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带奶水牛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2521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带奶水牛舍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带奶水牛舍,属于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养殖技术也不断的进步。奶水牛是一种喜水、耐热、耐粗、抗病力强,以少病好养而适宜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推广的一种经济效益较好的奶肉兼用型家畜,尤其在南方的热带地区,因其全年气温较高,四季界限不明显,常年湿润高温,奶水牛在该地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热带地区生物量大,牧草的生长旺盛,为奶水牛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热带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常常只是建设简陋的敞篷作为奶水牛的牛舍,敞篷虽然能够满足奶水牛的休息、采食和活动,但是因热带多雷雨天气,雨水容易从敞篷边沿进入牛舍内,影响奶水牛休息;另外,奶水牛的食物通常直接放在地面上,残留物、灰尘等杂质混入食物内,容易造成污染,影响奶水牛的健康和食欲,造成食物的浪费,残余牛料难以清理,造成饲料变质,细菌滋生;奶水牛需要经常进行常规体检、免疫、人工授精、去角、挤奶等活动,需对奶水牛进行保定,以方便操作,防止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热带奶水牛舍,使得奶水牛牛舍结构更加完善,以改善奶水牛的生存环境,方便工作人员管理和操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热带地区的奶水牛养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带奶水牛舍,集水槽能够将顶棚上的雨水收集起来,从导水管导入导水沟内排出,防止雨水进入牛舍内;食槽内放置食物,与灰尘或其他杂质隔离开,避免受到污染,奶水牛吃剩下的残留物可以通过清扫工具清理出来;奶水牛的牛头能够限定在主栏杆、活动档杆、水平支杆组成的空间内,实现对奶水牛的保定和控制,以便于对奶水牛进行全面检查、采样或接种疫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所述的热带奶水牛舍包括支撑柱、顶棚、集水槽、导水管、导水沟、牛栏、过道、食槽;所述顶棚通过支撑柱支撑,顶棚设置至少2个,顶棚左右两侧的棚檐下均设有集水槽,集水槽安装在支撑柱顶部,集水槽一端与导水管连通,导水管延伸到导水沟内,每个顶棚内均设有左右两个牛栏,以及牛栏之间的过道;所述牛栏内靠近过道一侧为采食区,远离过道一侧为休息区,休息区的位置高于采食区,牛栏靠近过道一侧底部设有墙体,墙体上设有采食栏,牛栏的其他三侧均设有围栏,其中一侧的围栏上设有栏门,采食栏包括主栏杆、水平支杆、活动档杆、限位套、横杆、限位杆,所述主栏杆均匀间隔安装在墙体上,主栏杆顶部设有横杆,主栏杆中部左侧安装有水平支杆,水平支杆左端铰接有活动档杆,活动档杆顶部设有限位套,限位套通过螺钉固定在横杆上,横杆顶部通过支撑杆与限位杆连接,限位杆上设有限位件,限位件位于两个主栏杆中间位置的正上方,限位件包括固定片、活动片、连接轴,所述固定片安装在限位杆上,活动片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在固定片右侧的限位杆上;过道左右两侧墙体外均设有食槽,食槽左端设有抽拉板。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片与活动片之间的距离与限位套的宽度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集水槽的宽度大于相邻两个顶棚的棚檐之间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休息区位置比采食区高10-20cm。

作为优选,所述顶棚前后两端设有挡水台。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支杆的长度为两个主栏杆之间距离的一半。

作为优选,所述墙体的高度大于食槽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开放式牛舍设计,适用于热带地区,通风散热良好,为热带奶水牛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设计集水槽能够将顶棚上的雨水收集起来,从导水管导入导水沟内排出,防止雨水进入牛舍内,避免影响奶水牛休息。

2、设置食槽能避免饲料受到污染,奶水牛吃剩下的残留物可以通过刷子清理出来,防止残留物变质后污染新鲜饲料,避免细菌滋生;休息区比采食区高10-20cm,既能防止污物被带到休息区,又能确保奶水牛轻松进入休息区。

3、可以利用固定片和活动片将活动档杆顶部的限位套限位,进而将奶水牛的牛头限定在主栏杆、活动档杆、水平支杆组成的空间内,实现对奶水牛的保定和控制,以便于对奶水牛进行全面检查、采样或接种疫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牛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食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食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顶棚、3-集水槽、4-导水管、5-导水沟、6-牛栏、7-过道、8-围栏、9-墙体、10-主栏杆、11-水平支杆、12-活动档杆、13-限位套、14-横杆、15-限位杆、16-固定片、17-活动片、18-连接轴、19-食槽、20-采食区、21-休息区、22-抽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5所示,所述的热带奶水牛舍包括支撑柱1、顶棚2、集水槽3、导水管4、导水沟5、牛栏6、过道7、食槽19。

