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动放水的养猪用饮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6634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自动放水的养猪用饮水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猪用饮水装置,具体是一种能自动放水的养猪用饮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牧业养殖规模曰益递增,如何合理化对牲畜进行养殖,是一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牲畜养殖中,为了提高饲养牲畜的出栏率,需要加强卫生管理,这其中,饮水问题会是一个薄弱环节,但已经被重视,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牲畜饮水机,用以加强牲畜饮水中的卫生管理。目前常见的猪场的饮水方式是用水槽,易发生交叉污染,同时冬季喝的是冰水,这样很容易生病,同时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浪费水资源。传统的养猪用饮水装置一般不能自动向饮水槽内注入水分,需要人工放水,浪费人力,使用不便;另外,在冬天气温较低时,如果水温较低将不利于猪的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放水的养猪用饮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自动放水的养猪用饮水装置,包括饮水槽、储水槽、自动放水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饮水槽的右上部设有右支撑板,饮水槽的右下部设有排水管,饮水槽的左上部设有左支撑板;所述右支撑板上固定有右支撑杆,右支撑杆的顶部设有右固定杆;所述排水管固定在饮水槽的下部,排水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左部的排水管上连接有第二输水管,第二输水管上设有水泵,水泵固定在右支撑板上,第二输水管的末端连接在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固定在左支撑板上,加热装置的下部连接有第一输水管,第一输水管的末端连接在饮水槽的左下部;所述左支撑板上固定有左支撑杆,左支撑杆的顶部设有左固定杆;所述储水槽的左部设有左固定杆,储水槽的右部设有右固定杆;所述自动放水装置设置在饮水槽和储水槽的左部,自动放水装置由配重块、防护罩、连接杆、空心管、放水管、活塞、限位杆、滑轮、连接绳、过滤网和浮球组成;所述放水管固定在储水槽的底部,放水管内设有过滤网,储水槽上部设有活塞,活塞上部连接有连接绳,连接绳穿过滑轮与浮球连接,浮球下部通过连接绳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防护罩固定在空心管的底部,空心管固定在饮水槽与储水槽之间,空心管下端的左侧设有连接杆,空心管通过连接杆固定在饮水槽上,空心管内放置有连接绳和浮球;所述滑轮上设有限位杆,滑轮通过限位杆固定在储水槽的上部;所述加热装置由出水管、加热箱、螺旋加热管、过滤罩和进水管组成;所述加热箱固定在左支撑板上,加热箱的上部设有进水管,加热管的下部设有出水管,加热箱内设有螺旋加热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块放置在防护罩内,防护罩为镂空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块的重量大于活塞的重量,配重块所受的重力小于浮球浸入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和活塞所受的重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的上端与第二输水管连接,进水管下部的加热箱内设有过滤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的上端固定在加热箱的下部,出水管的末端与第一输水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轮的右边缘设置在放水管的正上方,滑轮的左边缘设置在空心管的正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水槽的下部设有斜板,斜板与储水槽的底板连接在一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该能自动放水的养猪用饮水装置中的自动放水装置,能自动向饮水槽内放入水分,不需要人工向猪饮水,节约了人力物力;自动放水装置上设有防护罩,能避免猪破坏自动放水装置,提高了自动放水装置的使用寿命;加热装置能将饮水槽内的水