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6846发布日期:2018-06-22 22:41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杀菌剂的复配组合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有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尤其是氟噻唑吡乙酮与蛇床子素复配后作为杀菌剂应用于防治卵菌引起的作物病害。



背景技术:

卵菌是一类形态上与真菌相似,但在进化关系上是与硅藻和褐藻极为相近的真核微生物。卵菌中的疫霉属引起的疫霉病害和霜霉菌引起的霜霉病害是世界性病害,威胁农产品质量与产量,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生产上对卵菌病害的防治策略主要是化学药剂防治,但大量化学药剂的使用造成大量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长期使用能够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等问题。如何减少农药用量,提高防治效果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热门问题。农药混配是农药减量增效的一种主要的技术手段,合理的进行农药混配可以减少农药用量、扩大防治谱、提高防治效果。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混配是一种常见的混配方式,由于生物农药具有毒性小、不易产生抗药性、生态环境友好等特点,与化学农药复配后,能够减少化学杀菌剂的田间用量,并减少化学药剂作用位点单一易产生抗药性风险。

蛇床子素(Osthol,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属于香豆素类化合物,来源于伞形花科植物蛇床子,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田间已经用来防治农作物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等病害。

氟噻唑吡乙酮为一种新型的杀菌剂,通过对氧化固醇结合蛋白(OSBP)的抑制达到杀菌效果,对卵菌纲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氟噻唑吡乙酮作用位点单一,杀菌剂抗性行动委员会(FRAC)认为,其具有中高水平抗性风险,需要进行抗性管理。通过与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复配,可以有效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并可对已产生的杀菌剂抗药性问题进行治理。

为了有效防控由霜、疫霉引起的作物病害,减少化学杀菌剂的田间用量,并减少化学药剂作用位点单一易产生抗药性风险,本发明通过将生物源农药蛇床子素和化学药剂氟噻唑吡乙酮复配,经室内外试验,筛选出了复配杀菌剂的最优配比,供生产使用,增效显著,以达到减少农药对环境污染、控制病菌抗药性发生发展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的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通过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的复配组合物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尤其是针对疫霉菌引起的疫霉病害(如番茄晚疫病、樱桃茎腐病等)和霜霉菌引起的霜霉病(如葡萄霜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的复配组合物,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复配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中含有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的重量配比为40:1~5:20。

一种优选的方案是,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的重量配比为10:1~5:2。

再一种优选方案是,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的最佳比例为5:1。

第三种优选方案是,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在复配组合物中的总重量占复配组合物的6%,余量为常规辅料添加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的复配组合物的应用,采用上述的复配组合物,用于防治番茄晚疫病、葡萄霜霉病和樱桃茎腐病。

优选地,将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的复配组合物稀释2000~3000防治番茄晚疫病、葡萄霜霉病、樱桃茎腐病。

本发明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复配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具有增效作用。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以10:1~5:2配比范围内具有增效作用,其中配比5:1增效最大,增效系数为1.83;

2、高安全性。蛇床子素为植物源农药,具有环境相容性;复配组合物中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含5%氟噻唑吡乙酮,比氟噻唑吡乙酮含量为10%的市销产品减少了5个百分点,从而更进一步地降低了氟噻唑吡乙酮的药剂毒性,因此本发明复配组合物对作物、环境和鲜果食用者更为安全;

3、防效显著。使用含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6%的复配组合物在田间药效试验中表现突出,稀释2000倍、3000倍的处理在发病期的防效均在85%(番茄晚疫病)、90%(葡萄霜霉病、樱桃茎腐病)以上,其中6%蛇床子素·氟噻唑吡乙酮2000倍防效显著高于1%蛇床子素水乳剂300倍和10%氟噻唑吡乙酮3000倍的防效;

4、降低了病菌产生抗药性风险。如优点2所述,复配组合物氟噻唑吡乙酮含量比市场销售的减少5个百分点,这大幅减轻了霜霉菌和疫霉菌对氟噻唑吡乙酮的选择压力;复配组合物中含有的蛇床子素具有多个作用位点,可避免病菌对其产生抗药性;

5、复配杀菌剂减少了药剂的投入量。复配后不仅提高了防治番茄晚疫病、葡萄霜霉病、樱桃茎腐病的田间效果,与两单剂桶混相比,其2000、3000倍液分别减少了25%和50%的农药制剂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仅限于以下这些实施例,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的复配组合物,所述复配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中含有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的重量配比为40:1~5:20。

在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物中,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的重量配比为10:1~5:2;

在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物中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的最佳比例为5:1。

在本发明的复配组合物中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在复配组合物中的总重量占复配组合物的6%,余量为常规辅料添加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含有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的复配组合物的应用,采用上述的复配组合物,用于防治番茄晚疫病、葡萄霜霉病和樱桃茎腐病。

优选地,将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的复配组合物稀释2000~3000防治番茄晚疫病、葡萄霜霉病、樱桃茎腐病。

本发明通过研究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单独使用和复配后对防治番茄晚疫病、葡萄霜霉病和樱桃茎腐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评价这两种农药的特点,进而通过合理复配,探讨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复配的防治效果。

