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0870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蜈蚣又名天龙、百足虫,是常用的贵重的动物药材,性温,味辛,有毒,入心、肝二经,有息风镇痛、攻毒散结、息经止痛、抗癌等功效,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骨结核、毒蛇咬伤等。由于蜈蚣药用价值极高,我国已开始大规模养殖,目前蜈蚣养殖饲养方式主要有箱养法、缸养法、池养法,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以蜈蚣的生物学特性为依据,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与经营目标而设计,近年来由于蜈蚣用量非常大,经常出现货流紧张,货源不足,再加上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导致野生蜈蚣大量死亡,而现有的工人养殖蜈蚣周期长、速度慢、产卵少、孵化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满足规模化、工厂化的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系统。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首尾衔接的围墙,该围墙内形成蜈蚣养殖区,所述蜈蚣养殖区内设有至少一条隔离沟,所述隔离沟将所述蜈蚣养殖区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养殖区,每个所述独立养殖区内分别设有大棚养殖区和仿野生活动区,所述大棚养殖区内设有养殖大棚,所述养殖大棚内堆叠有抱卵蜈蚣养殖组件或青年蜈蚣养殖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构建了一个规模化的仿野生蜈蚣养殖环境,不同区域的蜈蚣可通过隔离沟被隔离开来,各成长阶段的蜈蚣不会混合,不仅可有效防止蜈蚣大吃小,同时还能隔离病毒,整个系统能充分满足工厂化生产要求。

进一步,上述围墙外侧围绕围墙设有一圈防逃逸沟,所述养殖大棚上方设有遮阳网。采用该方案防逃逸沟在围墙之外构成第二道防逃逸线,进一步提升了蜈蚣防逃逸效果。

上述青年蜈蚣养殖组件包括N层青年蜈蚣养殖箱,所有青年蜈蚣养殖箱从下往上依次堆叠,每层所述青年蜈蚣养殖箱由四个青年蜈蚣养殖巢呈矩形阵列状排列而成,N为自然数。采用该方案青年蜈蚣养殖箱逐层堆叠,一个养殖大棚内可设置多排青年蜈蚣养殖箱,可有效增大养殖大棚的养殖量,充分满足养殖需求。

上述青年蜈蚣养殖巢包括青年巢本体,该青年巢本体上沿其长度和宽度方向分别设有一条养殖分区沟,所述养殖分区沟的两端分别与外界连通,所述养殖分区沟将所述巢本体分隔成四个青年蜈蚣养殖区,每个所述青年蜈蚣养殖区内沿青年巢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有至少一条青年蜈蚣进出沟,所述青年蜈蚣进出沟的一端与养殖分区沟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采用该设计青年蜈蚣进出沟和养殖分区沟交互连通,青年蜈蚣可自由进出青年蜈蚣养殖巢,有利于青年蜈蚣正常生长发育,减少和降低各种危害。

上述抱卵蜈蚣养殖组件包括N层抱卵蜈蚣养殖箱,所有抱卵蜈蚣养殖箱从下往上依次堆叠,每层所述抱卵蜈蚣养殖箱由四个抱卵蜈蚣养殖巢呈矩形阵列状排列而成,N为自然数。采用该方案抱卵蜈蚣养殖箱逐层堆叠,一个养殖大棚内可设置多排抱卵蜈蚣养殖箱,可有效增大养殖大棚的养殖量,在蜈蚣的抱卵和孵卵期完全可将其与其他蜈蚣分开,可有效提升抱卵蜈蚣及蜈蚣幼崽的存活率。

上述抱卵蜈蚣养殖巢包括抱卵巢本体,该抱卵巢本体上沿其长度和宽度方向分别设有一条孵化分区沟,所述孵化分区沟的两端分别与外界连通,所述孵化分区沟将所述抱卵巢本体分隔成四个蜈蚣孵化区,每个所述蜈蚣孵化区内分别设有一个抱卵蜈蚣窝。采用该方案一个抱卵巢本体可同时容纳四个抱卵蜈蚣孵化幼崽,抱卵蜈蚣在蜈蚣窝内孵化幼崽,可有效提高蜈蚣幼崽的孵化率和存活率。

上述蜈蚣孵化区内沿其长度和宽度方向分别设有一条抱卵蜈蚣进出沟,所述抱卵蜈蚣进出沟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孵化分区沟连通,所述抱卵蜈蚣进出沟的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抱卵蜈蚣窝后与外界连通。采用该方案方便抱卵蜈蚣通过专用通道进出养殖巢觅食。

