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蜂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0873发布日期:2018-07-31 21:5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蜂业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生态蜂箱。



背景技术:

蜜蜂蜂箱,是人工新法饲养蜜蜂中,为蜜蜂生活繁殖所制造的住所。目前,新法饲养中蜂中,公知的蜂箱构造是由前、后、左、右4块厚度为20毫米左右的木板,拼合成一个内空长465毫米,宽380毫米,高245毫方的长方形箱框,在箱框的下方固定1块木质平板箱底,盖上箱盖组成中蜂蜂箱。使用时,在蜂箱里面放置多个长方形的木质活动巢框,中蜂通过底板上面的巢门孔进出蜂箱,在活动巢框上筑造巢房,制造多个长方形的巢脾,在同一张巢脾上,既繁殖幼蜂又贮存蜂蜜。

授权公告号为cn20377592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蜜蜂箱中箱,其由木板材料制成,将两块有l形槽和巢门孔的前后边板,同两块左右边板组合,成型后的蜜蜂箱中箱内空长235-243mm,内空宽220-232mm,高250-260mm。

但是该发明存在以下不足,由于使用木板制作,木质蜂箱在使用过程中经不起长时间风吹、日晒、雨淋的侵蚀,容易腐朽、开裂,耐用性差,使用寿命短,造成木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蜂箱,延长蜂箱使用寿命,节约木材资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蜂箱,包括箱体和盖合在其上的箱盖,所述箱体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周缘的四个侧板,所述侧板采用木塑板材制作;所述侧板拼接处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两个垂直设置并与侧板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塑板材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效果,解决了木质产品对潮湿和多水环境中吸水受潮后容易腐烂、膨胀变形的问题,耐风吹日晒,使用寿命长,节省木材资源。侧板通过连接件拼接组装,安装方便,当其中一块侧板或底座或箱盖损坏时,直接更换新的即可继续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铝合金制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具有较高强度的同时质量轻,减轻蜂箱整体重量,方便转移。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的壁厚为0.8-3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件在保持一定强度的基础上用量较少,节省蜂箱成本。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四个所述侧板分别为前板、后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板顶端与连接件之间形成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可以用来后期放置称重模块,以便生产智能蜂箱。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板和/或箱盖内部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一方面能够减轻蜂箱的重量,保持基础强度的同时节省用料;另一方面通孔能够降低蜂箱内部与外部的热交换速率,提高蜂箱的恒温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内部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能够减轻底座的重量,保持基础强度的同时节省用料。此外,通孔使得底座具有一定的隔热效果,降低蜂箱与地面之间的热交换速率,提高蜂箱内部的恒温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盖和底座上位于通孔两端固定有端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盖使得箱盖和底座上的通孔形成气囊结构,提高蜂箱恒温效果的同时增加隔音性能,减少外部噪音对蜂箱内的蜜蜂生活习性的影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上设有与通孔配合的堵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盖可以通过堵头与通孔的配合卡固,端盖安装方便,提高组装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盖上位于堵头处设有与通孔连通的气孔,所述气孔呈外大内小的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部气温变化使得气囊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时,气孔能够自动调节气囊的气压,减小箱盖和底座因外部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盖与前板之间形成上蜂路,所述前板与底座之间形成长条形的下蜂路;前板位于下蜂路的中部固定有隔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蜂路和下蜂路增加了蜜蜂进出蜂箱的通道,有利于蜜蜂采蜜。隔块使得蜂箱内为双蜂王群时用来将两只蜂王隔开,提高蜂群繁殖速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木塑板材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潮效果,解决了木质产品对潮湿和多水环境中吸水受潮后容易腐烂、膨胀变形的问题,耐风吹日晒,使用寿命长,节省木材资源;

2.侧板通过连接件拼接组装,安装方便,当其中一块侧板或底座或箱盖损坏时,直接更换新的即可继续使用,延长使用寿命;

