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茄子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3017发布日期:2018-11-07 07:32阅读:19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棚茄子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茄子喜温作物,较耐高温。对光周期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宜,从春到秋都能开花、结实;以露地栽培为主,长江流域多于冬季至早春在苗床播种育苗,北方各省于早春利用温床或阳畦播种育苗。

茄子是茄科植物茄的果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东南亚一带,西汉时传入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茄子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是人们喜爱的大众化食物,且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现今广泛种植的大棚茄子,如何在育苗和茄子成长过程中,提高效率,从而减少大棚茄子种植的整个过程,能够有利于大棚种植户的增产增收。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棚茄子种植方法。

该方法包括五个步骤:

(1)品种选择与准备

在众多茄子品种中,精选较为早熟、可以抵抗低温以及抗病性抗逆性强、产量高优良的品种,在播种前,针对选择的茄子种子除净杂质,用50-55℃水,将种子放入浸泡25分钟,然后多次搓洗,清洗干净后晾干水分;

(2)播种

播前浇水,待基质吸水合墒后,用手攥后水从指缝溢出为宜,然后将种子点播于穴盘中,上盖一层基质,洒透水后,遮阳网覆盖遮阴,选用60-100孔塑料穴盘,即每盘可育苗40株,根据茄子定植需苗量,准备塑料穴盘数量,按每1000盘75孔穴盘用基质准备,播种深度以1cm左右为宜,平整播种床,浇足底水。然后均匀撒上种子,每25克种子播2-3平方米,够栽一亩大棚,播种后盖土1-1.5厘米厚的营养土;

(3)定植

利用高温闷棚杀除虫卵、病菌并且熟化土壤。施肥后,按照30cm株距刨穴,之后用在棚内进行防病喷洒,再将5-6片叶的壮苗带营养块移栽到穴内,浇透水封好穴,两边压紧,在苗处开十字口,将苗引出膜外;定植时埋土不宜过深,以和苗坨齐平为宜;

(4)定植后管理

栽后至坐果期,需要保持基质水分,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果实成长期,在喷灌水后进行有机施肥,肥料控制在667平方米20kg左右,如果遇到秧苗较弱,再加入尿素2次。在开花时,可用蘸花促果。喷药时果实后进行遮挡,栽后75天左右开始采收;定植后10-15天内以提高棚温为主,白天使棚温达到30℃以上,用棚温来促使地温升高;

(5)病虫防治

一般在上午9时前以及下午3时后喷药为宜。

利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保证了茄子种子一定的种植深度,同时配合透气,保鲜膜和喷水操作,保证了茄子种子在栽培过程中充分的空气、温度和水分,大大提高了茄子种子的发芽率,不仅能提高的商品等级,利于防病,利于产品连续上市,而且可避免辣椒的落花、落果及落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制备方法仅仅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构思前提下对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大棚茄子种植方法,具体为如下步骤:

一、品种选择与准备

在众多茄子品种中,精选较为早熟、可以抵抗低温以及抗病性抗逆性强、产量高优良的品种。例如:10-702长茄、农友长茄、黑大长或者郑研早青茄等品种。

在播种前,针对选择的茄子种子除净杂质,用50-55℃水,将种子放入浸泡25分钟,然后多次搓洗,清洗干净后晾干水分;或者用10%磷酸三钠水溶液,将种子放入浸泡20分钟,然后多次搓洗,再用清水将种子上的上述水溶液冲洗干净,之再用20-30℃水,将种子浸入240-300分钟,再进行后续工作。

二、播种

先用白酒浸泡种子,穴内浇3-5厘米深水,水渗完后用喷撒种子,用固体cm或em菌450克拌土15千克覆盖种子,厚为1厘米,支覆盖物保湿遮阳。

播前浇水,待基质吸水合墒后,用手攥后水从指缝溢出为宜,然后将种子点播于穴盘中,上盖一层基质,洒透水后,遮阳网覆盖遮阴。

选用60-100孔塑料穴盘,即每盘可育苗40株,根据茄子定植需苗量,准备塑料穴盘数量。按每1000盘75孔穴盘用基质准备,播种深度以1cm左右为宜。

平整播种床,浇足底水。然后均匀撒上种子,每25克种子播2-3平方米,够栽一亩大棚,播种后盖土1-1.5厘米厚的营养土。

当幼苗具2叶1心时,分栽于营养钵内,或按10厘米见方栽人划好的格内,栽完后用硫酸锌水1000倍液浇灌,诱长深根早缓苗;生长后期叶面喷2次铜铵合剂,即硫酸铜50克、碳酸氢铵75千克,拌好对水做叶面喷洒

春大棚茄子河南省中部地区3月中旬定植,于上年11月下旬播种;育苗期间正值低温季节,一般要求在加温温室或日光温室铺地热线育苗,待长出2片真叶时分苗至日光温室中。

三、定植

在定植前40-50大扣棚,扣棚后10--15天开始整地,按35厘米小行、65厘米大行开沟,沟宽15厘米,把剩余肥料均匀地施在沟内后封垄;垄高30厘米。

利用高温闷棚杀除虫卵、病菌并且熟化土壤。施肥后,按照30cm株距刨穴,之后用在棚内进行防病喷洒,再将5-6片叶的壮苗带营养块移栽到穴内,浇透水封好穴,两边压紧,在苗处开十字口,将苗引出膜外。

定植后浇缓棵水2次,每次较小水量为宜。地表水干之后进行培土,然后盖地膜,温度以白天25-28℃、夜晚15-18℃为宜。选冷尾暖头晴天上午栽苗,按株距20-30厘米的密度定植,每667平方米种植3500株。定植时埋土不宜过深,以和苗坨齐平为宜。

四、定植后管理

栽后至坐果期,需要保持基质水分,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果实成长期,在喷灌水后进行有机施肥,肥料控制在667平方米20kg左右,如果遇到秧苗较弱,再加入尿素2次。在开花时,可用蘸花促果。喷药时果实后进行遮挡,栽后75天左右开始采收。

上述盛果期管理:当夜温不低于17℃时关天窗,昼夜通风;每隔5-6天浇一次水,每隔两水追肥一次;同时将基部老叶、黄叶打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养分集中攻果,促进果实生长。

定植后10-15天内以提高棚温为主,白天使棚温达到30℃以上,用棚温来促使地温升高;午间时间通顶风换气,但不能放门风,更不能放底风,并要加强松土,提高地温。

门茄坐果后白天使26℃的棚温维持7小时以上,上午棚温达30℃时开始通风,下午温度降到23℃以下时关闭通风口;将第一分枝以下的侧枝全部除去,如进行双干整枝,还要打掉多余的侧芽。

盖膜保温时,当冬季气温低时,采用二棚三膜覆盖;通风透光时,每天上午8时至下午3时利用小棚膜透光降温,棚内温度保持在26℃左右,当温度上升时要进行通风透光。

五、病虫防治

一般在上午9时前以及下午3时后喷药为宜。生产过程中要保持田园清洁,及时摘除病枝、残叶,减少传播源。茄子病害主要有灰毒并、白粉病、褐纹病等。每隔6天喷1次,连续喷3次,要尽早防治。

加强通风,降温排湿,喷洒速克灵、灰毒菌核尽、甲拖等防治,病毒病必须彻底消灭,控制传染源。

在开花之前喷洒短稳杆菌防治青虫;喷洒苦参碱和鲜牛奶的混合物防治蚜虫。在防治青虫和蚜虫方面,优选短稳杆菌和苦参碱与鲜牛奶的混合物,其防治效果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