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钢架构蔬菜种植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3191发布日期:2018-11-02 20:33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钢架构蔬菜种植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现有的大部分采用钢管焊接拼合,在外部进行覆膜,此结构安装以及拆卸既不方便,大部分不可重复使用,耗材浪费较大,同时单纯的焊接结构在日常使用中,在遇到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容易造成脱焊,对结构稳定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新型钢架构蔬菜种植大棚。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钢架构蔬菜种植大棚,包括棚体钢构架、棚体地基以及棚体壁板,所述的棚体钢构架由若干连接杆以及连接件构成,所述的连接件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均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杆配合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块以及弹性块,所述的连接件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均设置有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呈正四边形,四组弹性块分别设置在固定槽的四个边角位置且弹性块的壁面与固定槽的壁面贴合,所述的固定块设置在固定槽的中心部位,固定块的任一侧壁面与固定槽的壁面呈45°角,所述的四组弹性块的壁面分别与固定块对应一侧壁面贴合,所述的固定块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呈正四边形的对接槽,所述的连接件的两端设置有与对接槽配合的对接块,所述的连接件的两端以及连接组件均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固定盘,所述的固定盘设置有通过螺栓件相互固定的通孔,所述的连接杆分别通过连接件一次连接固定构成支撑框架,所述的多组支撑框架构成棚体钢构架的四周侧面以及顶部支撑面,四周侧面相邻的两组支撑框架焊接固定,顶部支撑面的支撑框架的连接杆搭设并焊接在四周侧面的支撑框架的顶部所述的棚体地基设置有安置槽,棚体钢构架四周侧面底部的支撑框架的连接件设置并焊接固定在安置槽内,棚体壁板的后端壁面设置有若干组固定件,所述的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半环和第二固定半环,所述的第一固定半环的一端和第二固定半环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一固定半环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半环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通过螺栓件相互固定的固定孔,第一固定半环和第二固定半环套设在棚体钢构架的连接杆上并通过螺栓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棚体壁板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盘的通孔采用弧形孔,弧形孔的内外弧面的弧心与固定块中心点同心设置,弧形孔内外弧面所对的弧心角为3-5°。

进一步的:棚体地基采用钢筋水泥浇筑构成,所述的安置槽采用钢材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棚体壁板呈正四边形,棚体壁板的边长与连接件和连接杆的连接总长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棚体壁板的左侧边与上侧边设置有连接凸块,所述的棚体壁板的右侧边与下侧边设置有橡胶边,所述的橡胶边设置有与连接凸块配合的连接凹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棚体钢构架采用连接杆以及连接件依次拼接构成,对接安置方便,使得可根据棚体的实际大小进行连接件以及连接杆数量的选用,适应性高,同时连接组件与对接块相互配合,通过对接块收到四组弹性块的弹性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偏移纠正效果,使得构成的支撑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进而使得架设在支撑框架上的监控设备以及喷淋设备具有稳定的运行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钢架构蔬菜种植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棚体壁板的固定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一种新型钢架构蔬菜种植大棚,包括棚体钢构架、棚体地基1以及棚体壁板2,所述的棚体钢构架由若干连接杆31以及连接件32构成,所述的连接件32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均设置有用于与连接杆31配合连接的连接组件33,所述的连接组件33包括固定块331以及弹性块332,所述的连接件32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均设置有固定槽333,所述的固定槽333呈正四边形,四组弹性块332分别设置在固定槽333的四个边角位置且弹性块332的壁面与固定槽333的壁面贴合,所述的固定块331设置在固定槽333的中心部位,固定块331的任一侧壁面与固定槽333的壁面呈45°角,所述的四组弹性块332的壁面分别与固定块331对应一侧壁面贴合,所述的固定块331的中心部位设置有呈正四边形的对接槽334,所述的连接件32的两端设置有与对接槽334配合的对接块311,所述的连接件32的两端以及连接组件33均设置有相互配合连接的固定盘34,所述的固定盘34设置有通过螺栓件23相互固定的通孔341,所述的连接杆31分别通过连接件32一次连接固定构成支撑框架3,所述的多组支撑框架3构成棚体钢构架的四周侧面以及顶部支撑面,四周侧面相邻的两组支撑框架3焊接固定,顶部支撑面的支撑框架3的连接杆31搭设并焊接在四周侧面的支撑框架3的顶部所述的棚体地基1设置有安置槽11,棚体钢构架四周侧面底部的支撑框架3的连接件32设置并焊接固定在安置槽11内,棚体壁板2的后端壁面设置有若干组固定件,所述的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半环21和第二固定半环22,所述的第一固定半环21的一端和第二固定半环22的一端铰接,所述的第一固定半环21的另一端和第二固定半环2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通过螺栓件23相互固定的固定孔,第一固定半环21和第二固定半环22套设在棚体钢构架的连接杆31上并通过螺栓件23固定,所述的棚体壁板2采用透明有机玻璃材质,所述的固定盘34的通孔341采用弧形孔,弧形孔的内外弧面的弧心与固定块331中心点同心设置,弧形孔内外弧面所对的弧心角为3-5°,棚体地基1采用钢筋水泥浇筑构成,所述的安置槽11采用钢材构成,所述的棚体壁板2呈正四边形,棚体壁板2的边长与连接件32和连接杆31的连接总长相等,所述的棚体壁板2的左侧边与上侧边设置有连接凸块24,所述的棚体壁板2的右侧边与下侧边设置有橡胶边25,所述的橡胶边25设置有与连接凸块24配合的连接凹槽,本实施例在实际棚的架设过程中,四周侧面相邻的两组支撑框架3以及四周侧面的支撑框架3与顶部支撑面的支撑框架3相互拼接时,其中需要将相互干涉连接杆31进行裁剪,使得四周侧面与顶部支撑面的支撑框架3之间相邻连接的棚体壁板2拼接,相邻的棚体壁板2通过玻璃胶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棚体钢构架采用连接杆31以及连接件32依次拼接构成,对接安置方便,使得可根据棚体的实际大小进行连接件32以及连接杆31数量的选用,适应性高,同时连接组件33与对接块311相互配合,通过对接块311收到四组弹性块332的弹性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转动余量,同时又可通过弹性块的弹性作用进行位置的纠正,使得构成的支撑框架3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进而使得架设在支撑框架3上的监控设备以及喷淋设备具有稳定的运行环境。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