3.蜂箱整体重量轻,方便转移;

4.蜂箱具有隔热和降噪效果,有利于蜜蜂繁殖生长,提高繁殖速率,增加蜂蜜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整体结构的轴测图;

图2为箱盖打开状态的轴测图;

图3为显示底箱和继箱拼接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显示底箱和继箱侧壁内部结构在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显示底座结构的爆炸图;

图6为显示底座内部结构在图5中b-b向的剖视图;

图7为显示底箱和继箱的前板和后板内部结构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8为显示底箱和继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内部结构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9为显示箱盖结构的爆炸图;

图10为显示箱盖内部结构在图9中c-c向的剖视图;

图11为显示上端盖与箱盖基体连接结构在图4中d部的放大图。

图中:1、底座;11、下端盖;111、第一气孔;112、下堵头;12、第一发泡层;13、第一保护层;2、底箱;21、第一前板;211、第二保护层;212、第二发泡层;213、第一结皮层;22、第一后板;23、第一左侧板;231、第三保护层;232、第三发泡层;233、第二结皮层;24、第一右侧板;25、隔块;26、第一凹槽;3、继箱;31、第二前板;32、第二后板;33、第二左侧板;34、第二右侧板;35、连接件;351、第一卡槽;352、第二卡槽;36、把手;37、第二凹槽;4、箱盖;41、箱盖基体;411、台阶;412、第四发泡层;413、第四保护层;42、上端盖;421、第二气孔;422、上堵头;43、端板;431、穿孔;5、上蜂道;6、下蜂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生态蜂箱,如图1所示,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放置的底座1、底箱2、继箱3和箱盖4,继箱3的前后两端与箱盖4之间形成有上蜂道5,底箱2的前后两端与底座1之间形成有下蜂道6,蜜蜂通过上蜂道5和下蜂道6可以进出蜂箱。

参考图2,底座1整体为矩形板,底座1的底面两侧设有凸起,使得蜂箱放置在地面上时,底座1的中部被支离地面,一方面减少蜂箱底部与底面的热交换,提高蜂箱内部的恒温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减少蚂蚁等虫类爬入到蜂箱内部的可能,降低蜜蜂幼虫生长风险,提高蜜蜂幼虫成活率,提高繁殖速度。

参考图2和图3,底箱2和继箱3均为上下两面敞口的长方体结构。底箱2的底部与底座1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根据需要也可以为粘接或者其他固定方式。底箱2包括第一前板21、第一后板22、第一左侧板23、第一右侧板24各一块以及四个连接件35,第一前板21、第一后板22、第一左侧板23和第一右侧板24拼接处通过连接件35卡固。

继箱3支撑放置在底箱2上,增加了蜂箱的内部空间,有利于蜜蜂的繁殖。继箱3包括第二前板31、第二后板32、第二左侧板33、第二右侧板34各一块以及四个连接件35,第二前板31、第二后板32、第二左侧板33、第二右侧板34拼接处通过连接件35卡固。

参考图3,连接件35呈l型,可以采用铝合金制作,连接件35的壁厚可以为0.8mm-3mm,根据需要,连接件35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制作,如金属材料中的不锈钢、铜等,或者塑料中的pvc等。连接件35上l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槽351和第二卡槽352,第一卡槽351与第一前板21、第一后板22、第二前板31和第二后板32的厚度相适应,第二卡槽352与第一左侧板23、第一右侧板24、第二左侧板33、第二右侧板34的厚度相适应。这样底箱2和继箱3拼接完成后,拼接处被连接件35包覆,降低外部雨水从拼接缝隙进入到蜂箱内部的可能。为了增加连接牢固性,连接件35与底箱2和继箱3的四周的侧板之间通过螺钉进一步固定。为了生产方便,底箱2和继箱3的侧板厚度可以设计成相同尺寸,这样第一卡槽351和第二卡槽352的宽度也相同,既能降低加工成本,又方便组装使用。

