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胆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33003发布日期:2018-11-07 07:32阅读:10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雪胆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葫芦科雪胆属植物生于大青山的深山老林的林荫下,由于滥采滥挖,现已稀少了,逐步走向濒危物种。

雪胆,又称盘莲、苦金盆、蛇莲、罗锅底等,有好几个品种,作为药用,它们有共性,都有健脾胃,生津液,清热利湿,杀菌治痢的作用,但也有个性,有大苦大寒的中华雪胆,有微苦微甘的大籽雪胆,中华雪胆是治疗菌痢的特效药,而大籽雪胆则是治消渴病的良药,药市上经常混淆,不易被人识别。

目前,雪胆的种植还处于研究发展阶段,由于其野生雪胆被大量无休止的采集,使得其已经成为濒危物种,不利于对雪胆在医药领域的发展,而且,普通的方法种植雪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其发芽率不高,致使其存活率低等缺陷,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适应雪胆生长,增加雪胆产量的雪胆的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应雪胆生长,增加雪胆产量,幼苗存活率高及种子发芽率高的雪胆的种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的雪胆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海拔高度为1100~1300米,常年温度在16~26℃,相对湿度在40~45%之间的地方作为生长种植地;

b、选择距山溪河流15~30米处,排水良好,土地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地作为种植地;

c、将排水良好,土地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挖松整畦,每畦8~12平方米,每平方米施腐熟的牛羊粪2~3千克,加腐木叶2~3千克,与沙质土壤拌匀,土壤深度25~30厘米;

d、繁殖方法:

a、分株繁殖法:在每年秋季收获和施肥时,雪胆主根块茎周围会长出多个扁圆形的小块茎,直接摘下小块茎植种在步骤c中整理好的土壤中,在小块茎上盖土3~5厘米;

b、切块繁殖法:在农历十月间进行,将体积较大的雪胆(选择扁形的)切成3×6厘米见方的小块,切小块时,小块的上下两面均需带茎皮,待切口稍凉干后,用干净草木灰抹上,然后将小块的雪胆放置荫凉处12小时,次日将其栽培于步骤c中整理好的土壤中;

c、种子繁殖法:在秋季中旬,采摘雪胆种子,凉干,筛簸干净备用,于农历十月,将雪胆种子直接点播在步骤c中整理好的土壤中,种子间距在5~7厘米,点播时,凹面朝上,然后加盖5~6厘米的腐殖质土壤;

e、出苗后应及时设架或支柱以供藤蔓攀援上架,避免互相缠绕,成活一年后,在冬季及时移栽即可。

利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种植雪胆,具有种子发芽率高,幼苗存活率高、产量高的优点,同时,在切块繁殖法时对小块的切口进行抹草木灰的处理,能提高小块雪胆的发芽率,使其不会坏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选取都匀螺丝壳作为种植基地,都匀螺丝壳地处东经107°20′~27′,北纬26°12′~16′,为斗篷山的姊妹山,属高原季风气候,主峰海拔1738米。适宜种植雪胆。

a、选择海拔高度为1100~1300米,常年温度在16~26℃,相对湿度在40~45%之间的地方作为生长种植地;

b、选择距山溪河流15~30米处,排水良好,土地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地作为种植地;

c、将排水良好,土地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挖松整畦,每畦8~12平方米,每平方米施腐熟的牛羊粪2~3千克,加腐木叶2~3千克,与沙质土壤拌匀,土壤深度25~30厘米;

d、繁殖方法:

采用分株繁殖法:在每年秋季收获和施肥时,雪胆主根块茎周围会长出多个扁圆形的小块茎,直接摘下小块茎植种在步骤c中整理好的土壤中,在小块茎上盖土3~5厘米;

e、出苗后应及时设架或支柱以供藤蔓攀援上架,避免互相缠绕,成活一年后,在冬季及时移栽即可。

管理:雪胆怕大旱和水涝,要及时浇水和排涝,春末夏初,其藤蔓生长速度较快,要及时上架。

实施例2:与实施例1选用相同的基地:

a、选择海拔高度为1100~1300米,常年温度在16~26℃,相对湿度在40~45%之间的地方作为生长种植地;

b、选择距山溪河流15~30米处,排水良好,土地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地作为种植地;

c、将排水良好,土地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挖松整畦,每畦8~12平方米,每平方米施腐熟的牛羊粪2~3千克,加腐木叶2~3千克,与沙质土壤拌匀,土壤深度25~30厘米;

d、繁殖方法:

采用切块繁殖法:在农历十月间进行,将体积较大的雪胆(选择扁形的)切成3×6厘米见方的小块,切小块时,小块的上下两面均需带茎皮,待切口稍凉干后,用干净草木灰抹上,然后将小块的雪胆放置荫凉处12小时,次日将其栽培于步骤c中整理好的土壤中;

e、出苗后应及时设架或支柱以供藤蔓攀援上架,避免互相缠绕,成活一年后,在冬季及时移栽即可。

管理:雪胆怕大旱和水涝,要及时浇水和排涝,春末夏初,其藤蔓生长速度较快,要及时上架。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和2相同,采用相同的种植基地:

a、选择海拔高度为1100~1300米,常年温度在16~26℃,相对湿度在40~45%之间的地方作为生长种植地;

b、选择距山溪河流15~30米处,排水良好,土地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地作为种植地;

c、将排水良好,土地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挖松整畦,每畦8~12平方米,每平方米施腐熟的牛羊粪2~3千克,加腐木叶2~3千克,与沙质土壤拌匀,土壤深度25~30厘米;

d、繁殖方法:

采用种子繁殖法:在秋季中旬,采摘雪胆种子,凉干,筛簸干净备用,于农历十月,将雪胆种子直接点播在步骤c中整理好的土壤中,种子间距在5~7厘米,点播时,凹面朝上,然后加盖5~6厘米的腐殖质土壤;

e、出苗后应及时设架或支柱以供藤蔓攀援上架,避免互相缠绕,成活一年后,在冬季及时移栽即可。

管理:雪胆怕大旱和水涝,要及时浇水和排涝,春末夏初,其藤蔓生长速度较快,要及时上架。

采用上述三种种植方法在基地共种植雪胆的种植土地面积约1.5亩,林下面积约3亩,其中在土地种植雪胆的亩产鲜雪胆600斤,林下种植雪胆的亩产鲜雪胆150斤。而采用普通种植方法种植雪胆,种植土地面积约1.5亩,林下面积约3亩,其中,在土地种植雪胆的亩产鲜雪胆300斤,林下种植雪胆的亩产鲜雪胆70斤。

因此,与本发明相比,其产量是普通种植方法的一倍以上,达到高产的目的,同时,对比其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种植的雪胆的发芽率和幼苗存活率也是普通方法种植雪胆的一倍以上。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中药种植领域,具体是一种雪胆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海拔高度为1100~1300米,常年温度在16~26℃,相对湿度在40~45%之间的地方作为生长种植地;选择距山溪河流15~30米处,排水良好,土地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地作为种植地;将排水良好,土地肥沃,湿润的沙质土壤挖松整畦,每畦8~12平方米,每平方米施腐熟的牛羊粪2~3千克,加腐木叶2~3千克,与沙质土壤拌匀,土壤深度25~30厘米;D、繁殖方法:a、分株繁殖法:b、切块繁殖法:c、种子繁殖法;出苗后应及时设架或支柱以供藤蔓攀援上架,避免互相缠绕,成活一年后,在冬季及时移栽即可。利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种植雪胆,具有种子发芽率高,幼苗存活率高、产量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司勤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黔南州司奇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29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