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丘陵地带的小型花生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7514发布日期:2018-06-30 04:14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丘陵地带的小型花生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丘陵地带的小型花生播种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丘陵地区地势崎岖,种植花生多是采用人工劳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现有的播种机使用在该地区,会存在以下弊端:

目前,我国丘陵地区使用的小型播种机上所采用的开沟器开沟阻力较大,往往难以真正地达到较好的开沟播种效果。 目前所用的播种机还存在以下弊端:原来的挡土板倾斜向后设置,导致种子下落后与肥料间距过大,起不到补充养料的作用,且挡土板容易损伤种子。排肥管穿过两个翼板与排种管之间的空隙后伸向地面,存在的弊端是,作业过程中排肥管下端容易晃动,导致肥料的播撒位置不稳定。

现有的花生播种机的排种机构,无法实现定量排种,每次排出杂种子的数量不统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丘陵地带的小型花生播种机。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丘陵地带的小型花生播种机,包括动力装置、机架、行走轮、设置于在机架上端的种肥箱和安装在机架下方的开沟器,所述开沟器包括开沟器柄、开沟刃和相互对接的两个翼板,开沟器柄固定设置于翼板的上端面上;翼板上端面上设有排种管固定板,排种管固定板上设有排种管通过孔,开沟器的后尾端还设有散种板和挡种板;种肥箱内腔由隔板分隔为种箱和肥箱,种箱内设有排种轮,排种轮由驱动装置驱动其转动;

所述开沟刃的下端的端部呈三角形,开沟刃从下向上呈曲面过渡,且下端面从端部向上的部分呈尖棱状,翼板上端面上设有排肥管固定板,排肥管固定板上设有排肥管通过孔,散种板的上端与排种管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散种板垂直设置,且由两侧向中间弯曲,挡种板固设在排种管固定板的后侧;

排种轮呈柱状,其沿周向开设有多个分别用于一次容纳两个花生种子的凹槽,种箱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排种轮的容纳空腔,在排种轮旋转的状态下,凹槽逐个托住经进料口送入的花生种子并旋转进入容纳空腔内,排种轮继续转动,花生种子从凹槽中落入出料口处,凹槽的右侧逐渐向右延伸为平滑弧形。

所述肥箱下端设有排肥轴,排肥轴上设有排肥器,排肥器的上端开口连接肥箱,下端出口通过排肥管与开沟器上的排肥口连接;种箱下端出口通过排种管与开沟器上设有的排种口连接,所述排肥轴和排种轴由动力装置驱动。

所述排种管由进种段和出种段组成,进种段竖直分布,出种段朝向播种机前进方向弧形弯曲,所述进种段的进种孔的开口面积大于出种段的出种孔的开口面积。

所述凹槽的数量为三个。

所述机架后尾端悬挂有镇压轮。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散种板垂直设置,散种板的上端与排种管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散种板的两侧向中间弯曲,既能起到避免种子随着机架前进而向前窜,也能避免种子下落后与肥料间距过大的问题,挡土板设计为橡胶材料,取代原来的金属材料,能够避免损伤种子。

增加排肥管固定板,避免排肥管晃动。

排种轮呈柱状,其沿周向开设有多个分别用于一次容纳两个花生种子的凹槽,种箱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排种轮的容纳空腔,在排种轮旋转的状态下,凹槽逐个托住经进料口送入的花生种子并旋转进入容纳空腔内,排种轮继续转动,花生种子从凹槽中落入出料口处,凹槽的右侧逐渐向右延伸为平滑弧形。实现定量排种,每次从排种轮中向下输出两粒花生种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开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排种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排种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架,2、行走轮,3、种肥箱,301、种箱,3011、排种轮,3012、凹槽,302、肥箱,4、开沟器,401、翼板,402、开沟刃,403、开沟器柄,404、排肥管固定板,4041、排肥管通过孔,405、排种管固定板,4051、排种管通过孔,5、镇压轮,6、排肥管,7、排种管,701、进种段,702、出种段,8、花生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丘陵地带的小型花生播种机,包括动力装置、机架1、行走轮2、设置于在机架1上端的种肥箱3和安装在机架1下方的开沟器4,所述开沟器4包括开沟器柄403、开沟刃402和相互对接的两个翼板401,开沟器柄403固定设置于翼板401的上端面上;翼板401上端面上设有排种管固定板405,排种管固定板405上设有排种管通过孔4051,开沟器4的后尾端还设有散种板406和挡种板407;种肥箱3内腔由隔板分隔为种箱301和肥箱302,种箱301内设有排种轮3011,排种轮3011由驱动装置驱动其转动。

