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882115发布日期:2019-10-15 19:48阅读:1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水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人工填海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深水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



背景技术:

岛礁吹填是填海造地的一种手段。首先用沙袋将一定面积的海面圈起来,然后再用泵将圈外海底的沙连带海水一起"吹"进圈内,海水流出圈外,沙被沙袋滤下来留在圈内。渐渐地,圈内的海面就被不断"吹"进的沙"填"成了陆地。

如果不加钢筋水泥混合,光吹填的沙和土,肯定不牢固,所以有一个"自沉"的过程,这个时间过程要几个月、几年、甚至是十几、几十年来进行。

若堆填范围比较大的话,比较好的填海办法,是先用比较稳固的填料在填海范围修筑堤围,然后再把填料倾倒进堆填区内。这种堆填方式最为常用,亦是最普遍的堆填方式。现时香港的西九龙填海区,就是用这种方法,把原来的油麻地避风塘的堤围连结,再把沙石倾倒进堤围内,再等候填料沉淀,然后再在新填海区开展建造工程。沙田新市镇亦是采用这种方式进行填海工程。

建造一个陆地面积约62平方公里,湖泊面积约6.5平方公里,港湾面积约35.5平方公里,总面积约104平方公里的人工岛,需要人民币约736亿元。而这也只是填海建岛的费用,岛上各种设施还需要专项资金。这样算来7个岛的建设费用可谓惊人。

造岛昂贵,但是维护更难。因为道礁主要以沙泥为主,在大风大浪的的侵蚀下,特别是台风季节很难守的住,南海的岛礁的沙土主要是从海底抽上来的,如果流失从海底获取根本不可能。无法实现长期维护,对于岛礁的修补都具有很高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水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水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所述造岛装置包括有浮力体和若干个分布在浮力体外侧的生长片,所述浮力体的顶部设置有营养液池,浮力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储存种子的母体培养室,所述母体培养室的底部设置有浮力块,所述浮力块和浮力体均自身中心线均设置有与母体培养室连通的内侧培养室,所述水滩上搭建有固定座基,所述浮力块的底部通过若干个防转组件与固定座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生长片为水泥片,所述生长片的两端分别通过若干个插紧栓固定在浮力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生长片为水泥片,所述浮力体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供生长片插接的卡体,所有生长片的一端均倾斜插入对应的卡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生长片为水泥布,所述生长片缠绕在浮力体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营养液池的外侧安装有供若干个生长体相互连接的挂钩,所述营养液池设置有将营养液撒到生长片上的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有所述防转组件成矩阵分布在浮力块的底部和固定座基之间,所述防转组件包括有竖直安装在固定座基上的金属连接杆和防转绳,所述防转绳的两端分别与浮力块底部和固定座基缠绕连接。

进一步的,一种深水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生蚝养殖:当深水生物造岛装置设置在水面潮汐高度之间的时候,内侧培养室内的生蚝不断生长,生蚝生长成熟时,生长片从浮力体上脱落;

藤壶养殖:当深水生物造岛装置设置在水面潮汐高度以下的时候,生长片始终在水里,母体培养室内种子不断生长,藤壶生长成熟时,生长片从浮力体上脱落。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深水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其一:带有生蚝和藤壶的生长片铺设在海底及岛礁的水下表面,能够抵抗海底及岛礁的水下表面被水浪侵蚀,对海底及岛礁的水下表面进行保护;

其二:带有生蚝和藤壶的生长片制作简单,极大的降低造岛礁的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

图1是本发明水生物造岛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水生物造岛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半剖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水生物造岛装置实施例二的竖直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生长片和卡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水生物造岛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水生物造岛装置生蚝养殖的水位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水生物造岛装置藤壶养殖的水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浮力体1,生长片2,营养液池3,出液口31,母体培养室4,浮力块5,卡体6,金属连接杆7,防转绳8,挂钩9,内侧培养室10,插紧栓11,固定座基12,涨潮水位13,退潮水位14,藤壶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深水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

