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潜水器,特别涉及水下捕捞技术,特别是一种水下捕捞机器人。
背景技术:
:
现有技术中,人们对海洋的考察和开发以及水产养殖业的开展获得了迅猛发展,水产养殖行业的水下捕捞作业主要是依赖人和简单的潜水工具,此方法具有潜水员作业的危险系数高,且雇佣成本高等缺点。现有的水下机器人用于海底观测及军事活动,不适合水产捕捞。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捕捞机器人,所述的这种水下捕捞机器人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下捕捞作业危险系数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水下捕捞机器人,包括壳体、两个浮箱、电缆和智能控制箱,所述的智能控制箱内设置有控制器,其中,所述的壳体内部设置有盛装容器,所述的壳体上端设有密封箱盖,壳体前部设置有吸嘴,吸嘴的上下两侧各自设置有一个摄像头,壳体后部设置有过滤网、吸泵和出水口,所述的两个浮箱分别设置在壳体两侧的上部,至少有一个浮箱的内部设有电源、运动控制电路板及传感器,任意一个浮箱的前端均各自设置有一个光源,壳体的四周的下方设置有复数个推进器固定座,任意一个所述的推进器固定座上均各自设置有推进器,所述的运动控制电路板通过电缆与所述的智能控制箱内的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壳体为长方体形状,壳体由钣金焊接密封制成。
进一步的,壳体下部设置有排废口,排废口与壳体内部的盛装容器连接。
进一步的,浮箱为圆筒结构。
进一步的,复数个推进器的推力方向以前后和上下的方式布局。
进一步的,吸嘴包括有一个筒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水下捕捞机器人包括封闭舱室的壳体,壳体内部设有盛装容器。所述壳体的前部设有吸嘴,吸嘴的上下两侧各设有一个摄像头模块,用于观察水下情况,可以观察到到吸嘴与捕捞对象的相对位置。壳体两侧的上部分别设有圆筒结构的密封舱室为浮箱,其内部装有电源、运动控制电路板、传感器等电子元件,两个浮箱按设计好的体积,使整个机器人在水里保持平衡达到0浮力的状态。所述浮箱前端各自设有光源模块,用来照明。封闭舱室的壳体的上方有上盖,封闭舱室的壳体四周下方设有推进器固定座,用于安装推进器,推进器的螺旋桨的推力方向以前后和上下的方式布局,人在水上通过操作智能控制箱就可实现机器人的在水中上升、下降、前进、后退、左拐、右拐、捕捞等动作,运动灵活可靠。
封闭舱室的壳体内部设有盛装容器,壳体的底面设有排废口。壳体前端安装吸嘴,后端设有过滤网、吸泵和出水口,用于快速抽吸捕捞对象。此吸纳装置主要工作原理是:吸泵为动力,将吸嘴前面的捕捞对象吸进壳体内部后掉落进盛装容器内部,吸泵前设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代替危险系数高且雇佣成本高的潜水员,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上密封性较好,控制系统稳定性高,并且操作简单、捕捞作业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下捕捞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下捕捞机器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下捕捞机器人,包括壳体101、两个浮箱200、300、电缆和智能控制箱800,所述的智能控制箱800内设置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其中,所述的壳体101内部设置有盛装容器105,所述的壳体101上端设有密封箱盖102,壳体101前部设置有吸嘴103,吸嘴103的上下两侧各自设置有一个摄像头400,壳体101后部设置有过滤网(图中未示)、吸泵100和出水口,所述的两个浮箱200、300分别设置在壳体101两侧的上部,至少有一个浮箱200的内部设有电源、运动控制电路板及传感器(图中未示),任意一个浮箱200、300的前端均各自设置有一个光源500,壳体101的四周的下方设置有复数个推进器固定座106,任意一个所述的推进器固定座106上均各自设置有推进器700,所述的运动控制电路板(图中未示)通过电缆与所述的智能控制箱800内的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壳体101为长方体形状,壳体101由钣金焊接密封制成。
进一步的,壳体101下部设置有排废口(图中未示),排废口与壳体101内部的盛装容器105连接。
进一步的,浮箱200、300为圆筒结构。
进一步的,复数个推进器700的推力方向以前后和上下的方式布局。
进一步的,吸嘴103包括有一个筒型结构。
所述的这种水下捕捞机器人可以代替危险系数高且雇佣成本高的潜水员,本实用新型具有整体上密封性较好,控制系统稳定性高,并且操作简单、捕捞作业效率高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