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复配种衣剂及其应用以及玉米种子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55398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防病虫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农药复配种衣剂及其应用以及玉米种子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东北地区春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病虫害发生也相对复杂,近几年地下害虫和局部严重,东北春玉米去玉米矮化病发生趋势加重,土传病害也发生较为普遍。由于气候适宜,玉米矮化病、玉米根腐病、玉米丝黑穗病是东北普遍发生病害,发生率等于损失率。近几年,春季播种已有干旱低温演变为多雨低温,容易造成除草剂药害特别是乙草胺过量使用产生的药害,乙草胺药害在一些玉米品种上表现尤为明显,因此,缺乏能够有效提高玉米作物生长性能的种衣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药复配种衣剂,其能够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以提高玉米作物的生长性能。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种子的处理方法,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以提高玉米种子长成的玉米作物的生长性能。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农药在玉米种子包衣上的应用,有效防治玉米病虫害,以提高玉米作物的生长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农药复配种衣剂,其活性成分包括硫双威、抑霉唑、戊唑醇以及三十烷醇中的至少两种。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玉米种子的处理方法,其包括将上述活性成份制成种衣剂,采用塑封法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农药复配种衣剂与玉米种子的质量比为1:50~150。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农药复配种衣剂在玉米种子包衣上的应用。

通过将硫双威、抑霉唑、戊唑醇以及三十烷醇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作用于玉米种子,可以有效地防治玉米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提高玉米作物的生长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农药复配种衣剂及其应用以及玉米种子的处理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高的一种农药复配种衣剂,其活性成分包括硫双威、抑霉唑、戊唑醇以及三十烷醇中的至少两种。例如,其活性成分包括硫双威和抑霉唑,或抑霉唑和戊唑醇,或戊唑醇和三十烷醇,或者其活性成分包括硫双威、抑霉唑、戊唑醇以及三十烷醇中的任意三种或四种。

硫双威的化学名称为3,7,9,13四甲基-5-11二氧杂-2,8,14-三硫杂-4,7,9,12-四氮杂十五烷-3,12-二烯-6-10-二酮。发明人研究发现硫双威能够有效地防治玉米矮化病(俗称君子兰苗、老头苗),相对于现有的丙硫克百威的毒性更低,防治效果更好,并且能够很好地与其他药物组分进行协同配合而不影响自身性能。

抑霉唑又叫烯菌灵,其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对侵袭水果、蔬菜和观赏植物的许多真菌病害都有防效。发明人发现将抑霉唑作用于玉米种子后,能够有效地减少根腐病的发生,进而提高玉米作物的生长性能。

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其能够有效地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提高玉米作物的生长性能。

三十烷醇是一种天然的长碳链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名称正三十烷醇,又称蜂花醇,是从蜜蜂蜡中纯化提取的天然生物产品。对人畜无害及副作用,对环境无污染。东北春播乙草胺等除草剂使用量过大,春播昼夜温差大,低温造成药害,形成畸形苗。发明人发现三十烷醇能够有效地缓解乙草胺药害,提高玉米作物的生长性能。

