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1057发布日期:2018-11-16 20:27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麦脱粒装置,特别是一种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小麦科研实践工作过程中,往往需要将成熟小麦的种子进行脱粒,之后在利用脱粒后的小麦种子进行各种实验和其它科研活动,由于实验和科研活动所需种子量比较少,因此,现有的小麦脱粒方式主要是人工脱粒,也就是由科研人员将麦穗上的种子一粒粒捻出,这样的方式虽然对小麦种子的外壳损伤较小,但是毕竟效率过低,难以满足科学实验的需求。

另外,现有的农业生产用小麦脱粒装置,通常由电机带动,体积过大,只适合大批量麦穗的脱粒工作,对于单穗小麦,无法进行精准脱粒,故此,无法满足科学实验用单穗小麦的脱粒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适合放置于桌面上且能快速完成单穗小麦脱粒工作的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有脱粒筒,所述脱粒筒内设有脱粒辊,所述脱粒辊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架设与脱粒筒上,所述脱粒筒的顶端设有进料斗,所述脱粒筒的底部设有一个下料口,所述下料口上固定有一片筛网,所述下料口的下方固定有一根竖直向下的下料筒,所述脱粒筒的后端设有出秸筒,所述进料斗和出秸筒均与脱粒筒相连通,所述下料筒上固定有一个倾斜向下且底端设有开口的出糠筒,所述出糠筒与下料筒相连通,所述出糠筒的中轴线与下料筒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相交于该平面内,所述出糠筒的内壁的顶部固定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上均布有若干个风扇叶片,所述驱动电机上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末端设有电源插头,所述出糠筒的外壁上设有开关按钮,所述驱动电机、开关按钮和电源线相串联,所述脱粒筒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脱粒齿,所述脱粒辊的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个脱粒凸起,所述转轴的右端面上固定有一个摇把,所述摇把置于脱粒筒的右端面的外侧。

为了便于接收下料筒中落下的脱粒完毕的小麦种子,本实用新型的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所述下料筒的底部设有一个落料盒,所述落料盒上固定有一个把手,所述落料盒的内底面上固定有一层软垫片。

为了更加顺畅的将脱粒过程中产生的麦糠吹送至出糠筒中,本实用新型的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所述出糠筒的中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

为了确保转轴和脱粒辊能顺畅的转动,本实用新型的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所述转轴的两端与脱粒筒之间均设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2)具体使用的时候,科研人员首先将电源插头与电源对接,然后按下开关按钮,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启动之后,主轴就会带动风扇叶片不断的转动,从而使出糠筒中产生较大风力,自出糠筒的顶端向底端的开口处吹动,之后,科研人员一手不断的摇动摇把,一手将单穗小麦放置于进料斗中,在重力作用下,单穗小麦进入脱粒筒中,与此同时,随着摇把的不断摇动,在摇把的带动下,转轴不断转动,而转轴在转动的同时,则会带动脱粒辊不断的转动,随着脱粒辊的不断转动,在脱粒辊的脱粒凸起和脱粒筒上的脱粒齿的共同作用下,即可将单穗小麦上的种子脱出,同时产生一定量的麦秸和麦糠,麦秸在脱粒辊的带动下会从出秸筒中释出,麦糠和种子则会透过筛网上的网孔落入到下料筒中,麦糠和种子在从下料筒中下落的过程中,会受到出糠筒中风力的吹动,由于麦糠的密度较小,因而会在风力的作用下被吹送至出糠筒中,并从出糠筒底部的开口处被风力吹出,而种子由于密度大,重量较重,因而依然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继续下落,并会从下料筒的底部落至落料盒中,最终完成单穗小麦的脱粒工作,与现有的人工脱粒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脱粒速度快,能节约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与现有的生产用脱粒装置相比,体积小,占用空间小,能精准的完成单穗小麦的脱粒工作,放置于科研人员的工作桌面上即可,操作起来非常方便;(3)落料盒上固定有一个把手,因而便于取放落料盒,落料盒的内底面上固定有一层软垫片,能提高落料盒内底面的缓冲性能,从而减小种子与落料盒之间的碰撞力,既避免种子因碰撞力较大而受到损伤,又能防止种子从落料盒中溅出;(4)出糠筒的中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因而更加顺畅的将脱粒过程中产生的麦糠吹送至出糠筒中;(5)转轴的两端与脱粒筒之间均设有轴承,因而能确保转轴和脱粒辊顺畅的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出糠筒,4、下料筒,5、下料口,6、筛网,