上述蜈蚣孵化区内还设有至少一条蜈蚣幼崽进出沟,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抱卵蜈蚣窝连通或与任一条所述抱卵蜈蚣进出沟连通,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外界连通或与对应的所述孵化分区沟连通。采用该方案方便孵化出的幼崽通过专用进出沟进出觅食或休息,同时有利于幼崽隐藏或躲避敌害。

相邻两层所述抱卵蜈蚣养殖箱以及相邻两层所述青年蜈蚣养殖箱之间分别铺洒有消毒营养土。该方案旨在模拟野外蜈蚣的生存环境,给蜈蚣提供一个钻爬空间,提升养殖蜈蚣的品质。

上述养殖大棚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仿野生活动区的面积之比为1:1,所述仿野生活动区内设有活动进出甬道,该活动进出甬道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养殖大棚连通,另一端设有甬道控制门。采用该方案方便棚内蜈蚣进入棚外的仿野生活动区活动,有效提升养殖蜈蚣的品质。

一种基于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系统的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方法,其关键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选择蜈蚣养殖场地:选取地势平坦、土壤无污染、植被生长良好的区域修建所述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系统;

(2)捕捉蜈蚣种源:在夏天晚上8-11点,在房前屋后或田间诱捕野生蜈蚣,将捕捉的野生蜈蚣放入铺有消毒营养土的驯养盆内,驯养盆内放入鲜活蝇蛆或黄粉虫,盖上防逃逸纱网驯养7-10天;

(3)分化养殖:将驯养后的野生蜈蚣按个头大小送入不同的堆叠有青年蜈蚣养殖组件的养殖大棚内养殖,并在每个所述养殖大棚外的仿野生活动区内种植嫩芽菜以及药用植物;

(4)抱卵蜈蚣管理:次年4月,将抱卵蜈蚣集中在设有抱卵蜈蚣养殖组件的养殖大棚内养殖,将青年蜈蚣集中在设有青年蜈蚣养殖组件的养殖大棚内养殖,养殖有抱卵蜈蚣的养殖大棚内调整其温度为26-29℃,湿度为20-22%,养殖有青年蜈蚣的养殖大棚内调整其温度为25-30℃,湿度为20-23%;

(5)日常投食:

(a)青年蜈蚣或抱卵蜈蚣投食:每隔2-3天给养殖大棚投食一次,投食量为棚内青年蜈蚣或抱卵蜈蚣重量的70-80%,未吃净的10小时内清理干净;

(b)蜈蚣幼崽投食:在养殖有抱卵蜈蚣的养殖大棚的地面上设置幼崽投食台,并用防抢食网将该幼崽投食台罩住,同时在幼崽投食台上设置丝瓜络,每晚7-9时在所述幼崽投食台上投放蛆汁、黄粉虫或菜叶供蜈蚣幼崽食用,投食量为蜈蚣幼崽重量的20-40%,第二天早上6-8点将未吃净的食物清理干净,当蜈蚣幼崽生长到8厘米以上时将其和其他青年蜈蚣混养。

(6)野外活动:天气晴朗时,打开甬道控制门,棚内青年蜈蚣或抱卵蜈蚣经活动进出甬道进入对应的仿野生活动区活动,遇阴雨天时关闭甬道控制门。

上述养殖方法首先从种源上确保了养殖蜈蚣的种源全部来自野外,品质良好,在养殖过程中蜈蚣可在养殖巢内钻爬并可进入棚外的仿野生活动区自由活动,与野外环境非常接近,在蜈蚣的繁殖期抱卵蜈蚣和其他蜈蚣分开养殖,可有效提高蜈蚣卵孵化率,同时防止大蜈蚣吃小蜈蚣,保护蜈蚣幼仔不受青年蜈蚣伤害,提高幼仔成活率。

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构建了一个规模化的仿野生蜈蚣养殖环境,不同区域的蜈蚣可通过隔离沟被隔离开来,各成长阶段的蜈蚣不会混合,可有效提高蜈蚣卵孵化率,同时防止大蜈蚣吃小蜈蚣,保护蜈蚣幼仔不受青年蜈蚣伤害,提高幼仔成活率,整个系统及养殖方法能充分满足规模化、工厂化的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青年蜈蚣养殖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抱卵蜈蚣养殖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系统,包括首尾衔接的围墙1,该围墙1内形成蜈蚣养殖区,所述蜈蚣养殖区内设有至少一条隔离沟8,所述隔离沟8将所述蜈蚣养殖区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养殖区,每个所述独立养殖区内分别设有大棚养殖区和仿野生活动区6,所述大棚养殖区内设有养殖大棚3,所述养殖大棚3内堆叠有抱卵蜈蚣养殖组件或青年蜈蚣养殖组件。