分加热,并且能过滤饮水槽内的水分,避免饮水槽内的杂物影响饮水安全;水泵能将饮水槽右部的水分加热后注入到饮水槽的左部,能避免水分冷热分布不均,影响水分的饮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能自动放水的养猪用饮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能自动放水的养猪用饮水装置中自动放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能自动放水的养猪用饮水装置中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饮水槽,2-第一输水管,3-左支撑板,4-加热装置,5-左支撑杆,6-自动放水装置,7-左固定杆,8-储水槽,9-斜板,10-右固定杆,11-右支撑杆,12-第二输水管,13-水泵,14-右支撑板,15-控制阀,16-排水管,17-配重块,18-防护罩,19-连接杆,20-空心管,21-放水管,22-活塞,23-限位杆,24-滑轮,25-连接绳,26-过滤网,27-浮球,28-出水管,29-加热箱,30-螺旋加热管,31-过滤罩,32-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能自动放水的养猪用饮水装置,包括饮水槽1、储水槽8、自动放水装置6和加热装置4;所述饮水槽1的右上部设有右支撑板14,饮水槽1的右下部设有排水管16,饮水槽1的左上部设有左支撑板3;所述右支撑板14上固定有右支撑杆11,右支撑杆11的顶部设有右固定杆10;所述排水管16固定在饮水槽1的下部,排水管16上设有控制阀15,能控制排水管16的开启与关闭;所述控制阀15左部的排水管16上连接有第二输水管12,第二输水管12上设有水泵13,水泵13固定在右支撑板14上,第二输水管12的末端连接在加热装置4,加热装置4固定在左支撑板3上,加热装置4的下部连接有第一输水管2,第一输水管2的末端连接在饮水槽1的左下部;所述左支撑板3上固定有左支撑杆5,左支撑杆5的顶部设有左固定杆7;所述储水槽8的左部设有左固定杆7,储水槽8的右部设有右固定杆10,储水槽8的下部设有斜板9,斜板9与储水槽8的底板连接在一起,便于储水槽8内水分的排放;所述自动放水装置6设置在饮水槽1和储水槽8的左部,自动放水装置6由配重块17、防护罩18、连接杆19、空心管20、放水管21、活塞22、限位杆23、滑轮24、连接绳25、过滤网26和浮球27组成,能自动将储水槽8内的水分排放到饮水槽1内;所述放水管21固定在储水槽8的底部,放水管21内设有过滤网26,储水槽8上部设有活塞22,活塞22上部连接有连接绳25,连接绳25穿过滑轮24与浮球27连接,浮球27下部通过连接绳25连接有配重块17,配重块17放置在防护罩18内,防护罩18为镂空结构,水分能进入到防护罩18内;所述防护罩18固定在空心管20的底部,空心管20固定在饮水槽1与储水槽8之间,空心管20下端的左侧设有连接杆19,空心管20通过连接杆19固定在饮水槽1上,空心管20内放置有连接绳25和浮球27;所述滑轮24上设有限位杆23,滑轮24通过限位杆23固定在储水槽8的上部,滑轮24的右边缘设置在放水管21的正上方,滑轮24的左边缘设置在空心管20的正上方;所述配重块17的重量大于活塞22的重量,配重块17所受的重力小于浮球27浸入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和活塞22所受的重力;即当浮球27漂浮在水面上时,活塞22被配重块17拉出放水管21,开始放水;当浮球27浸入水中时,活塞2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放水管21内,放水管21关闭,停止放水;所述加热装置4由出水管28、加热箱29、螺旋加热管30、过滤罩31和进水管32组成,用于对水分进行加热;所述加热箱29固定在左支撑板3上,加热箱29的上部设有进水管32,加热管的下部设有出水管28,加热箱29内设有螺旋加热管30,用于随加热箱29内的水分进行加热;所述进水管32的上端与第二输水管12连接,进水管32下部的加热箱29内设有过滤罩31,用于过滤进入到加热箱29内的水分;所述出水管28的上端固定在加热箱29的下部,出水管28的末端与第一输水管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储水槽8内填充水分,当浮球27漂浮在水面上时,活塞22被配重块17拉出放水管21,开始放水;当浮球27浸入水中时,活塞2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放水管21内,放水管21关闭,停止放水;当气温较低时,开启水泵13和加热装置4,水泵13通过第二输水管12将饮水槽1右部的水分通入到加热装置4内,加热装置4中的过滤罩31将水分中的杂物过滤出来,加热装置4的螺旋加热管30将水分加热,加热后将水分排入到饮水槽1的左部,防止饮水槽1内水分温度分布不均匀。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