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果清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827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摘果清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摘果清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科技的普及以及发展,花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以及收获皆采用机械来完成。根据花生的生长特性以及其果实的生物特性,需要先将花生秧以及果实从土壤中铲出,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后,再将果实从花生秧苗上脱离。现有的花生摘果机需要人工将花生秧果从进料口送入,最后通过旋转的摘果机构将花生果脱离秧苗,这种结构的摘果机需要人工将花生秧果送入,费时费力,摘果效率底下。

现在市场上生产一种自走式捡拾摘果机,其包括前部设置的捡拾滚筒,捡拾滚筒上设置捡拾柱,车架上还装有摘果装置以及筛网,花生果经筛网进入提升机,经提升机将花生果送入粮仓中,上述结构的摘果机存在以下缺点:由于摘果装置采用网框漏果,大量的碎秧苗、土壤会随花生果进入提升机,后期需要再进行一遍筛杂处理,花生的含杂率不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降低花生含杂率的摘果清选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摘果清选装置包括车架,车架上安装有有动力机动力连接的摘果装置,摘果装置上设有排秧口,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车架上连接有位于摘果装置下方的风送筛网装置以及位于风送筛网装置下方的摆动筛网装置,风送筛网装置具有位于摘果装置前部下方且可摆动的摆动筛框,摆动筛网装置具有为位于摘果装置后部下方且可摆动的摆动筛网,所述车架上装有分别对应风送筛网装置和摆动筛网装置设置的负压吸杂装置。

所述风送筛网装置包括连接在车架前部的筛选输送风机,摆动筛框上设有横向设置且纵向间隔的多个筛框支撑板,筛框支撑板倾斜设置,筛框支撑板上连接有纵向设置且横向间隔的多个筛框勾板,筛框勾板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多个勾刺凸起,筛框支撑板和筛框勾板围成漏果空隙,所述筛选输送风机的出风管道朝向筛框勾板设置且形成多个纵向设置、与筛框勾板对应的排风通道。

所述摆动筛框的前部铰装在车架上,车架上连接有与动力机动力连接的摆动曲柄,所述摆动筛框的后部通过连杆与摆动曲柄铰接。

所述摆动筛网装置包括铰接在车架上的摆动筛网,车架上连接有与动力机动力连接的振动牵拉主轴,振动牵拉主轴上装有牵拉曲柄,所述摆动筛网的前部通过铰轴、连杆与牵拉曲柄连接,所述车架的后部与摆动筛网的后部之间铰接有悬吊杆。

所述负压吸杂装置包括连接在车架上且位于风送筛网装置后部上方的第一吸杂风机以及位于摆动筛网装置上方的第二吸杂风机。

所述摘果装置包括连接在车架中部的摘果机架,摘果机架自前往后依次连接有初次摘果喂入机构、摘果机构以及设置在下方的落果网架,落果网架对应风送筛网装置的上方设置,初次摘果喂入机构包括连接在摘果网架上且与动力机动力连接的摘果喂入轴,摘果喂入轴上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盘,支撑盘上连接有沿摘过喂入轴轴向设置且环布的多个支撑板,每一支撑板上设有多个间隔的摘果喂入柱,多个摘果喂入柱呈螺旋状分布。

