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香蒲草与淡水小龙虾生态混种养殖的技术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48201发布日期:2018-08-24 19:26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香蒲草与淡水小龙虾生态混种养殖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香蒲已经有3000年生长历史,早年自然灾害时当地人就以香蒲嫩茎为食物,后生活条件好后特别是茭白的大量种植,人们常食用菜是茭白,而忘记了香可以作为蔬菜的存在,按其食用部分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二类:一是由叶鞘抱合而成的假茎,二是白长肥嫩的地下葡萄茎;香蒲的白长肥嫩的地下葡萄茎是人们可以食用的部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植和经济价植,据资料查询,每100克嫩茎中含蛋白质1.2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2克,膳食纤维4克,维生素c6毫克,钙53毫克,磷24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胡萝卜素及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对可食用的野生植物需求开始从数量型向营养安全保健型转变。我国大面积种植,目前香蒲作为一种可食用可家居用的产品到目前为止没有,有关研究进展较慢,基本上只有河边周围的野生浦笋,随着土地大面积的流转和房产的开发,很多小河都已经填平,野生香浦已经面临绝种。开发香蒲势在必行,如何做到香蒲保持原生态而且提高产量是本发明的重要核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香蒲草与淡水小龙虾生态混种养殖的技术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香蒲草与淡水小龙虾生态混种养殖的技术方法,其创新点在于:依次包括水深管理、拔蒲秆和疏株、投放虾苗、首次收笼、香蒲草及小龙虾的采收,具体为:

水深管理:香蒲草要求水层深浅适中,前期保持15-20厘米浅水,以提高土温,但要严防干旱,以免抑制营养生长,引起大量抽序开花;以后随着植株长高,水深逐渐加深到60-80厘米,最深不宜超过120厘米;

拔蒲秆和疏株:立夏前后香蒲草的蒲秆(花序柄)长出水面,应随时拔除,同时可剥取基部嫩秆及周围鞘状嫩叶作蒲芽上市,同时结合采收,间拔过密分株,并保持每平方米10株左右,且分布均匀;

投放虾苗:收完第一季香浦嫩秆蒲芽后,每亩投放10-12毫米小龙虾苗,约8万尾/亩经过消毒后用水勺轻轻将小龙虾下田,此时的香浦田中已经有了枝角类等浮游生物,小型底栖的水生昆虫,水蚯蚓等环节生物及生藻类和有机碎屑等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而小龙虾食物又给生长中的香浦提供了天然的除虫剂和化肥,从而为农业生产者减少了农药化肥的支出,更重要的是香蒲可食用的嫩茎和小龙虾原生态又给人们提供了优质的食物;

首次收笼:香蒲草经过5个月的生长已经接近收获期,此时在原生态的水田环境中生长的小龙虾比原污染度高的水塘中生长时间上提前20天达到上市要求,而且在香蒲田里生长的小龙虾壳硬色青而且干净,这时小龙虾可以捕捉,用捕虾笼放在香蒲田中预先设置的水田中,第二天早上收笼,放掉小的龙虾留下继续生长;

香蒲草及小龙虾的采收:香蒲草和小龙虾经过8个月的生长期后于10月开始采收,先放掉水田里的水到香蒲草的根部,小龙虾露出水面,人工在水田里收捉,而这时香蒲的收获有二种方法,一是用镰刀从短缩茎上半部割下,另一种是将其与周围的匍匐茎切断后,用手拔出,同时采收时要小心,防止损伤田间的地下根状茎,以免影响生长降低产量;采收的同时,还要保留一部分生长健壮的植株,以利它们不断抽生新株,继续生长,持续高产。

进一步的,所述香蒲草种植是选择香蒲二年生的粗壮根芽经过消毒水消毒后,种植在深1米的水田中,而香蒲草生长的水田的水深度正好是小龙虾生存需要的水田深度,二者都能适应水田的种养殖。

进一步的,所述水田的面积为3亩-5亩为一块,且田埂要有一定坡度,且为避免小龙虾掘穴外逃,田埂宽应在1.5米以上,并在田埂四周设置0.5米高、内壁光滑的防逃墙或防逃板,且水田中间搭建一些泥埂,为小龙虾提供打洞穴的居场所。

