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茶幼苗养殖用防晒防涝网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5893发布日期:2019-03-08 22:55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茶幼苗养殖用防晒防涝网棚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白茶培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茶幼苗养殖用防晒防涝网棚。



背景技术: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汉族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各地的白茶树是通过购买优质茶苗生长而成,白茶苗是由白茶枝叶扦插于较为肥沃的土地上,培育十月以上即可成为白茶种苗,进行移植栽培,福建、浙江等地是白茶盛产地,其夏秋两季天气炎热,白茶苗容易被烈日晒伤或晒枯,以至于影响白茶苗的生长及成活率,现有的白茶苗防晒设施大多是在苗圃顶端铺盖黑纱网,从而进行防晒,但黑纱网大多为一次性用品,无法进行多次使用,同时黑纱网的铺设较为麻烦,需要用多个竹杆弯曲成半圆状插入土中固定,再将黑纱网与竹竿进行固定,既麻烦的同时也不稳固,南方夏天多台风和暴雨,仅凭竹竿无法呈受大风和暴雨的吹袭,同时在多雨时节无法防止涝灾,白茶苗圃易被雨水冲散或将白茶苗冲出苗圃,而且白茶苗长时间积于水中容易烂根,从而降低白茶苗的成苗率,降低茶农收益。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白茶幼苗养殖用防晒防涝网棚,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茶幼苗养殖用防晒防涝网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防晒设施铺设步骤较为复杂,稳定性不高,无法承受大风和暴雨的吹袭的,不具备防涝能力问题。

本发明白茶幼苗养殖用防晒防涝网棚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白茶幼苗养殖用防晒防涝网棚,其中,该白茶幼苗养殖用防晒防涝网棚包括有:黑纱网、支撑杆、固定板、转轴、收容环、隔水层、导水槽、出水管、牵引绳、球阀、拉环、收容槽、集水层、导出管、导流管、进水口、固定块、插板、拉板、插槽、滑板和遮帘,所述支撑杆后侧中部设置有黑纱网,所述支撑杆底端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中部顶端焊接有转轴,所述支撑杆顶端中部焊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顶端中部滑动连接有插板,且支撑杆前端底部设置有遮帘,所述固定板右侧顶端焊接有收容环,且收容环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进水口,且收容环前端中部设置有隔水层,且隔水层塑料层,所述隔水层前端中部设置有拉板,且拉板前端顶部嵌入设置有插槽,且拉板左右两端一体设置有滑板,所述隔水层外壁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导水槽,且隔水层内壁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底端设置有球阀,且隔水层内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牵引绳,且牵引绳后侧设置有拉环,所述收容环前端内壁嵌入设置有收容槽,且收容环后侧中部嵌入设置有集水层,且收容槽后侧顶端设置有出水管,且导出管顶端设置有导流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左右两侧底端均焊接有连接板,且支撑杆底端通过连接板焊接有固定板,且转轴嵌入设置于连接板中部,且连接板转轴底端固定板嵌入设置有倾斜状凹槽,且固定板间顶端贴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水槽呈波浪状设置,且导水槽前端高于后端,且导水槽呈倾斜“l”状设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底端呈三棱柱状设置,且固定板外表面嵌入设置有条纹凹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管顶端内壁嵌入设置有注水管,且注水管均匀分布于导水槽内侧,且出水管底端连接有导出管,且球阀设置于出水管与导出管连接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块呈“凹”形设置,且固定块内壁中部嵌入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与滑板契合,且固定块内壁顶端嵌入设置有凹入槽,且插板左右两侧均嵌入于凹入槽内侧,且插板底端横截面小于顶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杆和收容环均呈半圆状,且支撑杆中部底端设置有挂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支撑杆左右两侧底端均焊接有连接板,且支撑杆底端通过连接板焊接有固定板,且转轴嵌入设置于连接板中部,且连接板转轴底端固定板嵌入设置有倾斜状凹槽,且固定板间顶端贴合,使用时将后侧的支撑杆插入地表,再拖动前端的支撑杆向前方移动拉直,移动时前端固定板通过转轴向下方转动,将固定板拉成水平状,再将固定板插入地表进行固定,该设备使设备具有伸缩能力,使设备固定使用时更加的便捷,同时方便储存,减少储存时存放面积,而且能多次重复使用。