实施例一:

如图1-图7所示,一种深水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造岛装置包括有浮力体1和若干个分布在浮力体1外侧的生长片2,浮力体1的顶部设置有营养液池3,浮力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储存种子的母体培养室4,母体培养室4的底部设置有浮力块5,浮力块5和浮力体1均自身中心线均设置有与母体培养室4连通的内侧培养室10,水滩上搭建有固定座基12,浮力块5的底部通过若干个防转组件与固定座基12连接,当深水生物造岛装置设置在水面潮汐高度以下的时候,生长片2始终在水里,母体培养室4内种子不断生长,经过一段时间打开营养液池3,将一部分营养液洒在生长片2上,藤壶15生长成熟时,生长片2从浮力体1上脱落,母体培养区的生物体长期生长,方便产生种子落到上方的养殖片上,防止水中缺少种子而无法生长,内侧培养室10可以定期收集,所述浮力体1和浮力块5是泡沫或者浮筒制造,母体培养室4和内侧培养室10内均放置有生长体种子(生蚝和藤壶15),当生长体成熟后,除了在生长片上的生长体,也需要分批采集。

如图1-图2所示,生长片2为水泥片,生长片2的两端分别通过若干个插紧栓11固定在浮力体1上,生长片2也可以为金属片、竹木片制作等,当生长片2上的生长体成熟之后,取出插紧栓11,生长体成熟的生长片2从浮力体1上脱落,然后将生长体成熟的生长片2运输并摆在岛礁的表面。

如图2所示,营养液池3的外侧安装有供若干个生长体相互连接的挂钩9,营养液池3设置有将营养液撒到生长片2上的出液口31,母体培养室4内种子不断生长,经过一段时间打开营养液池3的出液口31,将一部分营养液洒在生长片2上,藤壶15生长成熟时,生长片2从浮力体1上脱落。

如图1所示,所有防转组件成矩阵分布在浮力块5的底部和固定座基12之间,防转组件包括有竖直安装在固定座基12上的金属连接杆7和防转绳8,防转绳8的两端分别与浮力块5底部和固定座基12缠绕连接,当绳子断裂以后方便修复,减少人工潜入深海操作,矩阵分布的防转绳8能够避免浮力体1转动。

实施例二:

如图1-图7所示,一种深水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造岛装置包括有浮力体1和若干个分布在浮力体1外侧的生长片2,浮力体1的顶部设置有营养液池3,浮力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储存种子的母体培养室4,母体培养室4的底部设置有浮力块5,浮力块5和浮力体1均自身中心线均设置有与母体培养室4连通的内侧培养室10,水滩上搭建有固定座基12,浮力块5的底部通过若干个防转组件与固定座基12连接,当深水生物造岛装置设置在水面潮汐高度以下的时候,生长片2始终在水里,母体培养室4内种子不断生长,经过一段时间打开营养液池3,将一部分营养液洒在生长片2上,藤壶15生长成熟时,生长片2从浮力体1上脱落,母体培养区的生物体长期生长,方便产生种子落到上方的养殖片上,防止水中缺少种子而无法生长,内侧培养室10可以定期收集,所述浮力体1和浮力块5是泡沫或者浮筒制造,母体培养室4和内侧培养室10内均放置有生长体种子(生蚝和藤壶15),当生长体成熟后,除了在生长片上的生长体,也需要分批采集。

如图3和图4所示,生长片2为水泥片,浮力体1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供生长片2插接的卡体6,所有生长片2的一端均倾斜插入对应的卡体6内,当生长片2上的生长体成熟之后,将生长体成熟的生长片2从卡体6上抽出,然后将生长体成熟的生长片2运输并摆在岛礁的表面。

如图3所示,营养液池3的外侧安装有供若干个生长体相互连接的挂钩9,营养液池3设置有将营养液撒到生长片2上的出液口31,母体培养室4内种子不断生长,经过一段时间打开营养液池3的出液口31,将一部分营养液洒在生长片2上,藤壶15生长成熟时,生长片2从浮力体1上脱落。

