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63238发布日期:2019-07-27 08:50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寄生种植的
技术领域
,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逐步推进与实施,大量的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已经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了森林植被。退耕还林政策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当地的村民因为耕地变成林地,不能从耕地中获得收入,从而影响了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此外,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很多菌类(包括食用菌类和药用菌类)以及非菌类(包括非菌类中草药和食用蔬菜)野生物种都实现了人工栽培,然而人工栽培的食用类作物的营养价值远低于野生物种的营养价值,人工栽培的药用类作物的药用价值也达不到野生物种的药用价值,使得目前食用类和药用类的野生物种依然供不应求;更为主要的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的重视,有机食品、有机药材越来越受到欢迎,然而由于持续多年的超量化肥、农药、生物激素的使用,现有的农耕地已经被严重污染,很难满足有机种植的基本要求。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能够充分利用林间气候的特点,种植适宜于林间气候条件下生长的作物,以增加森林产出,提高村民的收入;此外,采用林间寄生种植方法产出的作物,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野生物种供不应求的现状;另外,林间种植便于实现有机种植,能够产出营养安全的有机食品和有机药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种植装置:在森林中构建种植装置,种植装置距离地面的距离为h,h≤2m;(2)栽培作物:在种植装置中栽培适于在林间自然环境中生长的作物。作为优选的,种植装置距离地面的高度满足:0.2≤h≤1m。作为优选的,作物包括菌类作物和非菌类作物,菌类作物包括食用菌类和药用菌类,非菌类作物包括非菌类中草药。作为优选的,菌类作物包括香菇、蘑菇、木耳、金耳、红菇、银耳、猴头、竹荪、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马鞍菌和鸡枞菌;非菌类作物包括药材类的天麻、三七、黄芪、甘草、牛膝和人参,以及食用蔬菜类的菠菜、青菜、白菜、胡萝卜和韭菜。作为优选的,菌类作物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选择种植时间:根据所栽培菌类作物的种类以及当地该种类的野生菌适宜的生长时间确定栽培时间;b、配置培养基:按照所栽培菌类作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配置培养基c、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d、装填培养基: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装填至培养袋或种植装置中;e、接种:向培养基中接种;f、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种植装置中,在林间自然环境下对培养基中的菌类作物进行培养;非菌类作物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选择种植时间:根据所栽培非菌类作物的种类以及当地该种类作物的适宜生长时间确定栽培时间;b、配置培养基:根据所栽培非菌类作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配置培养基;c、装填培养基: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装填在种植装置中;d、播种:在培养基中播种非菌类作物种子、块茎或移栽非菌类作物幼苗;e、培养:播种后或移栽后的非菌类作物在林间自然条件下进行培养。作为优选的,菌类作物的栽培方法和非菌类作物的栽培方法均包括如下步骤:在培养过程中向培养基中供应营养液。作为优选的,培养基包括有机组分和无机组分,有机组分包括秸秆、棉籽壳、木屑、玉米粉、豆粕、草木灰、麸皮中的一种或多种;无机组分包括沙子、蛭石、珍珠岩、岩棉、沙子、聚氨酯、石膏中的一种或多种。一种寄生种植装置,包括用以盛放培养基的种植槽以及用以将种植槽固定于森林中树木间的固定装置。作为优选的,种植装置还包括有营养液供应装置,营养液供应装置包括固定设于种植槽周围的供液箱以及与供液箱导通连接的供液管,供液管铺设于种植槽内;位于种植槽内的供液管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出液孔,供液管与供液箱之间设置有供液泵和液体阀门。作为优选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绳索和用以固定在树干上的固定套;固定套包括用以围在树干上的固定套本体,固定套本体一端设置有若干沿固定套本体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固定挂环,固定套本体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挂钩,固定套环和固定挂钩分设于固定套本体相对的两侧面;种植槽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固定绳索一端固定于连接环,固定绳索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绳索挂钩,固定套本体上还固定设置有绳索挂环,绳索挂钩用以与绳索挂环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在森林中构建种植装置并种植适宜于在林间生长环境中生长的作物,提高了森林的产出,增加了种植者的收入;(2)、本发明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将寄生种植装置搭建在森林中,在寄生种植装置中种植作物,采用现代化的栽培设施,不受地形限制,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3)、本发明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及寄生种植装置,将种植装置搭设在距离地面小于等于2m的位置,种植在种植装置中的作物的光照、水分、温度、空气环境与野生物种的自然生长环境完全一致,使得其产出的食用作物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作物的药用价值均接近野生物种,缓解了野生物种供不应求的现状;(4)、本发明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种植的适用于林间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作物,产出的作物营养价值高、药用价值高,从而市场竞争力强,经济价值高,较普通条件下人工栽培具有更高的经济收益;(5)、本发明的林间寄生种植方法,种植过程操作简单,便于实现,且无需过多人工操作,节省人工成本;(6)、本发明的寄生种植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安装,可重复使用,投资成本低;(7)、本发明的寄生种植方法,在森林这个符合有机种植条件的环境中,采用有机种植的栽培方法,可以很好的产出符合有机食品标准的有机食品和有机药材。