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4814发布日期:2018-09-21 19:42阅读:16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莴笋是一年生或二年草本,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渍,嫩叶也可食用。莴笋可食用,具有开通疏利、消积下气、利尿通乳、强壮机体、防癌抗癌、宽肠通便等功能,因此备受欢迎。

传统的莴笋种植主要是种植于地面上,随着大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莴笋种植于大棚内也越来越流行。莴笋种植时,要防积水和密集种植,以避免发生诸如霜霉病、软腐病等病患而影响莴笋的生长与采收。莴笋的根系浅,吸收能力弱,对氧气要求较高。但现有种植方式中,即要保持土地湿润又要避免形成积水则对浇灌操作要求、和水利设置要求较高,且要保证充足的氧气则必须经常松土,劳动量也大,且为了提高单位产量,莴笋往往密集种植,患病莴笋往往会影响到旁边的植株,传染旁边的植株,对莴笋种植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育种:将莴笋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0-12小时, 然后用纱布包裹置于阴凉处放置,每隔10-12小时散开透气一次然后再度使用纱布包裹放置,待莴笋种子有80% 以上露白后用来撒种;

S2撒种:按每平米20-30克的量将露白的莴笋种子撒在苗床上,并覆上2-3毫米的细沙或细土,然后盖上一层稻草,待种子破土成为幼苗后,在苗床上设置遮阳网以遮挡烈日;

S3:移植:待幼苗长至5-6厘米时移植,将莴笋幼苗移植到种植架上;

其中,所述种植架包括有顶架以及活动放置于所述顶架下面的多个种植框,所述种植框的顶部开口,边缘开设有凸缘,通过所述凸缘放置于所述顶架上,所述种植框的侧壁和/或底部开设有透气孔;

所述种植框内填充有种植土,种植土按质量比5-3:1的比例由土壤和腐熟的有机肥相混合而成;

移植后浇足定根水;

S4:后期管理和采收:移植后根据天气和长势追肥和浇水;待莴笋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尖端相平时采收。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框高度为10-20厘米、长度为8-12厘米、宽度为8-12厘米;所述透气孔的直径为3-5毫米。

进一步地,步骤S4中,追肥的具体方式为:按每次每种植框20-30克的量每半个月施粪肥一次,按每次每种植框5-10克的量每半个月施尿素一次。

进一步地,步骤S4中,浇水的具体方式为:前一个月每隔3-4天浇水一次,每次每种植框浇水50-80毫升,一个月后至采收前一周每隔一周浇水一次,每次每种植框浇水100-120毫升;追肥后一同浇水,每次每种植框浇水100-120毫升。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在撒种前将莴笋种子置于25%甲霜灵600-800倍液或50%福美双1000-1200倍液或50%甲霜灵锰锌1000-1200倍液中浸泡1-2小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种植时,将幼苗移植到种植架上种植,由于种植架上的种植框的侧壁和/或底部开设有透气孔,因此可有效避免形成积水,也利于莴笋吸收氧气,极其符合莴笋的生长习性,从而能有效保障莴笋的快速生长;

种植框是活动放置于顶架上的,因此可调节种植框之间的距离,以调节莴笋的距离,即利于管理,也能保证莴笋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种植框互相独立,因此当某个种植框内的莴笋患病时,可进行专门的救济,即使救济不成功,也仅需要拿掉患病的莴笋所在种植框即可,不会对旁边的种植框上的莴笋带来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中种植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育种:将莴笋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0小时, 然后用纱布包裹置于阴凉处放置,每隔10小时散开透气一次然后再度使用纱布包裹放置,待莴笋种子有80% 以上露白后用来撒种;

S2撒种:在撒种前将莴笋种子置于25%甲霜灵600倍液中浸泡2小时,按每平米20克的量将露白的莴笋种子撒在苗床上,并覆上2毫米的细沙或细土,然后盖上一层稻草,待种子破土成为幼苗后,在苗床上设置遮阳网以遮挡烈日;

S3:移植:待幼苗长至5厘米时移植,将莴笋幼苗移植到种植架上;

其中,请参照图1,种植架包括有顶架1以及活动放置于顶架1下面的多个种植框2,顶架1由多根平行的长板状结构组成,种植框1放置在两根长板状结构之间,种植框2悬空放置,种植框2的顶部开口,边缘开设有凸缘,通过凸缘放置于顶架1上,种植框2的侧壁和底部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3;种植框2高度为10厘米、长度为8厘米、宽度为8厘米;透气孔3的直径为3毫米,间距为2厘米;

种植框2内填充有种植土,种植土按质量比5:1的比例由土壤和腐熟的有机肥相混合而成;

移植后浇足定根水;

S4:后期管理和采收:移植后根据天气和长势追肥和浇水;

其中,追肥的具体方式为:按每次每种植框20克的量每半个月施粪肥一次,按每次每种植框5克的量每半个月施尿素一次;

浇水的具体方式为:前一个月每隔3天浇水一次,每次每种植框2浇水50毫升,一个月后至采收前一周每隔一周浇水一次,每次每种植框2浇水100毫升;追肥后一同浇水,每次每种植框2浇水100毫升;

待莴笋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尖端相平时采收。

实施例2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育种:将莴笋种子在清水中浸泡12小时, 然后用纱布包裹置于阴凉处放置,每隔12小时散开透气一次然后再度使用纱布包裹放置,待莴笋种子有80% 以上露白后用来撒种;

S2撒种:在撒种前将莴笋种子置于50%甲霜灵锰锌1200倍液中浸泡1小时,按每平米30克的量将露白的莴笋种子撒在苗床上,并覆上3毫米的细沙或细土,然后盖上一层稻草,待种子破土成为幼苗后,在苗床上设置遮阳网以遮挡烈日;

S3:移植:待幼苗长至6厘米时移植,将莴笋幼苗移植到种植架上;

其中,请参照图1,种植架包括有顶架1以及活动放置于顶架1下面的多个种植框2,顶架1由多根平行的长板状结构组成,种植框1放置在两根长板状结构之间,种植框2悬空放置,种植框2的顶部开口,边缘开设有凸缘,通过凸缘放置于顶架1上,种植框2的侧壁和底部开设有透气孔3;种植框2高度为20厘米、长度为12厘米、宽度为12厘米;透气孔3的直径为5毫米;

种植框2内填充有种植土,种植土按质量比3:1的比例由土壤和腐熟的有机肥相混合而成;

移植后浇足定根水;

S4:后期管理和采收:移植后根据天气和长势追肥和浇水;

其中,追肥的具体方式为:按每次每种植框30克的量每半个月施粪肥一次,按每次每种植框10克的量每半个月施尿素一次;

浇水的具体方式为:前一个月每隔4天浇水一次,每次每种植框2浇水80毫升,一个月后至采收前一周每隔一周浇水一次,每次每种植框2浇水120毫升;追肥后一同浇水,每次每种植框2浇水120毫升;

待莴笋顶端与最高叶片的尖端相平时采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