2、本发明通过导水槽呈波浪状设置,且导水槽前端高于后端,且导水槽呈倾斜“l”状设置,下雨时通过拉板将隔水层拉出,将拉板与固定块连接,从而进行固定,隔水层具有良好的隔水能力,避免白茶苗因雨水的冲刷导致白茶苗圃的损坏,同时雨水通过导水槽导入集水层内收集,便于白茶的灌溉,使茶农培育茶苗更加的省力。

3、本发明通过固定板底端呈三棱柱状设置,且固定板外表面嵌入设置有条纹凹槽,固定板插入地表后固定,使设备使用时更加的稳固,不易晃动,增加了固定板与地表的接触,增加摩擦,避免被风吹倒,提高茶苗成苗率。

4、本发明通过出水管顶端内壁嵌入设置有注水管,且注水管均匀分布于导水槽内侧,且出水管底端连接有导出管,且球阀设置于出水管与导出管连接处,进行浇灌时,打开球阀,集水层内的水通过导出管流入出水管,由于集水层内水的高度高于出水管,使水通过出水管内侧的注水管流出,进行灌溉,使茶农培育茶苗更加的省力。

5、本发明通过固定块呈“凹”形设置,且固定块内壁中部嵌入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与滑板契合,且固定块内壁顶端嵌入设置有凹入槽,且插板左右两侧均嵌入于凹入槽内侧,且插板底端横截面小于顶端,将隔水层拉出时,将拉板通过滑板与固定块固定,同时将插板插入插槽中,使铺设隔水层时,隔水层不易被风吹动,使其能有效的阻隔雨水,避免白茶苗圃被雨水冲散,提高白茶成苗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收容环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收容环右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拉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图1a处放大图。

图中:1-黑纱网,2-支撑杆,3-固定板,301-转轴,4-收容环,401-隔水层,4011-导水槽,4012-出水管,4013-牵引绳,4014-球阀,4015-拉环,402-收容槽,403-集水层,404-导出管,405-导流管,5-进水口,6-固定块,601-插板,7-拉板,701-插槽,702-滑板,8-遮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发明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发明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附图7,一种白茶幼苗养殖用防晒防涝网棚,包括有:黑纱网1、支撑杆2、固定板3、转轴301、收容环4、隔水层401、导水槽4011、出水管4012、牵引绳4013、球阀4014、拉环4015、收容槽402、集水层403、导出管404、导流管405、进水口5、固定块6、插板601、拉板7、插槽701、滑板702和遮帘8,支撑杆2后侧中部设置有黑纱网1,支撑杆2底端焊接有固定板3,且固定板3中部顶端焊接有转轴301,支撑杆2顶端中部焊接有固定块6,且固定块6顶端中部滑动连接有插板601,且支撑杆2前端底部设置有遮帘8,固定板3右侧顶端焊接有收容环4,且收容环4顶端中部嵌入设置有进水口5,且收容环4前端中部设置有隔水层401,且隔水层401塑料层,隔水层401前端中部设置有拉板7,且拉板7前端顶部嵌入设置有插槽701,且拉板7左右两端一体设置有滑板702,隔水层401外壁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导水槽4011,且隔水层401内壁左右两侧均嵌入设置有出水管4012,且出水管4012底端设置有球阀4014,且隔水层401内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牵引绳4013,且牵引绳4013后侧设置有拉环4015,收容环4前端内壁嵌入设置有收容槽402,且收容环4后侧中部嵌入设置有集水层403,且收容槽402后侧顶端设置有出水管404,且导出管404顶端设置有导流管405。

