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农业灌溉植保设备,具体来说是一种农业植保空灌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年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少,可用于生产粮食的土地也越来越少,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试图依靠适度规模化(家庭农场)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依靠化肥增产和依靠农药保产的粗放农业发展模式,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是无法保障我国14亿人的粮食安全问题的,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即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化、高产化。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业灌溉技术和农业植保技术的革命。
水肥一体化、测土施肥、叶面施肥、叶面喷施富硒水生产富硒农产品等相关技术已日益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实践。但现有的农业灌溉技术,即使是最先进的喷灌设备,且不论其成本高低,其实也并不太适用于对大田作物进行叶面施肥和叶面喷施富硒水。为此,本发明人基于灌溉植保一体化思路,设计发明了一种既可叶面施肥、又可叶面喷施富硒水、还可通过调节农田空气和土壤的温湿度等,营造作物健康生长小气候的农业空灌植保一体化装置。
农业空灌技术的应用,不仅可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化肥和水的利用效率,可使粮食、油料、青储秸秆饲料、瓜果、蔬菜、花卉等所有农副产品的生产,实现优质、清洁、高效,而且有益于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的控制和治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空灌植保一体化装置,它汲取水源中的水分并通过装置输送至高处,而后向四周进行喷洒的同时配合气刀的输送以实现对农田作物的空中喷灌,从而实现作物的一体化植保灌溉。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业空灌植保一体化装置,它包括:水源系统、气源系统、水气电输配管网系统、支撑系统、传感系统、末端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的水源系统和气源系统连接到所述的水气电输配管网系统,水气电输配管网系统的末端设有所述的支撑系统,支撑系统的顶部设有末端系统;所述的水源系统、气源系统、末端系统分别连接到所述的控制系统;传感系统连接到所述的控制系统。
所述的水源系统包括水源处理系统、添加系统、加压系统。
所述的气源系统包括压缩空气制备系统、压缩空气放大系统和程控系统。
所述的支撑系统包括墩座、支撑杆、固定件,所述的墩座预埋在地下,所述的支撑杆安装在墩座的上部,所属的固定件设在支撑杆的顶部。
所述的末端系统包括末端水雾化系统和末端空气射流系统,所述的末端水雾化系统为散射状喷头,所述的末端水雾化系统为设在喷头下方的气刀。
所述的传感系统包括土壤参数传感系统和空气参数传感系统,所述的土壤参数传感系统和空气参数传感系统分别连接到所述的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系统上还连接有监视系统、光辅助系统和远程传输控制系统。
所述的光辅助系统为太阳能板等光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依据平面射流理论和气刀的科恩达效应,使放大数十倍的高速气流与细小的雾化水滴再次掺混,通过可编程的PLC和比例阀等自动控制压缩空气的流量或压力,使由气刀细缝射出的空气流速度由零开始逐渐加大到某一极限值,从而使雾化水滴由近到远向空淋装置前方、四周或周围扩散,雾化水滴在重力作用下降落至空淋装置的前方、四周或周围的田间作物叶面上,达到清洁农作物叶面、调节农田温湿度、空气流动速度等目的。可真正实现风调雨顺,是水效农业或水谷气候农场建设的关键装备和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农业空灌植保一体化装置,它包括:水源系统、气源系统、水气电输配管网系统、支撑系统、传感系统、末端系统和控制系统。
所述的水源系统和气源系统连接到所述的水气电输配管网系统,水气电输配管网系统的末端设有所述的支撑系统,支撑系统的顶部设有末端系统;所述的水源系统、气源系统、末端系统分别连接到所述的控制系统;传感系统连接到所述的控制系统。
所述的水源系统包括水源处理系统、添加系统、加压系统。
所述的气源系统包括压缩空气制备系统、压缩空气放大系统和程控系统。
所述的支撑系统包括墩座、支撑杆、固定件,所述的墩座预埋在地下,所述的支撑杆安装在墩座的上部,所属的固定件设在支撑杆的顶部。
所述的末端系统包括末端水雾化系统和末端空气射流系统,所述的末端水雾化系统为散射状喷头,所述的末端水雾化系统为设在喷头下方的气刀。
所述的传感系统包括土壤参数传感系统和空气参数传感系统,所述的土壤参数传感系统和空气参数传感系统分别连接到所述的控制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系统上还连接有监视系统、光辅助系统和远程传输控制系统。
所述的光辅助系统为太阳能板等光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