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管理的温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5393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管理的温室结构。



背景技术: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温室的类型包括种植温室、养殖温室、展览温室、实验温室、餐饮温室、娱乐温室等;温室系统的设计包括增温系统、保温系统、降温系统、通风系统、控制系统、灌溉系统等,传统的温室一般采用外部电源进行供电,同时不能够自动对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不方便使用者进行管理,因此需要一种基于智能管理的温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智能管理的温室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基于智能管理的温室结构,包括墙体、门体、屋顶和蓄电池,所述墙体侧面设置有所述门体,所述墙体上面设置有所述屋顶,所述屋顶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屋顶下面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下面设置有加湿器,所述屋顶中部设置有采光板,所述采光板下面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侧面设置有温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旁侧设置有湿度检测器,所述支架另一侧面设置有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上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旁侧设置有控制键盘,所述支架底面设置有所述蓄电池,所述墙体内部侧面设置有加热器。

上述结构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外界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导线输送入所述蓄电池中储存,供装置的用电部件使用,当需要使用装置时,使用者通过所述控制键盘设置预定温度临界值、预定湿度临界值和发送工作指令,预定温度临界值、预定湿度临界值和工作指令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导线传递给所述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接收到预定温度临界值、预定湿度临界值和工作指令后,记录预定温度临界值和预定湿度临界值并将工作指令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导线传递给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湿度检测器,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湿度检测器工作用来实时获取装置内的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导线传递给所述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将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与预定温度临界值和预定湿度临界值进行对比,当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低于预定温度临界值和预定湿度临界值时,所述控制主机将工作指令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导线传递给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加湿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加湿器工作对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直至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与预定温度临界值和预定湿度临界值相同时,所述控制主机控制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加湿器停止工作,这样便完成了对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的自动调节,操作方便,同时所述控制主机将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导线传递给所述显示屏并在上面实时显示,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查看。

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结构的使用功能,所述门体通过转动销轴固定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屋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屋顶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结构的使用功能,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保温层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屋顶上,所述加湿器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保温层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结构的使用功能,所述采光板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屋顶上,所述支架焊接在所述屋顶上,所述温度检测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结构的使用功能,所述湿度检测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控制主机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显示屏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控制主机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结构的使用功能,所述控制键盘通过卡槽固定在所述控制主机上,所述蓄电池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加热器通过卡箍固定在所述墙体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结构的使用功能,所述控制主机与所述显示屏、所述蓄电池、所述加热器、所述温度检测器、所述湿度检测器、所述加湿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控制键盘通过导线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本温室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供温室使用,采用的是自供电的方式,节能环保,同时设置有温度检测器、控制主机和加热器与湿度检测器、控制主机和加湿器组成的两个反馈控制回路,能够根据预先设定自动调整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采用的是智能管理方式,方便了使用者进行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智能管理的温室结构的整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太阳能电池板;2、安装架;3、屋顶;4、保温层;5、加湿器;6、湿度检测器;7、墙体;8、加热器;9、蓄电池;10、支架;11、控制键盘;12、显示屏;13、门体;14、控制主机;15、温度检测器;16、采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智能管理的温室结构,包括墙体7、门体13、屋顶3和蓄电池9,墙体7侧面设置有门体13,门体13用来方便管理人员进入到装置内,墙体7上面设置有屋顶3,屋顶3用来固定安装架2和保温层4,屋顶3上设置有安装架2,安装架2用来安装固定太阳能电池板1,安装架2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1,太阳能电池板1用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屋顶3下面设置有保温层4,保温层4用来对装置进行保温,保温层4下面设置有加湿器5,加湿器5用来调节装置内的湿度,屋顶3中部设置有采光板16,采光板16用来采光,采光板16下面设置有支架10,支架10用来安装支撑屋顶3,支架10侧面设置有温度检测器15,温度检测器15用来实时获取装置内的温度信息,温度检测器15旁侧设置有湿度检测器6,湿度检测器6用来实时获取装置内的湿度信息,支架10另一侧面设置有控制主机14,控制主机14是装置的控制中心,控制主机14上设置有显示屏12,显示屏12用来实时显示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显示屏12旁侧设置有控制键盘11,控制键盘11用来设置预定温度临界值、预定湿度临界值和发送工作指令,支架10底面设置有蓄电池9,蓄电池9用来储存电能和为装置的用电部件提供电能,墙体7内部侧面设置有加热器8,加热器8用来调节装置内的温度。

上述结构中,太阳能电池板1能够将外界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通过导线输送入蓄电池9中储存,供装置的用电部件使用,当需要使用装置时,使用者通过控制键盘11设置预定温度临界值、预定湿度临界值和发送工作指令,预定温度临界值、预定湿度临界值和工作指令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导线传递给控制主机14,控制主机14接收到预定温度临界值、预定湿度临界值和工作指令后,记录预定温度临界值和预定湿度临界值并将工作指令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导线传递给温度检测器15和湿度检测器6,温度检测器15和湿度检测器6工作用来实时获取装置内的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导线传递给控制主机14,控制主机14将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与预定温度临界值和预定湿度临界值进行对比,当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低于预定温度临界值和预定湿度临界值时,控制主机14将工作指令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导线传递给加热器8和加湿器5,加热器8和加湿器5工作对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整,直至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与预定温度临界值和预定湿度临界值相同时,控制主机14控制加热器8和加湿器5停止工作,这样便完成了对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的自动调节,操作方便,同时控制主机14将温度信息和湿度信息以电信号的形式通过导线传递给显示屏12并在上面实时显示,方便管理人员随时查看。

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室结构的使用功能,门体13通过转动销轴固定在墙体7上,屋顶3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7上,安装架2通过螺栓固定在屋顶3上,太阳能电池板1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架2上,保温层4通过螺钉固定在屋顶3上,加湿器5通过卡箍固定在保温层4上,采光板16通过卡槽固定在屋顶3上,支架10焊接在屋顶3上,温度检测器15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10上,湿度检测器6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10上,控制主机14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10上,显示屏12通过卡槽固定在控制主机14上,控制键盘11通过卡槽固定在控制主机14上,蓄电池9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10上,加热器8通过卡箍固定在墙体7上,控制主机14与显示屏12、蓄电池9、加热器8、温度检测器15、湿度检测器6、加湿器5、太阳能电池板1和控制键盘11通过导线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