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海鲜菇生长的培养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4972发布日期:2018-10-12 21:2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鲜菇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适应海鲜菇生长的培养架。



背景技术:

海鲜菇又名玉蕈、斑玉蕈,真姬菇,质地脆嫩,味道鲜鲜,具有海蟹味,在日本称之为“蟹味菇”、“海鲜菇”。隶属于白蘑科、玉蕈属,子实体中等至较大。如今栽培的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玉龙菇”,多为工厂化栽培。

海鲜菇菌丝生长阶段无需光照,直射光线不仅会抑制生长,而且会使菌丝色泽变深,然而在生殖阶段需要一定的弱光来促使原基的正常发育,光照与原基发生量有一定的相关性,黑暗会抑制菌盖的分化而产生畸形菇,并且黑暗中海鲜菇易白化,影响海鲜菇的产量和口感,子实体生长过程中有明显的向光性。出菇阶段光照控制在200-10001x较为理想。现有技术的可适应海鲜菇生长的培养架都由数根横梁和竖梁组合而成,将海鲜菇培养菌袋放置在培养架上,不能调节光照,不利于海鲜菇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光照,可适应海鲜菇生长的培养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适应海鲜菇生长的培养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若干培养网架和4根竖杆,所述第一框架包括4根第一圆管,4根所述第一圆管首尾连接围成方形,所述第二框架包括4根第二圆管,4根所述第二圆管首尾连接围成方形,所述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的材质均为铁,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水平且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框架在第二框架的下方,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顶点分别通过所述竖杆对应连接;

4根所述第一圆管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圆管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呈长方形,所述第一圆管的内部横向设有第一卷轴,所述第一卷轴的表面缠绕第一遮光布,所述第一遮光布上设有若干透光结构,所述透光结构由两道以上的透光缝形成,两道以上的所述透光缝均相交于同一点,第一遮光布的伸出端设有第一磁条,所述第一磁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框架上设有竖直放置的外螺纹杆,所述外螺纹杆的底端与第二框架的顶点连接,所述外螺纹杆上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开设有内螺纹通孔,所述外螺纹杆与所述内螺纹通孔相适配,所述旋转块的上端开设有横向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均为伸出端,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呈方形;

所述培养网架呈方形,4根所述竖杆上均匀间隔设有挂钩,所述挂钩的一端与竖杆连接,所述挂钩的另一端向与所述培养网架的顶点连接。

进一步的,4根所述第二圆管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圆管的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呈长方形,所述第二圆管的内部横向设有第二卷轴,所述第二卷轴的表面缠绕有第二遮光布,所述第二遮光布的伸出端设有第二磁条,所述第二磁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网架包括培养网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呈方形,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培养网相适配,所述培养网的四边分别嵌入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的转角位置开设第三通孔,所述挂钩的自由端穿过第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缝设有三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框架的底部设有2个万向轮,2个所述万向轮对称设置,所述竖杆上还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竖杆插接,所述第二凹槽与相邻培养架的竖杆插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遮光布和透光缝使光照进入到培养架内部,设置可以旋转的遮光板可以改变光照进入培养架内部的光照量,培养网架有多层,采用有孔的培养网架可以保证空气从培养架底部从下到上顺利流通到达到每一层的海鲜菇培养菌袋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海鲜菇生长阶段对于弱光的需求,促进海鲜菇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可适应海鲜菇生长的培养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块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1、第一框架;11、第一圆管;12、第一遮光布;13、第一磁条;14、透光缝;2、第二框架;21、第二圆管;22、第二遮光布;23、第二磁条;25、外螺纹杆;251、旋转块;252、转轴;253、旋转把手;254、遮光板;

3、竖杆;31、挂钩;4、培养网架;41、凸起;5、万向轮;6、连接块;61、第一凹槽;62、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第一遮光布通过设置透光缝使光照进入到培养架内部,设置可以旋转,能高度调节的遮光板,该培养架满足海鲜菇生长过程中需要弱光的条件。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适应海鲜菇生长的培养架,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若干培养网架4和4根竖杆3,所述第一框架1包括4根第一圆管11,4根所述第一圆管11首尾连接围成方形,所述第二框架2包括4根第二圆管21,4根所述第二圆管21首尾连接围成方形,所述第一圆管11和第二圆管21的材质均为铁,所述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水平且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框架1在第二框架2的下方,所述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的顶点分别通过所述竖杆3对应连接;

4根所述第一圆管11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圆管1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呈长方形,所述第一圆管11的内部横向设有第一卷轴,所述第一卷轴的表面缠绕第一遮光布12,所述第一遮光布12上设有若干透光结构,所述透光结构由两道以上的透光缝14形成,两道以上的所述透光缝14均相交于同一点,第一遮光布12的伸出端设有第一磁条13,所述第一磁条1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框架2上设有竖直放置的外螺纹杆25,所述外螺纹杆25的底端与第二框架2的顶点连接,所述外螺纹杆25上连接有旋转块251,所述旋转块251开设有内螺纹通孔,所述外螺纹杆25与所述内螺纹通孔相适配,所述旋转块251的上端开设有横向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转轴252,所述转轴252的两端均为伸出端,所述转轴252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把手253,所述转轴252的另一端连接有遮光板254,所述遮光板254呈方形;