进一步的,所述泥埂两头不与田埂相连,田埂长为水田长度的4/5,且田埂宽1米以上,并高出水面5厘米-10厘米;所述水田深度以0.8米-1.5米为宜,最好是中间水深,四周有浅滩。

进一步的,所述水田内种植的香蒲草占水田面积50%,且作为小龙虾的栖息物。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在香蒲田里养殖龙虾,是利用香蒲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香蒲又养虾,以提高香蒲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模式,由于小龙虾对水质和饲养场地的条件要求不高,通过本发明推广香蒲田养殖龙虾,可有效提高香蒲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香蒲田饲养小龙虾可为香蒲田除草,除害虫,不施化肥,不放农药,养虾田一般为香蒲产量可增加20%,同时每亩能增产小龙虾300千克。

2.本发明将香蒲草作为水中植物为龙虾提供了生息,而龙虾则为香蒲草提供了天然的化肥,本发明将香蒲草与龙虾混种混养使得香蒲草在生长中根茎粗壮比野生香蒲草提高一倍,产量比原来高出5倍,龙虾是食虫,香蒲生长中的害虫是龙虾的天然饲料,所以种植香蒲无虫害,无需农药和化肥从而减少了农药化肥的支出,产生的效果是原生态的农作物和水产生物,极有香蒲和小龙虾的经济价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以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香蒲草与淡水小龙虾生态混种养殖的技术方法,依次包括水深管理、拔蒲秆和疏株、投放虾苗、首次收笼、香蒲草及小龙虾的采收,具体为:

水深管理:香蒲草要求水层深浅适中,前期保持15-20厘米浅水,以提高土温,但要严防干旱,以免抑制营养生长,引起大量抽序开花;以后随着植株长高,水深逐渐加深到60-80厘米,最深不宜超过120厘米;水深的控制是提高香蒲品质和产量的重要环节。

拔蒲秆和疏株:立夏前后香蒲草的蒲秆(花序柄)长出水面,应随时拔除,同时可剥取基部嫩秆及周围鞘状嫩叶作蒲芽上市,同时结合采收,间拔过密分株,并保持每平方米10株左右,且分布均匀;

投放虾苗:收完第一季香浦嫩秆蒲芽后,每亩投放10-12毫米小龙虾苗,约8万尾/亩经过消毒后用水勺轻轻将小龙虾下田,此时的香浦田中已经有了枝角类等浮游生物,小型底栖的水生昆虫,水蚯蚓等环节生物及生藻类和有机碎屑等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而小龙虾食物又给生长中的香浦提供了天然的除虫剂和化肥,从而为农业生产者减少了农药化肥的支出,更重要的是香蒲可食用的嫩茎和小龙虾原生态又给人们提供了优质的食物;

首次收笼:香蒲草经过5个月的生长已经接近收获期,此时在原生态的水田环境中生长的小龙虾比原污染度高的水塘中生长时间上提前20天达到上市要求,而且在香蒲田里生长的小龙虾壳硬色青而且干净,这时小龙虾可以捕捉,用捕虾笼放在香蒲田中预先设置的水田中,第二天早上收笼,放掉小的龙虾留下继续生长;第一期成熟的龙虾亩产近200公斤。

香蒲草及小龙虾的采收:香蒲草和小龙虾经过8个月的生长期后于10月开始采收,先放掉水田里的水到香蒲草的根部,小龙虾露出水面,人工在水田里收捉,而这时香蒲的收获有二种方法,一是用镰刀从短缩茎上半部割下,另一种是将其与周围的匍匐茎切断后,用手拔出,同时采收时要小心,防止损伤田间的地下根状茎,以免影响生长降低产量;采收的同时,还要保留一部分生长健壮的植株,以利它们不断抽生新株,继续生长,持续高产;栽植当年因采收次数较少,产量较低,每667m约产香蒲150-200kg;到第二年后,采收次数和产量均可增加1倍。

本实施例中,香蒲草种植是选择香蒲二年生的粗壮根芽经过消毒水消毒后,种植在深1米的水田中,而香蒲草生长的水田的水深度正好是小龙虾生存需要的水田深度,二者都能适应水田的种养殖。

