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株距的播种机腰带组件,属于播种机配件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播种机腰带组件,通常包括腰带和固定安装在腰带上的固定鸭嘴,原来传统的腰带是用冲压工艺制成整个钢带然后卷圆焊合后形成,固定鸭嘴则均匀周向安装在腰带上,根据株距不同来设定相应的间隔孔位,即只能播种固定株距或者几种株距的播种机腰带,当需要改变株距时就需要更换另外规格的播种机腰带。
但是由于播种机播种的种子种类繁多,不同种子的播种株距是不一样的,而传统的播种机腰带的播种株距基本都是固定的,当需要更换播种株距时就需要更换新的播种机腰带,这就会给生产制造与农户使用中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株距的播种机腰带组件,能够让播种机腰带适用于不同株距的播种。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株距的播种机腰带组件,包括腰带和安装在所述腰带侧面的若干个固定鸭嘴,所述腰带组件由若干个拼接单元首尾拼接围合而成,每个拼接单元包括围板和安装在围板侧面上的固定鸭嘴,相邻两块围板之间可拆连接,所述围板上设有用于调节相邻两块围板之间周向间距的调节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在围板上的穿孔和调节孔组,所述调节孔组包括若干沿围板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定位孔,相邻两块围板拼接时,其中一块围板上的穿孔与另一块围板上的其中一定位孔相对应。
作为优选,每块围板包括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到腰带轴心线的半径小于第二弧形板到腰带轴心线的半径,两块围板拼接时,其中一块围板的第一弧形板位于另一块围板的第二弧形板的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到腰带轴心线之间的半径差等于围板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穿孔和调节孔组,其中之一设在第一弧形板上,另一个设在第二弧形板上。
作为优选,调节孔组位于第二弧形板上,穿孔位于第一弧形板上,两块围板拼接后,螺栓从位于内侧的围板的第一弧形板上的穿孔穿入,穿出位于外侧的围板的第二弧形板上的定位孔,并将所述固定鸭嘴固定在外侧的围板的第二弧形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弧形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弧形板上设有开口槽。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孔包括上定位孔和下定位孔,所述穿孔包括上穿孔和下穿孔。
作为优选,穿孔的数量设有多组,多组穿孔沿围板的周向间隔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在围板上的穿孔和调节孔组,所述调节孔组包括腰形孔,相邻两块围板拼接时,其中一块围板上的穿孔与另一块围板上的腰形孔相对应,并用螺栓穿过穿孔和腰形孔将两块围板紧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将腰带组件分为若干个拼接单元,这若干个拼接单元首尾拼接围合而成,每个拼接单元包括围板,每块围板上安装有固定鸭嘴,相邻两块围板之间可拆连接,为了使得两个拼接单元的之间的周向间距可调,本实用新型中在围板上设置了调节结构,可以用来调节相邻两块围板之间的周向间距,调节相邻两块围板之间的周向间距相当于调节了两个固定鸭嘴之间的周向间距,固定鸭嘴一般是与取种勺连接,故调节了固定鸭嘴之间的周向间距相当于实现了调节播种株距,这样能让本实用新型中的腰带组件可以适用于不同株距的播种,调节起来更方便、自由。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播种机腰带组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播种机腰带组件实施例一中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播种机腰带组件实施例一中两块围板拼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一种播种机腰带组件,本实施例的腰带组件可以调节株距,腰带组件包括腰带和安装在所述腰带侧面的若干个固定鸭嘴3,腰带呈圆环状,若干个固定鸭嘴3则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在腰带的周侧面上,传统的腰带是通过整条钢带围卷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腰带组件由若干个拼接单元20首尾拼接围合而成,其中每个拼接单元20包括围板2和安装在围板2侧面上的固定鸭嘴3,相邻两块围板2之间可拆连接,所有围板2相互拼接形成整条腰带,为了使得两个拼接单元20的之间的周向间距可调,本实用新型中在围板2上设置了调节结构,可以用来调节相邻两块围板2之间的周向间距,调节相邻两块围板2之间的周向间距相当于调节了两个固定鸭嘴3之间的周向间距,固定鸭嘴3一般是与取种勺连接,故调节了固定鸭嘴3之间的周向间距相当于实现了调节播种株距,这样能让本实用新型中的腰带组件可以适用于不同株距的播种,调节起来更方便、自由。
本实施例中调节结构具体结构:包括设在围板2上的穿孔201和调节孔组,本实施中所述调节孔组包括若干周向间隔设置的定位孔202,本实施例中定位孔202沿周向方向间隔优选设置有4组,每组定位孔202则由上定位孔2021和下定位孔2022组成,穿孔201也相应由上穿孔2011和下穿孔2012组成,上、下定位孔的设计能防止两块相邻围板2拼接后发生转动,相邻两块围板2拼接时,其中一块围板2上的穿孔201与另一块围板2上的其中一组定位孔202相对应。由于本实施例中定位孔202有多组,在调节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株距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定位孔202,从而能够调节两块围板2之间的周向间距。
为了进一步增加调节余量,本实施例中穿孔201在沿围板2的周向方向也间隔设置有2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知晓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孔202的数量、穿孔201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4组和2组。
本实施例中的围板2为弧形板,具体而言每块围板2为一个折弯后的弧形板,包括第一弧形板21和第二弧形板22,第一弧形板21和第二弧形板22中间用连接板23进行连接,其中第一弧形板21到腰带轴心线R0的半径小于第二弧形板22到腰带轴心线R0的半径,两块围板2拼接时,其中一块围板2的第一弧形板21位于另一块围板2的第二弧形板22的内侧,可参见图3中,第一弧形板21到腰带轴心线R0的半径为R1,第二弧形板22到腰带轴心线R0的半径为R2,R2-R1基本等于围板2的厚度,这样设计后,两块围板2拼接后,其中一块围板2的第二弧形板22刚好可以与另一块围板2的第二弧形板22相平齐,使整个腰带更接近于整圆,以使每个拼接单元20之间的周向间距更平均,同时两块围板2之间的定位效果也更好。
本实施例中调节孔组位于第二弧形板22上,穿孔201位于第一弧形板21上,两块围板2拼接后,螺栓1从位于内侧的围板2的第一弧形板21上的穿孔201穿入,穿出位于外侧的围板2的第二弧形板22上的定位孔202,并通过螺母4将所述固定鸭嘴3固定在外侧围板2的第二弧形板22上,这种固定方式,用一个螺栓1就能实现两块围板2之间的固定,同时又固定了固定鸭嘴3,即用一个螺栓1就实现了紧固两个零件的作用,结构更紧凑,成本更低。
由于播种机的腰带组件通常是要和取种勺等零件配合组装,为了方便与取种勺组装,所述第一弧形板21上设有通孔203,而取种勺在安装时可以穿过该通孔203与位于腰带内侧的动盘等配件连接,同时,为了能够防止围板2在拼装时,与穿在通孔203内的取种勺发生干涉,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弧形板22上设有用于避让取种勺的开口槽204,而且开口槽204一定程度上还能对取种勺实现定位效果。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调节结构有所区别,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调节结构仍然包括设在围板上的穿孔和调节孔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调节孔组为腰形孔,相邻两块围板拼接时,其中一块围板上的穿孔与另一块围板上的腰形孔相对应,在安装时,用螺栓依次穿过其中一块围板的穿孔,再穿过另一块围板的腰形孔,并用螺母将两块围板紧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