进一步的,支撑杆2左右两侧底端均焊接有连接板,且支撑杆2底端通过连接板焊接有固定板3,且转轴301嵌入设置于连接板中部,且连接板转轴301底端固定板3嵌入设置有倾斜状凹槽,且固定板3间顶端贴合,使用时将后侧的支撑杆2插入地表,再拖动前端的支撑杆2向前方移动拉直,移动时前端固定板3通过转轴301向下方转动,将固定板3拉成水平状,再将固定板3插入地表进行固定,该设备使设备具有伸缩能力,使设备固定使用时更加的便捷,同时方便储存,减少储存时存放面积,而且能多次重复使用。

进一步的,导水槽4011呈波浪状设置,且导水槽4011前端高于后端,且导水槽4011呈倾斜“l”状设置,下雨时通过拉板7将隔水层401拉出,将拉板7与固定块6连接,从而进行固定,隔水层401具有良好的隔水能力,避免白茶苗因雨水的冲刷导致白茶苗圃的损坏,同时雨水通过导水槽4011导入集水层403内收集,便于白茶的灌溉,使茶农培育茶苗更加的省力。

进一步的,固定板3底端呈三棱柱状设置,且固定板3外表面嵌入设置有条纹凹槽,固定板3插入地表后固定,使设备使用时更加的稳固,不易晃动,增加了固定板3与地表的接触,增加摩擦,避免被风吹倒,提高茶苗成苗率。

进一步的,出水管4012顶端内壁嵌入设置有注水管,且注水管均匀分布于导水槽4011内侧,且出水管4012底端连接有导出管404,且球阀4014设置于出水管4012与导出管404连接处,进行浇灌时,打开球阀4014,集水层403内的水通过导出管404流入出水管4012,由于集水层403内水的高度高于出水管4012,使水通过出水管4012内侧的注水管流出,进行灌溉,使茶农培育茶苗更加的省力。

进一步的,固定块6呈“凹”形设置,且固定块6内壁中部嵌入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与滑板702契合,且固定块6内壁顶端嵌入设置有凹入槽,且插板601左右两侧均嵌入于凹入槽内侧,且插板601底端横截面小于顶端,握住拉板7,将隔水层401拉出时至固定块6处,再将插板601沿凹入槽向上拉动,拉板7通过滑板702沿滑轨滑动与固定块6固定,同时将插板601沿凹入槽向下插入插槽701中,使拉板7与固定块6固定,使得铺设隔水层401时,隔水层401不易被风吹动,使其能有效的阻隔雨水,避免白茶苗圃被雨水冲散,提高白茶成苗率。

进一步的,支撑杆2和收容环4均呈半圆状,且支撑杆2中部底端设置有挂钩,支撑杆2和收容环4均具有良好的支撑能力,同时遮帘8具有良好的防晒能力,将遮帘8放下时能有效的避免白茶苗被前端的阳光照射晒伤,茶农观察茶苗长势时,将遮帘8拉起,通过挂钩勾住,便于茶农的观察。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时,将后侧的支撑杆2插入地表,再拖动前端的支撑杆2向前方移动拉直,移动时前端固定板3通过转轴301向下方转动,将固定板3拉成水平状,再将固定板3插入地表进行固定,然后将遮帘8放下进行防晒,下雨时,通过拉板7将隔水层401拉出,将将拉板7通过滑板702与固定块6固定,同时将插板601插入插槽701中,从而进行固定,雨水通过导水槽4011导入导流管405中,再通过导流管405导入集水层403内收集,进行浇灌时,打开球阀4014,水通过导出管404导入出水管4012中,集水层403内水的高度高于出水管4012,使水通过出水管4012内侧的注水管流出,进行灌溉,雨停后,将拉环4015向后侧拉动,拉环4015通过牵引绳4013将隔水层401拉入收容槽402内,保持白茶苗的通风,设备使用完毕后将设备通过转轴301折叠收容即可。

综上,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