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桐子种子层积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93324发布日期:2018-06-02 12:53阅读:8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山桐子种子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桐子种子层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山桐子种子具有强迫休眠和生理休眠双重特性。山桐子种子虽然颗粒很小,但种皮坚硬且表面被有蜡质,休眠期不易打破;山桐子种子中富含多种脂肪酸,例如硬脂酸、油酸、亚麻酸等,这些物质一方面对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且长时间储存种子可能导致种子中含有的脂肪酸变质,进而影响种子萌发;山桐子果实采集脱粒后,及时处理并播种试验,山桐子种胚存在后熟现象,即使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也不能如期萌发。因此,山桐子种子不经过处理或者处理方法不当,都会严重影响山桐子种子萌发。目前常规山桐子层积种子处理,一般用果实直接层积或直接用未去除油脂和蜡质的种子层积,出芽率低;常规层积处理种子处理基质一般采用河沙,保水差,容易造成基质缺水。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常规山桐子种子层积处理,一般用果实直接层积或直接用未去除油脂和蜡质的种子层积,出芽率低;常规层积处理种子处理基质一般采用河沙,保水差,容易造成基质缺水,导致山桐子种子萌发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桐子种子层积处理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山桐子种子层积处理方法,所述山桐子种子层积处理方法去除山桐子种子表面的油脂,用55℃温水加10%洗洁精浸泡山桐子种子30分钟;山桐子种子放在纱布中揉搓,用清水冲洗,经过清洗的山桐子种子,还要再用清水加10%洗洁精浸泡4小时;经过浸泡的种子放置在细铁沙网上,将山桐子种子表面的蜡质去除;去除蜡质的山桐子种子再用10%洗洁精液清洗4次,去除山桐子种子表面的油脂;去除油脂和蜡质的山桐子种子用500倍多菌灵消毒,再用清水洗净,将消毒洗净的山桐子种子放置在竹席上阴干。

进一步,所述去除山桐子种子表面的油脂之前需要:

(1)秋季山桐子叶片全部脱落,果实颜色转变为深红色,果实开始脱落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需带果柄采收,采收果实需从树龄15至20年大小年结果不明显的母树上采集;

(2)山桐子果实采收后,摊放在竹席上晒干;每天翻动种子,当山桐子水分丧失80%时,用手揉搓果实,使种子从果肉中分离出来,用米筛去除山桐子果肉,得到山桐子净种子。

进一步,将消毒洗净的山桐子种子放置在竹席上阴干后开始种子层积处理;层积基质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混合基质,按体积比草炭:蛭石:珍珠岩=2:1:0.5;混合基质用量为山桐子种子体积的3倍,将混合基质和山桐子种子混合,保持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

进一步,竹框最下层垫上10cm草炭,中间放入混合的山桐子种子;最上一层再铺上10cm草炭;将装有山桐子种子的竹筐放在室外通风、避雨的屋檐下开始层积处理;层积处理期间,每月检查,保持湿度并上下翻动种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所述山桐子种子层积处理方法处理的山桐子种子。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改变常规山桐子层积处理用果实直接层积或直接用未去除油脂和蜡质的种子层积,采用出去了油脂和蜡质的山桐子种子层积;改变常规层积处理种子一般采用河沙基质,采用体积比草炭:蛭石:珍珠岩=2:1:0.5的混合基质,基质水分容易保持,可使山桐子种子萌发达98%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山桐子种子层积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山桐子种子层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当秋季山桐子叶片全部脱落,果实颜色转变为深红色,果实开始脱落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需带果柄采收,采收果实需从树龄15至20年大小年结果不明显的母树上采集;

S102:山桐子果实采收后,可摊放在竹席上晒干。每天翻动种子,当山桐子水分丧失80%时,用手揉搓果实,可使种子从果肉中分离出来,用米筛去除山桐子果肉,得到山桐子净种子;

S103:去除山桐子种子表面的油脂,先用55℃温水加10%洗洁精浸泡山桐子种子30分钟,并不断搅拌;将山桐子种子放在纱布中揉搓,用清水冲洗3至4遍,使大部分种子表面的油脂被清除;经过清洗的山桐子种子,还要再用清水加10%洗洁精浸泡4小时;

