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5927发布日期:2019-02-12 21:04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菌接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作物品种抗病性及药剂处理是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措施,温室条件下,利用植物病害的人工接种技术进行品种抗病性评价和高效防病药剂的快速筛选是植物病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植物病害的人工接种过程中,环境条件对人工接种的发病效果影响较大,尤其是病菌接种后的保湿处理。而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制作使用方便,经济实用生物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没有制作使用方便,经济实用生物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包括厚吸水纸,两端开口的防水管,封口膜,双面胶;所述防水管侧面有条贯穿两端开口的开缝;

所述双面胶用于将封口膜粘贴在塑料管与植物茎秆交界处以实现保湿。

所述防水管为塑料管。

所述塑料管的直径为20-40mm。

所述塑料管的长为50-80mm。

所述吸水纸的厚度为5-10mm。

接种时,先用喷湿吸水纸,以无水珠流下为准;

再用注射器将病菌孢子悬浮液注入植物茎秆;

然后从开缝处插入植物茎秆,使其环绕植物茎秆;

最后用封口膜在所述保湿装置与茎秆交界处粘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制作使用方便,经济实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较传统喷水保湿方法保湿效果好,塑料管和吸水纸紧贴芦笋茎秆,可以牢牢锁住水分,用封口膜在保湿装置与茎秆交界处粘贴,进一步防止水分挥发,几乎达到接种过程中的湿度恒定。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较传统喷水保湿方法省工、省力,传统喷水保湿方法喷水易挥发,要每天至少喷水两次以上。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较传统喷水保湿方法湿度保持恒定,传统喷水保湿由于水分不断挥发,造成喷水后湿度偏大,而后逐渐减小,直至低于目的湿度,造成结果不准确。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可用于成株期芦笋接种,避免了芦笋幼苗种植的繁琐流程,传统方法适宜于苗期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吸水纸;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双面胶;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封口膜;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水管1;2-封口膜;3-双面胶;4-开缝;5-吸水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病菌接种的保湿装置,包括厚吸水纸5,两端开口的防水管1,封口膜2,双面胶3;所述防水管侧面有条贯穿两端开口的开缝4;

所述双面胶3用于将封口膜粘贴在所述防水管1与植物茎秆交界处以实现保湿。

所述防水管1为塑料管。

所述塑料管的直径为20-40mm。

所述塑料管的长为50-80mm。

所述吸水纸5的厚度为5-10mm。

接种时,先用喷湿吸水纸5,以无水珠流下为准;

再用注射器将病菌孢子悬浮液注入植物茎秆;

然后从开缝4处插入植物茎秆,使其环绕植物茎秆;

最后用封口膜2在所述保湿装置与茎秆交界处粘贴。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