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室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4026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疫苗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孵化室温湿度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当孵化室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对孵化机内的温差影响加大,出雏的质量不好,直接影响孵化率和健雏率,同时造成能源的浪费和成本增加。目前使用的孵化室温湿度控制系统具有很多的问题。例如孵化室内的湿度难以达到孵化要求;雾化效果不好,喷出液滴颗粒大,滴到鸡胚表面,表面的水渗入鸡胚容易造成涨裂;孵化室内的温湿度均匀性差;夜间或休班操作间无人值守,发生异常无人处理等问题。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优化的孵化室温湿度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的孵化室温湿度控制系统,解决孵化室内部温湿度不均,雾化加湿效果不好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孵化室温湿度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孵化室和温湿度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孵化室设置有一入口,所述入口一侧为近端,远离所述入口一侧为远端,所述孵化室包括:

隔离层(1),所述隔离层为槽形隔离层,且所述的隔离层边缘不接触所述孵化室的内壁;所述隔离层上方为加湿区,所述隔离层下方为加热区和孵化区,且所述加热区位于所述孵化室远端;

其中,所述加湿区设置有:

加湿装置(2),所述加湿装置用于增加孵化室内空气的湿度;

循环风装置(3),所述循环风装置用于排送雾化水汽;

所述加热区设置有:

循环冷却装置(4),所述循环冷却装置用于冷却所述孵化室内空气;

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孵化室内空气;

循环风装置(3),所述循环风装置用于排送和循环所述孵化室内空气。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循环冷却装置为循环冷却水管。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管。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循环风装置为风机。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循环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加热区中靠近所述孵化区的一侧,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区中远离所述孵化区的一侧,所述循环风装置位于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且所述循环风装置的排风方向朝向所述加热装置。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加湿区中的循环风装置位于所述孵化室的远端,所述循环风装置的排风方向朝向所述加湿装置。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加热区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循环风装置;和/或所述的加湿区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循环风装置。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加湿装置为加湿器,在所述加湿装置下部设置有一接水槽(6),所述接水槽承接未雾化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隔离层的近端设置有一排水口(7),所述排水口用于排出积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温度探头(8)、一个或多个湿度探头(9)和控制装置(1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还包括:风门、温湿度监控装置(11)和报警装置(12);所述风门用于通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所述温湿度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所述孵化室内的温湿度。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装置。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温湿度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孵化室内的所述加湿装置、循环风装置、循环冷却装置、加热装置的开启、关闭和工作状态。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报警装置位于所述的孵化室外部。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孵化室温湿度控制优化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1为隔离层,2为加湿装置,3为循环风装置,4为循环冷却装置,5为加热装置,6为接水槽,7为排水口,8为温度探头,9为湿度探头,10为控制装置,11为温湿度监控装置,12为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对鸡胚后孵化室及其温湿度调节系统进行了结构优化。具体地,本发明人通过设置隔离层,将加热区和加湿区分开,通过循环风装置可以在孵化室内形成空气循环,从而有效控制整个孵化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隔离层也可以避免未雾化的水珠直接接触到孵化区,从而避免了孵化胚胎的涨裂。通过设置温湿度监控系统有效监控孵化室内的温湿度情况。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术语

如本文所用,术语“鸡胚后孵化室温湿联控系统”、“鸡胚后孵化温湿联控装置”、“孵化室温湿度控制系统”可互换使用,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解决孵化室内部温湿度不均,雾化加湿效果不好等问题的优化的孵化室温湿度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孵化室温湿度控制优化系统可以有效控制孵化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1)通过设置隔离层,将孵化室分成加热区、加湿区、孵化区,通过循环风装置可以在整个孵化室内形成非常稳定的循环风,来自加热区的热风可以加热雾化水得到恒温恒湿的空气,通过空气循环从而有效控制整个孵化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2)隔离层也可以避免未雾化的水珠直接接触到孵化区,从而避免了孵化胚胎的涨裂;

(3)通过设置温湿度监控系统有效监控孵化室内的温湿度情况,在孵化室内的温湿度超出设定范围时,可通过设置在孵化室外部的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从而得到及时的处理。解决操作间无人值守,孵化室发生异常无人发现导致生产事故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需理解,以下的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选实施方式,而不应当被认为是对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非本质的改动,这样的改动应当被视为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孵化室温湿度控制优化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孵化室和温湿度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孵化室设置有一入口,图中未示出,所述入口一侧为近端,远离所述入口一侧为远端,所述孵化室包括:

隔离层1,所述隔离层为槽形隔离层,且所述的隔离层边缘不接触所述孵化室的内壁;所述隔离层上方为加湿区,所述隔离层下方为加热区和孵化区,且所述加热区位于所述孵化室远端,所述孵化区位于所述孵化室近端;

其中,所述加湿区设置有:加湿装置2,所述加湿装置用于增加孵化室内空气的湿度;循环风装置3,所述循环风装置用于排送气体;所述加热区设置有:循环冷却装置4,所述循环冷却装置用于冷却所述孵化室内空气;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孵化室内空气;循环风装置3,所述循环风装置用于排送气体;

循环冷却装置位于所述加热区中靠近所述孵化区的一侧,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热区中远离所述孵化区的一侧,所述循环风装置位于所述循环冷却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且所述循环风装置的排风方向朝向所述加热装置。

加湿区中的循环风装置位于所述孵化室的远端,所述循环风装置的排风方向朝向所述加湿装置。

图中加热区设置三个循环风装置,加湿区设置有一个循环风装置。在加湿装置下部设置有一接水槽6。隔离层的近端设置有一排水口7,所述排水口用于排水。

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两个温度探头8、两个湿度探头9和控制装置10;以及风门(图中未示出)、温湿度监控装置11和报警装置12。风门用于通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温湿度监控装置用于监控所述孵化室内的温湿度其中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装置。

如图1所示,温湿度控制系统控制孵化室内的所述加湿装置、循环风装置、循环冷却装置、加热装置的开启/关闭。当开启加湿装置、循环风装置、循环冷却装置、加热装置后,来自隔离层下部的加热区的热风可以达到隔离层上部的加湿区,加湿装置产生的雾化水在热风的作用下可进一步形成恒温恒湿的空气。并在循环风装置的作用下在整个孵化室内部形成稳定的空气循环,从而保证整个孵化室的恒温恒湿环境。当雾化效果不好时可产生一些大的水滴,水滴滴在接水槽上并流入隔离层,如果积水超过一定设置液位则由排水口流走。当孵化室内的温度、湿度超出生产所需要的范围时,温度探头、湿度探头将信号传至控制装置、温湿度监控装置和报警装置,通过报警装置报警。同时通过控制装置对孵化室内部的加湿装置、循环风装置、循环冷却装置、加热装置进行调节,直至达到生产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