所述养殖大棚3内还设有蟑螂养殖装置,所述养殖大棚3的面积与对应的所述仿野生活动区6的面积之比为1:1,所述仿野生活动区6内设有活动进出甬道7,该活动进出甬道7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养殖大棚3连通,另一端设有甬道控制门,所述仿野生活动区6内还设置有蝇蛆自动化生产集成器(专利号CN201620035243.3),所述围墙1外侧围绕围墙1设有一圈防逃逸沟2,所述养殖大棚3上方设有遮阳网9,距所述防逃逸沟2约3-5米处修建有养殖管理房10。

所述围墙1高度为1.2-1.5米,所述防逃逸沟2的宽度为0.8米,深度为0.5米,防逃逸沟2内水深0.4米以上,所述隔离沟8宽度和深度均为0.5米,所述养殖大棚3的长度为16-17米,宽度为5-8米,所述养殖大棚3内设有温度和湿度调控装置,方便调节养殖大棚3内的温度和湿度,所述养殖大棚3的顶部开设有30-50厘米边长的方形孔,该方形孔内安装有8-15瓦的黑光灯。

如图3所示,所述青年蜈蚣养殖组件包括N层青年蜈蚣养殖箱,所有青年蜈蚣养殖箱从下往上依次堆叠,每层所述青年蜈蚣养殖箱由四个青年蜈蚣养殖巢5呈矩形阵列状排列而成,N为自然数。所述青年蜈蚣养殖巢5包括青年巢本体501,该青年巢本体501上沿其长度和宽度方向分别设有一条养殖分区沟502,两条养殖分区沟502呈“十”字状交错,所述养殖分区沟502贯穿所述青年巢本体501,其两端分别与外界连通,所述养殖分区沟502的宽度为2厘米,深度为0.6-0.8厘米,两条养殖分区沟502将所述青年巢本体501分隔成四个青年蜈蚣养殖区503,每个所述青年蜈蚣养殖区503内沿青年巢本体501的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条青年蜈蚣进出沟504,所述青年蜈蚣进出沟504的一端与养殖分区沟502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青年蜈蚣进出沟504的宽度为1厘米,深度为0.5厘米;所述蜈蚣养殖沟504也可沿青年巢本体501的宽度方向设置。

如图4所示,所述抱卵蜈蚣养殖组件包括N层抱卵蜈蚣养殖箱,所有抱卵蜈蚣养殖箱从下往上依次堆叠,每层所述抱卵蜈蚣养殖箱由四个抱卵蜈蚣养殖巢4呈矩形阵列状排列而成,N为自然数,所述抱卵蜈蚣养殖箱包括抱卵巢本体401,该抱卵巢本体401上沿其长度和宽度方向分别设有一条孵化分区沟402,所述孵化分区沟402的两端分别与外界连通,两条孵化分区沟402将所述抱卵巢本体401分隔成四个蜈蚣孵化区403,每个所述蜈蚣孵化区403内分别设有一个抱卵蜈蚣窝404,每个所述蜈蚣孵化区403内沿其长度和宽度方向分别设有一条抱卵蜈蚣进出沟405,两条抱卵蜈蚣进出沟405呈“十”字状交错,所述抱卵蜈蚣进出沟405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孵化分区沟402连通,所述抱卵蜈蚣进出沟405的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抱卵蜈蚣窝404后与外界连通,具体而言,沿长度方向设置的抱卵蜈蚣进出沟405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抱卵蜈蚣窝404后则与沿宽度设置的孵化分区沟402连通,而沿宽度方向设置的抱卵蜈蚣进出沟405一端与外界连通,另一端通过对应的所述抱卵蜈蚣窝404后则与沿长度设置的孵化分区沟402连通。两条抱卵蜈蚣进出沟405的交错夹角之间的所述蜈蚣孵化区403内还设有至少一条蜈蚣幼崽进出沟406,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406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抱卵蜈蚣窝404连通或与任一条所述抱卵蜈蚣进出沟405连通,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406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外界连通或与对应的所述孵化分区沟402连通,具体而言,在抱卵巢本体401内蜈蚣幼崽进出沟406根据其所在位置的不同其两端存在四种不同的连通方式:

(1)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406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蜈蚣窝404连通,其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外界连通;

(2)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406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蜈蚣窝404连通,其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孵化分区沟402连通;

(3)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406的一端与任一个所述抱卵蜈蚣进出沟405连通,其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外界连通;

(4)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406的一端与任一个所述抱卵蜈蚣进出沟405连通,其另一端向外延伸并与所述孵化分区沟402连通。