所述摘果机构包括连接在摘果机架上且与动力机动力连接的摘果主轴,摘果主轴上连接有摘果滚筒,摘果滚筒上连接有摘果螺旋柱,摘果机架上连接有与摘果滚筒以及摘果螺旋柱配合摘果的摘果网筛,摘果网筛的底部设有漏果孔,所述排秧口设置在摘果滚筒的后侧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通过摘果装置将花生果与秧苗脱离完成后,通过风送筛网装置、摆动筛网装置以及负压吸杂装置,对摘果过程中进行一次除杂、二次除杂,去除掉摘果过程中落下的尘土、秧苗等杂质,大大降低了花生果的含杂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摘果质量高、含杂率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连接在自动摘果机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俯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摘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C-C线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风送筛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摘果清选装置的实施例连接在自动摘果机车上,该自动摘果机车包括车架1,车架1上安装有动力机9以及由动力机9驱动的行走机构,车架1的前部安装有驾驶室15,驾驶室15内设有离合操纵系统、方向机总成、制动操纵系统、油门控制系统、换挡操纵系统、液压操纵总成、手制动系统、机械主离合总成、座椅总成等操控装置,上诉各个系统用于该摘果机的自行走以及各动作的操控,其具体的操控原理以及结构可根据下述的结构动作过程进行设计,其操控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采用上述操控后,可实现该摘果机在田地里自行走且进行自行捡拾摘果,上述动力机9安装在车架1的中部位置,动力机9具有输出轴,其中一根输出轴动力连接上述行走机构,另一根输出轴设置多联皮带轮,通过皮带、皮带轮为其他装置提供动力。车架1的最前部装有与动力机2动力连接的花生秧果捡拾装置I,车架1上连接有位于花生秧果捡拾装置I后方且与动力机2动力连接的花生秧果喂入装置II,花生秧果捡拾装置I和花生秧果喂入装置II位于驾驶室的前部下方,可以方便操控人员观察捡拾情况以及喂入情况,车架1中部连接有与花生秧果喂入装置II的出口对应且与动力机2动力连接的摘果装置III,车架1的后部连接有粮仓3,车架1上连接有位于摘果装置III下方的风送筛网装置以及位于风送筛网装置下方的摆动筛网装置,所述车架1上装有对应风送筛网装置和摆动筛网装置设置的负压吸杂装置,摘果装置III、风送筛网装置、摆动筛网装置以及负压吸杂装置共同组成本实施例,摘果装置III的出果口与粮仓的进料口之间连接有与动力机2动力连接的花生运送装置IV,花生运送装置IV位于车架1的最后部,车架1的一侧连接有可收集经摘果装置分离后的花生秧的秧箱16,上述结构分布可使整机布置更加紧凑合理。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风送筛网装置包括连接在车架1且由动力机2驱动摆动的摆动筛框10,车架1的前部设有筛选输送风机11,摆动筛框10上设有横向设置且纵向间隔的多个筛框支撑板,筛框支撑板倾斜设置,筛框支撑板上连接有纵向设置且横向间隔的多个筛框勾板12,筛框勾板12上设有倾斜设置的多个勾刺凸起,筛框支撑板和筛框勾板围成漏果空隙,所述筛选输送风机11的出风管道朝向筛框勾板设置且形成多个纵向设置、与筛框勾板对应的排风通道,上述结构会使筛框勾板12对落下的破碎秧苗进行收集,防止其进入下方的花生果中,起到有效筛分的目的,降低花生果的含杂率,所述摆动筛框10的前部铰装在车架上,车架上连接有与动力机动力连接的摆动曲柄51,所述摆动筛框10的后部通过连杆与摆动曲柄51铰接,并且通过摆动筛框10的摆动,进一步提高除杂率。所述摆动筛网装置包括铰接在车架上的摆动筛网48,车架上连接有与动力机动力连接的振动牵拉主轴,振动牵拉主轴上装有牵拉曲柄50,所述摆动筛网48的前部通过铰轴、连杆与牵拉曲柄50连接,所述车架1的后部与摆动筛网48的后部之间铰接有悬吊杆52,所述负压吸杂装置包括连接在车架上且位于风送筛网装置后部上方的第一吸杂风机13以及位于摆动筛网装置上方的第二吸杂风机14,通过第二吸杂风机14可将摆动筛网48上的秧苗、碎叶等杂质进行进一步吸附分离,从而保证了花生果的除杂率。对应摘果网框44的一侧,车架上还装有秧苗输送滚筒,可将脱果后的秧苗输送入秧箱16中,并且在车架上还装有秧苗推送风机17,可保证秧苗的输送效果。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摘果装置包括连接在车架1中部的摘果机架41,摘果机架41自前往后依次连接有初次摘果喂入机构、摘果机构以及设置在下方的落果网架49,落果网架对应风送筛网装置的上方设置,初次摘果喂入机构包括连接在摘果网架上且与动力机动力连接的摘果喂入轴42,摘果喂入轴42上装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支撑盘,支撑盘上连接有沿摘过喂入轴轴向设置且环布的多个支撑板,每一支撑板上设有多个间隔的摘果喂入柱43,多个摘果喂入柱43呈螺旋状分布,摘果机构包括连接在摘果机架41上且与动力机动力连接的摘果主轴45,摘果主轴45上连接有摘果滚筒44,摘果滚筒44上连接有摘果螺旋柱46,摘果机架41上连接有与摘果滚筒以及摘果螺旋柱46配合摘果的摘果网筛47,摘果网筛47的底部设有漏果孔,所述排秧口设置在摘果滚筒44的后侧部,摘果网框44由钢筋纵横交错焊接而成,钢筋之间的间隙为上述漏果孔,在动力机的动力驱动下,旋转的摘果网筛47与摘果滚筒44的配合将花生果从花生秧上脱离,其脱果动作类似人工摔落,因而摘果效率高且摘净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通过操控系统操控本摘果机自行走,自行走过程中,通过捡拾滚筒的转动,自动捡拾秧苗,送料拨爪使花生秧果沿喂入箱体送入摘果装置中,同时对土壤进行一次筛分,通过初次摘果喂入机构的初次摘果以及喂入、摘果机构的摘果,将花生果从花生秧苗上脱离,脱离完成后,花生秧苗在摘果螺旋柱46的带动作用下自秧苗输送滚筒进入秧箱16,花生果自漏果孔中落下并经由风送筛网装置再次筛分土壤以及利用风力、筛框勾板12将秧苗分离,振动筛48的振动将泥土等杂物再次筛除,花生果经过振动筛的末端进入提升箱中,经过提升器的提升以及导料槽的顺导使花生果进入粮仓3中,上述过程中,对花生果进行了多次除杂,花生果的含杂率大大降低。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领域人员来说,基于本实用新型上具体结构的等同变化以及部件替换皆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