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双尾新小绥螨品质的饲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59072发布日期:2019-07-13 09:1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双尾新小绥螨品质的饲养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双尾新小绥螨品质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双尾新小绥螨neoseiulusbicaudus(wainstein,1962)是新疆近年发现的新纪录种捕食螨,其对多种叶螨、蓟马和粉虱均有较好的捕食作用。双尾新小绥螨还可以适应新疆干旱炎热的气候,并适用于棉花、菜豆、草莓、茄子等多种作物,是非常有潜力的生物防治捕食螨。双尾新小绥螨的人工繁殖目前常采用替代猎物腐食酪螨饲养,该种方法成本低生产量大,但长期饲养会造成双尾新小绥螨体型变小、选择喜好性发生改变,引起食性发生变化,致使饲养的双尾新小绥螨种群出现活力降低和捕食能力下降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比单独利用替代猎物腐蚀酪螨饲养能够有效保持双尾新小绥螨种群品质的饲养方法,该饲养方法在保证双尾新小绥螨大量产出的同时,可有效保持双尾新小绥螨种群的优良性状,同时提高双尾新小绥螨对靶标害虫的取食能力,增强双尾新小绥螨生物防治效率。

本发明的关键技术点不仅从饲养环节解决双尾新小绥螨长期大量饲养种群活力退化问题,还提高了双尾新小绥螨对靶标害虫的防治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双尾新小绥螨品质的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饲养步骤:

s1:采用土耳其斯坦叶螨饲养双尾新小绥螨进行保种;

s2:采用腐蚀酪螨饲养双尾新小绥螨进行大量扩繁;

s3:双尾新小绥螨释放前进行靶标预适应,其中靶标害虫为叶螨、蓟马和粉虱的任一种或两者或以上的组合,所述叶螨、蓟马和粉虱为不带任何介质的纯净猎物;

s4:大田投放s3中靶标适应后的双尾新小绥螨种群;

其中步骤s1操作方式如下:准备保种装置,在保种装置内放置吸水海绵,海绵上放置塑料薄膜,然后向保种装置中加入蒸馏水至一定高度,将双尾新小绥螨饲养在塑料薄膜上,每隔2-3日将带有土耳其斯坦叶螨的菜豆叶片喂食双尾新小绥螨,1-2月更换一次保种装置,每台保种装置中可饲养双尾新小绥螨200-600头;

步骤s2的操作方式如下:将上述保种装置内的100-500头双尾新小绥螨转移至饲养装置内,向饲养装置内添加足量的带腐蚀酪螨的麸皮基质,可一次性添加或者每隔1~2天添加适量份,保持环境温度26-31℃,相对湿度60-90%,培养2-4周,使双尾新小绥螨种群数量扩繁至投放双尾新小绥螨数量的2000-50000倍;

步骤s3的操作方式如下:在步骤s2中扩繁的双尾新小绥螨种群待进行生物防治前,向饲养装置内投入双尾新小绥螨待捕食的靶标害虫进行靶标预适应,将靶标害虫按照1:100-1:1000的比例(双尾新小绥螨:靶标害虫)投给双尾新小绥螨让其进行取食1-3日,直至靶标害虫消耗完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双尾新小绥螨繁殖迅速,未进行生物防治时进行保种比较经济和方便管理,其中土耳其斯坦叶螨为新疆本地常见经济作物如棉花、高粱等作物的附着害螨,选择土耳其斯坦叶螨饲养双尾新小绥螨进行保种有利于双尾新小绥螨种子对危害害螨的识别;由于双尾新小绥螨扩繁迅速且需要大量食源,而其保种用的土耳其斯坦叶螨也需进行人工饲养然后喂养双尾新小绥螨,生产成本就较高,这时采用大量增殖于麸皮基质的腐蚀酪螨作为食源,可显著降低双尾新小绥螨扩繁成本;双尾新小绥螨扩繁完成后,依据其待投放的作物上生存的害螨进行靶标预适应,从而正确导向双尾新小绥螨的选择喜好,靶标预适应也可对双尾新小绥螨的种群活力进行筛选,种群活力低的对靶标害虫捕食能力弱,可及时剔除或者加以正确引导,可避免将活力低的双尾新小绥螨种群投放大田用于防治害螨防治不及时造成的经济损失。

进一步,上述的提高双尾新小绥螨品质的饲养方法,所述保种装置为直径20cm,深10cm的圆形食盒,所述吸水海绵为直径18cm,厚3cm,所述塑料薄膜为直径15cm的深色塑料薄膜,圆形食盒添加蒸馏水的高度为2-2.5cm。

进一步,上述的提高双尾新小绥螨品质的饲养方法,还包括步骤s3/4:大田投放前利用分离装置对双尾新小绥螨进行纯化分离;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基座、锥形桥和储存仓,所述基座和储存仓均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锥形桥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基座、锥形桥和储存仓间可拆卸连接且在连接后形成密封体,其中基座未开口端置于底部;锥形桥一端开口与基座开口端连接,另一端开口与储存仓开口端连接。

