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烯酰吗啉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6854发布日期:2018-06-22 22:41阅读:8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用杀菌剂领域。具体地说是由烯酰吗啉和复合氨基酸复配成的杀菌剂组合物。

技术背景

植物霜霉病是鞭毛菌类真菌性病害。黄瓜、甜瓜、西瓜、西葫芦等瓜类作物;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菠菜、莴苣和葱类;葡萄、荔枝等果类作物都有霜霉病发生。发生流行同温湿度关系密切,适温16-28摄氏度,空气相对湿度高于83%容易暴发流行,保护地大棚温室里常年发生,孢子囊可通过气流雨水传播,是农作物主要病害。烯酰吗啉(Dimethomorph)对霜霉病有很好的防效,但由于近些年大量应用,目前霜霉病对烯酰吗啉都已产生了不同程度抗药性,特别是大棚温室急需解决抗性问题。不同类型的杀菌剂交替使用可以减缓抗性的产生,但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使得交替用药也过于频繁,交互抗性也产生较快。如何提高植物的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并与化学农药有机结合、协同作用,解决抗性问题,提高化学杀菌剂的使用寿命,这是人们一直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烯酰吗啉的杀菌剂组合物,以及该组合物的应用。具体的说,将烯酰吗啉与复合氨基酸按照一定比例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或水分散粒剂或干悬浮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稀释一定倍数后喷施农作物,可显著增加植物的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提高由霜霉属、假霜霉属、疫霉属等卵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防治效果,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

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产品中含有活性成分的量取决于单独使用时化合物的使用量,一种化合物与另一种化合物的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的程度,同时与目标真菌有关。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包括烯酰吗啉和复合氨基酸。

优选地,杀菌剂组合物中烯酰吗啉和复合氨基酸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是:烯酰吗啉1-85%;复合氨基酸1-85%。

优选地,杀菌剂组合物中烯酰吗啉和复合氨基酸的重量百分含量是:烯酰吗啉10-80%;复合氨基酸10-30%。

优选地,杀菌剂组合物中烯酰吗啉和复合氨基酸总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至90%。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或可分散油悬浮剂。

本发明中所述的复合氨基酸主要含有18种游离L-氨基酸,其中必需的氨基酸有9种(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赖氨酸、组氨酸),氨基酸粉总含量不低于50%。复合氨基酸总氮含量约为22%,并含无机氮和有机氮,对植物生长具有长效和速效补氮作用;复合氨基酸对植物生长特别是光合作用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甘氨酸,它可以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提高酶的活性,促进二氧化碳的渗透,使光合作用更加旺盛;复合氨基酸是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剧干物质的积累和从植物根部或叶部向其他部位的运转速度和数量,调节大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各种营养成份的比例和平衡状态,从而起到调节植物正常生长的作用。这些综合提高了植物的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本发明组合物中含有至少两种载体,其中至少一种是表面活性剂。适合的载体可以是固体或液体,并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物质如天然或再生的矿物质、增溶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黏合剂、崩解剂。

适合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非离子型的或离子型的。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脂肪氨,或直接使用市售的乳化剂,如农乳0201B、农乳0203B等。用作分散剂和湿润剂的物质有木质素磺酸钠、拉开粉、木质素磺酸钙以及月桂酸硫酸钠、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渗透剂JFC渗透剂T、吐温80。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本发明适合的黏合剂或增稠剂可以是,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硅酸、硅酸镁铝、淀粉衍生物、糊精、黄原胶、明胶、阿拉伯胶、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适合的崩解剂可以是,硫酸铵、氯化钙、膨润土、尿素。可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适合的固体载体包括天然形成的岩石粉末、石英、粘土、蒙脱土、二氧化硅、硅藻土、浮石、石膏、滑石、膨润土、高岭土、陶土、白炭黑及合成的磨碎的矿物质,例如微分散的硅酸或氧化铝。适合的颗粒载体包括粉碎的和分级的天然岩石,例如方解石、大理石、浮石、海泡石、白云石及由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粉末制成的合成颗粒等。