所述抱卵巢本体401和青年巢本体501的长、宽、高相同,分别为50厘米、50厘米和3.5厘米,二者均采用黏土或脱碱水泥砂浆铸成,相邻两层所述抱卵蜈蚣养殖箱以及相邻两层所述青年蜈蚣养殖箱之间分别铺洒有0.2厘米厚的消毒营养土,所述抱卵蜈蚣窝404的直径为5-8厘米,深度为1-1.5厘米,所述孵化分区沟402的宽度为2厘米,深度为0.6-0.8厘米,所述抱卵蜈蚣进出沟405宽度为1厘米,深度为0.5厘米,所述蜈蚣幼崽进出沟406的宽度0.3厘米,深度0.2厘米,所述消毒营养土指挖取自30cm以下土层的无污染泥土,经8小时以上暴晒,过筛后留取的细土粉,再将该细土粉经紫外线再次杀菌后即成。

实施例2,一种基于实施例1的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选择蜈蚣养殖场地:选取地势较高、平坦、空气质量好、水源清洁、土壤无污染、植被生长良好的区域修建实施例1所述仿野生生态蜈蚣养殖系统;

(2)捕捉蜈蚣种源:在夏天晚上8-11点,在房前屋后或干燥的田间利用鸡骨头、鸡毛、鸡杂等诱捕野生蜈蚣,将捕捉的野生蜈蚣放入铺有5-8厘米厚消毒营养土的驯养盆内,盖上防逃逸纱网,驯养盆内放入鲜活蝇蛆或黄粉虫,驯养7-10天,驯养期间确保驯养盆内湿度为18-22%;

所述消毒营养土指挖取自30cm以下土层的无污染泥土,经8小时以上暴晒,过筛后留取的细土粉,再将该细土粉经紫外线再次杀菌后即成;

(3)分化养殖:将驯养后的野生蜈蚣按个头大小,如5厘米以下的为一级,5-8厘米为二级,8-10厘米为三级,10厘米以上的为四级,送入不同的堆叠有青年蜈蚣养殖组件的养殖大棚3内养殖,并在每个所述养殖大棚3外的仿野生活动区6内种植嫩芽菜以及药用植物供蜈蚣采食,所述嫩芽菜为青菜、小白菜、大豆等,药用植物为大黄、薄荷等;

(4)抱卵蜈蚣管理:次年4月,将抱卵蜈蚣集中在设有抱卵蜈蚣养殖组件的养殖大棚3内养殖,将青年蜈蚣(指8厘米以上的青年公蜈蚣和没抱卵的青年母蜈蚣)集中在设有青年蜈蚣养殖组件的养殖大棚3内养殖,养殖有抱卵蜈蚣的养殖大棚3内调整其温度为26-29℃,湿度为20-22%,养殖有青年蜈蚣的养殖大棚3内调整其温度为25-30℃,湿度为20-23%;

(5)日常投食:

(a)青年蜈蚣或抱卵蜈蚣投食:每隔2-3天给养殖大棚3投食一次,投食量为棚内青年蜈蚣或抱卵蜈蚣重量的70-80%,以6小时吃净为宜,未吃净的食物在10小时内清理干净;

(b)蜈蚣幼崽投食:在养殖有抱卵蜈蚣的养殖大棚3的地面上设置幼崽投食台,并用防抢食网将该幼崽投食台罩住,同时在幼崽投食台上设置丝瓜络,每晚7-9时在所述幼崽投食台上投放蛆汁、黄粉虫或菜叶供蜈蚣幼崽食用,投食量为蜈蚣幼崽重量的20-40%,投食后蜈蚣幼崽会自动钻入防抢食网内食用幼崽投食台上的食物,吃饱后钻进丝瓜络内休憩,第二天早上6-8点将未吃净的食物清理干净,当蜈蚣幼崽生长到8厘米以上时将其和其他青年蜈蚣混养;

(c)饵料补充:在4-10月的晴天晚上9-12点间,开启所述黑光灯引诱昆虫进入养殖大棚3给棚内的蜈蚣补充新鲜活饵料;在蜈蚣的生长季节利用所述蟑螂养殖装置养殖蟑螂供蜈蚣食用;

(6)野外活动:天气晴朗时,打开甬道控制门,养殖大棚3内的青年蜈蚣或抱卵蜈蚣经活动进出甬道7进入对应的仿野生活动区6活动,利用所述蝇蛆自动化生产集成器养殖的蝇蛆可供外出活动的青年蜈蚣或抱卵蜈蚣食用,遇阴雨天时关闭甬道控制门,使棚内蜈蚣仅在养殖大棚3内活动。

当养殖的蜈蚣成年后采取捕大留小,适量采收中号商品的原则捕捉并按要求加工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