进一步,上述的分离装置,所述基座内腔中还设有冷光源,冷光源固定在基座内壁上的中空支架的端部,其导线布置在中空支架的内腔中引出基座,导线另一端连接有电源和控制开关;所述储存仓开口端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隔板背光面除通孔处还设有黑色薄膜。

进一步,上述的分离装置,还包括中空的收集仓,所述收集仓置于隔板背光面和储存仓内腔形成的腔体中,其上设有进出口,收集仓外壁上设有黑色薄膜。

进一步,上述的分离装置,所述隔板与所述储存仓和收集仓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上述的分离装置,所述基座呈圆台状,其截面直径50cm,高10-15cm,所述锥形桥呈锥台状,其底部直径50cm,顶部直径5cm,高15-20cm,所述储存仓呈圆台状,其截面直径5cm,高5-15cm。

进一步,上述的分离装置,述可拆卸连接为插接、套接和螺纹连接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组合。

进一步,上述的分离装置,所述基座、锥形桥和储存仓均为透明聚丙烯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4分离装置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分离装置拆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5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7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基座1、锥形桥2、储存仓3、冷光源4、支架5、隔板6、通孔61、黑色薄膜7、收集仓8、进出口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一种提高双尾新小绥螨品质的饲养方法,包括以下饲养步骤:

s1:采用土耳其斯坦叶螨饲养双尾新小绥螨进行保种;

s1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准备保种装置,保种装置可采用直径20cm,深10cm的圆形食盒,在圆形食盒内放置吸水海绵,海绵上放置塑料薄膜,颜色最佳是深色的,然后向圆形食盒中加入蒸馏水至一定高度,具体添加蒸馏水高度宜在2-2.5cm,将双尾新小绥螨饲养在塑料薄膜上,每隔2-3日将带有土耳其斯坦叶螨的菜豆叶片喂食双尾新小绥螨,为防止霉菌污染,1-2月更换一次保种装置,每台保种装置中可饲养双尾新小绥螨200-600头;

s2:采用腐蚀酪螨饲养双尾新小绥螨进行大量扩繁;

s2具体的操作方式如下:将上述保种装置内的100-500头双尾新小绥螨转移至饲养装置内,向饲养装置内添加足量的带腐蚀酪螨的麸皮基质,可一次性添加或者每隔1~2天添加适量份,保持环境温度26-31℃,相对湿度60-90%,培养2-4周,使双尾新小绥螨种群数量扩繁至投放双尾新小绥螨种子数量的2000-50000倍;

s3:双尾新小绥螨释放前进行靶标预适应,其中靶标害虫为叶螨、蓟马和粉虱的任一种或两者或以上的组合,所述叶螨、蓟马和粉虱为不带任何介质的纯净猎物;

s3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在步骤s2中扩繁的双尾新小绥螨种群待进行生物防治前,向饲养装置内投入双尾新小绥螨待捕食的靶标害虫进行靶标预适应,将靶标害虫按照1:100-1:1000的比例(双尾新小绥螨:靶标害虫)投给双尾新小绥螨让其进行取食1-3日,直至靶标害虫消耗完毕。

s4:大田投放s3中靶标适应后的双尾新小绥螨种群。

实施例1:将50头步骤s1中保种的双尾新小绥螨(采用土耳其斯坦叶螨饲养)接入至足量的腐食酪螨中在饲养装置进行大量扩繁,14d后双尾新小绥螨种群数量增长5000倍。然后将2500头靶标害虫西花蓟马投放给双尾新小绥螨种群,使其对西花蓟马进行适应1日。最后将双尾新小绥螨释放于温室草莓,用于防治其上草莓植株上的靶标害虫西花蓟马。

实施例2:将200头步骤s1中保种的双尾新小绥螨(采用土耳其斯坦叶螨饲养)接入至足量的腐食酪螨麸皮基质中进行大量扩繁,14d后双尾新小绥螨种群数量可增长6000倍。随之将10000头靶标害虫土耳其斯坦叶螨投放给双尾新小绥螨种群,使其对土耳其斯坦叶螨进行适应2日。最后将双尾新小绥螨释放于棉田,用于防治其上的靶标害虫土耳其斯坦叶螨。

实施例3:与上述相比,区别是在步骤s3和s4之间增设有步骤s3/4:大田投放前利用分离装置对双尾新小绥螨进行纯化分离,分离装置可选择市面上常见的捕食螨分离装置。

实施例4:参照图4

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区别是其中分离装置主要由基座1、锥形桥2和储存仓3组成,基座1和储存仓3均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锥形桥2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基座1、锥形桥2和储存仓3间可拆卸连接且在连接后形成密封体,其中基座1未开口端置于底部;锥形桥2一端开口与基座1开口端连接,另一端开口与储存仓3开口端连接。

