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8198阅读:10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稻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脱粒机。



背景技术:

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包括分段收获机械化和联合收获机械化。随着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产量的大幅度增长,水稻脱粒作业机械化日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农民对高效率、高质量、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的脱粒机具需求迫切。

近年来,各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开发、研制、生产出多种型号的水稻脱粒机,主要分为全喂入和半喂入两大类型。全喂入型的水稻脱粒机有多家企业生产,存在着机器结构复杂、效率低、损失大、秸秆不能回收利用等问题;半喂入型的水稻脱粒机只有少数几家企业生产,存在生产效率低、地区适应性差等问题。同时,现有的水稻脱粒机由于只安装了一组脱粒滚筒,导致水稻的脱粒效果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备双重脱粒优点的水稻脱粒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脱粒机,具备双重脱粒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水稻脱粒机由于只安装了一组脱粒滚筒,导致水稻脱粒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脱粒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脱粒滚筒,所述壳体内腔的中端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内表面的中端开设有第三出料口,所述第三出料口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壳体内腔的下端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脱粒滚筒,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一转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壳体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腔的顶端通过弹簧活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所述壳体外表面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支座,所述电机支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第二转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壳体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通过管道活动连接有集尘箱,所述壳体顶部的左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壳体外表面左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外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电机开关、吸风机开关和电磁阀开关,所述壳体外表面左侧的中端且位于隔板的水平位置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壳体外表面左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机开关、吸风机开关和电磁阀开关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开关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吸风机开关的输出端与吸风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磁阀开关的输出端与电磁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电机支座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的顶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的内腔均活动安装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腔的中端设置了隔板,可将壳体分为两部分,且通过第一脱粒滚筒和第二脱粒滚筒的作用,可实现对水稻双重脱粒的需求,有效提高了水稻的脱粒质量,解决了现有的水稻脱粒机由于只安装了一组脱粒滚筒,导致水稻脱粒效果差的问题,同时第一脱粒滚筒和第二脱粒滚筒通过一组电机带动,有效降低了本设备的生产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

2、本实用新型在套筒与支撑腿之间设置了弹簧,可起到减震的作用,保障了壳体在移动与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盖板、3进料口、4控制器、41电机开关、42吸风机开关、43电磁阀开关、5第一脱粒滚筒、6第一出料口、7隔板、8电磁阀、9第二出料口、10阀门、11弹簧、12支撑腿、13挡板、14第二脱粒滚筒、15滚轮、16套筒、17电机支座、18电机、19第二转轴、20第三出料口、21第一转轴、22吸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水稻脱粒机,包括壳体1,壳体1内腔的上端活动安装有第一转轴21,第一转轴2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脱粒滚筒5,壳体1内腔的中端固定安装有隔板7,可将壳体1分为两部分,有利于分级脱粒工作,隔板7内表面的中端开设有第三出料口20,第三出料口20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电磁阀8,壳体1内腔的下端活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9,第二转轴1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脱粒滚筒14,通过第一脱粒滚筒5和第二脱粒滚筒14的作用,可实现对水稻双重脱粒的需求,有效提高了水稻的脱粒质量,解决了现有的水稻脱粒机由于只安装了一组脱粒滚筒,导致水稻脱粒效果差的问题,同时第一脱粒滚筒5和第二脱粒滚筒14通过一组电机18带动,有效降低了本设备的生产制造成本,符合企业自身的利益,第二转轴19与第一转轴21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壳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挡板13,壳体1底部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套筒16,套筒16内腔的顶端通过弹簧11活动连接有支撑腿12,弹簧11可起到减震的作用,保障了壳体1在移动与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支撑腿12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滚轮15,且活动安装有固定踏板,方便人们对壳体1的移动和固定,壳体1外表面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支座17,电机支座17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18,电机18与电机支座17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减震垫,降低电机18工作过程中噪音的强度,延长了电机18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减少了噪音对人们听觉的伤害,电机18与第二转轴19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壳体1顶部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吸风机22,可吸附脱粒过程中所产生的稻壳等杂质,保障了水稻脱粒的正常进行,吸风机22通过管道活动连接有集尘箱,壳体1顶部的左端开设有进料口3,进料口3的顶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盖板2,壳体1外表面左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4,控制器4的外表面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电机开关41、吸风机开关42和电磁阀开关43,壳体1外表面左侧的中端且位于隔板7的水平位置开设有第一出料口6,壳体1外表面左侧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料口9,第一出料口6和第二出料口9的内腔均活动安装有阀门10,控制器4的输出端与电机开关41、吸风机开关42和电磁阀开关4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机开关41的输出端与电机1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吸风机开关42的输出端与吸风机2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磁阀开关43的输出端与电磁阀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使用时,在壳体1内腔的中端设置了隔板7,可将壳体1分为两部分,且通过第一脱粒滚筒5和第二脱粒滚筒14的作用,可实现对水稻双重脱粒的需求,有效提高了水稻的脱粒质量,解决了现有的水稻脱粒机由于只安装了一组脱粒滚筒,导致水稻脱粒效果差的问题,同时第一脱粒滚筒5和第二脱粒滚筒14通过一组电机18带动,有效降低了本设备的生产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在套筒16与支撑腿12之间设置了弹簧11,可起到减震的作用,保障了壳体1在移动与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该水稻脱粒机,通过隔板7、第一脱粒滚筒5和第二脱粒滚筒14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水稻脱粒机由于只安装了一组脱粒滚筒,导致水稻脱粒效果差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