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344发布日期:2018-08-14 17:24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覆盖物的铺设。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在城市建设及土地开发过程中打破了地下水循环平衡,导致大量雨水无法渗入地下,而城市的绿化等又需要采集地下水在干旱期对城市的各种植物进行浇灌,造成了目前城市普遍存在地下水超采的问题。同时,为了城市美观和生态平衡,大多数城市都要大量新建绿地以及种植各种植被,城市绿地建设取得很大成效的同时也使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土壤变得贫瘠,N、P等养分含量低,盐碱化现象严重。

针对城市园林树木土壤等存在的问题,在植株的土壤上铺设有机覆盖物成为城市土壤保育的重要措施。有机地表覆盖物是将林业生产过程中的剩余物或城市绿化植物废弃物经加工后回归到城市绿地中,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铺设经过生物发酵的有机覆盖物,能有效保持土壤水分,调节温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最终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将城市土壤改良成具有良好的蓄水、保肥、透气、蓄热功能,满足植物生长和绿地的水源涵养功能。同时还可以防止扬尘和二次扬尘,装饰和美化环境。

目前,已经有城市使用有机覆盖物对城市园林绿化土壤进行覆盖铺设。但是在现有园林施工中有机覆盖物或者有机基质的铺设基本都是单独使用,或者多种物质混匀后使用,这种铺设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覆盖物单独使用只能实现较为单一的效果,无法解决土壤保护和土质改善的多种需求;2、多种物质混匀后铺设,营养物质流失较快,无法达到长期改善土质和保护土壤的长效作用;3、单一覆盖物或者混匀后,景观效果较较差。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高效的铺设方法和铺设结构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多种有机覆盖物和有机基质配合成固定的铺设结构,对提高有机覆盖物的高效利用、改良城市土壤性质、改善城市美化城市景观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多种有机覆盖物和有机基质配合成固定的铺设结构,可实现有机覆盖物的高效利用,美化环境,长效改善城市土壤的蓄水、保肥、透气、蓄热功能,满足植物生长和绿地的水源涵养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竖直方向看自下而上分4层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有机基质层、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有机基质层主要成分为沙土和黏土;

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为包含长度在0~5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

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为包含长度在5~10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

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层为包含长度在5~15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最上层的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层为染色的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竖直方向看自下而上4层结构的厚度分别为:有机基质层厚度为1~4厘米,优选1.5~2厘米;

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厚度为1~3厘米,优选1.5~2厘米;

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厚度为1~4厘米,优选1.5~2厘米;

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层厚度为2~5厘米,优选2~3厘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水平方向上看为环绕植株铺设的圆形结构、椭圆形结构、方形结构、多边形结构或不规则形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水平方向上看为环绕植株铺设的圆形结构;环绕植株铺设的圆环结构的圆环外围直径比植株直径大2~5米,优选2~3米。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在整体的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铺设完成后,在四周用砖块或者竹条进行固定该整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最下层的主要成分为沙土和黏土的有机基质,为植株提供生长所需的基本有机质营养;其上为长度在0~5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在缓慢释放有机质营养同时,具有蓄水、蓄热、调节土壤pH值等功能;

2、本实用新型的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从下至上的第三层为长度在5~10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在具有蓄水、蓄热、提供有机质营养、调节土壤pH值等功能同时,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木纤维,碎片之间黏连性强,容易形成一个整体覆盖物,有利于固定下层分散的较小的物质,有效防止土壤以及有机覆盖物中的营养物质流失,增强土壤保肥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的最上层为长度在5~15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在具备下层两种树皮有机覆盖物的效能同时,还具有降解速度最慢,有机质释放周期最长,覆盖在顶部可以有效保持整个覆盖物使用周期,同时由于碎木块的密度相对大于其他有机覆盖物,也起到加固整个结构的作用,防止风吹雨淋对该结构的侵蚀损坏;

4、本实用新型的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的最上层为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其碎木块可以染成不同颜色,增加了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的景观观赏效果,美化了城市;

5、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种有机覆盖物和有机基质以层状结构对土壤进行铺设,优化各个层铺设的厚度,在满足土壤保护和土质改善的多种需求同时,有效补充N、P等营养成分同时防止其过快流失,可长期有效的改善土质和保护土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采用合适的层状结构,合适的层厚度进行铺设,对城市土壤进行良好的营养补充、防止土壤营养过快流失、改善土壤PH值、改良盐碱化严重的土壤性质等多种需求同时满足。同时美化了城市景观。本实用新型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简便易操作,易在各地城市广泛应用。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铺设结构竖直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铺设结构水平截面示意图;

