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3605阅读:29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草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草头,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特殊结构按压开关自动出线的打草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的舒适度,随之而来的是绿化草坪及植树,给人们带来了惬意,不过,由于草坪的生长性使得长时间不打理会杂草丛生。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割草机,其头部采用打草头,利用高速旋转的原理让打草线绳割草,大部分打草头使用下压手动出绳,如果出绳过长要重新缠绕,很是麻烦,一些能自动出绳的打草头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且出绳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草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草头,包括座体和盖体,且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座体内设有让绳材缠绕侧壁的绕绳轮,绕绳轮中空且顶部内壁对称设有至少四个第一凸件,座体内设有放置弹簧的第一凹槽,包括中空的弹簧盖,弹簧盖位于弹簧与第一凸件之间,由此,绕绳轮具有垂直于座体的弹性恢复力,座体中心底部设有让出线轴通过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轴与座体固定连接,出线轴外壁设有与第一凸件配合的若干个第二凸件,第一凸件与第二凸件具有锁紧和相对位移状态,座体两侧对称设有让导盒通过的第二凹槽,盖体中心设有让开关通过的孔,开关底部与绕绳轮上表面重合,锁紧和相对位移状态通过开关按压实现转换,当开关按压时,绕绳轮通过第一凸件与第二凸件的配合可以旋转一定角度,绳材通过导盒实现自动出线。

所述出线轴为中空,出线轴上的第二凸件为上下两排且对称错开设置,其中第二排第二凸件横截面为以底边为基准,两边对称且向上向内倾斜的形状。

所述出线轴的第二排第二凸件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

锁紧状态下,开关处于松弛状态,绕绳轮的第一凸件的顶面与侧面分别与第二凸件的上下两排接触,实现固定;相对位移状态下,开关下压,绕绳轮的第一凸件随开关下压,配合出线轴的第二排第二凸件的斜面,第一凸件沿斜面向下移动,绕绳轮实现惯性旋转。

座体底部中心内壁设有螺纹。

所述导盒设有第三凸件,且以活动件方式连接第二凹槽,配合盖体实现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两排凸块结构与绕绳轮的凸块配合,在开关和弹簧的作用下实现自动出绳,结构巧妙,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绕绳轮和出线轴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述,一种打草头,包括座体1和盖体2,且通过卡扣方式连接,座体1内设有让绳材3缠绕侧壁的绕绳轮4,绕绳轮4中空且顶部内壁对称设有至少四个第一凸件5,座体1内设有放置弹簧6的第一凹槽7,包括中空的弹簧盖8,弹簧盖8位于弹簧6与第一凸件5之间,由此,绕绳轮4具有垂直于座体1的弹性恢复力,座体1中心底部设有让出线轴9通过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轴4与座体1固定连接,出线轴9外壁设有与第一凸件5配合的若干个第二凸件10,第一凸件5与第二凸件10具有锁紧和相对位移状态,座体1两侧对称设有让导盒11通过的第二凹槽12,盖体2中心设有让开关13通过的孔,开关13底部与绕绳轮4上表面重合,锁紧和相对位移状态通过开关13按压实现转换,当开关13按压时,绕绳轮4通过第一凸件5与第二凸件10的配合可以旋转一定角度,绳材3通过导盒11实现自动出线,绳材3可采用圆绳、方绳或麻花绳等,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绳材3。

所述出线轴9为中空,出线轴9上的第二凸件10为上下两排且对称错开设置,其中第二排第二凸件10横截面为以底边为基准,两边对称且向上向内倾斜的形状。

所述出线轴9的第二排第二凸件10横截面为等腰梯形或等腰三角形。

锁紧状态下,开关13处于松弛状态,绕绳轮4的第一凸件5的顶面与侧面分别与第二凸件10的上下两排接触,实现固定;相对位移状态下,开关13下压,绕绳轮4的第一凸件5随开关13下压,配合出线轴9的第二排第二凸件10的斜面,第一凸件5沿斜面向下移动,绕绳轮4实现惯性旋转,第一凸件5与第二凸件10的配合类似自动圆珠笔的结构,通过斜面指引方向,加上惯性的特征,在开关13下压情况下,绕绳轮4能自动旋转,放开的时候,绕绳轮4与出线轴9锁紧。

座体1底部中心内壁设有螺纹,螺口是为了连接割草机的手柄。

所述导盒11设有第三凸件14,且以活动件方式连接第二凹槽12,配合盖体2实现固定,导盒11即为出线口,与座体1连接紧密,且采用平滑处理,起到不伤绳及不断绳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