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寄生种植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寄生种植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固定套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固定套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树干,21-供液箱,22-供液管,24-供液泵,25-液体阀门,31-固定套,311-固定套本体,312-固定套环,313-固定挂钩,314-绳索挂环,32-固定绳索,321-绳索挂钩,33-支撑柱,40-种植槽,41-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本实施例寄生种植的种植地区为四川省雅安市,种植作物为菌类作物蘑菇。该寄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构建种植装置:在森林中构建种植装置,种植装置距离地面的距离为h,h=0.2m;(2)栽培作物: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选择种植时间:于每年的2月底3月初进行接种;b、装填培养基:配置培养基,培养基配方为:木屑36%、棉籽皮26%、玉米芯20%、麸皮15%、石膏1%、过磷酸钙0.5%、尿素0.5%、糖1%,培养基的初始含水量为60%;c、灭菌:将培养基放在高温下进行灭菌处理;d、装填培养基:将灭菌处理后的培养基装在种植装置中;d、接种:向种植装置中接种;e、培养:接种后的培养基表面覆盖秸秆和土的混合物,使菌种在林间自然环境生长。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林间寄生种植方法,本实施例寄生种植的种植地区为云南省文山市,种植作物为非菌类作物三七。该寄生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搭建种植装置:在森林中搭建种植装置,种植装置距离地面的距离为h,h=1m;(2)栽培作物:栽培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a、选择种植时间:于每年的12月初至12月末进行种苗移栽;b、配置培养基:培养基的配方为:腐熟秸秆30%、沙子20%、蛭石20%、珍珠岩25%,石膏5%,培养基的初始含水量为40%;c、装填培养基: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装填在种植装置中;c、播种:在培养基中移栽三七种苗,种苗株距为24cm;d、培养:三七种苗在林间自然条件下生长,在生长过程中向培养基中适时添加含有氮磷钾和其他微量元素的营养液。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寄生种植装置,该寄生种植装置包括用以盛放培养基的种植槽40以及用以将种植槽40固定于森林中树木间的固定装置。本实施例的种植槽40为一个整体的条状种植槽40,条状种植槽40内部还可以设置有若干件隔板,将条状种植槽40分隔成若干独立的种植区;固定装置为若干支撑柱33,支撑柱33的一端固定插入地面,支撑柱33的另一端固定于种植槽40的底面,从而将种植槽40固定在森林中。本实施例中,种植装置还包括有营养液供应装置,营养液供应装置包括供液箱21以及与供液箱21导通连接的供液管22,供液管22铺设于种植槽40内;位于种植槽40内的供液管22沿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出液孔,供液管22与供液箱21之间设置有供液泵24和液体阀门25。按照作物的生长需求,需要供应营养液时,打开液体阀门25和供液泵24,将供液箱21中的营养液输送至供液管22中,并从供液管22上的出液孔流出进入基质中供作物吸收。作为替代的,本实施例的供液装置可以固定在种植槽40上方,液体阀门25打开时,可以通过重力作用使得液体进入供液管22中,并通过出液孔进入基质中。液体阀门25还可以调节进液流量,从而调节营养物质的输入流量。本实施例中,种植槽40的材料为耐潮湿的高分子材料,本实施例的固定绳索32的材质也为耐潮湿的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使得种植槽40和固定绳索32不易因受潮而发生断裂。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寄生种植装置,本实施例的寄生种植装置与实施例3的寄生种植装置的区别为:本实施例的固定装置包括用以固定在树干10上的固定套31以及用以固定在种植槽40的固定绳索32;固定套31包括用以围在树干10上的固定套本体311,固定套本体311一端设置有若干沿固定套本体311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固定挂环,固定套本体311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固定挂钩313,固定套环312和固定挂钩313分设于固定套本体3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种植槽40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41,固定绳索32一端固定于连接环41,固定绳索32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绳索挂钩321,固定套本体311上还固定设置有绳索挂环314,绳索挂钩321用以与绳索挂环314连接。使用时,将固定套本体311围在树干10上,根据树干10的直径确定固定挂钩313与哪一排固定套环312连接,使得固定套31能够牢固的围在树干10上,同时,将固定绳索32一端固定在连接环41上,将固定绳索32另一端挂在固定套31上的绳索挂钩321上,从而将种植槽40固定在树干10之间,固定绳索32的长度可调,可以使得种植槽40能够在较大的株距范围内适用。实验例1将实施例1产出的蘑菇记为实验组,将当地普通种植方法产出的蘑菇记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蘑菇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含量,其中,蛋白质的检测方法为凯氏定氮法,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为2,6-二氯靛酚滴定法,膳食纤维的检测方法为重量法。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营养物质含量对比营养成分对照组实验组增长率%蛋白质(g/100g)2.122.8835.85维生素c(mg/100g)1.972.5529.44膳食纤维(g/100g)2.232.5111.15经过对比表1中的数据可以得出:本发明的寄生种植方法产出的蘑菇各营养物质的养分含量均明显高于常规种植方法产出的蘑菇的营养物质的养分含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实验例2将实施例2产出的三七记为实验组,将当地普通种植方法产出的同样生长年限的三七记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三七根部的总皂苷含量,检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经检测,实验组的三七根部的总皂苷含量为15.32%,对照组的三七根部的总皂苷含量为11.73%,可以得出:本发明的寄生种植方法产出的三七根部的总皂苷含量比普通种植方法产出的三七根部的总皂苷含量高23.43%,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