参考图2和图3,第一前板21和第一后板22的两端靠近蜂箱内侧与连接件35之间形成有第一凹槽26,第二前板31和第二后板32的两端靠近蜂箱内侧与连接件35之间形成有第二凹槽37,第一凹槽26和第二凹槽37可以用于后期放置称重模块,称重模块能够自动称量蜂箱内部脾的重量,以便生产智能蜂箱。

在第一前板21、第一后板22、第二前板31和第二后板32的外侧分别固定有把手36,以便转移蜂箱时方面搬运。在第一前板21的底端位于下蜂道6的中部还固定有隔块25,使得蜂箱内为双蜂王群时用来将两只蜂王隔开,提高蜂群繁殖速率。

参考图4,为了提高蜂箱的恒温效果,降低外部环境温度变化对蜂箱内部温度的影响,底座1、底箱2、继箱3和箱盖4的板材内部设有多个通孔以形成中空结构,降低蜂箱内外的传热速率。此外,中空结构设计还能够增加蜂箱的隔音效果,降低外部噪音对蜜蜂生长的影响。并且中空结构降低了蜂箱的整体重量,减少耗材的同时搬运轻便。

参考图5和图6,底座1包括第一发泡层12和包覆在其表面的第一保护层13,通孔位于第一发泡层12中。底座1位于通孔的两端固定有下端盖11,下端盖11将通孔遮盖,能够提高美观度。在下端盖11上对应通孔位置设有第一气孔111,第一气孔111横截面呈外大内小的形状。由于通孔两端被下端盖11封堵形成气囊结构,第一气孔111使得气囊内外连通,当外部气温变化使得气囊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时,第一气孔111气孔能够自动调节气囊的气压,减小底座1因外部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在下端盖11上设有与通孔配合卡固的环形的下堵头112,方便下端盖11的组装。

参考图7,第一前板21包括由蜂箱外部向内部依次设置的第二保护层211、第二发泡层212和第一结皮层213,通孔位于第二发泡层212中。第二发泡层212和第一结皮层213上密布有微孔,微孔使得第二发泡层212密度进一步降低,第一结皮层213上的微孔有利于蜜蜂附着和造脾。第一后板22、第二前板31和第二后板32的内部结构与第一前板21相同。

参考图8,第一左侧板23包括由蜂箱外部向内部依次设置的第三保护层231、第三发泡层232和第二结皮层233,通孔位于第三发泡层232中。第三发泡层232和第二结皮层233上密布有微孔,微孔使得第三发泡层232密度进一步降低,第二结皮层233上的微孔有利于蜜蜂附着和造脾。第一右侧板24、第二左侧板33和第二右侧板34的内部结构与第一左侧板23相同。

参考图9和图10,箱盖4包括箱盖基体41、固定在箱盖基体41两端的上端盖42以及固定在箱盖基体41两端下方的端板43。箱盖基体41的底面设有“凸”字形的凹槽使得其底面两端形成台阶411,端板43的两端设有穿孔431,端板43通过螺钉穿过穿孔431后固定在台阶411处。

参考图9和图11,箱盖基体41包括第四发泡层412和包覆在其表面的第四保护层413,通孔位于第四发泡层412中。在上端盖42上对应通孔位置设有第二气孔421,第二气孔421横截面呈外大内小的形状。由于通孔两端被上端盖42封堵形成气囊结构,第二气孔421使得气囊内外连通,当外部气温变化使得气囊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时,第二气孔421气孔能够自动调节气囊的气压,减小箱盖基体41因外部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在上端盖42上设有与通孔配合卡固的环形的上堵头422,方便上端盖42的组装。

上述发泡层均可以采用泡沫板制作,保护层均采用pvc制作,结皮层与发泡层的材料相同。保护层与发泡层可以采用共挤工艺成型,结皮层通过结皮工艺固定在发泡层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