

(2)培养皿内铺上直径13cm的滤纸;

(3)准备四季豆以供取食水分和产卵,将四季豆剪去2端,使其至10cm左右,同时2端用蜡封口;

(4)准备米蛾卵卡做为中华淡翅盲蝽的食物,将冷冻的米蛾卵通过胶水固定在a4复印纸上,待干燥后待干燥后剪成3cmx3cm使用。待用的卵卡可存放至-20℃冰箱中;

(5)中华淡翅盲蝽成虫的饲养:在温度27±1℃,湿度70±5%的条件下,将50±10头中华淡翅盲蝽成虫引入到步骤(1)准备好的培养皿中,于培养皿中放入步骤(3)准备好的四季豆和步骤(4)准备好的米蛾卵卡,以100颗米蛾卵:1头中华淡翅盲蝽的比例投放卵卡供中华淡翅盲蝽成虫取食。每隔3天更换一次四季豆和米蛾卵卡,并将更换下来的米蛾卵卡抛弃。更换下来的四季豆上会有大量的中华淡翅盲蝽的卵,将带中华淡翅盲蝽卵的四季豆移入步骤(1)准备好的新培养皿中,按步骤(6)进行饲养;

(6)中华淡翅盲蝽若虫的饲养:在温度27±1℃,湿度70±5%的条件下,将1-2条带有中华淡翅盲蝽卵的四季豆移入步骤(1)准备好的培养皿中,同时于培养皿中放入步骤(3)准备好的四季豆和步骤(4)准备好的米蛾卵卡,以50-100颗米蛾卵:1头中华淡翅盲蝽的比例投放卵卡供中华淡翅盲蝽若虫取食。每隔3天更换一次四季豆和米蛾卵卡,直至中华淡翅盲蝽羽化。更换下来的米蛾卵卡和四季豆均做抛弃处理。当中华淡翅盲蝽孵化5天后,若虫的虫口密度>50头/培养皿时分皿饲养。

饲养8-14天后,将羽化的中华淡翅盲蝽挑出,按步骤(5)饲养。

实施例1以米蛾卵和四季豆饲养中华淡翅盲蝽

(1)准备直径为13cm的玻璃培养皿用于中华淡翅盲蝽的饲养,并在培养皿内铺上直径13cm的滤纸;

(2)准备四季豆以供取食水分和产卵,将四季豆剪去2端,使其至10cm左右,同时2端用蜡封口;

(3)准备米蛾卵卡做为中华淡翅盲蝽的食物,将冷冻的米蛾卵通过胶水固定在a4复印纸上,待干燥后根据需求剪成相应大小使用。待用的卵卡可存放至-20℃冰箱中;

(4)中华淡翅盲蝽成虫的饲养:在温度27±1℃,湿度70±5%的条件下,将50±10头中华淡翅盲蝽成虫引入到步骤(1)准备好的培养皿中,于培养皿中放入步骤(2)准备好的四季豆和步骤(3)准备好的米蛾卵卡,以100颗米蛾卵:1头中华淡翅盲蝽的比例投放卵卡供中华淡翅盲蝽成虫取食。每隔3天更换一次四季豆和米蛾卵卡,并将更换下来的米蛾卵卡抛弃。更换下来的四季豆上会有大量的中华淡翅盲蝽的卵,将带中华淡翅盲蝽卵的四季豆移入步骤(1)准备好的新培养皿中,按步骤(5)进行饲养;

(5)中华淡翅盲蝽若虫的饲养:在温度27±1℃,湿度70±5%的条件下,将1-2条带有中华淡翅盲蝽卵的四季豆移入步骤(1)准备好的培养皿中,同时于培养皿中放入步骤(2)准备好的四季豆和步骤(3)准备好的米蛾卵卡,以50-100颗米蛾卵:1头中华淡翅盲蝽的比例投放卵卡供中华淡翅盲蝽若虫取食。每隔3天更换一次四季豆和米蛾卵卡,直至中华淡翅盲蝽羽化。更换下来的米蛾卵卡和四季豆均做抛弃处理。当中华淡翅盲蝽孵化5天后,若虫的虫口密度>50头/培养皿时分皿饲养。

饲养8-14天后,将羽化的中华淡翅盲蝽挑出,按步骤(5)饲养。

实施例2以米蛾卵和水稻饲养中华淡翅盲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以水稻替代四季豆做为提供中华淡翅盲蝽水分和产卵的介质。其中水稻按以下步骤准备:

(1)将移栽后30-45天的单分蘖洗净;

(2)根部用湿润的脱脂棉花包裹;

(3)用剪刀将稻株剪成10cm左右后备用。

实施例3以米蛾卵和脱脂棉花饲养中华淡翅盲蝽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以湿润的脱脂棉花替代四季豆做为提供中华淡翅盲蝽水分和产卵的介质。

实施例4

以四季豆、水稻和脱脂棉花做为提供中华淡翅盲蝽水分和产卵的介质的饲养效果实验

按照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饲养中华淡翅盲蝽若虫的方法饲养中华淡翅盲蝽,但每个培养皿中仅放入一头初孵化的若虫。每天考察记录若虫的存活情况和发育进度,直至羽化。不同的介质各做100个重复。

待若虫羽化后,按照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饲养中华淡翅盲蝽成虫的方法饲养中华淡翅盲蝽成虫,但每个培养皿中仅放入1对初羽化的中华淡翅盲蝽成虫,每天考察记录雌虫存活情况,同时在解刨镜下记录的四季豆中中华淡翅盲蝽的卵量,直至雌虫死亡。不同的介质各做10个重复。

表1不同基质下中华淡翅盲蝽的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雌虫寿命和产卵量

结果显示,虽然以四季豆为介质在若虫存活率、雌虫寿命和产卵量接近以水稻为介质的效果,显著高于以脱脂棉花为介质的效果。但四季豆无论在准备以及保存上都要比水稻方便许多,因此本发明较传统的中华淡翅盲蝽饲养在操作上要简便很多,具有好的操作性和经济性。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