如图1所示,所有防转组件成矩阵分布在浮力块5的底部和固定座基12之间,防转组件包括有竖直安装在固定座基12上的金属连接杆7和防转绳8,防转绳8的两端分别与浮力块5底部和固定座基12缠绕连接,当绳子断裂以后方便修复,减少人工潜入深海操作,矩阵分布的防转绳8能够避免浮力体1转动。

实施例三:

如图1-图7所示,一种深水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造岛装置包括有浮力体1和若干个分布在浮力体1外侧的生长片2,浮力体1的顶部设置有营养液池3,浮力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储存种子的母体培养室4,母体培养室4的底部设置有浮力块5,浮力块5和浮力体1均自身中心线均设置有与母体培养室4连通的内侧培养室10,水滩上搭建有固定座基12,浮力块5的底部通过若干个防转组件与固定座基12连接,当深水生物造岛装置设置在水面潮汐高度以下的时候,生长片2始终在水里,母体培养室4内种子不断生长,经过一段时间打开营养液池3,将一部分营养液洒在生长片2上,藤壶15生长成熟时,生长片2从浮力体1上脱落,母体培养区的生物体长期生长,方便产生种子落到上方的养殖片上,防止水中缺少种子而无法生长,内侧培养室10可以定期收集,所述浮力体1和浮力块5是泡沫或者浮筒制造,母体培养室4和内侧培养室10内均放置有生长体种子(生蚝和藤壶15),当生长体成熟后,除了在生长片上的生长体,也需要分批采集。

如图5所示,生长片2为水泥布,生长片2缠绕在浮力体1的外侧,当生长片2上的生长体成熟之后,将生长体成熟的生长片2从浮力体1上解开,然后将生长体成熟的生长片2运输并摆在岛礁的表面。

如图2所示,营养液池3的外侧安装有供若干个生长体相互连接的挂钩9,营养液池3设置有将营养液撒到生长片2上的出液口31,母体培养室4内种子不断生长,经过一段时间打开营养液池3的出液口31,将一部分营养液洒在生长片2上,藤壶15生长成熟时,生长片2从浮力体1上脱落。

如图1所示,所有防转组件成矩阵分布在浮力块5的底部和固定座基12之间,防转组件包括有竖直安装在固定座基12上的金属连接杆7和防转绳8,防转绳8的两端分别与浮力块5底部和固定座基12缠绕连接,当绳子断裂以后方便修复,减少人工潜入深海操作,矩阵分布的防转绳8能够避免浮力体1转动。

实施例一相对于实施例二来说,实施例一的生长片2在生长体生长的时候,结构的更加稳定,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来说,实施例二生长片2的取放更加方便,实施例三的结构更加简单,工作难度较低。

实施例四:

一种深水生物造岛装置及其造岛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如图6所示,生蚝养殖:当深水生物造岛装置设置在水面潮汐高度之间的时候,内侧培养室10内的生蚝不断生长,生蚝生长成熟时,生长片2从浮力体1上脱落,当水面达到涨潮水位13的时候,深水生物造岛装置被淹没,当水面达到退潮水位14的时候,深水生物造岛装置露出,为生蚝提供生长条件,当生长片2上的藤壶15或者生蚝成熟时,固定在浮力体1上的生长片2的藤壶15或者生蚝互相顶推相邻的生长片2,生长片2上的间距增大,从而能够将插紧栓11挤出,从而实现生长片2的自然脱落,也可以手动拔出插紧栓11,生长片2的脱落,生蚝养殖需要有潮汐(如图6所示),就是生蚝被海水时而淹没,时而退潮以后露在海面上。

如图7所示,藤壶15养殖:当深水生物造岛装置设置在水面潮汐高度以下的时候,生长片2始终在水里,母体培养室4内种子不断生长,藤壶15生长成熟时,生长片2从浮力体1上脱落,藤壶15可以长时间在海里不需要潮汐。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