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养殖桶的防跳部件和养殖桶及室内循环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9350阅读:939来源:国知局
鱼类养殖桶的防跳部件和养殖桶及室内循环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类养殖桶的防跳部件和养殖桶及室内循环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在海洋生物科研实验过程中,需要将鱼类暂养在室内的养殖桶内,使鱼类逐渐适应室内的环境,为下一步的科研实验提供合适的对象,室内暂养的鱼类其相比于池塘中的鱼类,实验人员更易于观察鱼类的生长情况和人为控制环境条件。由于将鱼类从外环境移至室内环境时,较高的养殖密度以及水体环境的改变容易导致鱼类串游、跳跃等应急反应,鱼类容易从养殖桶中跳出,这会影响科研实验的正常开展。

2015.4.8日公开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4244919U公开了防止鱼类跳出养殖桶的装置,包括尼龙网、支架和固定环,支架由第一塑料圆环、第二塑料圆环和4根直塑料管组成,第一塑料圆环和第二塑料圆环上各设有4个连接孔,连接孔的直径与直塑料管的直径相匹配,固定环设有端口,固定环底部设有圆孔,固定环通过螺钉固定在养殖桶的桶口边缘处,该实用新型可防止养殖桶中的鱼类跳到桶外,避免鱼类因跳出养殖桶对其造成伤害,提高实现效率。该装置安装在养殖桶上后,其高度大大增加,给实验带来一定的不便,如观察鱼类以及饲料的投放会造成不便。也有当鱼跳起后,可能会碰到尼龙网上,鱼鳍或鱼尾等部位可能会勾住尼龙网,造成鱼儿的损伤。

也有一种简单的处理,是在养殖桶的上方加个塑料盖或者聚乙烯网,由于塑料盖或聚乙烯网会遮住光照,影响鱼儿的生长,同时由于塑料盖是硬质的,当鱼儿跳起来时,会撞伤,这会影响科研实验的正常进行。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能够阻止鱼类跳出的养殖桶防跳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不影响光照、且不会对鱼儿造成损伤的鱼类养殖桶的防跳部件,进一步提供一种带所述的防跳部件的养殖桶,并进一步地提供具有上述养殖桶的室内循环养殖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鱼类养殖桶的防跳部件,包括环状部件,环状部件的下端安装在鱼类养殖桶的桶口边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部件的口径由下端往上端逐渐变大,所述的环状部件包括可透光且表面光滑的由环形支撑骨架撑开的筒状塑料膜或者可透光的具有自支撑力的可折叠式的筒状塑料圈或者可透光的阳光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环形支撑骨架包括上环形筋条、下环形筋条和多个长度可调的纵向连接筋条,所述的多个纵向连接筋条连接在上环形筋条和下环形筋条之间,所述的筒状塑料膜包裹在所述的环形支撑骨架外或者筒状塑料膜贴覆于环形支撑骨架的外侧或内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筒状塑料圈的内侧或外侧具有众多的V型槽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环状部件的壁部与养殖桶的桶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下环形筋条的内侧和养殖桶的桶口边沿均布设有粘扣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上环形筋条、下环形筋条和纵向连接筋条均由塑料圆管切割而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纵向连接筋条为多根分段式可伸缩的塑料圆管相互套接而成。

鱼类养殖桶,其特征在于包括不透明的塑料桶体和防跳部件,所述的防跳部件包括环状部件,环状部件的下端安装在塑料桶体的桶口边沿上,所述的环状部件的口径由下端往上端逐渐变大,所述的环状部件包括可透光且表面光滑的由环形支撑骨架撑开的筒状塑料膜或者可透光的具有自支撑力的可折叠式的筒状塑料圈或者可透光的阳光板制成,所述的塑料桶体的桶口口径小于塑料桶体的主体口径。