实施例1

室内毒力测定与复配比例筛选

1.1供试药剂

1%蛇床子素水乳剂,河北省邯郸市建华植物农药厂产品,溶于水配成1000mg/L母液备用。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产品,溶于水配成10000mg/L母液备用。

1.2供试菌株及寄主植物

樱桃茎腐病菌(Phylophthora nicotianae)自田间病株上分离获得,单孢培养纯化得到的第一代菌株,4℃冰箱内保存备用。

1.3实验方法

采用FAO推荐的菌体生长速率法(Mycelium growth rate test)。

1.3.1含药平板的制备

1.3.1.1药剂复配方案

表1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复配比例

表2复配药剂稀释浓度梯度

1.3.1.2含药平板的制备

按照1.3.1.1设定的药剂浓度梯度,将药剂加入定量溶化的PDA培养基中,制成含药平板,以不含药平板为空白对照,每浓度重复3次。

1.3.2接菌培养

用直径0.6㎝打孔器沿培养好的菌落边缘打取菌盘,用消毒接种针将菌盘反转移植到平板上,置于25℃条件下恒温培养15天。

1.3.3结果检查

以直尺交叉测量法测量菌落扩展直径,与不施药对照菌盘扩展直径相比,求出药剂抑制生长率。

1.3.4统计分析

根据各药剂浓度对数值及对应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几率值作回归分析,计算各药剂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和EC50。

进行药剂联合毒力测定时,根据Wadley法计算复配组合物的增效系数(SR),评价复配组合物的联合作用类型。根据增效系数(SR)来评价药剂复配的增效作用,即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SR>1.5为增效作用。增效系数(SR)按式(1)、(2)计算:

式中:

X1‐‐‐‐复配组合物EC50理论值,单位为mg/L;

PA‐‐‐‐复配组合物中A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PB‐‐‐‐复配组合物中B的百分含量,单位为百分率(%);

A‐‐‐‐复配组合物EC50理论值,单位为mg/L;

B‐‐‐‐复配组合物EC50理论值,单位为mg/L。

式中:

SR‐‐‐‐复配组合物的增效系数;

X1‐‐‐‐复配组合物EC50理论值,单位为mg/L;

X2‐‐‐‐复配组合物EC50实测值,单位为mg/L。

1.4实验结果

通过室内毒力实验,可得出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重量比40:1~5:20具有相加作用,比重为10:1~5:2有增效作用,为最佳复配比例,增效系数为1.56。

表3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最佳复配比例筛选

实施例2

田间小区试验

根据室内复配比例筛选实验筛选出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5:1为最佳配比,我们配制了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组合物。

2.1试验药剂与小区安排

按照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主编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第31部分:杀菌剂防治番茄晚疫病”设计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对番茄晚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2.1.1供试药剂

1%蛇床子素水乳剂300倍,河北省邯郸市建华植物农药厂产品。

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3000倍,美国杜邦公司产品。

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2000、3000、4000倍,烟台市农科院配制。

2.1.2对照药剂

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产品。

1%蛇床子素EW 300倍与10%氟噻唑吡乙酮OD 3000倍桶混,烟台市农科院配制。

2.1.3药剂用量与处理安排

每小区20m2,重复4次。

2.2施药方法

2.2.1使用方法

兑水喷雾,用少量水先溶解后再加足所需水量;喷雾时使果实、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湿润为止

2.2.2施药器械

施药器械采用SDR‐120型电动喷雾器,喷孔直径0.8mm,工作压力2.0巴。

2.2.3施药时间和次数

于病害发生前2016年11月28日首次施药,此后根据病害发展情况,分别于12月5日、12月12日各施药1次,共施药3次,每次施药在晴天傍晚进行。此时番茄生育期为结果期。

2.2.4使用容量

用药液量为60L/667m2

2.2.5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试验期间,各小区除喷施试验药剂外,未喷施其他任何杀菌剂。

2.3调查方法及药效计算方法

每小区随机5点取样,每点选2株,调查全部叶片,以叶片上的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百分率来分级。

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1%~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2.4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对供试番茄品种安全、无药害。

2.5试验结果

在室内筛选的基础上制成的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在田间试验中表现突出,2000倍、3000倍在采收期的防效均在85%以上,其中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2000倍防效显著高于1%蛇床子素300倍和10%氟噻唑吡乙酮2000倍的防效,其防效优于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常规化学防治药剂)2000倍,与1%蛇床子素300倍和10%氟噻唑吡乙酮2000倍田间推荐浓度桶混相当(表4)。

表4 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防治番茄晚疫病田间药效

实施例3

田间小区试验

根据室内复配比例筛选实验筛选出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5:1为最佳配比,我们配制了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组合物。

3.1试验药剂与小区安排

按照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主编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22部分:杀菌剂防治葡萄霜霉病”设计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对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3.1.1供试药剂