此外,硫双威、抑霉唑、戊唑醇以及三十烷醇这四种药物组分可以进行任何组合而不会影响各自的药物性能,并且能够相互协调配合,达到最佳的多功能防治效果,最大程度的提高玉米作物的生长性能。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的农药复配种衣剂,其活性成分包括硫双威、抑霉唑、戊唑醇以及三十烷醇。该农药复配种衣剂由于含有这四种药物活性成分,使得药物成分之间能够很好的进行协同配合,使得其能够有效防治玉米矮化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根腐病和缓解除草剂药害,同时兼顾防治其它地下害虫。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的农药复配种衣剂,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农药复配种衣剂中,包括其活性成分硫双威3~15%、抑霉唑2~6%、戊唑醇0.5~1%以及三十烷醇0.005~0.01%,余量为溶剂。溶剂可以是水,或者成膜剂等其他助剂和水的组合。这些溶剂是常规的制备种衣剂的助剂。通过上述进行复配,能够得到具有能够有效防治玉米矮化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根腐病和缓解除草剂药害,同时兼顾防治其它地下害虫的复合农药,其药效能够达到在上述比例下进行协同配合,且使得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农药复配种衣剂主要用于防治玉米矮化病时,活性成分包括抑霉唑、戊唑醇以及三十烷醇中的至少一种和硫双威,例如,其活性成分包括抑霉唑、戊唑醇以及三十烷醇中的任意一种和硫双威,或包括抑霉唑、戊唑醇以及三十烷醇中的任意两种和硫双威,其活性成分必须包括硫双威,再配合其他功能的活性成分。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农药复配种衣剂主要用于缓解玉米除草剂药害时,其活性成分包括硫双威、抑霉唑以及戊唑醇中的至少一种和三十烷醇,例如,其活性成分包括抑霉唑、戊唑醇以及硫双威中的任意一种和三十烷醇,或包括抑霉唑、戊唑醇以及硫双威中的任意两种和三十烷醇,其活性成分必须包括三十烷醇,再配合其他功能的活性成分。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农药复配种衣剂主要用于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时,活性成分包括硫双威、抑霉唑以及三十烷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戊唑醇,例如,其活性成分包括抑霉唑、三十烷醇以及硫双威中的任意一种和戊唑醇,或包括抑霉唑、三十烷醇以及硫双威中的任意两种和戊唑醇,其活性成分必须包括戊唑醇,再配合其他功能的活性成分。

根据一些实施方式,该农药复配种衣剂主要用于防治玉米根腐病时,其活性成分包括硫双威、戊唑醇以及三十烷醇中的至少一种和抑霉唑,例如,其活性成分包括戊唑醇、三十烷醇以及硫双威中的任意一种和抑霉唑,或包括戊唑醇、三十烷醇以及硫双威中的任意两种和抑霉唑,其活性成分必须包括抑霉唑,再配合其他功能的活性成分。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该农药复配种衣剂可以将各种成分复配后得到。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还涉及一种农药复配种衣剂,其包括上述的活性成分药和成膜剂。成膜剂可以选用聚乙二醇、田菁胶、羧甲基田菁胶、羟乙基田菁胶、805成膜剂、851成膜剂、853成膜剂、disco成膜剂等,也可以选用其他成膜剂。一些实施方式中,农药复配种衣剂还可以含有防腐剂,生长激素,悬浮剂或者润湿剂等其他助剂。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农药复配种衣剂通过将上述活性成分和成膜剂等其他助剂混合后即可得到。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还涉及一种玉米种子的处理方法,其包括将上述农药复配种衣剂采用塑封法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农药复配种衣剂与玉米种子的质量比为1:50~150。其中,塑封法是将农药复配种衣剂放置于塑封袋中,并放入种子,将种子和农药复配种衣剂充分摇匀混合,使得农药复配种衣剂能够充分附着在种子的表面,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具体包衣时各活性成份含量:每100g玉米种子,需要使用0.06-0.3g硫双威、0.04-0.12g抑霉唑、0.01-0.02g戊唑醇、0.0001-0.0002g三十烷醇。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还涉及上述农药复配种衣剂在玉米种子包衣上的应用。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农药复配种衣剂还可以通过浸泡或者将农药复配种衣剂喷洒在种子表面等方式对玉米种子进行处理,以达到提高玉米作物生长性能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对象的玉米是普通玉米、甜糯鲜食玉米和其它自交系等种质资源,不涉及其它作物。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06g,三十烷醇0.0001g,戊唑醇0.01g、抑霉唑0.04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药种1:50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施例2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3g,三十烷醇0.0002g,戊唑醇0.02g、抑霉唑0.12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100药种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施例3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12g,三十烷醇0.0002g,戊唑醇0.02g、抑霉唑0.08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75药种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施例4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24g,三十烷醇0.00015g,戊唑醇0.015g、抑霉唑0.10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50药种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施例5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08g,三十烷醇0.00018g,戊唑醇0.012g、抑霉唑0.06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60药种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施例6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12g,三十烷醇0.0002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80药种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施例7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12g,戊唑醇0.02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100药种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例例8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12g,抑霉唑0.08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70药种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施例9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12g,三十烷醇0.0002g,戊唑醇0.02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50药种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施例10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三十烷醇0.00015g,戊唑醇0.015g、抑霉唑0.10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50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施例11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24g,戊唑醇0.015g、抑霉唑0.10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50药种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施例12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12g,抑霉唑0.10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50药种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施例13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12g,抑霉唑0.10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70药种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施例14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12g,抑霉唑0.10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100药种质量比进行包衣。