室内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多个鱼类养殖桶和水质处理单元,所述的多个鱼类养殖桶依次联通,且第一养殖桶的进水口与水质处理单元的出水口联通,最后一个养殖桶的出水口与水质处理单元的进水口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类养殖桶包括不透明的塑料桶体和防跳部件,所述的防跳部件包括环状部件,环状部件的下端安装在塑料桶体的桶口边沿上,所述的环状部件的口径由下端往上端逐渐变大,所述的环状部件包括可透光且表面光滑的由环形支撑骨架撑开的筒状塑料膜或者可透光的具有自支撑力的可折叠式的筒状塑料圈或者可透光的阳光板制成,所述的塑料桶体的桶口口径小于塑料桶体的主体口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室内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光照系统,所述的光照系统包括位于鱼类养殖桶上方的照明光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防跳部件为环状部件,其呈下端口径小,上端口径大的结构特点,当鱼儿向上跳起时,会落在向上扩张的环状部件上,因此鱼儿会沿着倾斜的环状部件的内表面往下落,重新掉入到养殖桶内,环状部件为可透光的材料时,照明光源为养殖桶内的鱼类提供光照,促进其更好地生长,环状部件不会挡住光源。当环状部件为筒状塑料膜时,由于其材质脚软,不会对鱼儿有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鱼类养殖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环形支撑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环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环状部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室内循环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6所示,室内循环养殖系统,包括光照系统7、多个鱼类养殖桶8和水质处理单元9,以及用于提供动力的泵11,光照系统包括位于鱼类养殖桶上方的照明光源71,多个鱼类养殖桶依次联通,且第一养殖桶81的进水口与水质处理单元9的出水口联通,最后一个养殖桶82的出水口连接泵11,然后与水质处理单元9的进水口联通,如图1所示,鱼类养殖桶包括不透明的塑料桶体1和防跳部件2,防跳部件2包括环状部件3,环状部件3的下端安装在塑料桶体1的桶口边沿上,环状部件3的口径由下端往上端逐渐变大,如图2、图4所示,环状部件3包括可透光且表面光滑的由环形支撑骨架4撑开的筒状塑料膜5或者可透光的具有自支撑力的可折叠式的筒状塑料圈6,或者如图5所示,由可透光的阳光板10制成,塑料桶体1的桶口口径小于塑料桶体1的主体口径。

筒状塑料膜5和筒状塑料圈6采用PS,PVC等塑料材料,制成透明状;筒状塑料圈6在拉伸状态下可伸长,并且在压缩时会变短;阳光板可以采用常规市售的材料制成环状结构,主要特点是透明状,可透光。

防跳部件2包括的环状部件3,其呈下端口径小,上端口径大的结构特点,当鱼儿向上跳起时,会落在向上扩张的环状部件3上,因此鱼儿会沿着倾斜的环状部件3的内表面往下落,重新掉入到养殖桶内,环状部件3为可透光的材料时,照明光源为养殖桶内的鱼类提供光照,促进其更好地生长,环状部件3不会挡住光源。当环状部件3为筒状塑料膜5时,由于其材质脚软,不会对鱼儿有伤害。

如图3所示,环形支撑骨架4包括上环形筋条41、下环形筋条42和多个长度可调的纵向连接筋条43,多个纵向连接筋条43连接在上环形筋条41和下环形筋条42之间,筒状塑料膜5包裹在环形支撑骨架4外或者筒状塑料膜5贴覆于环形支撑骨架4的外侧或内侧。由于筒状塑料膜5的材质比较软,通过环形支撑骨架4来将其支撑起来。环形支撑骨架4可以在筒状塑料膜5的内部,此时筒状塑料膜应该为两层结构,当筒状塑料膜5贴在环形支撑骨架4的外侧或内侧时,筒状塑料膜5可以是单层的,采用粘结工艺将筒状塑料膜粘结在环形支撑骨架4上。

如图4所示,筒状塑料圈6的内侧或外侧具有众多的V型槽结构。筒状塑料圈6采用一次性的注塑工艺制成,使得筒状塑料圈6在外力作用下可伸长或缩短,以此来调整筒状塑料圈6的高度。

环状部件3的壁部与养殖桶的桶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范围为30-60度,进一步地优选选择为40-50度之间。该角度的选择主要考虑鱼类跳起的横向移动距离以及鱼儿在环状部件3上能否顺利滑下来。

下环形筋条42的内侧和养殖桶的桶口边沿均布设有粘扣带。可以采用粘扣带的方式将防跳部件2固定在养殖桶上,也可以采用金属卡扣的方式进行固定,主要考虑到拆卸或安装方便为主。

上环形筋条41、下环形筋条42和纵向连接筋条43均由塑料圆管切割而成,环形支撑骨架4采用塑料圆管,加工成本比较低,同时比较轻便,以足够支撑塑料膜的支撑强度即可。

纵向连接筋条43为多根分段式可伸缩的塑料圆管相互套接而成。多节之间的塑料圆管可通过拉伸的方式延长,同时也可以向内压缩而缩短,操作起来比较方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鱼类养殖桶的防跳部件和鱼类养殖桶及室内循环养殖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