其中,1有机覆盖物层或有机基质层;2植株;3长度在5~15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层;4长度在5~10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5长度在0~5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6主要成分为沙土和黏土的有机基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本实施例1是在以下实施条件和技术要求条件下实施的:

在上海森林公园铺设,水平方向上看为环绕植株铺设的圆形结构的有机覆盖物。

如图1所示,该铺设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主要成分为沙土和黏土的有机基质层6、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5、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4、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层3和植株2;

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水平方向上看是环绕植株铺设的圆环结构,如图2所示,水平截面图的中央位置为植株2、环绕植株铺设的圆环结构为各种有机覆盖物或有机基质;

在铺设时,按照如下具体步骤操作:

1、先在需要施工的植株2周围以该植株为中心用石灰粉画一个比植株直径大2~3米的圆,在其上首先铺设适量主要成分为沙土和黏土的有机基质,用犁耙整理成厚度为1.5~2厘米的有机基质覆盖层6;

2、用步骤1中相类似的方法依次在有机基质覆盖层6上铺设厚度为1.5~2厘米、长度为0~5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形成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5;和厚度为1.5~2厘米、长度为5~10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形成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4;

3、最后在最上方铺设厚度为2~3厘米、长度为5~15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形成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层3;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为染为棕色的有机覆盖物;

4、上述铺设操作结束后,在整体铺设结构四周用砖块或者竹条固定该整体结构。

实施例1的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检视,结构能有效抵抗风吹雨淋并保持完整,改良了铺设结构区域的土壤的蓄水、透气、保肥等性质,铺设结构中的植株长势良好,整个铺设结构颜色保持良好,美化了整体环境,提升了整体景观效果。

实施例2:本实施例2是在以下实施条件和技术要求条件下实施的:

在天津水上公园铺设,水平方向上看为环绕植株铺设的正方形结构的有机覆盖物。

采用与实施例1相类似的铺设过程,铺设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主要成分为沙土有机基质层、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层和植株;得到水平方向上看是环绕植株铺设的正方形结构的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

在铺设时,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1、先在需要施工的植株周围以该植株为中心用石灰粉画出需要铺设的正方形区域,在其上首先铺设适量主要成分为沙土的有机基质,用犁耙整理成厚度为2~4厘米的有机基质覆盖层;

2、用步骤1中相类似的方法依次在有机基质覆盖层上铺设厚度为2~3厘米、长度为0~5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形成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和厚度为2~4厘米、长度为5~10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形成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

3、最后在最上方铺设厚度为3~5厘米、长度为5~15厘米经生物发酵的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形成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层;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为染为橙色的有机覆盖物;

实施例2的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检视,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能有效抵抗风吹雨淋并保持基本完整,铺设结构区域的土壤的水含量适中、土壤透气含氧量高、土壤的氮和磷含量适中,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中的植株长势良好,整个铺设结构颜色保持良好,与园区其他区域颜色搭配和谐,整体环境美观,提高了观赏性。

实施例3:本实施例3是在以下实施条件和技术要求条件下实施的:

在四川成都生态公园铺设,水平方向上看为环绕植株铺设的不规则形状结构的有机覆盖物。

采用与实施例1相类似的铺设过程和步骤操作,铺设结构从下至上依次包括主要成分为沙土、厚度为1~4厘米的有机基质层、厚度为1~3厘米的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厚度为1~4厘米的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厚度为2~5厘米的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层和植株;得到水平方向上看是环绕植株铺设的不规则形状结构的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

实施例3的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检视,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具有与实施例1、实施例2相似的有益效果。

结合实施例1~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综合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由有机基质层、小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大碎树皮有机覆盖物层、大碎木块有机覆盖物层共四层组合构成,由于其各层合理的尺寸分布、铺设结构分派以及各层的厚度控制,使得铺设得到的有机覆盖物铺设结构合理,每层覆盖材料对整体机构的作用均能有效发挥,对覆盖区域的土壤营养进行补充、并防止营养过快流失、改善土壤PH值、改良盐碱化严重的土壤性质等多种需求可同时满足。同时美化了城市景观。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