7、出秸筒,8、进料斗,9、摇把,10、转轴,11、脱粒凸起,12、脱粒筒,

13、脱粒齿,14、脱粒辊,15、电源插头,16、电源线,17、开关按钮,

18、驱动电机,19、主轴,20、风扇叶片,21、落料盒,22、把手,23、软垫片,

24、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顶部固定有脱粒筒12,所述脱粒筒12内设有脱粒辊14,所述脱粒辊14上设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架设与脱粒筒12上,所述脱粒筒12的顶端设有进料斗8,所述脱粒筒12的底部设有一个下料口5,所述下料口5上固定有一片筛网6,所述下料口5的下方固定有一根竖直向下的下料筒4,所述脱粒筒12的后端设有出秸筒7,所述进料斗8和出秸筒7均与脱粒筒12相连通,所述下料筒4上固定有一个倾斜向下且底端设有开口的出糠筒3,所述出糠筒3与下料筒4相连通,所述出糠筒3的中轴线与下料筒4的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相交于该平面内,所述出糠筒3的内壁的顶部固定有一个驱动电机18,所述驱动电机18上设有主轴19,所述主轴19上均布有若干个风扇叶片20,所述驱动电机18上连接有电源线16,所述电源线16的末端设有电源插头15,所述出糠筒3的外壁上设有开关按钮17,所述驱动电机18、开关按钮17和电源线16相串联,所述脱粒筒12的内壁上设有若干个脱粒齿13,所述脱粒辊14的圆周面上均布有若干个脱粒凸起11,所述转轴10的右端面上固定有一个摇把9,所述摇把9置于脱粒筒12的右端面的外侧;所述下料筒4的底部设有一个落料盒21,所述落料盒21上固定有一个把手22,所述落料盒21的内底面上固定有一层软垫片23;所述出糠筒3的中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所述转轴10的两端与脱粒筒12之间均设有轴承24。

本实用新型的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结构简单,具体使用的时候,科研人员首先将电源插头15与电源对接,然后按下开关按钮17,启动驱动电机18,驱动电机18启动之后,主轴19就会带动风扇叶片20不断的转动,从而使出糠筒3中产生较大风力,自出糠筒3的顶端向底端的开口处吹动,之后,科研人员一手不断的摇动摇把9,一手将单穗小麦放置于进料斗8中,在重力作用下,单穗小麦进入脱粒筒12中,与此同时,随着摇把9的不断摇动,在摇把9的带动下,转轴10不断转动,而转轴10在转动的同时,则会带动脱粒辊14不断的转动,随着脱粒辊14的不断转动,在脱粒辊14的脱粒凸起11和脱粒筒12上的脱粒齿13的共同作用下,即可将单穗小麦上的种子脱出,同时产生一定量的麦秸和麦糠,麦秸在脱粒辊14的带动下会从出秸筒7中释出,麦糠和种子则会透过筛网6上的网孔落入到下料筒4中,麦糠和种子在从下料筒4中下落的过程中,会受到出糠筒3中风力的吹动,由于麦糠的密度较小,因而会在风力的作用下被吹送至出糠筒3中,并从出糠筒3底部的开口处被风力吹出,而种子由于密度大,重量较重,因而依然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继续下落,并会从下料筒4的底部落至落料盒21中,最终完成单穗小麦的脱粒工作,与现有的人工脱粒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脱粒速度快,能节约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与现有的生产用脱粒装置相比,体积小,占用空间小,能精准的完成单穗小麦的脱粒工作,放置于科研人员的工作桌面上即可,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落料盒21上固定有一个把手22,因而便于取放落料盒,落料盒21的内底面上固定有一层软垫片23,能提高落料盒21内底面的缓冲性能,从而减小种子与落料盒21之间的碰撞力,既避免种子因碰撞力较大而受到损伤,又能防止种子从落料盒21中溅出。

本实用新型的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出糠筒3的中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因而更加顺畅的将脱粒过程中产生的麦糠吹送至出糠筒3中。

本实用新型的手摇式实验用桌面型单穗小麦脱粒装置,转轴10的两端与脱粒筒12之间均设有轴承24,因而能确保转轴10和脱粒辊14顺畅的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