所述顶棚2通过支撑柱1支撑,顶棚2设置至少2个,顶棚2左右两侧的棚檐下均设有集水槽3,集水槽3安装在支撑柱1顶部,集水槽3一端与导水管4连通,导水管4延伸到导水沟5内,集水槽3内的雨水从导水管4导入导水沟5内排出,防止雨水进入牛舍内,避免影响奶水牛休息,为了确保棚檐上落下的雨水都能进入集水槽3内,所述集水槽3的宽度大于相邻两个顶棚2的棚檐之间的距离,使得棚檐能够伸入集水槽3内,顶棚2上的雨水能够全部落入集水槽3内;为了防止顶棚2上雨水从顶棚2前后端飞溅,所述顶棚2前后两端设有挡水台,可以挡住雨水,防止雨水飞溅,确保雨水进入集水槽3内,每个顶棚2内均设有左右两个牛栏6,以及牛栏6之间的过道7,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便于养殖人员投料。

所述牛栏6内靠近过道7一侧为采食区20,远离过道7一侧为休息区21,所述休息区位置21比采食区20高10-20cm,既能防止污物被带到休息区21,又能确保奶水牛轻松进入休息区21,休息区21和采食区20分隔开,能够确保奶水牛在相对干净卫生的休息区21进行休息,牛栏6靠近过道7一侧底部设有墙体9,墙体9上设有采食栏,牛栏6的其他三侧均设有围栏8,其中一侧的围栏8上设有栏门,便于奶水牛进出牛栏6。

采食栏包括主栏杆10、水平支杆11、活动档杆12、限位套13、横杆14、限位杆15,所述主栏杆10均匀间隔安装在墙体9上,主栏杆10顶部设有横杆14,主栏杆10中部左侧安装有水平支杆11,为了确保牛头能够被限位,所述水平支杆11的长度为两个主栏杆10之间距离的一半,在确保牛头被限位的同时,防止牛头活动空间过小,对奶水牛的脖颈造成摩擦伤害。

水平支杆11左端铰接有活动档杆12,活动档杆12顶部设有限位套13,限位套13通过螺钉固定在横杆14上,横杆14顶部通过支撑杆与限位杆15连接,限位杆15上设有限位件,限位件位于两个主栏杆10中间位置的正上方,限位件包括固定片16、活动片17、连接轴18,所述固定片16安装在限位杆15上,活动片17通过连接轴18转动连接在固定片16右侧的限位杆15上,为了确保限位套13能够稳固限位在限位件内,所述固定片16与活动片17之间的距离与限位套13的宽度相匹配,防止限位套13滑落,使用时,可以利用固定片16和活动片17将活动档杆12顶部的限位套13限位,进而将奶水牛的牛头限定在主栏杆10、活动档杆12、水平支杆11组成的空间内,实现奶水牛的保定和控制,以便于对奶水牛进行全面检查、采样或接种疫苗。

过道7左右两侧墙体9外均设有食槽19,为了防止奶水牛将脚伸入食槽19内,所述墙体9的高度大于食槽19的高度,避免牛脚伸入食槽19内,确保食槽19内的食物不会被污染,利于奶水牛养成良好的采食习惯,食槽19左端设有抽拉板22,清理残留物时,可以将抽拉板22往上抽拉,将残留物排出,防止残留物变质后污染新鲜饲料,避免细菌滋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奶水牛在采食区20进行采食、排粪尿等活动,在休息区21进行休息或者小幅度的运动,确保粪便不会污染休息区21,奶水牛在采食过程中,如果需要对奶水牛进行常规体检、免疫、人工授精等活动,将活动档杆12往限位件中间转动,活动片17受到限位套13的推动,发生旋转,当活动档杆12处于竖直状态时,活动片17不再与活动档杆12接触,在重力作用下恢复原位,活动档杆12被限定在固定片16和活动片17之间,进而牛头被限定;下雨时,雨水收集在集水槽3内,通过导水管4导入导水沟5内排出,防止雨水进入牛栏6内;奶水牛采食结束后,如果食槽19内滞留残留物,人工利用刷子刷动食槽19内的残留物,打开抽拉板22,将残留物排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开放式牛舍设计,适用于热带地区,通风散热良好,为热带奶水牛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设计集水槽能够将顶棚上的雨水收集起来,从导水管导入导水沟内排出,防止雨水进入牛舍内,避免影响奶水牛休息。设置食槽能避免饲料受到污染,奶水牛吃剩下的残留物可以通过清扫工具清理出来,防止残留物变质后污染新鲜饲料,避免细菌滋生;休息区位置比采食区高10-20cm,既能防止污物被带到休息区,又能确保奶水牛轻松进入休息区。可以利用固定片和活动片将活动档杆顶部的限位套限位,进而将奶水牛的牛头限定在主栏杆、活动档杆、水平支杆组成的空间内,实现对奶水牛的保定和控制,以便于对奶水牛进行全面检查、采样或接种疫苗。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