实例例15

每100g玉米种子,使用活性成分硫双威0.12g,抑霉唑0.10g混合后,配置成悬浮种衣剂,播种前与玉米种子按1:150药种质量比进行包衣。

试验例一

防治玉米矮化病试验

将实施例12-15中包衣后得到的玉米种子在试验地进行种植。

试验地设在吉林省长岭县光明乡蒙古屯村,试验地为常年对照品种发生较重地块,而且为连作种植玉米。试验小区面积为40m2,每个实施例的玉米种子处理3次重复,试验设空白对照,即没有进行包衣处理的玉米种子。

对生长过程中的玉米作物进行玉米矮化病完全显症调查,得到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药种比为1:150包衣,玉米矮化病发生率低于8%,药种比为1:100包衣,玉米矮化病发生率为5.64%,在药种比为1:50~150包衣比例范围内均可以有效防治玉米矮化病。

将实施例1包衣得到的玉米种子进行种植试验,并设置空白对照组,进行玉米矮化病完全显症调查并和缺苗率进行比较,得到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四种药剂的复配仍然能够高效防治玉米矮化病,而且田间试验不影响出苗,也没有发现药害株。

试验例二

缓解乙草胺药害试验

将实施例2得到的玉米种子和未经过包衣处理的玉米种子分别进行试验,并设置不用乙草胺作为空白对照组,包衣处理过的玉米种子和未处理的玉米种子分别处理3盆,每盆5株。试验重复3次,乙草胺分为a:正常量(2250毫升/公顷)、b:1.5倍量(3300毫升/公顷)、c:2倍量(4500毫升/公顷)。最初温度设置6℃,处理5天,然后转入15℃处理7天,再转入20℃,恒温处理,10天后调查不同处理药害率,试验地点吉林省公主岭市。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乙草胺用药浓度增加,畸形率也增加,但实施例中的种衣剂处理过的玉米种子的乙草胺药害率明显降低,说明复配的农药复配种衣剂能够有效缓解乙草胺药害。

试验例三

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试验

将实施例2中包衣后得到的玉米种子进行种植试验,试验地设在吉林省公主岭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0.1%菌土覆盖进行接菌处理。试验小区面积为40m2,进行3次重复试验,试验设空白对照,4月下旬初期播种,并在生长过程中进行玉米丝黑穗病完全显症时调查。试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实施例2中复配后的农药复配种衣剂包衣后的玉米种子防治玉米丝黑穗病效果仍然高达94%以上,达到了高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的要求。

试验例四

防治玉米根腐病试验

将实施例2中包衣后得到的玉米种子进行种植试验,试验地设在吉林省公主岭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进行人工接种高粱粒镰孢菌培养物。试验小区面积为40m2,进行3次重复试验,试验设空白对照,4月下旬初期播种,并在6叶期开始挖苗调查根腐病发生率。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实施例2中复配后的农药复配种衣剂包衣后的玉米种子防治玉米根腐病效果为73.46%,也达到了理想的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农药硫双威成份主要是防治玉米矮化病,而三十烷醇成份可以有效缓解除草剂药害,减少畸形苗发生率。抑霉唑能够有效减少根腐病的发生,唑醇为丝黑穗病的有效防治药剂。硫双威威、三十烷醇、抑霉唑和戊唑醇进行组合的农药复配种衣剂能够针对东北区不同区域玉米生产病虫害突出问题进行两种种或多种药剂的混配,适于转化成产品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