基座1可以盛放麸皮、腐食酪螨和双尾新小绥螨,充当步骤s2中的饲养装置,可作为双尾新小绥螨的快速繁殖场所,也可以在s2饲养装置中对双尾新小绥螨快速增殖,当需要将双尾新小绥螨与麸皮和腐蚀酪螨分离时,将其导入基座内或者将锥形桥2和储存仓3分别按上述连接形式进行轴向固定在一起,由于双尾新小绥螨运动频繁、且具明显的重力负趋性向上性,而腐蚀酪螨不具有该特性,在1h-12h内双尾新小绥螨会由基座1内通过锥形桥2转移并集中于储存仓3内,即可拆卸下储存仓3获取已收集到的双尾新小绥螨。

利用该装置可将双尾新小绥螨从腐食酪螨和麸皮基质中分离,从而得到纯双尾新小绥螨产品,以达到提高产品生物防治效果、避免基质污染的目的。分离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可重复利用,可应用于科研试验和实际生产。

利用该装置将双尾新捕食螨分离完成后基座1内剩余的麸皮和腐食酪螨仍然可以继续饲养双尾新小绥螨。将锥形桥2和储存仓3拆解并清洗后,在60-80℃温度下12h灭菌即可重复利用。

实施例5:参照图3

与实施例4相比,区别是基座1内腔中还设有冷光源4,冷光源4固定在基座1内壁上的中空支架5的端部,其导线布置在中空支架5的内腔中引出基座1,导线另一端连接有电源和控制开关;储存仓3开口端还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上开设有多个通孔61,所述隔板6背光面除通孔61处还设有黑色薄膜7;实施例3中分离时部分双尾新小绥螨没有进入储存仓3内,造成双尾新小绥螨分离不彻底,这时,可拆卸下实施例3中的收集满双尾新小绥螨的储存仓3换上新的带隔板6的储存仓3,然后通过控制开关打开冷光灯,这时,基座1内的双尾新小绥螨在重力负趋性作用和负趋光性作用下不断上爬,而腐食酪螨也在负趋光性作用下不断上爬,最后双尾新小绥螨和腐蚀酪螨均通过隔板6上的通孔61进入隔板6背光面上的黑色薄膜7区域,实现双尾新小绥螨和腐蚀酪螨与麸皮基质的分离,分离完成后,换上另一不带麸皮基质的基座1,将储存仓3内隔板6黑色薄膜7处的双尾新小绥螨和腐蚀酪螨均倒入空置的基座1内,然后组装锥形桥2和不带底板常规的储存腔,最后将所有收集的纯的双尾新小绥螨的储存仓3内的双尾新小绥螨集中在一起,从而利用上述方式可提高双尾新小绥螨分离速度和分离纯度。

实施例6:参照图3和图4

与实施例5相比,区别是该分离装置还包括中空的收集仓8,收集仓8置于隔板6背光面和储存仓3内腔形成的腔体中,其上设有进出口80,收集仓8外壁上设有黑色薄膜7,收集仓8提供黑暗的环境,当打开冷光源4后,双尾新小绥螨和腐蚀酪螨均通过其上设置的进出口80爬入收集仓8内,从而便于后续二次分离双尾新小绥螨和腐蚀酪螨。

实施例7:参照图4

与实施例6相比,区别是隔板6与储存仓3和收集仓8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如此设置可方便取出在通过冷光源4照射基座1后,附着在隔板6背光面黑色薄膜7或者收集仓8内的双尾新小绥螨和腐蚀酪螨,从而方便二次对二者进行分离;同时也方便拆卸清洗及消毒。

实施例8:参照图1~图4

与实施例3-7相比,区别是基座1呈圆台状,其截面直径50cm,高10-15cm,锥形桥2呈锥台状,其底部直径50cm,顶部直径5cm,高15-20cm,储存仓3呈圆台状,其截面直径5cm,高5-15cm;这种规格的大小合适,可培养大量的双尾新小绥螨,同时,也便于组装和拆卸。

实施例9:参照图2~图4

与实施例8相比,区别是上述提及的可拆卸连接可选择插接、套接和螺纹连接的一种或者两种及以上的组合,采用上述连接方式可快速进行组装和拆卸并且可实现连接后的密封,其中插接和套接连接后虽然可实现上述功能,但是存在无法承受过载侧向外力的作用,比如:操作人员失误或者大型风力荷载就会形成三者的倾覆,从而造成双尾新小绥螨和腐蚀酪螨分离时逃逸,浪费资源,因而可拆卸连接首选螺纹连接,其在满足组装和拆卸方便的需求的同时,又可避免上述提及的分离时面临的资源浪费风险。

实施例10:参照图1

与实施例9相比,区别是基座1、锥形桥2和储存仓3均为透明聚丙烯制成,该种材料适合小型节肢动物爬行及附着,同时价格低廉、耐热抗腐蚀、可重复利用,因其透明,可实时观察里面双尾新小绥螨的分离情况。

虽然本发明易受各种修改形式和替代形式影响,但是在以示例的方式示出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特定实施例及其详细描述并不旨在将本发明限制在所公开的特定形式,而相反,本发明将覆盖落入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之内的所有修改型式、等效型式和替代型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皆应属本发明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