S104:经过充分浸泡的种子放置在细铁沙网上,铁沙网下平放一硬质木板;戴上线手套,用手将山桐子种子压在铁沙网上沿着一个方向挤推摩擦;将山桐子种子表面的蜡质去除;去除蜡质的山桐子种子再用10%洗洁精液清洗4次,可彻底出去山桐子种子表面的油脂;

S105:去除油脂和蜡质的山桐子种子用500倍多菌灵消毒,再用清水洗净,将消毒洗净的山桐子种子放置在竹席上阴干,至山桐子种子表面无水分,种子能相互分离即可开始种子层积处理;层积基质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混合基质,按草炭:蛭石:珍珠岩=2:1:0.5(体积比);混合基质用量为山桐子种子体积的3倍,将混合基质和山桐子种子充分混合均匀,保持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

S106:竹框,最下层垫上10cm草炭,中间放入已混合均匀的山桐子种子,最上一层再铺上10cm草炭,将装有山桐子种子的竹筐放在室外通风、避雨的屋檐下开始层积处理;层积处理期间,每月检查,保持湿度并上下翻动种子。当山桐子种子萌芽达80%即可播种到苗床中。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2014年至2015年,于湖北省利川市沙溪乡荷花村开展了山桐子种子层积处理。

1、采种:2014年12月25日,当山桐子叶片全部脱落,果实颜色转变为深红色,果实开始脱落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需带果柄采收,采收果实需从树龄20年大小年结果不明显的母树上采集;

2、果实处理:山桐子果实采收后,可摊放在竹席上晒干。每天翻动种子,当山桐子水分丧失80%时,用手揉搓果实,可使种子从果肉中分离出来,用米筛去除山桐子果肉,得到山桐子净种子;

3、种子表面去除油脂处理:去除山桐子种子表面的油脂,先用55℃温水加10%洗洁精浸泡山桐子种子30分钟,并不断搅拌;将山桐子种子放在纱布中揉搓,用清水冲洗3至4遍,使大部分种子表面的油脂被清除;经过清洗的山桐子种子,还要再用清水加10%洗洁精浸泡4小时;

4、种子表面去除蜡质处理:经过充分浸泡的种子放置在细铁沙网上,铁沙网下平放一硬质木板;戴上线手套,用手将山桐子种子压在铁沙网上沿着一个方向挤推摩擦;将山桐子种子表面的蜡质去除;去除蜡质的山桐子种子再用10%洗洁精液清洗4次,可彻底出去山桐子种子表面的油脂;

5、层积处理:2015年1月20日,开始进行层积处理。将去除油脂和蜡质的山桐子种子用500倍多菌灵消毒,再用清水洗净,将消毒洗净的山桐子种子放置在竹席上阴干,至山桐子种子表面无水分,种子能相互分离即可开始种子层积处理;层积基质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混合基质,按草炭:蛭石:珍珠岩=2:1:0.5(体积比);混合基质用量为山桐子种子体积的3倍,将混合基质和山桐子种子充分混合均匀,保持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竹框最下层垫上10cm草炭,中间放入已混合均匀的山桐子种子,最上一层再铺上10cm草炭,将装有山桐子种子的竹筐放在室外通风、避雨的屋檐下开始层积处理;

6、层积处理管理;层积处理期间,每月检查,保持湿度并上下翻动种子。3月25日,山桐子种子萌芽达80%,此时可播种到苗床中。

实施例2:

2015年至2016年,于湖北省宣恩县高锣乡埃山村开展了山桐子种子层积处理。

1、采种:2015年11月15日,当山桐子叶片全部脱落,果实颜色转变为深红色,果实开始脱落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需带果柄采收,采收果实需从树龄15年大小年结果不明显的母树上采集;

2、果实处理:山桐子果实采收后,可摊放在竹席上晒干。每天翻动种子,当山桐子水分丧失80%时,用手揉搓果实,可使种子从果肉中分离出来,用米筛去除山桐子果肉,得到山桐子净种子;