1%蛇床子素水乳剂,河北省邯郸市建华植物农药厂产品。

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产品。

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2000、3000、4000倍,烟台市农科院配制。

2.1.2对照药剂

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产品。

1%蛇床子素EW 300倍与10%氟噻唑吡乙酮OD 3000倍桶混,烟台市农科院配制。

3.1.3药剂用量与处理安排

每小区葡萄株树为10株,重复4次。

3.2施药方法

3.2.1使用方法

兑水喷雾,用少量水先溶解后再加足所需水量;喷雾时使果实、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湿润为止

3.2.2施药器械

施药器械采用SDR‐120型电动喷雾器,喷孔直径0.8mm,工作压力2.0巴。

3.2.3施药时间和次数

保护性用药,药前未见病害发生。共施3次。具体施药日期为2017年7月29日、8月10日、8月17日。

3.2.4使用容量

用药液量为150L/667m2

3.2.5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试验期间,各小区除喷施试验药剂外,未喷施其他任何杀菌剂。

3.3调查方法及药效计算方法

药前调查发病基数(田间未发病),施药结束后7天(8月24日)调查一次药效。

每小区调查10个新梢,每梢自上而下调查全部叶片,分别记载各级病叶数。

叶片分级方法: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2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1%~75%;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76%以上。

3.4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对供试葡萄品种安全、无药害。

3.5试验结果

在室内筛选的基础上制成的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在田间试验中表现突出,2000倍、3000倍在采收期的防效均在90%以上,其中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2000倍防效显著高于1%蛇床子素600倍和10%氟噻唑吡乙酮2000倍的防效,其防效优于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常规化学防治药剂)2000倍,与1%蛇床子素300倍和10%氟噻唑吡乙酮3000倍田间推荐浓度桶混相当(表5)。

表5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防治葡萄霜霉病田间药效

实施例4

田间小区试验

根据室内复配比例筛选实验筛选出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5:1为最佳配比,我们配制了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组合物。

4.1试验药剂与小区安排

参照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主编的“《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第90部分:杀菌剂防治烟草黑胫病”设计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对樱桃苗期茎腐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4.1.1供试药剂

1%蛇床子素水乳剂,河北省邯郸市建华植物农药厂产品。

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美国杜邦公司产品。

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2000、3000、4000倍,烟台市农科院配制。

4.1.2对照药剂

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2000倍,先正达(苏州)作物保护有限公司产品。

1%蛇床子素EW 300倍与10%氟噻唑吡乙酮OD 3000倍桶混,烟台市农科院配制。

4.1.3药剂用量与处理安排

每小区50m2,重复4次。

4.2施药方法

4.2.1使用方法

兑水喷雾,用少量水先溶解后再加足所需水量;喷雾时使枝条正反面均匀着药,湿润为止

4.2.2施药器械

施药器械采用SDR‐120型电动喷雾器,喷孔直径0.8mm,工作压力2.0巴。

4.2.3施药时间和次数

保护性用药,药前未见病害发生。共施3次。具体施药日期为2017年7月25日、8月7日、8月17日。

4.2.4使用容量

用药液量为60L/667m2

4.2.5防治其他病虫害的药剂资料

试验期间,各小区除喷施试验药剂外,未喷施其他任何杀菌剂。

4.3调查方法及药效计算方法

药前调查发病基数(田间未发病),施药结束后10天(8月27日)调查一次药效。

每小区随机调查5个点,每点查5株,记录总株数和各级病株数。

分级方法:

0级:全株无病;

1级: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的三分之一,个别叶片萎蔫;

3级:茎部病斑不超过茎围的二分之一;

5级:茎部病斑超过茎围的二分之一;

7级:茎部病斑环绕茎围;

9级:病株枯死。

4.4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对供试樱桃品种安全、无药害。

4.5试验结果

在室内筛选的基础上制成的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在田间试验中表现突出,2000倍、3000倍在采收期的防效均在90%以上,其中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2000倍防效显著高于1%蛇床子素600倍和10%氟噻唑吡乙酮2000倍的防效,其防效优于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常规化学防治药剂)2000倍,与1%蛇床子素300倍和10%氟噻唑吡乙酮3000倍田间推荐浓度桶混相当(表6)。

表66%氟噻唑吡乙酮·蛇床子素防治樱桃茎腐病田间药效

实施例5

安全性试验

复配组合物中氟噻唑吡乙酮含量比市售产品的减少了6百分点,因此其对人畜的毒性与对作物的安全性是符合要求的;复配组合物中蛇床子素含量为1%,经认定机构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复配药剂属于微毒类农药:

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5000mg/kg,♀>5000mg/kg;

大鼠急性经皮毒性LD50♂>5000mg/kg,♀>5000mg/kg;

兔眼刺激积分为0(1h),48h后为0(1:100)稀释,对眼无刺激性;

兔眼刺激积分为0(4h),对皮肤无刺激性。

本发明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氟噻唑吡乙酮和蛇床子素单独使用和复配后对番茄晚疫病、葡萄霜霉病、樱桃茎腐病的效果,确立了两农药的最优配比,供生产使用,以达到减少农药环境污染、控制病菌抗药性发生发展的目的。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