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悬浮农药附着剂的制备方法、农药附着剂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62487发布日期:2018-12-22 08:14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高悬浮农药附着剂的制备方法、农药附着剂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悬浮农药附着剂的制备方法、农药附着剂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农药在风吹、日晒、雨淋的作用下极易流失、降解,造成持效时间短、利用率低,需要反复大量喷施,不仅拉高生产成本,更造成了严重的土壤和水体污染,导致生态系统失衡。

目前,农药高效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缓释和展着技术。农药缓释剂主要分为物理型和化学型。前者主要依靠高分子化合物与原药间的物理结合形成,其包括微胶囊体、均一体、包结化合物以及吸附性制品等;后者是原药与高分子化合物间通过化学反应结合而成,包括原药与高分子直接结合、交联结合以及络合等多种方式。其中以物理型缓释剂的发展尤为迅速,虽然现有农药缓释技术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缓释效率不高、引发二次污染等,且缓释技术大多因工艺复杂、成本高昂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特别是我国缓释技术发展较迟,缓释材料制备工艺尚不成熟,难以精准、科学地控制农药释放速率,导致释放速率和病虫害发生规律难以匹配,造成有虫无药或有药无虫的结果。农药展着技术一般是通过添加氮酮为主的展着剂,增加农药在叶面上的铺展速度和渗透速度,以减少药剂流失。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药流失情况,但其抗雨水冲淋能力不强,在雨季仍不能奏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农药展着技术抗冲刷能力弱,不能有效解决农药高效利用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高悬浮农药附着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超纯水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粉末,搅拌至溶解,随后加入碱液调节ph至8-10;

(2)向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充分搅拌、反应得到二氧化硅与十六烷基溴化铵的混合溶液;

(3)向步骤(2)得到的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搅拌溶解;

(4)将步骤(3)得到的溶液在520-560℃下煅烧,使二氧化硅颗粒尺寸达到纳米级,,并形成多孔结构,获得高悬浮农药附着剂;

上述各原料用量为:每升超纯水中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5-50g、正硅酸四乙酯5-50ml、聚乙烯醇1.5-7g。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高悬浮农药附着剂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碱液为氨水。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高悬浮农药附着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15-20%。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高悬浮农药附着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4)中二氧化硅的尺寸为20-100nm。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高悬浮农药附着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1)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溶解温度为60-80℃。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高悬浮农药附着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3)中聚乙烯醇的溶解温度为50-70℃。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高悬浮农药附着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4)中的煅烧时间为4-8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悬浮农药附着剂,其由上述的高悬浮农药附着剂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高悬浮农药附着剂的使用方法,将所述高悬浮农药附着剂与农药制剂按5-10%的比例混匀后喷洒于植物叶面。

本发明技术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出的农药附着剂包含多孔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其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可以高效吸附农药分子,形成二氧化硅-农药复合物,该复合物极易被植物叶面的粗糙结构阻滞,有效抵抗雨水的冲淋能力,提高农药在雨季施用的作用效果,减少药剂流失,降低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经试验,使用本附着剂后,农药的附着量增加20-50%、降低流失20-50%、农药用量减少20-40%;

添加了该附着剂的农药在植物叶面表面留滞,持续稳定地供给,保证药效;

在该农药附着剂中含有大量的羟基,使其在水中具有高悬浮性,有利于与各种农药一起加水喷施以提高药效;

本发明所制备的农药附着剂机理独特,其具有原料简单、工艺简单、省时省力、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特点,极适用于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备的高悬浮农药附着剂中纳米二氧化硅的sem图;

图2为实施例二制备的高悬浮农药附着剂中纳米二氧化硅的sem图;

图3为实施例三制备的高悬浮农药附着剂中纳米二氧化硅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制备了一种高悬浮农药附着剂,其包括以下步骤:

(1)取1l超纯水,加热至60℃,向其中加入10g十六烷基溴化铵,搅拌20min至固体充分溶解;随后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氨水,调节ph至8;

(2)向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加入10ml正硅酸四乙酯,搅拌20h,使体系充分反应,得到二氧化硅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液;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溶液加热至50℃,再加入3g聚乙烯醇,搅拌10h至混合均匀;

(4)将步骤(3)得到的溶液在520℃下煅烧4h,使二氧化硅颗粒的尺寸达到20-50nm,并形成多孔结构,获得高悬浮农药附着剂,图1所示即为本实施例所获得的农药附着剂中二氧化硅的sem图。

将混合液置于520℃的高温下煅烧,使得附着剂中的二氧化硅颗粒达到纳米级,形成多孔结构,大大增加其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以进一步提高吸附效率。同时附着剂中含有大量的-oh,使得纳米级二氧化硅颗粒悬浮不沉积、均匀分散。将该附着剂与兑入农药溶液中,悬浮的多孔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吸附农药分子,形成二氧化硅-农药复合物,该复合物极易被植物叶面的粗糙结构阻滞,从而提高农药的附着力及抗冲刷能力。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高悬浮农药附着剂与毒死蜱桶混,混用比例为5%,将该混合农药施用于安徽省太和县某玉米种植地,经检测,农药在玉米叶面上的附着力提高2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制备了一种高悬浮农药附着剂,其包括以下步骤:

(1)取1.5l超纯水,加热至70℃,向其中加入30g十六烷基溴化铵,搅拌30min至固体充分溶解;随后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8%的氨水,调节ph至10;

(2)向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加入30ml正硅酸四乙酯,搅拌25h,使体系充分反应,得到二氧化硅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液;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溶液加热至60℃,再加入5g聚乙烯醇,搅拌20h至混合均匀;

(4)将步骤(3)得到的溶液在540℃下煅烧6h,使二氧化硅颗粒的尺寸达到50-70nm,并形成多孔结构,获得高悬浮农药附着剂,图2所示即为本实施例所获得的农药附着剂中二氧化硅的sem图。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高悬浮农药附着剂与毒死蜱桶混,混用比例为7%,将该混合农药施用于安徽省太和县某玉米种植地,经检测,农药在玉米叶面上的附着力提高30%。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制备了一种高悬浮农药附着剂,其包括以下步骤:

(1)取2l超纯水,加热至80℃,向其中加入50g十六烷基溴化铵,搅拌40min至固体充分溶解;随后向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0%的氨水,调节ph至9;

(2)向步骤(1)得到的溶液中加入50ml正硅酸四乙酯,搅拌30h,使体系充分反应,得到二氧化硅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混合液;

(3)将步骤(2)中得到的溶液加热至70℃,再加入7g聚乙烯醇,搅拌30h至混合均匀;

(4)将步骤(3)得到的溶液在560℃下煅烧8h,使二氧化硅颗粒的尺寸达到70-100nm,并形成多孔结构,获得高悬浮农药附着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获得的农药附着剂中二氧化硅的sem图。

将本实施例制备的高悬浮农药附着剂与毒死蜱桶混,混用比例为10%,将该混合农药施用于安徽省太和县某玉米种植地,经检测,农药在玉米叶面上的附着力提高50%。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