3、种子表面去除油脂处理:去除山桐子种子表面的油脂,先用55℃温水加10%洗洁精浸泡山桐子种子30分钟,并不断搅拌;将山桐子种子放在纱布中揉搓,用清水冲洗3至4遍,使大部分种子表面的油脂被清除;经过清洗的山桐子种子,还要再用清水加10%洗洁精浸泡4小时;

4、种子表面去除蜡质处理:经过充分浸泡的种子放置在细铁沙网上,铁沙网下平放一硬质木板;戴上线手套,用手将山桐子种子压在铁沙网上沿着一个方向挤推摩擦;将山桐子种子表面的蜡质去除;去除蜡质的山桐子种子再用10%洗洁精液清洗4次,可彻底出去山桐子种子表面的油脂;

5、层积处理:2016年1月5日,开始进行层积处理。将去除油脂和蜡质的山桐子种子用500倍多菌灵消毒,再用清水洗净,将消毒洗净的山桐子种子放置在竹席上阴干,至山桐子种子表面无水分,种子能相互分离即可开始种子层积处理;层积基质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混合基质,按草炭:蛭石:珍珠岩=2:1:0.5(体积比);混合基质用量为山桐子种子体积的3倍,将混合基质和山桐子种子充分混合均匀,保持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竹框最下层垫上10cm草炭,中间放入已混合均匀的山桐子种子,最上一层再铺上10cm草炭,将装有山桐子种子的竹筐放在室外通风、避雨的屋檐下开始层积处理;

6、层积处理管理;层积处理期间,每月检查,保持湿度并上下翻动种子。3月20日,山桐子种子萌芽达80%,此时可播种到苗床中。

实施例3:

2016年至2017年,于湖北省湖北民族学院工厂化育苗中心开展了山桐子种子层积处理。

1、采种:2016年12月5日,当山桐子叶片全部脱落,果实颜色转变为深红色,果实开始脱落时即可采收;采收时需带果柄采收,采收果实需从树龄10年大小年结果不明显的母树上采集;

2、果实处理:山桐子果实采收后,可摊放在竹席上晒干。每天翻动种子,当山桐子水分丧失80%时,用手揉搓果实,可使种子从果肉中分离出来,用米筛去除山桐子果肉,得到山桐子净种子;

3、种子表面去除油脂处理:去除山桐子种子表面的油脂,先用55℃温水加10%洗洁精浸泡山桐子种子30分钟,并不断搅拌;将山桐子种子放在纱布中揉搓,用清水冲洗3至4遍,使大部分种子表面的油脂被清除;经过清洗的山桐子种子,还要再用清水加10%洗洁精浸泡4小时;

4、种子表面去除蜡质处理:经过充分浸泡的种子放置在细铁沙网上,铁沙网下平放一硬质木板;戴上线手套,用手将山桐子种子压在铁沙网上沿着一个方向挤推摩擦;将山桐子种子表面的蜡质去除;去除蜡质的山桐子种子再用10%洗洁精液清洗4次,可彻底出去山桐子种子表面的油脂;

5、层积处理:2017年1月2日,开始进行层积处理。将去除油脂和蜡质的山桐子种子用500倍多菌灵消毒,再用清水洗净,将消毒洗净的山桐子种子放置在竹席上阴干,至山桐子种子表面无水分,种子能相互分离即可开始种子层积处理;层积基质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岩混合基质,按草炭:蛭石:珍珠岩=2:1:0.5(体积比);混合基质用量为山桐子种子体积的3倍,将混合基质和山桐子种子充分混合均匀,保持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竹框最下层垫上10cm草炭,中间放入已混合均匀的山桐子种子,最上一层再铺上10cm草炭,将装有山桐子种子的竹筐放在室外通风、避雨的屋檐下开始层积处理;

6、层积处理管理;层积处理期间,每月检查,保持湿度并上下翻动种子。3月18日,山桐子种子萌芽达80%,此时可播种到苗床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