上述物质均是已知的物质并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物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有烯酰吗啉的杀菌剂组合物的应用,该组合物用于防治由霜霉属、假霜霉属、疫霉属等卵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如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葡萄霜霉病、辣椒疫病等。在作物感病之前或之后,向作物叶片或果实及其生长的场所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喷雾、喷粉及灌浇。本发明的施用量随天气条件和作物发病状况而变化。保护作物的持续期通常与组合物中单个化合物的含量有关,也与组合物的施用量有关。

本发明组合物的特点是:利用组合物中的复合氨基酸促进植物光合作用,调节植物生长等从而提高植物本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同时协同化学农药烯酰吗啉综合防治,大大提高防治霜霉病等病害的效果,延缓化学农药的使用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以下非限定性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生物活性的处理剂量均为有效成分含量。

可湿性粉剂配制

实施例1:(50%烯酰吗啉·复合氨基酸可湿性粉剂)

按配方要求,将原药、各种助剂及填料等充分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直到颗粒细度达到标准值(325目以上)。

水分散粒剂的配制

实施例2:(90%烯酰吗啉·复合氨基酸水分散粒剂)

将原药和粉状载体、润湿剂、分散剂、粘结剂及崩解剂等按比例进行混合,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再加入一定量水份捏合,在造粒机中造粒,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即得颗粒状产品。

悬浮剂的配制

实施例3:(25%烯酰吗啉·复合氨基酸悬浮剂)

按配方要求,以水为介质,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防冻剂等加入砂磨釜中,进行研细,制成悬浮剂。

干悬浮剂的配制

实施例4:(70%烯酰吗啉·复合氨基酸干悬浮剂)

按配方要求,先将原药、分散剂、助悬剂和一定比例的水等加入砂磨釜中,进行研细,制成悬浮剂,然后进入喷雾干燥塔进行喷雾干燥,底部收集的中空小颗粒即为干悬浮剂。

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制

实施例5:(70%烯酰吗啉·复合氨基酸干悬浮剂)

烯酰吗啉(英文通用名:Dimethomor)化学名称:(E、Z)-4-[3-(4-氯苯基)-3-(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酰]吗啉。

结构式:

活性,提供优秀的预防作用。当烯酰吗啉喷雾于作物上,药剂能通过叶片表面渗入叶片组织,通过扩散,在叶片内局部传导,可用于治疗多种重要作物的病害。并辅以复合氨基酸提高作物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相互协同增效,对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起到了突出的防治效果,以下通过具体效果试验进行说明。

生物活性实施例1: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作物:黄瓜

防治对象: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

供试药剂:

采用叶面喷雾法施药。使用JACTO-HD400型背负式手压喷雾器均匀喷雾,工作压力0.2~0.3MPa,喷孔直径1.0mm。施药时小区间用塑料膜作隔离。用药量900L/hm2,每小区药液量为2.00kg。第1次施药时黄瓜霜霉病为始发期,平均病情指数为8.98。施药当天天气晴好,温棚内最低气温13℃,最高气温36℃,相对湿度35%~90%。间隔5天进行第2次施药,当天天气晴好,温棚内最低气温13℃,最高气温37℃,相对湿度45%~95%。共施药2次,试验期间均无降雨。

调查方法:

每小区随机取4点,每点调查2株黄瓜的全部叶片。病情分级方法(以叶片为单位):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以上。

药效计算方法:病情指数=∑(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叶数×9)。

防治效果(%)=[1-(CK0×Pt1)/(CK1×Pt0)],式中:Pt0---处理区药前病指教;Pt1---处理区药后病指数;CK0---对照区药前病指数;CK1---对照区药后病指数。

试验结果:

从田间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实施例1~5对黄瓜霜霉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与对比药剂50%烯酰吗啉WP防效高,说明两者复配有较好的增效效果。人工观察,实施例1~5对黄瓜安全,无药害产生,对植株生长无不利影响。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