本实施例中,水田的面积为3亩-5亩为一块,且田埂要有一定坡度,且为避免小龙虾掘穴外逃,田埂宽应在1.5米以上,并在田埂四周设置0.5米高、内壁光滑的防逃墙或防逃板,且水田中间搭建一些泥埂,为小龙虾提供打洞穴的居场所。

本实施例中,泥埂两头不与田埂相连,田埂长为水田长度的4/5,且田埂宽1米以上,并高出水面5厘米-10厘米;所述水田深度以0.8米-1.5米为宜,最好是中间水深,四周有浅滩。

本实施例中,水田内种植的香蒲草占水田面积50%,且作为小龙虾的栖息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江苏南通的野生香蒲作为研究植物,栽培方法是:第一步,取生长二年以上的粗壮的野生香蒲根在塘深1.2米处以行距1米*1米种植,以10亩地为一塘,按二亩地为一垄,垄和垄之间2米宽为捕获龙虾的通道以便放置捕虾网;第二步,种植的土地严格要求二年之内没有种过任何植物,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残留,香蒲生长需要的营养成份来自于龙虾的排泄物,而且龙虾是肉形动物,饲料是海杂鱼,龙虾的排泄物正好是蒲笋的营养基,而龙虾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硬性植物作为攀技照射阳光及呼吸氧气,每年香蒲叶茎正好是龙虾的青饲料。

本实施例中,在香蒲田里养殖龙虾,是利用香蒲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香蒲又养虾,以提高香蒲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模式,由于小龙虾对水质和饲养场地的条件要求不高,通过本发明推广香蒲田养殖龙虾,可有效提高香蒲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香蒲田饲养小龙虾可为香蒲田除草,除害虫,不施化肥,不放农药,养虾田一般为香蒲产量可增加20%,同时每亩能增产小龙虾300千克。

实施例3

本发明香蒲草和淡水小龙虾生态混种养殖的主要模式为香蒲龙虾连作:

香蒲龙虾连作:每年春季3月是香蒲的发育期,此时龙虾种苗只有青苗,饵料是水中的微生物,不对香蒲嫩芽产生危害;5月香蒲生长期旺盛,茎叶粗壮,不倒伏,此时龙虾已经是成长的中期,而龙虾需要粗壮的香蒲茎杆作为龙虾出水呼吸空气的攀扶物也便于小龙虾蜕壳时躲避敌害侵袭及栖息,香蒲草的枝叶又是小龙虾的青饲料。

香蒲草与小龙虾混种养殖池塘须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水排水方便,面积一般为3亩-5亩为一块水田。田埂要有一定坡度,且为避免小龙虾掘穴外逃,田埂宽应在1.5米以上,并在田埂四周设置0.5米高、内壁光滑的防逃墙或防逃板。池塘中间搭建一些泥埂,为小龙虾提供打洞穴的居场所。注意泥埂两头不与池埂相连,泥埂长约为池长4/5,埂宽1米以上,埂高出水面5厘米-10厘米。田水深以0.8米-1.5米为宜,最好是中间水深,四周有浅滩,放养前严格消毒,田内种植占水田面积50%的香蒲作为小龙虾的栖息物。

本实施例中,在每年的3月整田种植香蒲,4月放水至1米深时将消毒后的小龙虾苗放入香蒲田中,这时小龙虾吃的是水田中的微生物及水田中的害虫等。

本实施例中,小龙虾养殖到二个月后可直接投喂绞碎的杂鱼、螺蚌肉、蚕蛹、蚯蚓、屠宰场下脚料及米糠、豆饼、麸皮、南瓜、山芋等,这时的小龙虾开始有了排泄物,而这种排泄物和小龙虾未吃完的腐烂的饲料正是香蒲生长时需要的生物肥料。香蒲和龙虾相互成为一种生存的生物链。

本实施例中,7月龙虾已经进入成年期,已经开始捕捞,在种植香蒲时备留的空档正好是放捕龙虾的笼网,第一批龙虾挑选个大的在7月上市,还没有进入成就期的龙虾随着香蒲继续生长,8月收获一批,9月香蒲进行成就期,放水收获香蒲,最后一批龙虾正好随放水收割后的香蒲田整体捕获龙虾完成一轮的香蒲龙虾混种养殖周期。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