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豆去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8278阅读:20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豆去壳装置。



背景技术:

在黄豆成熟之后,农民都会把黄豆连颗一起收割回家,然后在一起晾晒,接着把黄豆的壳去除。传统的去壳方法是农民将黄豆连颗一同晾晒,晾晒好后,用车子来回的碾压把黄豆碾压出来,这样很容易把黄豆压两半或者压粉碎。不仅浪费人力,而且还降低了黄豆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黄豆去壳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农民在给大都去壳,不仅增加了劳动成本,而且还降低了产品的质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黄豆去壳装置,其包括:箱体、传动组件、电动机、对接块、木棒、弹簧、出料箱、支撑腿、出料口和过滤板;所述在箱体的底端安装过滤板;所述在过滤板上开设过滤孔;所述在箱体的一侧壁上安装传动组件,且传动组件穿过箱体的侧壁;所述在传动组件的前端安装电动机;所述在传动组件的后端安装对接块,且对接块通过传动组件的带动反复向内翻折90度;所述在对接块的上端安装木棒;所述在箱体的下端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放置在出料箱内;所述出料箱的底面呈斜坡状;所述在出料箱的较低的一面开设出料口;所述在出料箱的下端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一支撑腿。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板与箱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过滤孔布满过滤板上,且过滤孔的尺寸略大于黄豆的尺寸。

优选的是,所述木棒不少于八根,且等距分布在对接块上;所述木棒与对接块之间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木棒不少于八根,且均匀分布在对接块上。

优选的是,所述出料箱的截面为直角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木棒对黄豆颗连续捶打,使黄豆粒从豆壳内出来,然后在弹簧的晃动下,便于黄豆粒从过滤孔内滑出到出料箱内,便于人们收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黄豆去壳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箱体;2、传动组件;3、电动机;4、对接块;5、木棒;6、弹簧;7、出料箱;8、支撑腿;9、出料口;10、过滤板;11、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箱体1、传动组件2、电动机3、对接块4、木棒5、弹簧6、出料箱7、支撑腿8、出料口9和过滤板10。在箱体1的底端安装过滤板10,在过滤板10上开设过滤孔11,且过滤板10与箱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并且过滤孔11布满过滤板10上,过滤孔11的尺寸略大于黄豆粒的尺寸,便于黄豆粒从过滤孔11内滑出。在箱体1的一侧壁上安装传动组件2,且传动组件2穿过箱体1的侧壁。在传动组件2的前端安装电动机3,在传动组件2的后端安装对接块4,且对接块4通过传动组件2的带动反复向内翻折90度,当电动机3转动带动传动组件2运转,传动组件2就会带动对接块4做反复向内翻折90运动。在对接块4的上端安装木棒5,且木棒5不少于八根,等距分布在对接块4上,并且木棒5与对接块4之间为螺纹连接。在箱体1的下端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一弹簧6,且弹簧6的下端放置在出料箱7内,当传动组件2带动对接块4上的木棒5反复翻折产生的振动会带动弹簧6上下运动,便于黄豆粒从过滤孔11内滑出。所述出料箱7的底面呈斜坡状,并且在出料箱7的较低的一面开设出料口9,便于黄豆粒从出料箱7内被收集。在出料箱7的下端四个拐角处分别安装一支撑腿8,防止出料箱7直接接触地面被腐蚀。

在使用时,把晒好的黄豆连颗一同放进箱体1内,然后启动电动机3,电动机3带动传动组件2运转,传动组件2带动对接块4连同对接块4后面的木棒5一同向内翻折90度进行捶打黄豆颗;在捶打的同时,箱体1底下的弹簧6被振动,然后带着箱体1上下晃动,便于箱体1内的黄豆粒从过滤孔11内滑出到出料箱7内。由于出料箱7底面呈斜坡状,因此,黄豆粒顺着斜坡从出料口9内滑出被农民收集起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