所述培养网架4呈方形,4根所述竖杆3上均匀间隔设有挂钩31,所述挂钩31的一端与竖杆3连接,所述挂钩31的另一端向与所述培养网架4的顶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培养网架4被挂钩31钩住固定在竖杆3上,将海鲜菇培养菌袋放置在培养网架4上,在海鲜菇的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弱光时,拉动第一遮光布12,向上拉动至第二圆管21处,第一磁条13与铁制的第二圆管21相互吸引固定,将培养架的四个侧面和都被第一遮光布12覆盖,光线透过透光缝14进入到培养架内部,转动旋转把手253,遮光板254随之旋转,可以调节外界光照进入到培养架内部的量,满足海鲜菇生长所需要的光照。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遮光布12和透光缝14使光照进入到培养架内部,设置可以旋转的遮光板254可以改变光照进入培养架内部的光照量,培养网架4有多层,采用有孔的培养网架4可以保证空气从培养架底部从下到上顺利流通到达到每一层的海鲜菇培养菌袋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海鲜菇生长阶段对于弱光的需求,促进海鲜菇的生长。

进一步的,4根所述第二圆管21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圆管21的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呈长方形,所述第二圆管21的内部横向设有第二卷轴,所述第二卷轴的表面缠绕有第二遮光布22,所述第二遮光布22的伸出端设有第二磁条23,所述第二磁条23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海鲜菇菌丝生长阶段无需光照时,拉动第二遮光布22,并向下拉动至第一圆管11处,第二磁条23与铁制的第一圆管11相互吸引固定,培养架的四个侧面全部被第二遮光布22覆盖,转动旋转块251,遮光板254向下移动直至遮光板254盖住培养架的顶部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网架4包括培养网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呈方形,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培养网相适配,所述培养网的四边分别嵌入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的转角位置开设第三通孔,所述挂钩31的自由端穿过第三通孔。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培养网架4通过第三框架的第三通孔与挂钩31的自由端连接,该培养网架4可以方便的取下和安装,从而方便对培养网架4的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透光缝14设有三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框架2的底部设有2个万向轮5,2个所述万向轮5对称设置,所述竖杆3上还设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凹槽61和第二凹槽62,所述第一凹槽61与竖杆3插接,所述第二凹槽62与相邻培养架的竖杆3插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相邻培养架之间通过连接块6连接,当要移动培养架时,只需推动一个培养架,既可推动所有的培养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遮光布12和透光缝14使光照进入到培养架内部,设置可以旋转的遮光板254可以改变光照进入培养架内部的光照量,培养网架4有多层,采用有孔的培养网架4可以保证空气从培养架底部从下到上顺利流通到达到每一层的海鲜菇培养菌袋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海鲜菇不同生长阶段对于光照的需求,促进海鲜菇的生长。

实施例一

一种可适应海鲜菇生长的培养架,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若干培养网架4和4根竖杆3,所述第一框架1包括4根第一圆管11,4根所述第一圆管11首尾连接围成方形,所述第二框架2包括4根第二圆管21,4根所述第二圆管21首尾连接围成方形,所述第一圆管11和第二圆管21的材质均为铁,所述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水平且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框架1在第二框架2的下方,所述第一框架1和第二框架2的顶点分别通过所述竖杆3对应连接;

4根所述第一圆管11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圆管11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呈长方形,所述第一圆管11的内部横向设有第一卷轴,所述第一卷轴的表面缠绕第一遮光布12,所述第一遮光布12上设有若干透光结构,所述透光结构由两道以上的透光缝14形成,两道以上的所述透光缝14均相交于同一点,第一遮光布12的伸出端设有第一磁条13,所述第一磁条1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框架2上设有竖直放置的外螺纹杆25,所述外螺纹杆25的底端与第二框架2的顶点连接,所述外螺纹杆25上连接有旋转块251,所述旋转块251开设有内螺纹通孔,所述外螺纹杆25与所述内螺纹通孔相适配,所述旋转块251的上端开设有横向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转轴252,所述转轴252的两端均为伸出端,所述转轴252的一端连接有旋转把手253,所述转轴252的另一端连接有遮光板254,所述遮光板254呈方形;

所述培养网架4呈方形,4根所述竖杆3上均匀间隔设有挂钩31,所述挂钩31的一端与竖杆3连接,所述挂钩31的另一端向与所述培养网架4的顶点连接。

进一步的,4根所述第二圆管21呈内部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圆管21的表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呈长方形,所述第二圆管21的内部横向设有第二卷轴,所述第二卷轴的表面缠绕有第二遮光布22,所述第二遮光布22的伸出端设有第二磁条23,所述第二磁条23穿过所述第二通孔。

所述培养网架4包括培养网和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呈方形,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培养网相适配,所述培养网的四边分别嵌入第三框架,所述第三框架的转角位置开设第三通孔,所述挂钩31的自由端穿过第三通孔。所述透光缝14设有三道。

所述第二框架2的底部设有2个万向轮5,2个所述万向轮5对称设置,所述竖杆3上还设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上依次开设有第一凹槽61和第二凹槽62,所述第一凹槽61与竖杆3插接,所述第二凹槽62与相邻培养架的竖杆3插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适应海鲜菇生长的培养架,通过设置第一遮光布和透光缝使光照进入到培养架内部,设置可以旋转的遮光板可以改变光照进入培养架内部的光照量,培养网架有多层,采用有孔的培养网架可以保证空气从培养架底部从下到上顺利流通到达到每一层的海鲜菇培养菌袋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海鲜菇生长阶段对于弱光的需求,促进海鲜菇的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