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车式摇轮的主盖防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6243发布日期:2018-06-28 01:22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车式摇轮的主盖防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线轮,具体指一种纺车式摇轮的主盖防松结构。



背景技术:

纺车式摇轮是鱼线轮中的一种,其包括有主体、主盖、主轴、齿杆、齿盘、线壳和线轮,其中主盖与主体为拆卸连接,齿盘通过芯轴支撑在主盖或主盖与主体上,同时为了能顺利地实现纺车式鱼线轮的排线,在主体内安装有排线机构,该排线机构通常由齿盘、齿杆、主轴、小齿轮和滑块等组成,齿盘与小齿轮同轴铸成一体并由摇臂驱动,该驱动力分成两路输出,一路是齿盘与齿杆相互啮合,齿杆安装在主体上,线壳固定安装在齿杆上,使线壳能够随之获得转动动力。另一路是通过小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传动齿轮上固定一销轴,销轴的另一端位于滑块中,滑块与主轴固定成一体,线轮固定在主轴的前端,传动齿轮的旋转运动经销轴与滑块转化为主轴的轴向往复运动,进而可以带动线轮轴向往复运动,即,使线壳的旋转运动配合线轮的轴向往复运动,来达到纺车式鱼线轮的均匀排线。

而在上述摇轮使用过程中,当鱼儿上钩拉着鱼线逃跑时,摇轮的出线端会受到一个拉力,使得线壳有如图2所示方向的运动趋势,由于线壳固定在齿杆上,而齿杆又与齿盘相啮合,齿盘支承在主盖上,因此该拉力会同时传递作用到主盖上,导致主盖与主体之间的连接松动,进而造成使用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使主盖可靠地旋紧在主体上的纺车式摇轮的主盖防松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纺车式摇轮的主盖防松结构,包括有与主体拆卸连接的主盖和用来安装齿盘的芯轴,其特征在:所述主盖设计成圆盘结构,该主盖的外端面中部轴向向外延伸出轴套,所述芯轴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第二轴承支承在该轴套内,在并该第一、第二轴承之间的芯轴上套有仅在收线时使芯轴相对主盖转动的单向轴承,所述主盖内端面则轴向向内延伸出与主体螺纹相连接的螺套,该螺套的螺纹方向与所述单向轴承的旋转方向相反。

为了方便携带油脂,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主体与主盖相对的侧部外凸后形成用于放置油脂的内腔。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轴套外表面设计成多边形结构。并以八边形结构为佳,以方便施力旋转主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主盖上增设了单向轴承和与单向轴承旋转方向相反的螺套,因此当鱼儿上钩、拉着鱼线向外跑(放线)时,因此时单向轴承内圈与外圈连成一体,即主盖通过该单向轴承与安装在芯轴上的齿盘固定成一体,使主盖与齿盘具有相同的运动趋势,也就是鱼线的拉力能通过线壳、齿杆、齿盘、芯轴转递至主盖,使主盖按旋紧方向运动,从而在鱼线外拉时,主盖更加锁紧在主体上而不会出现松动,进而能有效地确保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去掉主盖、摇臂组件和齿盘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沿主轴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沿芯轴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该纺车式摇轮包括有主体1、主盖2、线壳3、线轮4、位于主体1内的主轴5、套在主轴5上的齿杆6和位于齿杆6的一侧并与齿杆6相啮合的齿盘7,其中,线壳3、线轮4、齿杆6、主轴5和齿盘7均为现有技术,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主盖2与主体1相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设计了主盖防松结构,即主盖2设计成圆盘结构,该主盖2的内端面轴向向内延伸出与主体1螺纹相连接的螺套21,该主盖2的外端面中部向外延伸有轴套22,上述齿盘7安装在芯轴8的一端上,芯轴8另一端连接有摇臂组件9,并通过第一轴承a、第二轴承b支承在该轴套22内,在并该第一、第二轴承之间的芯轴8上套有仅在收线时使芯轴8相对主盖2转动的单向轴承10,上述螺套21的螺纹方向与该单向轴承的旋转方向相反。

正常收线、需要线壳旋转时,只要转动摇臂组件9,此时,单向轴承10中的内、外圈相分离,芯轴8在摇臂组件9作用下能相对于主盖2转动,并带动齿盘7同时转动,进而使齿杆6和线壳3转动。同时通过齿盘7上的销轴71带动固定在主轴上的滑块20作轴向运动,通过主轴5带动线轮4作轴向往复运动,以实现均匀排线。

当鱼儿上钩、拉着鱼线向外跑时,即处于放线的趋势,这时单向轴承10的内圈与外圈连成一体,即单向轴承10起作用,主盖2通过该单向轴承10与齿盘7固定成一体,使主盖2与齿盘7具有相同的运动趋势,也就是,鱼线的拉力能通过线壳3、齿杆6、齿盘7、芯轴8转递至主盖2,使主盖2按旋紧方向运动,从而在鱼线外拉时,主盖2更加锁紧在主体1上而不会出现松动。

除了上述改进之外,本实施例中,还将主体1进行了改进,即主体1与主盖2相对的侧部外突后形成用于放置油脂的内腔11,并为了防止内存的油脂外泄,主盖2与主体1之间、芯轴8与轴套22之间、主轴5前端处和主体1前端的圆筒部处均设有密封所述内腔11的油封结构。本实施例中,上述主盖2在位于螺套21外的端面上开有环形凹槽23,在该凹槽23中嵌设有与主体1上的端面相配合的O形圈c1,以形成主盖2与主体1之间的油封结构,在轴套22内的芯轴8上套有位于第二轴承b外的骨架密封圈c2,以形成芯轴8与轴套22之间的油封结构,主轴5前端处与主轴套管B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c3,主体1前端的圆筒部与轴承座A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c4,这些密封圈均用来密封住所述的内腔,以保证储油区域不被粉尘及水污染,保证了油脂的保存寿命。采用该主体结构,可以利用主体侧部的内腔来存放油脂,这样外出时不用单独携带油脂,并且由于主盖与主体为可拆卸连接,需要维护时,只要拆卸主盖即可以方便地对传动部件进行及时保养,这样既保证了各传动副的使用寿命,又使得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体验感。

同时为了方便操作主盖2与主体1的拆卸连接,上述轴套22外表面设计成多边形结构。并以八边形为佳,供扳手夹持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