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毒自动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08054发布日期:2019-01-05 09:0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毒自动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养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蜂毒自动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胡蜂毒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有强大而良好的作用。药理学作用表现为具有极好的抗炎镇痛、改善血液循环、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同时临床医学证明胡蜂毒有抑制肿瘤细胞和抗辐射的作用,而且胡蜂毒对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老寒腿及其运动损伤等疾病也有着一定的疗效。

在胡蜂的养殖过程中,为了得到胡蜂的毒液,需要养蜂者利用工具刺激胡蜂来促使胡蜂排出毒液,然后对毒液进行采集,这样的方式效率较低,且胡蜂具有较强的攻击性,养蜂者在作业过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蜂毒自动采集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通过人工采集胡蜂的毒液的效率低且安全隐患大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毒自动采集装置,其中,包括:采集室,其设置有一进蜂口和一室门;采集气囊,每个该采集气囊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乳胶层,且每个该采集气囊向上凸设有一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一电磁阀;若干个该采集气囊自左至右等间距地挂设于所述采集室内;输气管,其设置有一放气阀,且每个所述采集气囊的所述导气管均与该输气管进行连接;气泵,其设置于所述采集室外;所述输气管的一端与该气泵进行连接;以及采集盘,其放置于所述采集室的底部,以位于所有的所述采集气囊的下方。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采集气囊通过所述导气管挂设于所述采集室内。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气管位于所述采集室的外面的上方,每个所述采集气囊的所述导气管的上端穿过所述采集室的顶壁后与所述输气管进行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采集气囊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采集室的各个壁体为不透光壁体,且所述输气管内设置有发光源。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源为一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把一定量的胡蜂放入到采集室内后,可以通过若干个采集气囊的交错膨胀来刺激胡蜂攻击各个采集气囊表面的乳胶层,胡蜂便把毒液排出到乳胶层表面,最后毒液会落入到采集盘内,采集完成后,打开收集室的室门,再通过人工把乳胶层表面残留的毒液清理到采集盘内,便可拿出采集盘以实现毒液的收集。本发明能够自动促使胡蜂排出毒液,其效率高且完全避免养蜂者在采集蜂毒的过程中被胡蜂攻击,蜂毒采集过程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蜂毒自动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采集室,2-进蜂口,3-采集气囊,4-乳胶层,5-导气管,6-电磁阀,7-输气管,8-放气阀,9-气泵,10-采集盘,11-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蜂毒自动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蜂毒自动采集装置包括采集室1、采集气囊3、输气管7、气泵9以及采集盘10。参考图1,采集室1设置有一进蜂口2和一室门,进蜂口2用于把胡蜂放入到采集室1内。室门打开时,便于清理排毒后的胡蜂和对收集到的毒液进行转移。采集室1可以呈长方体状,进蜂口2设置于采集室1的左侧壁上,室门可以为采集室1的前侧壁,前侧壁的下端铰接于采集室1的底壁,且前侧壁的上端通过锁扣与采集室1的顶壁进行连接。

继续参考图1,每个采集气囊3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乳胶层4,且每个采集气囊3向上凸设有一导气管5,导气管5上设置有一电磁阀6,打开电磁阀6,便能通过导气管5对采集气囊3进行充放气操作,以使采集气囊3进行膨胀和收缩。若干个采集气囊3自左至右等间距地挂设于采集室1内,在采集蜂毒时,可以使若干个采集气整3交错进行膨胀。优选地,每个采集气囊3通过导气管5挂设于采集室1内,导气管5直接固定于采集室1的顶壁上,便能实现对采集气囊3的挂设。另外,优选地,采集气囊3的数量为四个,在交错进行膨胀时,可以先使第一个和第三个采集气囊3同时膨胀,而第二和第四个采集气囊3保持收缩,然后在第一个和第三个采集气囊3重新收缩后,再使第二和第四个采集气囊3同时膨胀,以此循环。通过采集气整3的膨胀和收缩便能刺激胡蜂攻击采集气囊3表面的乳胶层4,以进行排毒。

继续参考图1,输气管7设置有一放气阀8,且每个采集气囊3的导气管5均与输气管7进行连接,气泵9设置于采集室1外,输气管7的一端与气泵9进行连接。通过气泵9往输气管7抽送空气,打开电磁阀6的导气管5,便能把空气输送入到对应的采集气囊3内使这个采集气囊3膨胀,而气泵9停止输送空气时,打开放气阀8,便能使电磁阀6处于打开状态的膨胀的采集气囊3内的空气向外排出,以使这个采集气囊3重新收缩。优选地,输气管7位于采集室1的外面的上方,每个采集气囊3的导气管5的上端穿过采集室1的顶壁后与输气管7进行连接,从而减少位于采集室1内的部件,使胡蜂集中攻击各个采集气囊3的乳胶层4。

继续参考图1,采集盘10放置于采集室1的底部,以位于所有的采集气囊3的下方,每个采集气囊3的乳胶层4上收集到的胡蜂的毒液最终流落到采集盘10内进行存放,而在胡蜂排毒完成后,打开采集室1的室门,再通过人工把残留在乳胶层4上的毒液进行清理收集到采集盘10内,便可把采集盘10取出,以对毒液进行转移。

本发明把一定量的胡蜂放入到采集室1内后,可以通过若干个采集气囊3的交错膨胀来刺激胡蜂攻击各个采集气囊3表面的乳胶层4,胡蜂便把毒液排出到乳胶层4的表面,最后毒液会落入到采集盘10内,采集完成后,打开收集室1的室门,再通过人工把乳胶层4表面残留的毒液清理到采集盘10内,便可拿出采集盘10,以实现毒液的收集。本发明能够自动促使胡蜂排出毒液,其效率高且完全避免养蜂者在采集蜂毒的过程中被胡蜂攻击,蜂毒采集过程安全可靠。

继续参考图1,本发明进一步地,采集室1的各个壁体为不透光壁体,且输气管7内设置有发光源。优选地,发光源为一灯管11,灯管11覆盖在所有的导气管5的上方。在导气管5的电磁阀6打开后,发光源的光线能够照射到采集气囊3内,使采集气囊3具有一定的光亮,以吸引胡蜂靠近采集气囊3,从而在采集气囊3突然膨胀和收缩时,能够吸引更多的胡蜂攻击乳胶层4,以提高蜂毒采集的效率。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