所述开沟刃402的下端的端部呈三角形,开沟刃402从下向上呈曲面过渡,且下端面从端部向上的部分呈尖棱状,翼板401上端面上设有排肥管固定板404,排肥管固定板404上设有排肥管通过孔4041,散种板406的上端与排种管固定板405的前侧固定连接,挡种板407固设在排种管固定板405的后侧。

排种轮3011呈柱状,其沿周向开设有多个分别用于一次容纳两个花生种子的凹槽3012,种箱301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排种轮301的容纳空腔,在排种轮301旋转的状态下,凹槽3012逐个托住经进料口送入的花生种子并旋转进入容纳空腔内,排种轮301继续转动,花生种子8从凹槽3012中落入出料口处,凹槽2的右侧逐渐向右延伸为平滑弧形。

所述肥料箱302下端设有排肥轴,排肥轴上设有排肥器,排肥器的上端开口连接肥料箱302,下端出口通过排肥管6与开沟器4上的排肥口连接;种箱301下端设有排种轴,排种轴上设有排种器,排种器的上端开口连接种箱301,下端出口通过排种管7与开沟器4上设有的排种口连接,所述排肥轴和排种轴由动力装置驱动。

所述排种管7由进种段701和出种段702组成,进种段701竖直分布,出种段702朝向播种机前进方向弧形弯曲,所述进种段701的进种孔的开口面积大于出种段702的出种孔的开口面积。

所述凹槽3012的数量为三个。

所述机架1后尾端悬挂有镇压轮5。

所述两个翼板401为一体结构且均为曲面结构,翼板401设计为曲面的好处是,开沟作业时可以使上端的土壤先回落,而下端的土壤覆盖在种子表面,使下层湿土能先落入沟内覆盖种子,以利于种子发芽;

挡种板的作用是防止种子在散种板上滑落过程中发生向后蹦窜,保证种子能够垂直落到开好的沟槽内。

散种板用于将从排种管中排出的种子疏导进入开好的沟槽内。

散种板的作用是防止种子在滑落过程中从散种板的两侧窜出。

排种管7由进种段701和出种段702组成,进种段701竖直分布,出种段702朝向播种机前进方向弧形弯曲,所述进种段701的进种孔的开口面积大于出种段702的出种孔的开口面积;

所述的行走轮2上均匀交叉设有若干用于增大对地面抓取力的人字形抓地齿,所述的人字形抓地齿焊接在行走轮2上。

排种管7的横截面呈圆形,其孔径至少大于两个种子的粒径。

所述镇压轮5为内层金属外层橡胶的结构,连接镇压轮与机架的的连杆上套设有减震弹簧。

在机子前进时,镇压轮5上设置的减震弹簧起到仿形的效果,使镇压轮5具有更好的压实效果。

所述的种箱302和排种管7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种子流量的调节阀门。动力装置驱动排肥轴和排种轴的转动,通过控制机子的行走速度可以调控种子播量。

所述两个翼板的中间设有肋板,肋板与两个翼板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肋板起到加强的作用,用于防止两个翼板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土壤的阻力而产生变形。

开沟刃与水平地面的入土隙角的变化范围设置为8°~14°,翼板的底端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形成的入土角的范围设置为14°~26°,能够保证更好的入土效果。

两个翼板的后端的间距设置为32~55mm,左右两翼板的间距决定了开沟器的开沟宽度,也即开沟器的开沟宽度为35~48mm,适用于小颗粒种子的播种要求。

所述开沟器4上设有警报器和检测控制装置,用于及时感知土壤的湿度、硬度,当土壤中湿度过大或硬度过大时,检测控制装置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声。

可以在所述的两个翼板上设置多个凸起的鳞片式结构,该鳞片式结构呈六边形。设置的目的是仿照穿山甲的鳞片表面结构具有耐磨、减粘、降阻的特征。

另外,作为进一步地改进,还可以在所述的机架1上位于开沟器4前方的位置悬挂有圆盘式开沟器,圆盘式开沟器用于切除田地里的杂草,保证开沟器4的顺利开沟以及播种施肥工作的顺利进行。所述的圆盘式开沟器可以选择双圆盘式开沟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