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田平整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1432发布日期:2018-11-07 19:48阅读:6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水田平整耙。



背景技术:

平整耙是用于表层土壤耕作的农具,耕作深度一般不超过15 厘米,现有的平整耙由木把、钯头组成,钯头装有铁齿,农村中的铁匠、木匠都能制作,多用于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草、平整菜园等,为了使水田更加平整,便于耕种,平整耙还会用于水田之中。

现有的平整耙长度固定,在进行使用时只能平整特定深度的水田,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同时水田内部杂草多而杂,易缠绕在平整耙上不但难以处理,而且对平整耙的损害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水田平整耙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的实现清除杂草,使用寿命长的新型水田平整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水田平整耙,包括:外框架;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固定于所述外框架的顶部;第二牵引板,所述第二牵引板固定于所述外框架的侧部;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杆、第二转轴和电机,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外框架,且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侧设有所述电机,且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外框架的侧部;平整耙,所述平整耙包括耙杆和耙头,所述耙杆贯穿所述转动杆,且所述耙杆的底部固定正四棱台形的所述耙头;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螺杆、第一螺套和横杆,所述第一螺杆固定于所述转动杆的顶部,且所述第一螺杆贯穿所述横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两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套,所述横杆的侧部固定所述耙杆;辅助平整机构,所述辅助平整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侧部。

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一牵引板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外框架的顶部,且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侧部固定所述第一牵引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呈四棱台形固定于所述外框架的顶部,且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转轴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360°。

优选的,所述外框架的侧部转动连接移动轮,且所述移动轮的侧部垂直固定扳动手柄。

优选的,所述移动轮与所述外框架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90°,且所述移动轮设于所述外框架的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辅助平整机构包括第二螺套、连接杆、第二螺杆、弧形背板和刀片,所述弧形背板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杆的侧部,且所述弧形背板的侧部固定所述刀片;所述弧形背板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所述转动杆的顶部固定所述连接杆,且所述连接杆的内部贯穿所述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套。

优选的,所述刀片采用三角形结构呈矩形阵列等距焊接于所述弧形背板的侧部,且所述弧形背板与所述转动杆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180°。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侧部设有滑槽,且所述滑槽的数量、间距与所述平整耙的数量、间距相同。

优选的,所述平整耙还包括挡板和滑块,所述滑块固定于所述耙杆的侧部,且所述滑块卡合连接所述滑槽;所述耙杆的顶部设有所述挡板。

优选的,所述横杆与所述耙杆之间通过锁紧螺栓固定,且所述横杆表面的所述滑槽的截面采用“T”字形结构。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水田平整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水田平整耙,水田平整耙可根据抽拉所述平整耙,以调整所述平整耙下伸的长度,实现以不同的深度进行水田的平整,满足不同的需求,使用范围广;同时可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转动杆使所述平整耙进行旋转,以便于在所述平整耙被水田内部杂草缠绕时可旋转使所述平整耙漏出,便于进行及时的处理,加快水田平整的效率,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水田平整耙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辅助平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平整耙与横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牵引机构,11、第一转轴,12、第一牵引板,13、支撑架,2、升降机构,21、第一螺杆,22、第一螺套,23、横杆,231、滑槽,3、辅助平整机构,31、第二螺套,32、连接杆,33、第二螺杆,34、弧形背板,35、刀片,4、扳动手柄,5、移动轮,6、第二牵引板,7、平整耙,71、挡板,72、滑块,73、耙杆,74、耙头,8、外框架,9、转动机构,91、转动杆,92、第二转轴,93、电机,9a、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水田平整耙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辅助平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平整耙与横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新型水田平整耙包括:外框架8;牵引机构1,所述牵引机构1固定于所述外框架8的顶部;第二牵引板6,所述第二牵引板6固定于所述外框架8的侧部;转动机构9,所述转动机构9包括转动杆91、第二转轴92和电机93,所述转动杆91转动连接所述外框架8,且所述转动杆91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二转轴92;所述第二转轴92的一侧设有所述电机93,且所述电机93固定于所述外框架8的侧部;平整耙7,所述平整耙7包括耙杆73和耙头74,所述耙杆73贯穿所述转动杆91,且所述耙杆73的底部固定正四棱台形的所述耙头74;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第一螺杆21、第一螺套22和横杆23,所述第一螺杆21固定于所述转动杆91的顶部,且所述第一螺杆21贯穿所述横杆23;所述第一螺杆21的两侧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套22,所述横杆23的侧部固定所述耙杆73;辅助平整机构3,所述辅助平整机构3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杆91的侧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对整体提供驱动力,所述牵引机构1包括第一转轴11、第一牵引板12和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固定于所述外框架8的顶部,且所述支撑架13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1的侧部固定所述第一牵引板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提高整体的稳定性,所述支撑架13呈四棱台形固定于所述外框架8的顶部,且所述支撑架13与所述第一转轴11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36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整体移动,所述外框架8的侧部转动连接移动轮5,且所述移动轮5的侧部垂直固定扳动手柄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便于移动和状态的固定,所述移动轮5与所述外框架8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90°,且所述移动轮5设于所述外框架8的中心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进行辅助平整,所述辅助平整机构3包括第二螺套31、连接杆32、第二螺杆33、弧形背板34和刀片35,所述弧形背板34转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杆91的侧部,且所述弧形背板34的侧部固定所述刀片35;所述弧形背板34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33,所述转动杆91的顶部固定所述连接杆32,且所述连接杆32的内部贯穿所述第二螺杆33;所述第二螺杆33的侧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套3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为了实现对水田进行平整,所述刀片35采用三角形结构呈矩形阵列等距焊接于所述弧形背板34的侧部,且所述弧形背板34与所述转动杆91之间的旋转角度为0°-18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杆23的侧部设有滑槽231,且所述滑槽231的数量、间距与所述平整耙7的数量、间距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整耙7还包括挡板71和滑块72,所述滑块72固定于所述耙杆73的侧部,且所述滑块72卡合连接所述滑槽231;所述耙杆73的顶部设有所述挡板7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杆23与所述耙杆73之间通过锁紧螺栓9a固定,且所述横杆23表面的所述滑槽231的截面采用“T”字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水田平整耙的使用原理为:首先根据需求将动力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牵引板12或所述第二牵引板6,根据需求旋转所述第一螺套22,使所述横杆23进行升降,实现调整所述平整耙7插入到所述转动杆91的内部,以便于调整所述平整耙7,使之向下伸出合适的长度,在整体进行移动时,使所述移动轮5与所述外框架8垂直,实现整体的移动,在所述平整耙7使用时通过旋转所述扳动手柄4使所述移动轮5与所述外框架8平行,将整体置于水田旋转所述第二螺套31,使所述第二螺杆31底部的所述弧形背板34与所述耙头74在一条水平面上,利用所述耙头74以及所述刀片35对水田进行平整,若水田内部的杂草阻碍所述平整耙7即可通过所述电机93驱动所述第二转轴92使所述平整耙7旋转,便于进行清理,若所述平整耙7出现损坏,可松开所述锁紧螺栓9a取出所述平整耙7进行局部替换。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水田平整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水田平整耙,水田平整耙可根据抽拉所述平整耙7,以调整所述平整耙7下伸的长度,实现以不同的深度进行水田的平整,满足不同的需求,使用范围广;同时可通过所述电机93驱动所述转动杆91使所述平整耙7进行旋转,以便于在所述平整耙7被水田内部杂草缠绕时可旋转使所述平整耙7漏出,便于进行及时的处理,加快水田平整的效率,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